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是怎么样的一个国家?为什么新加坡国土资源稀少,但是国民没有太大的住房压力?

山青水秀人家


塑造新加坡国家形态的一共有三种力量。第一就是殖民时代的力量。第二就是被迫独立时候留下来的一些痕迹。第三就是李氏家族自身的一些特色。

新加坡历史的起点实际上是从殖民时代开始的。新加坡地处马六甲海峡的咽喉地带,因此在国际海运当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英国人看中了这一点,所以很早的就占据了新加坡。不过新加坡的真正开发实际上是依赖华人,而不是土著人。

南洋地区的开发华人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中国人大规模的向南洋地区的移民实际上是比较晚的。虽然从元代开始,就已经有零星的中国人前往南洋地区定居生活,但是数量一直比较少,现在能看到的最早的历史遗迹,是从明代中晚期开始的。一直到天津条约签订以后,向外移民才正式得到清政府的认可,此时大规模的移民活动才开始。新加坡的繁荣其实也正是从这个时间开始。

新加坡凭借着卓越的地理位置,迅速成为了南洋地区的商贸和金融中心,华人在这个过程当中发挥了主要作用。英国本身人口有限不可能向新加坡地区大规模的移民,所以当时英国人采取了扶持华人的方式进行新加坡的开发。英国人掌控新加坡的政治和军事机构,但同时允许华人进行经济领域的开发。所以新加坡从那个时期开始,就始终保持着以华人人口为主的这样一种社会形态。

殖民时代留给新加坡的遗产主要是两个,一个是较为完善的英国式的近代政治管理体制,第二个就是英语。李光耀对于英国的政治模式非常推崇,认为对后来新加坡的腾飞奠定了重要基础。英语拉近了新加坡和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距离。

二战以后,英国的海外殖民地纷纷独立,当时马来西亚地区也就是包括现在的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整体独立成了一个国家。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因为族际矛盾,出现了非常严重的社会撕裂。马来人作为当地的土著民族,在殖民时代的时候是三等公民,不仅地位低于英国殖民者还低于英国人引进的移民,比如华人和印度人。在独立之后,马来人却利用自身人口优势,准备报复华人和印度人,实行公开的民族歧视政策。这就导致了马来人和华人以及印度人之间的矛盾。

在矛盾愈演愈烈之后,当时的马来西亚土著政治力量决定将以华人为主的新加坡从联邦当中驱逐出去。这也就是非常有意思的被迫独立现象。新加坡本身不是主动独立。在回顾了新马两国的发展历程之后,很多人会对此极为不解,但当时马来西亚土著政治家的如意算盘是等新加坡自身难以发展之后,跪地求饶,从而使得民族歧视政策得以全面实施。没想到后来新加坡居然一飞冲天,成了南洋地区唯一的一个发达国家。由此可见,马来人的整体水准确实是比较差的,精英阶层的见识都如此不堪何况普通人。现在马来西亚国内马来人普遍竞争不过华人和印度人只能靠着政治特权过一点寄生日子也就不足为奇了。

既然是被迫独立,当时马来西亚联邦也就不可能割让太多的领土给新加坡,不过新加坡确实占据了最有利的一块位置,这也是后来新加坡发展的一个地理基础。也因为本质上就是因为民族矛盾而分离出来的国家,所以新加坡的人口构成当中,以华人和印度人为主,其中华人占据显著优势。而马来半岛的土著居民马来人的人口比例就非常小。在新加坡独立以后,有很多华人和印度人不堪忍受马来西亚的民族压迫,有不少主动移民到了新加坡。

新加坡成就了李光耀,也让李光耀在新加坡这个国家的身上打下了浓厚的个人和家族色彩。李光耀祖籍中国广东,是客家人出身。但是在新加坡定居已久,从小接受的是正统的英国式教育,并不会说汉语。后来是自己主动学习的汉语。有人称这样已经深刻融入当地殖民地英式文化,而背离中国传统文化的华人为海峡华人。李光耀这样一种身份使得他在掌握新加坡政权之后,就立即推行了一条全面倒向西方世界的发展道路。在他的推动下,英语成为了新加坡官方语言,并且全面弱化原本的汉语方言。时至今日,新加坡华人普遍汉语不佳,在中国崛起的大背景下要重拾汉语的时候,又发现难度异常巨大。

李光耀又是一个高度现实主义的政治家,非常善于观察事物的发展趋势,并找准事物发展时机。他是最早意识到中国改革开放将产生重要世界性影响的国际政治家。他虽然主动和中国大陆接触,但又长期保持和台湾的密切关系。在东盟国家当中和中国的建交也是非常晚的,其根本目的其实就是为了寻找时机获取最大的收益。这种一切以现实利益为准,不考虑任何意识形态的做法,深刻影响了新加坡的对外政策。

中国文化对于李光耀个人来说,还是有很多深层次的影响的,虽然他早年间努力的否认自己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最典型的一点就是家长制作风。这个实际上和中国文化有密切关联。客家人普遍受到大家族生活方式的影响,李光耀显然也不例外。新加坡虽然受英国的影响很大,在行政制度上吸收了大量的英国模式,但是从根基上来看,新加坡实行的是一种家长制的政治制度。英国式的政治制度实际上背后是一种多方利益协调的模式,寻求一种妥协当中的稳定发展。李光耀对此不屑一顾,强调通过强有力的家长制管理模式,在短时间内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这个过程当中,由政府来进行利益分配。综合权衡各方的受益和受损情况,在其他方面予以调整和回报。而把新加坡视为一种资产,通过父子相传的方式接续统治,也是新加坡家长制社会的一个重要体现。

