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 走進益陽赫山

 赫山區,原名益陽縣,1994年改縣為區,位於湘中偏北,地理座標為:北緯28°16′至28°53′,東經112°11′至112°43′。地處洞庭湖畔,東鄰湘陰、望城,南界寧鄉,西接桃江,北臨資水,是全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區位條件優越。區境西南為雪峰山餘脈,最高點碧雲峰海拔502米;中部地面起伏平緩,丘崗與平原相間;東北部為濱湖平原,平坦開闊,耕地連片,土壤肥沃,為全區主要農產品基地。區域總面積1285平方公里(不含高新區),轄 12個鄉鎮4個街道及1個工業園。264個行政自然村、48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82.4萬,其中農業人口56.6萬。

  歷史悠久,人才輩出。舊石器時期,就有先民聚居於此;秦統一六國後在此築城置縣,成為中國郡縣制開創期的縣份之一;漢時古驛道形成,大夫陸賈出使南越途經境內;三國時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大渡口關羽單刀赴會流傳千古;唐宋時經濟發展,文化繁榮,朱熹、李綱、蘇軾、裴休等名士來此覽勝吟詩、收徒講學;元代有縣民萬戶,升格為州;明朝時江西大量農民移居至此,蘭溪、泉交河、滄水鋪等農村工商集市形成,蘭溪鎮有“小南京”之稱;清太平軍攻克縣城,改名“得勝縣”;新時期,夏曦、歐陽笛漁、歐陽澤等地下員在金家堤村建立湖南省第一個中共農村支部。赫山人才輩出,學者才俊,燦若明星。晚清中興名臣胡林翼、抗日名將肖山令、華僑教育家張國基、歷史學家周谷城、國際義人何鳳山、紅軍師長曾士峨、空中將軍唐鐸、革命活動家高文華、原中顧委委員曾三、文藝評論家周揚、人民作家周立波、革命作家葉紫等蜚聲海內外。業示範縣(區)”稱號,連續四年被評為“全國生豬調出大縣”。

  區位優越,資源豐富。赫山是湖南省長株潭“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實驗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益陽對接長沙和承接沿海產業梯度轉移的橋頭堡,是湘中北水陸通衢。長張高速、319國道和308省道穿境而過,石長鐵路與洛湛鐵路在境內交匯,銀城大道成為“長株潭1小時經濟圈”的重要通道。正在建設的長益輕軌、石長複線、繞城高速等交通動脈,將進一步完善赫山的交通網絡。區境水系發達,有長度5公里以上河流40條,多數自南或西南流向北及東北,分屬於資水、湘水水系。全區水資源總量333.28億立方米,水能總蘊藏量15346千瓦,可開發量5722千瓦。全區可利用水面93880畝,水產品年產量達16000餘噸。全區森林覆蓋率達69%。植物資源種類豐富,共有1530種,其中木本植物858種,竹類植物44種,藤本植物82種,草本植物546種(具有經濟價值的水生植物29種)。全區植被類型主要有:常綠櫟類林,落葉常綠闊葉混交林,次生混交林,以馬尾松、杉木為主的針葉林,以毛竹、水竹、黃杆竹、桂竹、苦竹為主的竹林,以水杉、楓楊為主的防護林,以油茶、果園為主的經濟林,灌叢、草甸、沼澤,水生植被等十個類型。當中屬竹林資源最豐富,總面積19萬畝,立竹蓄積2580萬根,資源蓄積量位居全省第五。區內主要礦產有十餘種,具有工業開採價值的有錳、砂金、釩、石煤、石灰岩等。赤鐵礦地質遠景儲量922萬噸,褐鐵礦150萬噸,錳礦13萬噸,煙煤416.7萬噸,柴煤235.8萬噸,石煤遠景儲量9億噸,銅800萬噸,石灰岩2.5億噸,金分佈於謝林港、龍光橋、石筍、滄水鋪、新市渡、樊家廟等地。赫山素有“魚米之鄉”、“竹鄉”之稱,松花皮蛋、西湖鹹蛋、水竹涼蓆、小鬱竹器等曾為朝廷貢品,聞名遐邇。年糧食播種面積100多萬畝,年出欄生豬100萬多頭,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棉、魚、豬、茶、竹生產基地,是全國產糧大縣,先後三次被評為國家糧食生產先進縣,連續四年獲全國生豬調出大縣獎勵,2010年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標兵之殊榮。

  經濟強勁,社會和諧。赫山已形成了電子、醫藥、機械、建材、大米、包裝、食品、紡織、竹器、商貿等10大支柱產業。構建以龍嶺工業園為核心,以滄水鋪、衡龍橋、泉交河塑編包裝工業小區,龍光橋、新市渡機械製造和蘭溪糧食產業園為支撐的“一園帶多區”工業佈局。初步形成了以艾華電子為龍頭的電子產業,以漢森製藥為龍頭的醫藥產業,以粒粒晶米業為龍頭的食品產業,以華翔變壓器為龍頭的機械製造產業,以裕敬鞋業為龍頭的製鞋產業,以成美塑業為龍頭的包裝產業,以龍源紡織為龍頭的紡織產業。滄水鋪鎮和衡龍橋鎮成為全國聞名的“包裝袋之鄉”、中南地區最大的包裝袋集散地;蘭溪米市是全國十大米市之一,年加工銷售大米100萬噸以上;電子產品約佔全國總產量的10%,暢銷美、日、韓、德以及香港、臺灣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已成為“中國鋁電容器之鄉”。 商貿業以商業步行街為龍頭,益陽茶業市場、十洲路汽車貿易市場、中奇家居市場、銀城市場等專業市場相得益彰。2005年被評為全國八個“未來五至十年最具臺商投資價值的城市”之一;2006年,被評為“浙商(省外)投資潛力城市”;2008年,被商務部確定為“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2009年成為全省新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第一區、全省首批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試點區。2010年,全區生產總值142.3億元,財政收入76230萬元,固定資產投資100.5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48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798元。2011年1—6月,全區生產總值71.0億元,增長13.8%;財政收入50054萬元,增長36.93%;固定資產投資33.6億元,增長38.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34元,增長12.9%;農民人均現金收入5136元,增長27.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