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6 在柳州,遇见柳柳州

在柳州,遇见柳柳州

到柳州的第一天,老战友连喜兄就带我来到了柳侯公园。这也是我在柳州走进的第一个景点。

连喜兄介绍说,柳侯公园是柳州人民为纪念唐朝大文学家柳宗元而建造的;柳宗元在柳州做过四年柳州刺史,他生命的最后四年是在柳州度过的,在柳州的历史中,拥有永载史册的重要地位。

在柳州,遇见柳柳州

对于柳宗元,我一直是把他作为文学家来认识的。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我“认识”他是在读到他写的那首著名的《江雪》时。“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我一直以这首诗作为一个人耐得住寂寞来勉励。其实,这首很有画面感的诗,有着不一般的时代背景,柳宗元当时也身受种种压力,所以,绝非只是写的垂钓这类的“闲情雅致”。作为一个散文爱好者,我后来也读过不少柳宗元的散文,他的游记写得相当精彩,在中国散文史上留下十分重要的篇章,无论写景还是状物,多有寄托,既有借美好景物寄寓自己的遭遇和怨愤,也有以幽静的心境,表达在苦闷中不变追求初心的寄托。对于山水景色的描写,或峭拔峻洁,或清邃奇丽,其语言运用之巧妙精美,炉火纯青,是一座丰碑,最为脍炙人口,其代表作《钴潭记》、《钴潭西小丘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等等都是百读不厌的。柳宗元的一些传记,如《梓人传》、《河间传》、《捕蛇者说》等都十分著名,至于《黔之驴》这样的寓言故事,则是收入在了小学课本之中,在小学时就读过了。

上大学期间,在研读历史,尤其是政治史思想文制度史等的时候,也粗浅的知道了一些柳宗元的政治经历及其他的一些思想,知道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也是一位政治家,哲学家,思想家。

这回,在柳州,有缘与柳宗元“相遇”,又知道,原来这位大文学家柳宗元还在柳州做过刺史,是被贬后的所谓“任用”,而且还是病逝在了柳州。

在柳州,遇见柳柳州

到了柳侯公园,当然要去柳侯祠,可是,走近柳侯祠,门前冷冷清清,大门紧锁,致细一看,门口告示写得明明白白:周一与除夕不开门。那天,正是巧了,不仅是周一,还是除夕,一年有四十多个周一,就一个除夕,偏偏这一天两个关门的日子相遇到了一起。周一与除夕相遇,把我阻在了柳侯祠的门外。好在,柳侯公园里还有柳宗元衣冠墓、罗池、柑香亭等与柳宗元有关的古迹,加上一路有连喜兄引导并介绍,才弥补了我内心的遗憾。

进入柳侯公园的大门开始,一直想着柳宗元与柳州之间的关系。终于弄清了,原来,柳宗元的柳与柳州的柳虽为同一个柳,两者本来没有关系。柳宗元是山西运城永济人。唐元和十年(公元815年),柳宗元被朝廷任命为柳州刺史,才与柳州有了关系。柳州所以叫柳州并不是因为柳宗元做过刺史才得了名;相反,柳宗元因为做到了柳州刺史,他才被人称为“柳柳州”。柳宗元在柳州的任期并不长,只有四年时间,但就是这短短的四年时间,他却为柳州做了不少的事,赢得了柳州人民的拥戴。柳宗元在生命的最后非常喜欢柳州,据韩愈《柳州罗池庙碑》记载:柳宗元病逝前就希望柳州人在他去世后为他建一座庙,他要以“神”的形象继续造福柳州。所以,罗池庙,是柳州人民为了实现柳宗元的遗愿而建的。后来,也是为了纪念柳宗元,罗池庙改建为柳侯祠,并陆续增添了一些与柳宗元有关的纪念建筑,最终形成了今天的“柳侯公园”。柳侯公园已经有110周年的历史了,如今是柳州的一座具有人文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园。

柳宗元在柳州为官四年,全心全意为柳州的地方发展和人民造福,做了大量工作,其中最突出的、在人民中留下口碑的是四大贡献,即释放奴婢、种柑植柳、办学兴教、凿井取水。这些事迹不仅被雕刻在柳侯祠前殿的一块牌碑上,更重要的是刻在了柳州人一代一代人的口口相传之中。可以想象,当年,柳宗元给柳州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柳宗元留给柳州人民的是一种勤政为民的光辉形象。柳州人民是公道而知感恩的,他们给了为民做好事造福址的柳宗元一份最高的荣誉。

在柳州,遇见柳柳州

柳宗元确实是一位很不简单的人物。我是把他作为一个奇迹来敬佩他的。柳宗元虽然差不多可算是一个“官后代”,他家祖上世代为官,而且他才华横溢,21岁就进士及第。但他的仕途却并不顺利,命运多舛,其父在他及第不久就去世,后来做官几番被贬,被贬时还遭遇母亲去世,发妻早逝,小女夭折等等不幸,然而,种种打击没有击垮他为民造福的情感与信念。遗憾的是,柳宗元的一生太短暂了,才47岁就病逝了。英年早逝,总是人生的悲剧。但是,就这短短的47年生命,却创造了一颗辉煌的生命!他不仅在政治上有建树,而且在哲学、思想等方面也有杰出成就;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虽是八大家中生命最短的一位,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他在柳州只做了四年的官,却做到了让人民怀念的境界……。如果,如果,我多次这样想,如果柳宗元再多活20年,他一定会给柳州造就更大的变化,他也一定会给中国的哲学、文学、思想等作出更多的贡献,他也一定会写出更多的散文杰作!

在柳州,遇见柳柳州

在柳侯公园里,有一尊花岗岩制作的柳宗元塑像。我望着柳宗元的塑像,想到了他的《种柳戏题》:“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垂荫当覆地,耸干会参天。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从这首轻快的诗中读到了柳宗元愉悦的心情,我大概可以判断,柳宗元在柳州的四年,是他一生中令他自己最满意的四年。

柳宗元,姓柳种柳做柳成柳,他短暂的一生,为人为官为文,都书写出了柳的品质!“垂荫当覆地,耸干会参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