家长制作风下的新加坡呈现出了两种极端化的表现。一方面新加坡在政治管制上面是非常严酷的,对于反对派和对反对派持同情态度的平民进行严酷的镇压。另外一方面,新加坡在很多社会福利保障方面确实做得很细致。住房保障就是非常明显的。新加坡虽然国家不大,但基本上实现了居者有其屋,不过并不是拥有,而是可以居住。国民的居住压力不大,实际上和新加坡的家长制管理模式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这两个方面实际上又是互为表里不可或缺的。政治管制的严酷,可以在社会福利保障方面得到回报,这也就是新加坡能够长期保持稳定的原因。

总的来说,新加坡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国家。在殖民时代,因为人口的原因,所以被英国人区别对待,这其实也是其后导致新加坡独立的一个历史渊源。而在意外的机缘之下,新加坡居然独立发展,并且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可以说,李光耀本人充分利用了新加坡的特殊历史背景下汇集的中西方资源,成功打造出了一个优质的袖珍王国。但李光耀本人毕竟逃脱不了个人私欲的控制,最后让其子接班是他整个政治生涯当中最失败的一笔。将新加坡的统治家族化之后带来的一个最可怕的结果就是,整个国家被迫和李氏家族同步发展,而随着家族的衰落,国家也将衰落,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不确定性。至于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很多成就,实际上是为了维护家长制管理。


用户4325101516


因为新加坡实行的是以公共组屋为主的住房政策,80%人口住在没有土地产权的组屋屋里。

由于新加坡适合建造房屋的地皮不多,早在英国殖民时代的1920年,就在新加坡开始推行公共房屋政策,但当时被惠及的主要是新加坡要塞的英国军人和移民家属。

新加坡自治/独立后,最初仍以私人房屋为主,除少数富豪区外,甘榜等平民区主要是棚屋,居住条件恶劣。1961年,甘榜棚户区发生大火,数千人无家可归,刚执政不久的李光耀惩于这些棚户区居住条件恶劣,配套设施糟糕,认为长此以往会影响新加坡稳定和社会发展,于是加速推动公共组屋计划。

早在甘榜大火前一年,新加坡就成立了建屋发展局,计划在五年内建设可负担的组屋25000套,甘榜大火后计划被提速,李光耀提出“少说话,多做事”,在三年内建设了超过31000套组屋。

但最初的组屋是在公共土地上建设的,如果全面推广就会没地方建房,为此新加坡政府在1966年颁布《土地征用法》,规定新加坡全国土地国有化,政府可以强制性征收土地用于其它用途,在这种政策指导下,新加坡政府强征了几个主要贫民区挤满棚屋的成片土地,建设了统一标准、统一配套的组屋(组屋占地比棚屋还要少得多),然后让失去土地的原住户和其它地方的贫民搬入组屋,腾出来的土地用于建设更多组屋,或者发展商业和其它产业。

组屋最初只供出租(从申请到入住要等三年左右),也就是住户既没有土地、也没有住房本身的产权。但李光耀很快察觉到失地贫民对此十分不满,因此提出“居者有其屋”,主张政府提供补贴,鼓励住户买下自己组屋的房屋产权,他认为这有助于国家稳定。

不论租房或购买自己的组屋,都有大量政府补贴,而且收入越低补贴越多。事实上推行组屋政策后,新加坡还是有组屋以外的普通商品房的(只有房屋而没有土地产权),但组屋因为有补贴,价格便宜得多,因此成为新加坡人居住的主流。

经过几十年的密集建设,现在新加坡的23个城镇共有100多万套组屋。1960年,只有9%的新加坡人住在公共住房,如今接近80%,超过90%的组屋居民买下了房子。

组屋政策改变了新加坡自古以来的居住习惯和方式,为新加坡住房可负担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因为组屋节约了大量土地,面积狭小的新加坡不仅得以发展商业、金融业和港口服务业,还有地皮发展化工等重工业。

但组屋政策强行、近乎无成本征收民众土地,引起了不少不满,而且贫民的不满并不比富人少——前几年一位6旬甘榜老人林振喜怀念甘榜棚户区的文章《早安,昨天》((Good Morning Yesterday)在新加坡网络上风靡一时,就是这种情绪的宣泄。一般认为,新加坡的组屋政策更适合幅员狭小的城市或城邦国家,如果是大国,这种“大包大揽”不但财政负担沉重,还可能导致社会不满,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李厚何


新加坡以前属于马来西亚,明朝时候有人叫他龙头地,那时候就有中国人在哪里居住。新加坡真正受到重视是在航运开始之后。后来被英国人占领,开始成为殖民地,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二战期间被日本人占领。然后这里成了南洋华侨的抗日中心。1945年日本战败后,英国重新回到新加坡。1955年新加坡终于有了自己的总统。1965年新加坡从马来西亚独立。

新加坡为了求存求活,开始一连串的措施来发展工业及经济。于1961年设立的经济发展局致力于实行国家经济发展方针,重视制造业,裕廊工业区正式成立,并在加冷、大巴窑等地建立轻工业基地。为了吸引外资,政府决定给予外国企业优惠。同年,经济发展局重组,裕廊镇管理局以及新加坡发展银行也在该年成立。工业化之迅速使得新加坡的制造业在十年内成为世界主要电子产品出口国。虽然新加坡的国内政治上的自由空间逐渐被压制,经济上却取得高速发展,很快成为东南亚重要的金融和转口贸易中心,成为当时的“亚洲四小龙”之一。


行俠藏医


人类的创造力才是最重要的资源。


酸秀才5


打倒高房价!!!


清水黑煤


新加坡是华人依法治国而且古法今用的成功典范和榜样!因为新加坡出了一位华人第一伟人李光耀!


佑唐子太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养一个很小的宠物狗,需要多大的笼子?!


康乐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