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7 法兰西人民的优良传统——自由与革命

法兰西人民的优良传统——自由与革命

题图:巴黎圣母院夜景

NO.019—巴黎圣母院的火灾,和它见证下的法国历史


当地时间4月15日,法国标志性的建筑之一——巴黎圣母院受到火灾,塔尖在大火中倒塌,屋顶的一半以上被烧毁。

法兰西人民的优良传统——自由与革命

巴黎市民悲痛而无助的目睹了这场灾难,唯有跪下祈祷。

法兰西人民的优良传统——自由与革命

巴黎圣母院建于800多年前的1163年,工程耗时将近200年,于1345年完工。法国几代能工巧匠为其前赴后继、倾注心血,施展终身的才能,才诞生了欧洲这一划时代的教堂建筑。

法兰西人民的优良传统——自由与革命


20世纪的故事

关于巴黎圣母院,有一个二战期间的故事。

1944年,德军撤出法国巴黎之际,想要毁掉巴黎圣母院,于是在圣母院埋下了许多炸药。他们留下了一个士兵按下爆破炸药的按钮,但是这个士兵彻底被圣母院的恢宏与美丽所征服了,他只顾在圣母院里游荡与惊叹,却忘记了上级给他的任务。直到盟军收复巴黎,到达巴黎圣母院的时候,发现了一堆炸药,和没有按下的按钮。

这个故事逻辑上有那么一些漏洞,执行这么重要的一个决定,不会只留给一个普通的士兵完成,但二战尾声的巴黎圣母院,确实曾经差点被炸毁。

法兰西人民的优良传统——自由与革命

德军占领法国巴黎

这是巴黎圣母院面临的一次大危机,真实的历史情况是这样的。1944年,德国战败之势不可避免,几百万盟军登陆欧洲大陆,要解放被德军占领四年之久的法国,法国起义力量也在巴黎蠢蠢欲动。希特勒知道巴黎已经不可守,于是向巴黎的德军指挥官肖尔铁茨下达了炸毁巴黎圣母院的命令。

但是肖尔铁茨却违逆了希特勒的命令。作为一个军人,他无比的尊敬曾经的法国皇帝拿破仑,而拿破仑的尸骨正埋在巴黎圣母院;而作为一个占领区军事长官,四年来德军一贯执行温和文明的统治巴黎政策;作为一个识时务的“俊杰”,肖尔铁茨早已经和盟军取得联系,决定向盟军投降。

法兰西人民的优良传统——自由与革命

盟军士兵乘坦克通过凯旋门

于是巴黎圣母院就这样保存了下来。法国光复后,戴高乐将军率部下亲临圣母院,感恩神灵的恩惠,让法兰西民族赢得战争,也祈祷圣母院能够永世长存。


19世纪的故事

巴黎圣母院在全世界的知名度这么高,离不开法国大文豪维克多·雨果的一部同名小说《巴黎圣母院》。

1831年,雨果在闭门不出半年后,发表了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这部告诉巴黎人、法国人和全世界人如何辨别美与丑,感受爱与恨的小说一经出版,便轰动欧洲。近两百多年来,关于这部小说的赞美与讨论数不胜数,这曲宗教王朝的悲歌伴随着加西莫多的钟声和爱斯梅拉达的舞姿响彻着人类的历史,也让巴黎圣母院这座恢宏的教堂留着全世界人的心里。

法兰西人民的优良传统——自由与革命

维克多·雨果 《巴黎圣母院》

雨果在小说中暗示了巴黎圣母院的破败——“尽管它不减当年的风采”,也赞美它为“伟大的石头交响乐”,以此唤起了法国人对文物古迹的重视。1844年开始,屹立几百年早已破败不堪的巴黎圣母院开始了持续修复工作,大火前的巴黎圣母院,就是这次修复后的面貌。


18世纪的故事

法兰西民族是一个浪漫的民族,也是一个喜欢革命的民族,他们的骨子里就深埋着革命的传统。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巴黎的手工业者、工人、贫民走上街头反对王权的残酷统治,直至发展成武装起义,法王路易十六和他的皇后被押上了断头台。与此同时,巴黎圣母院也被暴徒洗劫,资产阶级各个派别和保皇党争斗不休,根本无力顾忌圣母院大教堂,无数正规的文物被哄抢,精美的雕塑被盗走、破坏和砸毁。甚至因为政治原因,新共和主义的当权派曾经把巴黎圣母院改名为“理性神殿”,好用来宣扬新共和主义。在教堂内部,圣母玛利亚的塑像被自由女神像取而代之,十字架也被移走,最后几乎将圣母院内部的主体结构损毁。部分时期巴黎圣母院甚至成了藏酒的仓库,直到1801年,它才重新成为教堂,并见证了拿破仑的加冕仪式。

法兰西人民的优良传统——自由与革命

描写法国大革命的著名油画,《自由引导人民》,德拉克罗瓦于1830年创作

在两百多年间,巴黎圣母院历经七年战争、雾月政变、拿破仑加冕、波旁王朝复辟、巴黎公社、两次世界大战,还有当代的法兰西共和国的兴衰荣辱;它隐喻了革命与复辟之间的拉锯,蕴含着无数宗教赞美、启蒙运动、君主专政、革命暴动、共和民主的政治元素,观巴黎圣母院的历史,也是从一个角度观整个法兰西的历史。


最后,我们以维克多·雨果在《巴黎圣母院·序》中的经典叙述为结尾:

“若干年前,本书作者参观圣母院——或者不如说,遍索圣母院上下的时候,在两座钟楼之一的黑暗角落里,发现墙上有这样一个手刻的词:

ANÁΓKH(命运)

这几个大写希腊字母,受时间的侵蚀已经发黑,深深陷入石头里面,它们的形状和姿态都显示出峨特字体固有的难以言状的特征,仿佛揭示着把它们书写在这里的是一位中世纪古人。尤其是这个词所蕴藏的宿命、悲惨的寓意强烈地打动了作者。”


法兰西人民的优良传统——自由与革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