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大蛇獻寶今何在?——隨候珠的傳說與隨曾之謎

“隨縣溠水側,有斷蛇丘,隨侯出行,見大蛇,被傷中斷,疑其靈異,使人以藥封之。蛇乃能走。因號其處‘斷蛇丘’。歲餘,蛇銜明珠以報之。珠盈徑寸,純白,而夜有光明,如月之照,可以燭室。故謂之‘隨侯珠’,亦曰‘靈蛇珠’,又曰‘明月珠’。”——晉·幹寶《搜神記》

隨候珠的傳說

根據這個傳說,隨侯外出巡遊,因在溠(zhà)水(今湖北隨州扶恭河)救了受傷大蛇的性命,得贈神珠。這個故事說的就是春秋二寶之一隨侯珠的來歷。此珠極為珍貴,與和氏璧雙雙齊名天下、為歷代帝王必爭的寶物。

大蛇獻寶今何在?——隨候珠的傳說與隨曾之謎

大蛇獻寶今何在?——隨候珠的傳說與隨曾之謎

從戰國時代開始,隨侯珠以及相關的比喻、故事就常見諸文獻,常跟和氏璧並列。比如:

《諫逐客書》中李斯勸諫秦王應該像熱愛非秦地所產的“崑山玉”、“隨侯寶”等一樣重用來自其他國家的有識之士。“今陛下致崑山之玉,有隨和之寶,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乘纖離之馬,建翠鳳之旗,樹靈鼉之鼓。此數寶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說之,何也?”;《韓非子》中關於春秋二寶亦有詳盡的記載,認為什麼樣的裝飾都不配放在這樣的寶貝旁邊:“和氏之壁,不飾以五采;隨侯之珠,不飾以銀黃,其質其美,物不足以飾”;《墨子》也將二者認證為諸侯良寶“和氏之璧,隋侯之珠,三棘六異,此諸侯之良寶也。”;西漢《淮南子》中仍感嘆著二物的價值連城“隨侯之珠,卞和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貧”。

大蛇獻寶今何在?——隨候珠的傳說與隨曾之謎

可是說來說去,文獻中都沒有寫清楚過隨侯珠到底是什麼樣的珠子。畢竟,我們在開頭說的《搜神記》是一部記錄古代民間傳說中神奇怪異故事的小說集,書中所言在考古學上可信度不高。到了東漢,王充在《論衡·率性》中提出:

《禹貢》曰“璆琳琅玕”,此則土地所生真玉珠也。然而道人消爍五石,作五色之玉,比之真玉,光不殊別,兼魚蚌之珠,與《禹貢》璆琳皆真玉珠也。然而隨侯以藥作珠,精耀如真,道士之教至,知巧之意加也。

意思是說“魚蚌之珠”的珍珠和玉石類的“璆琳琅玕”都是天然珠,而隨侯“以藥作珠”可以達到如真的境界,可見隨侯珠應該始終人工合成的寶珠。

大蛇獻寶今何在?——隨候珠的傳說與隨曾之謎

龍紋嵌寶石金帶扣·漢代


隨曾之迷——要討論隨侯珠,我們不妨先來看看這位隨侯所在的隨國在哪?

隨國和曾國,聽上去是兩個國家,又如何產生了謎團呢?

我們先來看曾國,曾國一直是個名不見載的諸侯國,但是1978年在湖北隨州被發現的曾侯乙墓(曾國國君乙之墓)卻赫然出現在隨國的地盤上,要知道“漢東之國隨為大”,怎麼會有國中國?此外,曾侯乙墓出土了編鐘,其中的一枚上有銘文顯示,這套編鐘是楚惠王送給曾侯乙的。曾侯是小國國君而已,如何收到赫赫楚國的重禮?

大蛇獻寶今何在?——隨候珠的傳說與隨曾之謎

於是,有的學者開始大膽猜想,會不會曾國就是隨國?只是一個國家有兩個名字。其實,一國兩名在歷史上並不少見,如殷商、荊楚;而有的學者堅持認為曾國是曾國,隨國是隨國,可能是國家之間的戰爭造成了國土吞併,使曾國佔領了隨國。

這兩派觀點一直存在,終於在經歷了幾十年的爭論之後,隨著隨州葉家山、文峰塔墓地和曾國其他墓葬的考古發現,隨曾之謎得以破解。最新的考古成果證實,隨國就是曾國

曾國姬姓,是周王室嫡親南宮之子的封國,於周初受封於江漢地區,戰國中晚期滅亡。公元前506年,吳楚之戰,楚國戰敗,但曾國保護了逃亡的楚昭王,從此兩國結盟。楚惠王身為昭王的兒子,專門製作了編鐘送給曾國,這些淵源被清楚地記載在文峰塔墓葬出土的器物上。

大蛇獻寶今何在?——隨候珠的傳說與隨曾之謎

隨州葉家山墓地發掘現場圖

曾隨之謎已經破解,隨候珠也就是“曾侯珠”,那麼,曾國的這種寶珠為何能夠價值連城,傳說中以藥作珠究竟又是怎麼回事?在接下來的文章中,將為大家揭開這個謎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