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许昌四增一改:绘就美丽蓝图 ,“改”出幸福家园

家是群众安身立命之本。拥有一个温暖舒适的家,是群众心中的渴望。

我市新城区高楼林立,规划建设水平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但中心城区问题诸多,如老庭院设施陈旧、管理无序;老厂院破产多年、脏乱不堪、职工遗留问题无法解决;老市场占道经营严重,存在安全隐患;老街道路面不平、路灯不亮、排水不畅;停车位少,导致车辆乱停乱放,道路拥堵……为解决城市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提升城市品质,市委、市政府谋划实施了“四改一增”工程,利用3年时间,改造老庭院、老街道、老厂院、老市场,增加停车位。作为许昌市的中心城区,2018年,魏都区共改造提升97个老庭院、33条老街道、6个老厂院、2个老市场,新增5个停车场、1378个停车位,高标准打造了5个老旧小区改造试点,探索出了老旧小区改造新模式,改善了群众的居住和生活条件,为老市场和老厂院注入新的活力,缓解了市区停车难问题,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大大增强。

许昌四增一改:绘就美丽蓝图 ,“改”出幸福家园

(▲提升后的文庙后街文化味儿十足 侯聪 摄)

成绩代表过去,未来任重道远。魏都区提前谋划、持续发力、加快进度。目前,该区2019年“四改一增”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力争向群众提前送上一份民生“大礼包”。

01 老庭院改造已启动 40个老庭院将获“重生”

“我们这个院年代久远,各种设施老化,垃圾乱倒、电线乱扯、下水道堵塞等问题十分突出,不仅影响居民生活,还存在安全隐患。”“是啊!路面也出现了破损,出行十分不便。”“今年年初,社区工作人员入户走访,向居民征求家属院提升改造意见,我们院马上就要大变样了。”……3月29日,在位于魏都区延安路的文化馆家属院,居民们向记者诉说着对老庭院改造的渴望。

据魏都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四改一增”工作指挥部副指挥长王辉介绍,2019年,该区承担40个老庭院的改造提升任务,同时,对2018年“四改一增”项目不断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巩固改造建设成果。截至目前,魏都区榆柳街中段路东金石达院、七一路市政府家属院、文博路与新兴路交叉口安远公司家属院、延安路44号毛纺厂家属院、光明路工商局家属院、新兴路105号外贸粮油公司家属院、八一路天昌公司家属院等7个老庭院改造提升项目已开工,其余正在加快办理前期手续。

“我亲戚在延中小区住,以前他们不愿意住在那里,嫌环境不好。去年,政府对该小区进行了改造,环境变美了,住着也舒心。真希望我们院也能早日改造。”魏都区文化馆家属院居民王连生对老庭院改造充满了希望。

02 紧扣时间节点 因地制宜破难题

一间间破旧的厂房里陈列着一件件饱含文化创意的艺术品,向人们展示着它蕴含的无限商机。如今,走进位于八一路的金牛文化创意园,如同置身于北京798艺术区。让老厂院焕发新光彩得益于魏都区坚持“有解思维”,按照“一厂一策”的改造原则,将市针织内衣厂原本破旧的厂房打造成特色创意文化园,在不改变原建筑物本体结构的前提下,给老厂院注入现代元素 ,既保留了企业原有的历史元素,又打造了新入驻商户的品牌。魏都区通过引进文化传播公司、书法协会、篮球协会、艺术培训、进出口家居饰品等20余家商户,既有效利用了闲置资源,发展了现代服务业,又方便和活跃了周边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

从市针织内衣厂的嬗变中,魏都区找到了让老厂院焕发新活力的源泉。2019年,魏都区计划改造提升7个老厂院,其中跨年度项目4个,即腾飞特种车辆公司、腾飞商砼公司、许昌市食杂公司和许昌市第三塑料厂;新增改造提升项目3个,即许昌市第四塑料厂、许昌市第二印刷厂、许昌市金波公司。目前,该工作正按时间节点有序推进。

在老市场改造方面,魏都区将按照“一场一策”原则,详细了解商户的经营情况,认真倾听商户的需求和想法,通过就地提升、就地重建、易地迁建、调迁整合等方式,分别进行改造。2019年,魏都区将改造提升老市场6个,其中,新浩源市场、向阳路农贸市场、家家乐日用品批发市场为2018年跨年度项目,思故台商业街、新世纪市场、洋帆购物城为今年新增的跨年度改造项目。目前,该工作正按时间节点有序推进。

许昌四增一改:绘就美丽蓝图 ,“改”出幸福家园

(▲提升后的莲礼苑小区既漂亮又安全 侯聪 摄)

2018年,魏都区按照“一街一景、一街一案”的原则对33条老街道进行了改造,彻底解决了老街道路面不平、路灯不亮、排水不畅、雨污不分、电线乱扯等问题。2019年,魏都区承担13条老街道改造提升任务。截至目前,塔湾六组支巷、塔湾二组分支巷、塔湾七组支巷等5条老街道已开工,董碾路等8条道路正在办理前期招投标手续。

2019年,魏都区将新增停车场2个、停车位505个,均为曹魏古城配建项目。续建的曹魏古城北城门停车场项目正在紧张施工,今年新开工的儿童医院、文化街小学停车场项目控规和停车场科研报告已完成,下一步将按控规要求优化调整方案,并上报市相关部门审批。

03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助推改造高效率完成

“变”的是老城区的环境,“增”的是群众的幸福指数。

在“四改一增”工作推进过程中,魏都区围绕住建部提出的“共建、共享、共同缔造”理念,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认真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坚持以群众为中心,从群众意愿出发,从群众最迫切的需求、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入手,改造结束后的效果由群众自己来评议,让群众有充分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抓深度谋划。围绕“四改一增”各项工作,定期召开例会,听取工作建设推进情况,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安排下一步工作,抓好全市重点项目观摩活动、政协提案答复等重点工作的落实。

抓项目建设。对“四改一增”项目建立台账、明确节点、挂图作战、对表交账、逐项销号、全面推进,督促已开工项目加快建设,对未开工项目督促各专项工作组和街道办事处加快办理审批手续,二季度项目全面铺开。

抓项目指导。坚持“一院一策,一厂(场)一策”,会同各专项工作组深入一线调研,有的放矢破解改造难题,拉高标杆,强力推进,对突出问题精准发力,攻坚克难,确保项目顺利完成。

抓支持保障。对“四改一增”重点项目实行分层支持,即制度支持、人员支持、财政支持、业务支持等,重点发力,力争形成一批新的项目建设增长点。

抓项目宣传。做好改造经验、工作做法、亮点的积累提炼,积极与新闻部门对接,大力宣传“四改一增”工作的目的、意义和成果等,引导群众对改善民生保持合理期望,做好解惑释疑工作。

抓项目落实。实行动态管理机制,对重点项目定期开展督察,做好督察协调和定期通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和执行力,确保项目有序推进。

“‘四改一增’既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一项民心工程,魏都区一定会聚焦聚力,抓实抓好,让群众共享城市美好生活。”王辉说。

内容来源丨许昌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