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3 乡情散文:母鸡抱窝

乡情散文:母鸡抱窝

早些年在农村经常见到这样画面:在街道和院落里,壕沟边或者柴火垛前,一只只咯咯叫的老母鸡领着一个个小鸡崽在悠闲地觅食。偶尔,走过来牛马车或者生人,小鸡崽便扑楞楞顾头不顾腚地往老母鸡翅膀下钻,老母鸡张牙舞爪地护着它的孩子,形成了乡村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小鸡,是当年农村家家户户过日子的宝贝,平常日子里,家里缺少油盐酱醋,从鸡窝里掏出来几个鸡蛋,去供销社就换回来一斤盐,两瓶醋。亲戚朋友家有“猫月子”的需要下奶,送一筐鸡蛋或者一只鸡是最好礼品。家里来客人,没有鱼和肉,煎一盘鸡蛋,或者蒸一碗鸡蛋糕,把客人招待乐呵呵的。在农村人家里作客,看见炕上的有母鸡在抱窝,是司空见惯的事。

母鸡抱窝都是在初夏季节,开始表现就是鸡赖在鸡窝里不出来,不下蛋还一直霸占着窝。主人发现了,根据上年这个鸡抱窝的时候是否有耐心,是否细心等表现,来选择个头大,浑身鸡毛丰满蓬松,强壮的鸡来抱窝,这也是讲究“优育”。

老母鸡抱窝,主人会找一个筐或纸箱子,也有用冬天烤火用的火盆给鸡用来抱窝,将里面铺上软草,草上放些棉絮或其他羽毛之类的东西,这样既柔软又不易伤害到窝中的蛋,又能保持温度。然后,挑选出二十枚左右个头大、有公鸡踩过蛋,新鲜鸡蛋放在准备好的窝中。老母鸡一旦真正开始抱窝,便非常执着,如痴如醉,可以连续几天不进食,不喝水。还有规律地用尖嘴翻滚着鸡蛋,使鸡蛋能均衡受热。除了偶尔到窝外排便外,老母鸡都会一动不动地趴在窝里,而且一直到小鸡破壳而出。

乡情散文:母鸡抱窝

“鸡,鸡,三七二十一;鸭,鸭,四七二十八;鹅,鹅,一个月才伸脖。”这是人们总结出来鸡鸭鹅孵化的规律和实际时间。这期间,主人对抱窝的母鸡格外照顾,并且做好一项最主要的管理工作:“照蛋”。 “照蛋”就是把抱窝的鸡蛋对着灯光或者阳光照看,第一次照蛋在孵化后第8天进行,通过照蛋,捡出无精蛋和死胚蛋。受精蛋胚胎发育正常,血管呈放射状分布,颜色鲜艳发红;死胚蛋颜色较浅,内有不规则的血弧、血环,无放射状血管;无精蛋发亮,无血管网,只能看到蛋黄的影子。第二次照蛋在孵后第21-22天落盘时进行,以捡除死胚蛋。活胚蛋呈黑红色,边界弯曲、气室倾斜、周围有粗大的血管;死胚蛋气室周围看不到暗红色的血管,边缘模糊,有的蛋颜色较浅,小头发亮。

小鸡破壳出生后,抱窝鸡有了一个新名字:“老鸨子”。“老鸨子”成天带着小宝贝们四处觅食,发现米粒、小虫或蚂蚱之类,“老鸨子”便咯咯不停地叫,让所有小鸡都围上来吃。一旦有小猫、小狗来调戏小鸡,“老鸨子”便会双翅展开,脖子毛根竖起,用铁一般硬的嘴袭击对方,保护小鸡的安全。

当狂风暴雨来临时,“老鸨子”又会组织小鸡到安全的地方避风躲雨。真的躲不及的话,“老鸨子”便会就地张开翅膀放松全身的羽毛,让小鸡都钻到身子底下。当雨过天晴,“老鸨子”抖抖身上的雨水,小鸡安然无恙地从身下钻出来,仿佛根本没有发生什么事一样。

乡情散文:母鸡抱窝

“老鸨子”爱憎分明,十分钟爱自己孵化出来的小鸡,对外来的小鸡则不让它们靠近,更不能来抢它给孩子的食。小鸡长齐了翅膀,丰满了羽毛,完全能独立生存了,“老鸨子”的使命才算完成了。

小鸡不抱窝不行,没有了更新换代。所有母鸡都抱窝也不行,没有了下蛋的鸡,那不白浪费了粮食。所以,主人想出来让母鸡不抱窝“醒来”的办法,这个办法是用手提着抱窝母鸡,把它的头在凉水里浸几下,让它清醒清醒头脑,然后用一根绳子捆住母鸡的一只脚,把母鸡脚朝上,头朝地下倒吊在树上,不让它落地。母鸡从来没有受过这种折磨,总是把头抬起来,不断地扑楞着翅膀。

这样, 经过四、五天的残酷的折磨,抱窝母鸡便会“醒来”,不再迷恋鸡窝,不几天就开始下蛋。

时代的发展,养鸡孵化实现了现代化,现在乡下已经看不见“老鸨子”领小鸡崽的画面,那种田园式的生活场面,现在回忆起来真的很怀念,很温馨,很有情趣。

乡情散文:母鸡抱窝

乡情散文:母鸡抱窝

乡情散文:母鸡抱窝

乡情散文:母鸡抱窝

乡情散文:母鸡抱窝

乡情散文:母鸡抱窝

乡情散文:母鸡抱窝

乡情散文:母鸡抱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