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我28岁手握6套房,裸辞旅行1年”:取悦自己真的是太难了

作者 | 孙瑞希:生涯咨询师,个人成长教练,今日头条签约作者,青云计划外部评审团成员。专注分享成长干货,推动你的职场进化。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

“我28岁手握6套房,裸辞旅行1年”:取悦自己真的是太难了

01

你说的“颓废”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老屋,拆迁了!

这大概是袁梓铭二十八年人生中听到的最好的消息。6套安置房外加数额巨大的补偿款,这使得她连续多日都处于极度的狂喜状态中。

她想起临近毕业时那段极为痛苦的求职期。作为一名普通院校的毕业生,她的学历和城乡结合部的家庭出身,着实不能为她求职提供什么助力。她像一颗白菜一样,在人才市场任人挑挑拣拣。

用人单位问她:“你的理想是什么?”她想怼一句:“我上班是为了赚钱不是为了理想”,但还是硬生生忍住了。谦恭礼貌地回答:“我希望能在工作中得到扎实的职业化训练,我的理想就是我能胜任我所找的工作,我所找的工作也恰恰是我事业发展的机会。”

想到这些年为了生存而忍气吞声,袁梓铭不禁感慨:人这辈子,不到盖棺定论那天,一切皆有可能!

辞职信是开早会时公开呈递给领导的,辞职原因只有八个大字:我有理想尚待实现!领导问:“方便告知你的理想是什么吗?”

袁梓铭满脸笑意,潇洒地说:“我的理想就是不上班!”

之后的一年里,她开始四处旅行。闲下来的时间追剧、刷手机、宅在家里打游戏……

父母见她整天游手好闲很担心,他们劝她不要如此颓废。她蹭地火冒三丈:“什么叫颓废?颓废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有钱又有闲,袁梓铭终于见识了什么叫“岁月静好”。但短暂的欢愉过后,她开始真的“颓废”起来,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吃什么都不香。

她想起有次加班很晚回家时,锅里还留着妈妈做的盐水鸭和炒豆芽。她用煎饼卷着盐水鸭和豆芽,撒一点葱花、香菜,感觉那是无上的美味。

拆迁后,家里有钱了,她辞职了。但这段时间,生活里的小确幸和大确幸已经很难打动她了。她像一个没有激情的木头人,她看遍了世界,便觉得阳光之下再无新鲜事,她已经很难再开怀大笑了!

无论是有钱还是没钱,取悦自己,在今天都要变得比过去更难!不是生活中没有开心的事儿,而是我们对幸福感的体验越来越短。

像夜空中的流星,乍现即逝!

“我28岁手握6套房,裸辞旅行1年”:取悦自己真的是太难了

02

为什么钱多了幸福却少了

钱多了,幸福少了。生活中,像袁梓铭这样的人不在少数。许多人都获得了外人眼里看来可以带来幸福的事物,但是真正能感受到幸福的人并不多。为什么我们无法感到幸福呢?三大原因偷走人们的幸福感。

(1)幸福的阈值提升

阈值又叫临界值,是指一个效应能够产生的最低值或最高值。幸福的阈值提升是指,随着职位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的预期也越来越高。过去努力带来的名望和财富已经不能再带来幸福。

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教授介绍说,这就是幸福跑步机在起作用。

如果幸福等于财富和名望的话,我们必须拥有更多,否则心理就感觉不到幸福。

研究发现,幸运的事和高成就不能带给人们长久的幸福,只有短期效果而已。就像袁梓铭拆迁后的人生转变只是带给自己短短1年的幸福感一样。

(2)缺乏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决定了人们会为自己设置预期目标。当人们看到自己取得的成就高于预设的目标时,就会在成就感的推动下产生强烈的幸福感。反之,则没有幸福感可言。

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人生中除了钱,没有目标和追求,人就会失去驱动力。这种茫然的,缺乏理想的状态,难以产生持久的幸福感。

袁梓铭曾经说过,她的理想是不上班。但不上班“混吃等死”的日子很快就让她厌倦,就是由于缺乏成就动机所致。

(3)社会比较

父亲有个邻居,儿子的高考成绩可以读个不错的二本院校,他很知足。结果在小区和别的邻居聊天时,有两个邻居家的孩子都是600多分,985的“苗子”。他瞬间失了底气,觉得自己的儿子“不中用”。

这就是社会比较。也就说说,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定义自己的社会特征,比如能力等,往往是通过与周围他人的比较,在一种比较性的社会环境中获得其意义的。

在这个开放的社会中,人们有了更多的外在参照,比来比去,人们的心里只剩下欲望,没有了幸福。

“我28岁手握6套房,裸辞旅行1年”:取悦自己真的是太难了

03

怎样获得长久的幸福感

一个人能够在长久幸福中活下去,不仅要管理欲望,还要有自我价值感和爱。也就是说在你的人生中,你既要做减法又要做加法。

(1)减法之“管理欲望”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所以每个人的幸福各不相同。想要获得长久的幸福感,先要学会知足。不盲目攀比、追逐虚荣。幸福=实力-欲望。

(2)加法之“自我价值感”

广州有个卖鸭仔饭的大叔。他的一份鸭仔饭(鸭肉+无限续鸭油饭+青菜+鸭汤)才卖12元。

被问到为什么卖这么便宜时,大叔回答说:“挣的少但是我生活的很开心啊”。

大叔不差钱,因为他有10栋楼收租!栋!栋!栋!不是套,每栋7层的那种。很多人喜欢到大叔那里吃饭,价格便宜料又足。大叔在这份工作中收获了满满的自我价值感。

自我价值感,简单来说就是指个体看重自己,觉得自己的才能和人格受到社会重视,在团体中享有一定地位和声誉,并有良好的社会评价时所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

它与你做什么事,赚多少钱没有绝对关联。重要的是你在做事情的过程创造了什么价值,影响到谁。

袁梓铭决定找一份工作继续上班,不为赚钱,只要自己喜欢,能发挥所长就行,这样的人我们身边也有不少。一些家境优渥的人做着一份薪水并不高的工作,他们谦逊地说:“年纪轻轻,总要有个营生”。实际上,都是希望在工作中寻求自我价值感。

(3)加法之“爱”

爱是人的精神所投射的正能量。无论是主动给予爱还是被别人爱,爱都是人对人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

爱不仅是一种情感上的认同和被认同,当人心怀悲悯时,爱便升华为“世间处处皆可爱”了。

这种主动给予或自觉期待的情感,让人们能够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感和幸福感。

“我28岁手握6套房,裸辞旅行1年”:取悦自己真的是太难了

幸福是什么?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你满足你就快乐;你投入,你的人生就有意义!

满足感和意义感,它们让你幸福!

(为保护来访者隐私,文中人物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