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6 在柳州,遇見柳柳州

在柳州,遇見柳柳州

到柳州的第一天,老戰友連喜兄就帶我來到了柳侯公園。這也是我在柳州走進的第一個景點。

連喜兄介紹說,柳侯公園是柳州人民為紀念唐朝大文學家柳宗元而建造的;柳宗元在柳州做過四年柳州刺史,他生命的最後四年是在柳州度過的,在柳州的歷史中,擁有永載史冊的重要地位。

在柳州,遇見柳柳州

對於柳宗元,我一直是把他作為文學家來認識的。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我“認識”他是在讀到他寫的那首著名的《江雪》時。“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我一直以這首詩作為一個人耐得住寂寞來勉勵。其實,這首很有畫面感的詩,有著不一般的時代背景,柳宗元當時也身受種種壓力,所以,絕非只是寫的垂釣這類的“閒情雅緻”。作為一個散文愛好者,我後來也讀過不少柳宗元的散文,他的遊記寫得相當精彩,在中國散文史上留下十分重要的篇章,無論寫景還是狀物,多有寄託,既有借美好景物寄寓自己的遭遇和怨憤,也有以幽靜的心境,表達在苦悶中不變追求初心的寄託。對於山水景色的描寫,或峭拔峻潔,或清邃奇麗,其語言運用之巧妙精美,爐火純青,是一座豐碑,最為膾炙人口,其代表作《鈷潭記》、《鈷潭西小丘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等等都是百讀不厭的。柳宗元的一些傳記,如《梓人傳》、《河間傳》、《捕蛇者說》等都十分著名,至於《黔之驢》這樣的寓言故事,則是收入在了小學課本之中,在小學時就讀過了。

上大學期間,在研讀歷史,尤其是政治史思想文制度史等的時候,也粗淺的知道了一些柳宗元的政治經歷及其他的一些思想,知道他不僅是一位傑出的文學家,也是一位政治家,哲學家,思想家。

這回,在柳州,有緣與柳宗元“相遇”,又知道,原來這位大文學家柳宗元還在柳州做過刺史,是被貶後的所謂“任用”,而且還是病逝在了柳州。

在柳州,遇見柳柳州

到了柳侯公園,當然要去柳侯祠,可是,走近柳侯祠,門前冷冷清清,大門緊鎖,致細一看,門口告示寫得明明白白:週一與除夕不開門。那天,正是巧了,不僅是週一,還是除夕,一年有四十多個週一,就一個除夕,偏偏這一天兩個關門的日子相遇到了一起。週一與除夕相遇,把我阻在了柳侯祠的門外。好在,柳侯公園裡還有柳宗元衣冠墓、羅池、柑香亭等與柳宗元有關的古蹟,加上一路有連喜兄引導並介紹,才彌補了我內心的遺憾。

進入柳侯公園的大門開始,一直想著柳宗元與柳州之間的關係。終於弄清了,原來,柳宗元的柳與柳州的柳雖為同一個柳,兩者本來沒有關係。柳宗元是山西運城永濟人。唐元和十年(公元815年),柳宗元被朝廷任命為柳州刺史,才與柳州有了關係。柳州所以叫柳州並不是因為柳宗元做過刺史才得了名;相反,柳宗元因為做到了柳州刺史,他才被人稱為“柳柳州”。柳宗元在柳州的任期並不長,只有四年時間,但就是這短短的四年時間,他卻為柳州做了不少的事,贏得了柳州人民的擁戴。柳宗元在生命的最後非常喜歡柳州,據韓愈《柳州羅池廟碑》記載:柳宗元病逝前就希望柳州人在他去世後為他建一座廟,他要以“神”的形象繼續造福柳州。所以,羅池廟,是柳州人民為了實現柳宗元的遺願而建的。後來,也是為了紀念柳宗元,羅池廟改建為柳侯祠,並陸續增添了一些與柳宗元有關的紀念建築,最終形成了今天的“柳侯公園”。柳侯公園已經有110週年的歷史了,如今是柳州的一座具有人文價值的歷史文化名園。

柳宗元在柳州為官四年,全心全意為柳州的地方發展和人民造福,做了大量工作,其中最突出的、在人民中留下口碑的是四大貢獻,即釋放奴婢、種柑植柳、辦學興教、鑿井取水。這些事蹟不僅被雕刻在柳侯祠前殿的一塊牌碑上,更重要的是刻在了柳州人一代一代人的口口相傳之中。可以想象,當年,柳宗元給柳州帶來的變化是巨大的,柳宗元留給柳州人民的是一種勤政為民的光輝形象。柳州人民是公道而知感恩的,他們給了為民做好事造福址的柳宗元一份最高的榮譽。

在柳州,遇見柳柳州

柳宗元確實是一位很不簡單的人物。我是把他作為一個奇蹟來敬佩他的。柳宗元雖然差不多可算是一個“官後代”,他家祖上世代為官,而且他才華橫溢,21歲就進士及第。但他的仕途卻並不順利,命運多舛,其父在他及第不久就去世,後來做官幾番被貶,被貶時還遭遇母親去世,髮妻早逝,小女夭折等等不幸,然而,種種打擊沒有擊垮他為民造福的情感與信念。遺憾的是,柳宗元的一生太短暫了,才47歲就病逝了。英年早逝,總是人生的悲劇。但是,就這短短的47年生命,卻創造了一顆輝煌的生命!他不僅在政治上有建樹,而且在哲學、思想等方面也有傑出成就;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雖是八大家中生命最短的一位,但他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他在柳州只做了四年的官,卻做到了讓人民懷念的境界……。如果,如果,我多次這樣想,如果柳宗元再多活20年,他一定會給柳州造就更大的變化,他也一定會給中國的哲學、文學、思想等作出更多的貢獻,他也一定會寫出更多的散文傑作!

在柳州,遇見柳柳州

在柳侯公園裡,有一尊花崗岩製作的柳宗元塑像。我望著柳宗元的塑像,想到了他的《種柳戲題》:“柳州柳刺史,種柳柳江邊。談笑為故事,推移成昔年。垂蔭當覆地,聳幹會參天。好作思人樹,慚無惠化傳。”從這首輕快的詩中讀到了柳宗元愉悅的心情,我大概可以判斷,柳宗元在柳州的四年,是他一生中令他自己最滿意的四年。

柳宗元,姓柳種柳做柳成柳,他短暫的一生,為人為官為文,都書寫出了柳的品質!“垂蔭當覆地,聳幹會參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