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宁化人为什么忌讳“4”?这些民间禁忌你都懂吗?

《礼记》中有云:“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告诉人们要入乡随俗,尊重异地异乡的禁忌规则。

那么,宁化流传的民俗禁忌你都了解吗?

01

数字禁忌

因为“四”与“死”发音相同,所以,人们常把它视作不吉利的数字。宁化人在口语表达时,“四不称sì,而称“舍”或称"红数”。如“四川”则称“舍川”,“四季发财”则称“舍季发财”,“四个人”、“四块钱”等词组则不能把“四”念成“舍”,而应念为“红数个人”、“红数块钱”。在日常生活中也忌“四”,如送礼时金额忌“四”、其礼金钞票的张数亦忌“四”。


宁化人为什么忌讳“4”?这些民间禁忌你都懂吗?

宁化俗谚云:“七不去,八不回。”其意为若逢农历初七、十七、二十七等日,一般不宜出行;逢初八、十八、二十八等日不宜从外出地返家。认为“七七八八”可能导致诸事不顺。动身出门远行,如果刚好八人上路同行,则有的人会自动改期或分道而行。原因为民间认为八人同行不吉。据说八仙过海时,蓝彩和被龙王掳走。所以后世认为如果出门八人同行,必定途中会损失ー人,不吉,所以畏之。


宁化人为什么忌讳“4”?这些民间禁忌你都懂吗?

矛盾的是八也有吉利的含义,俗称:“若要发,须是八。”原因主要是“八”与“发”谐音。故人们多将八视为吉利的数字运用于门牌,车号、号码、价格等方面。

02

动物禁忌

宁化民谚云:“猪来穷、狗来富、猫来着麻布。”其间的“来”字指该动物非人为因素而自动到某个人的家中落脚而不再离去。

古名豖。最早人类养猪主要不是用来自己食用或出售,而是为了用于祭祀鬼神。猪属最早驯服于人类的动物之一。其生性懒散,好吃贪睡,且愚笨粗憨,因此,人们对它的自动前来投靠依附并不感到高兴,惟恐其愚笨贪食懒睡的习性给自己带来贫困的衰运。

古称犬。狗不仅忠于主人,而且能通人性。狗具有灵敏的分辨能力和高度的警觉能力,人们最喜养犬以看家护院,这也是人称“狗来富”的主要原因之一。


宁化人为什么忌讳“4”?这些民间禁忌你都懂吗?


有人认为猫种出于西方天竺国,因鼠咬损佛经,所以佛家豢养猫。后来唐僧玄奘西方取经,把猫带回饲养,于是在中国广泛繁殖开来。。然而为什么猫的自行前来投靠被当作“凶兆”,使猫无端蒙受不白之冤,却不得而知了。

宁化城乡虽敬龟之长寿,但同时也有贬义之词。骂人无能为“缩头乌龟”。骂纵妇卖淫者为“乌龟”,皆为大不敬之语,故为人十分忌讳。如有以此言相骂者,其对方势必怒发冲冠,暴跳如雷。对于同一种生物,却有两种褒贬不一的认识,人们只是相沿成习,谁也不去探究其中的历史渊源。


宁化人为什么忌讳“4”?这些民间禁忌你都懂吗?


由于与“余”同音,吃鱼时,让人们想起“年年有余”的美好的祝愿,所以,过年时,老百姓总少不了要买几条鱼,或煎或煮,以酬宾客,同时也顺应“年年有余”的美好祝愿和期盼富足的心理需要。

山羊

宁化所称山羊实际上是山麂,本是一种十分善良的野兽。如果它突然闯进村庄或人家中,乡民认为这是大凶之兆,千万不可将其捕杀,而必须扯一块红布,系于山羊角上,然后焚香,放鞭炮将山羊放归山林,这样,方可避凶趋吉,化险为夷。


03

语言禁忌


宁化客家人重视礼仪,讲究礼貌,待人热情,在与人交往或日常生产、生活中,语言表达亦有许多禁忌。

凡与不相识者相见,称小孩为“老弟仔”或“老妹仔”;称与自己年岁相仿的成年男子为“朋友”或“老朋友”,或“老伯”、“老伯哥”、“老弟”;与己年岁相仿的成年女子则称“大嫂”“老大嫂”,如系未婚的则称“老大姐”或“老妹”;称年岁长于自己的男子为“老叔哩”,“叔哩”或“老叔公”;称年长的妇女为“婶婆哩”、“老婶婆”。

在日常生活中,凡遇到不吉的兆头或令人不悦的事象时,人们常用语言来化解。如碗或酒瓶等物品不慎跌落地上破碎时,人们会说:“发财、发财!”筷子跌落地时,会说:“还有人请。”凡遇到这类小事故时,切忌说:“完了”、“糟了”、“完蛋”、“倒灶”等不吉之语。


宁化人为什么忌讳“4”?这些民间禁忌你都懂吗?

老人逝世,忌言“死了”。因此说法使人觉得内含贬义有幸灾乐祸、大不敬之意。应说“过生”、“bian起来哩”(意为藏起来了,代指长眠)或称“走了”、“去了”,对高寿老人故去亦有称“福满了”、“去做菩萨了”。


如果不知道当地的禁忌,就有可能在某些问题上,或是在某些极小的生活细节上触犯禁忌,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宁化的这些民俗禁忌,你都记住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