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5 “楔子”帮助科学家重建北冰洋冰盖的古老变化

“楔子”帮助科学家重建北冰洋冰盖的古老变化

从阿拉斯加北部苔原中提取的一块冰楔为我们了解该地区的地质历史提供了线索。

阿拉斯加永久冻土中的历史海洋生物证据正在帮助科学家重建北冰洋冰盖的古老变化。

近日,日本北海道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地球与行星科学快报》发表论文称,他们发现在大约12,800年前的冰河时代最寒冷的夏季期间,位于北冰洋边缘的波弗特海并未完全冻结。他们的研究借助了阿拉斯加永久冻土层的冰楔,这一方法可以帮助科学家进一步重建北冰洋历史上的海冰情况,从而改善对未来的预测。

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在南极周围的南极冰盖和北极附近的格陵兰岛研究大型永久冰块中的冰芯样本。这些样本中包含着在遥远的过去,气候所留下的遗物,如离子、尘埃粒子、海盐、火山灰和气泡等,它们可以告诉我们,在过去的成千上万年的时间内,地球气候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Iizuka和他的团队研究了在阿拉斯加北部巴罗市附近收集到的冰楔(融水在永久冻土层的地下裂缝结冰时所形成的物质)样品中的离子浓度。另一个小组在2010年将这个冰楔断代,确定它属于晚更新世时期,也就是大约14,400至11,400年前最后一个冰河时代的末尾。

研究小组测试了冰楔中几种离子的水平,包括硫酸钙、钠、氯和溴。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确定冰楔中的甲烷磺酸盐(MS)离子可靠地表明了海洋生物的活动,因为它们源自氧化二甲基硫化物——一种化合物,由夏季时附着在季节性海冰上的浮游生物和冰藻产生。

冰楔中代表晚更新世最冷时期(12,900年至12,700年前)的MS离子浓度很高。这表明,即使在冰河时代晚期最寒冷的时期,巴罗附近的波弗特海近岸区域也可能没有完全被永久冰覆盖,这一区域在夏季也存在一些开阔水域。

该研究小组在研究报告中得出结论:对其他永久冻土冰楔中MS、溴和钠浓度的进一步研究,可能有助于科学家重建北极过去的海冰状况。此外,Iizuka博士表示:“了解北极海冰波动背后的机制,为未来制定与北极地区相关的战略提供了有用的基础。”

期刊编号:0012-821X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9/04/190411101735.ht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