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9 患了痛风后肝脏损伤,除了看肌酐,这两个指标也不容忽视


患了痛风后肝脏损伤,除了看肌酐,这两个指标也不容忽视


研究表明,血尿酸5年不达标,有发生肾病的风险。

约33%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伴有肾脏损害,当病情不断发展,可以出现水肿、少尿、蛋白尿、夜尿增多、高血压、贫血等,最后可发展为肾衰竭,患者可因尿毒症而死亡。

如能早期诊断并给予恰当的治疗(控制高尿酸血症和保护肾功能),肾脏病变可减轻或停止发展。如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则病情可恶化并发展为终未期肾功能衰竭而需要透析治疗。接下来,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两个可以早期预测痛风肾损害的生化指标。

早期可以预测痛风肾损害的两个方法

1、血清胱抑素C

循环中的胱抑素C仅经肾小球滤过而被清除,是一种反映肾小球滤过率变化的内源性标志物,并在近曲小管重吸收,但重吸收后被完全代谢分解,不返回血液。

因此,它在血中的浓度由肾小球滤过率决定,而不依赖任何外来因素,如性别、年龄、饮食等,是一种反映肾小球滤过率变化的理想同源性标志物。

一般认为,这个指标比肌酐、尿素氮敏感,可以在肾脏病变早期就发现异常。所以,如果出现血清胱抑素C升高,而肌酐、尿素氮正常的情况,常提示早期肾损伤;

2、24小时尿尿酸测定

患了痛风后肝脏损伤,除了看肌酐,这两个指标也不容忽视


尿中尿酸水平在痛风所致的肾损害中有重要作用。如果24小时尿中尿酸含量大于900到1000毫克时,尿酸就容易在肾内结晶沉积。

所以,尿中尿酸排泄量可以作为尿酸是否容易在肾内沉积而导致肾损害的指标之一。不过,尿中尿酸排泄量正常并不等于肾不容易受到损害,还需要结合血尿酸浓度和肾功能来综合判断。

影响24小时尿中尿酸含量测定的因素较多,包括药物、饮食、肾功能等等,一般推荐测定尿酸清除率和内生肌酐清除率之比来消除这些影响,尤其是在肾功能障碍时,测定这一比值能更准确地了解体内尿酸生成的情况。

最后

患了痛风后肝脏损伤,除了看肌酐,这两个指标也不容忽视


如果你的痛风频繁发作,需要经常服用止痛药或者没有规范服用降尿酸药物,检查血清胱抑素C水平可以帮你发现早期的肾损伤,以便及时进行治疗方案的调整;如果你喝水较少,尿液pH也偏小,那么测定24小时尿尿酸含量可以帮你预测肾结石的发生机率,也有利于指导痛风的合理用药。

最后强调一下,不论是血清胱抑素C检查还是24小时尿尿酸测定,积极降低血尿酸水平都是减少尿酸盐在肾脏的沉积的首要措施。

患了痛风后肝脏损伤,除了看肌酐,这两个指标也不容忽视


这一期的内容就到这里!更多预防、治疗痛风的相关资讯每天为您奉送,欢迎感兴趣的朋友积极留言、评论、转发、分享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