11.28 向健康扶貧中的“痛點”對症下藥,江城縣這麼做

雲南網訊(記者 包濤 通訊員 陶汝燕 朱榆倩 謝詩儀)為了讓農村貧困人口“看得起病、方便看病、看得好病、少生病”,普洱市江城縣在準確掌握全縣共有因病致貧、返貧人口1770人,佔全縣建檔立卡人口的4.5%的實際情況後,又找準健康扶貧工作中的“痛點”,及時對症下藥,治理好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

治好保障“痛點” 讓群眾看得起病

落實“三個一批”。按照“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簽約服務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將健康扶貧精確到人、精準到病。工作中,以公共衛生服務與家籤服務有機結合,對全縣患高血壓病7188人(其中建檔立卡戶2418人)、糖尿病1301人(其中建檔立卡戶370人)、重性精神疾病694人(其中建檔立卡戶349人)、肺結核病87人(其中建檔立卡戶37人)實施慢病簽約服務和規範管理;對患32種大病的589人實施專項救治,制定“一人一檔一方案”。全縣排查患大病2274人,其中建檔立卡戶1222人,對長期患大病重病2049人給予醫療救助,減輕患者醫療費用,防止因病致貧返貧。

向健康扶贫中的“痛点”对症下药,江城县这么做

健全完善“三重保障”。健全完善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兜底保障機制,並協同配合醫保局、稅務局完成醫療保險收繳工作,確保貧困人口100%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實行縣域內住院“先診療、後付費”和“一站式”即時結算制度,貫徹落實好各項醫保普惠政策,最大限度減少患者醫療費用,確保患者生大病慢病不影響生活。曲水鎮高山村土卡河的李鳳仙,腦動靜脈畸形,於2019年2月、5月兩次到雲南省第二人民醫院救治,累計總費用264423.78元,個人自付僅8415.42元,報銷比例達到96.82%。談起看病經歷,李鳳仙說:“如果沒有國家的這個好政策,病都看不起啊!”

治好基礎“痛點” 讓群眾方便看病

向健康扶贫中的“痛点”对症下药,江城县这么做

村級衛生室

完善基礎設備建設。全縣縣鄉村三級醫療機構基礎設施基本達標,縣人民醫院達到二級乙等標準,床位設置已達到100張以上、建築面積、人員配備、設備配置均達到達標要求;7個鄉鎮衛生院設有床位10張以上,有執業醫師不低於1人,配備基本診療設備設施,已達到標準化衛生院建設要求。47個村衛生室房屋建設規模均達到60平方米以上,每個村衛生室至少設有診斷室、治療室、公共衛生室和藥房。

向健康扶贫中的“痛点”对症下药,江城县这么做

村民到村衛生室就診

增加村醫崗位設置。按照每千服務人口不低於1名的比例配備配齊了村衛生室人員要求,配備鄉村醫生121名。印發了《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江城縣進一步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實施細則的通知》,進一步明確鄉村醫生功能定位,轉變鄉村醫生服務模式,落實和完善鄉村醫生補助、養老和培養培訓政策,確保鄉村醫生 “留得住、能發展、有保障”。

全面推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全縣共組建簽約服務團隊55支264人,完成簽約人數65044人,其中續簽57353人,重點聚焦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孕產婦等六類重點人群和高血壓、糖尿病等四種重點疾病,做實做細簽約服務。

向健康扶贫中的“痛点”对症下药,江城县这么做

勐烈鎮紅疆村張家寨村民李榮珍

江城縣從做好硬件設施、人員配備、服務跟蹤入手,變群眾跑腿看病為醫生跑腿上門服務,變群眾跑到縣級市級醫院看病到就地就近就可以看病治好病。讓“健康有諮詢、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縣”,極大的方便了群眾看病。正在村衛生室看病的勐烈鎮紅疆村張家寨村民李榮珍說:“現在好了,村裡有村醫、有醫務室,感冒或者哪裡痠疼,我們在村裡就可以看病了,有時打個電話,村醫還上門看病,不用去鎮裡或者縣裡了。”

治好服務“痛點” 讓群眾看得好病

加大人才培訓和培養力度。截至目前,江城縣委託各醫學院校培養醫學生62人,已畢業分配31人,完成規培回到工作崗位3人,正在接受規範化培訓28人,2020年即將畢業9人,招錄特崗醫生8人,選派20人到昆明職業衛生學校鄉村醫生定崗委培。積極選派出各類醫務人員40人到上級醫療機構進修學習,提高醫技人員醫療服務水平。

加強對口幫扶力度。上海黃浦區瑞金康復醫院和昆明腫瘤醫院對口幫扶江城縣人民醫院,成立了兩個專家工作站,並選派醫療專家到醫院支援,在中醫治療、大病救治等方面給予大力幫扶,同時,做好縣二級以上醫療衛生機構對口支援鄉鎮衛生院工作,年內,縣人民醫院、縣婦幼保健院選派6名醫師,指導受援的鄉鎮醫院開展臨床醫療和技術培訓。

治好防控“痛點” 讓群眾少生病

向健康扶贫中的“痛点”对症下药,江城县这么做

醫護人員開展義診活動

做實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建立健全居民健康檔案,強化健康教育,倡導健康生活,提供慢病管理服務。有效防止群眾少生病。

做好飲水健康防控。加大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建設力度,加強農村飲水監測和水源地保護、水質淨化、消毒等工作,制定集中供水一點一負責人一管理方案,做到安全飲水100%覆蓋,有效阻礙疫病傳播。

做好學校健康防控。由縣級統籌實施農村中小學保健室建設和專兼職校醫配備。為全縣29所中小學配備保健室併購買基本保健器械藥品,同時按照每月100月補助標準聘用29個鄉村兩級醫務人員為兼職校醫,明確校醫職責,為學生健康成長提供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