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为什么感觉广州的川菜馆越来越少、湖南菜馆越来越多?是因为川菜太多油不健康吗?

趣问


广州是一个饮食之都,对各方美食都是兼容并包的。各地美食你方唱罢我登场,但总有一个比例,以前东北菜流行,一窝蜂开了不少东北菜馆。现在还有多少呢?东北菜馆比例少了很多。而后两湖(湘,鄂)菜流行过一阵,现在比10年少了不少。倒是一些高端正宗一点的湘菜馆生存下来了。川菜其实一直都有,到逐步流行,但品种与形式普遍比较单一。造成同质严重,同时高质的川菜馆还是太少了,不少商家图方便,精品的川菜馆太少了。大浪淘沙,汰弱留强也就成了必然。广州还有少数的所谓的鲁菜,云南菜,本帮菜⋯。但优秀的不多,代表不了真正的。欢迎各地饮食强龙到来闹羊城。成为真正的饮食天堂。


怀念大番薯


我作为一名在广东20多年的餐饮工作者我来回答这样的问题,首先我们对菜品的评论不能够从自己的口味去评头论足,要从专业的角度去看,川,粤湘菜各有各的特色,不是说我喜欢妈妈做的菜我妈妈的菜就是天下第一。川菜早在2000年后就被挤出了广东,原因是不上规模,开饭店的很多是万县那边的人,也就是四川边上的,味道不正,很多人就没有学过厨师。一句话乱炒菜!反看湘菜都是几个门面的看起来大气,菜型都是农家菜,很合口味!粤菜自古属于宫廷菜就不评论了!如果大家想吃正宗的川菜请到成都试试!前题是喜欢川菜的人!


彼岸风景7


我是湖南人,你们没发现现在的湘菜馆的菜都被粤化了吗?口味比较清淡了,只有湖南本地的湘菜馆才维持了原本的口味!不过粤化后的湘菜口味更能让大众接受了,这是其中一个原因!川菜说实,真过于油腻了(红油)!我老婆四川绵阳的,去成都、绵阳后发现当地的川菜馆根本不是外面那样的菜品,菜单拿出来一看,全是凉拌菜、卤菜!作为一个湖南人,我还真吃不惯!农村里摆酒席时10个菜几乎全是凉菜、卤菜蒸菜来着!我有些惊讶!




iLeiMan


广州的餐饮发展,一开始上世纪90年代是很少吃辣的,偶然有几间川菜,例如重庆小洞天什么的,有人记得吗还是连锁?

那时天河还没有发展起来,除了老区,从小北花圈花园酒店到动物园这段,还是商业务核心区,写字楼基本斗集中在这段,

那时东北菜馆还是有不少的,后来开始有了清补羊肉火锅,本想广州人怕上火不吃辣,不吃羊肉,没想生意竟然非常火爆,这时火锅开始在广州起来了,除了四川菜还有北京的东来顺火锅,主打黑羊。

湘菜是什么时间开始搞定川菜的,川菜之流时西餐厅还是蛮蛮主流的,例如绿茵阁、蒙地卡罗、绿岛…还记得这些吗?

还有泰国菜蕉叶那时是很火的,咖喱大闸蟹是每次都很多人要去点的主菜,

湘菜突然冒出来是进入千年以后,突然大街小巷全是湘菜,除了东北菜、粤菜外,貌似川菜就突然少了?

中森明菜(蕉叶一个老板)的出现也让日式料理火了起来,广州对吃是非常广纳百川的,越南菜、东南亚各类都在这时起来了,

随着韩流的崛起,韩国料理也是开的满大街都是,

而中餐这时期湘菜为什么突然多了,川菜少了,我想跟人群结构有关系,湖南距离广州近,打工群体太庞大,千年之前广州外来人群是包容全国的,全国各省的都占有不少,进入千年后,随着上海北京、成都等内地城市都发展起来了,人口占的比例就少了,我想这应该是一个主要原因。

再加上香菜除了自身的干锅系列,剁椒鱼头、貌似毛血旺这类川菜都加进去湘菜了,现在你吃湘菜分不出香菜与川菜的区别了,都说湘菜是干辣,川菜是麻辣,但很多湘菜也增加了麻辣。

菜之间的相互融合,再加上湖南人的比例优势,例如在三元里到小北这一段,是新疆菜的天下,因为这里聚集了太多新疆外来人群,而老区还是粤菜天下…l

今天广州的菜,其实已经很杂了,没有具体说那些菜是主流,因为网红店的冲击,餐厅结构都发生的根本的结构变化,以前是什么菜系定餐厅,现在是小而精那些菜受欢迎就拿出几个主打菜,一个网红餐厅可能有川菜,有湘菜,有东南亚菜、已经打乱了菜系的界限!

只又说那间店好吃了,很少说吃什么菜系了!

麦记KFC必胜客这些快餐我们就不说了,


创乐36派


还真别说,现在广州的大街小巷上,川菜馆还真没有几家了,就连以前去吃过的一家,也挂上了转让的告示,至于说湖南菜馆,开始出现增长的情况,这点到是没有怎么注意到

毕竟平时在广州这边,己经习惯了吃粤菜了,而湖南菜馆,还真没有去过,不过就算真的湖南菜馆,开始出现增长的话,这也是很正常的事了,应为目前在广州的湖南人比例,要远远超过四川人了还有现在,来广州的四川人,可以说是一年比一年少了,而广州当地人,可以说是很少去吃四川菜的,在他们的眼里,四川菜就是多油,多调味料制作出来的,一点多没有了食材的原汁原味了,吃到嘴里的多是调料了

所以来广州人的四川人少了,本地人又不吃四川菜的情况下,在广州的四川菜馆,就开始战略转移了,也就是转移出两广了,毕竟只要出了两广地区,喜欢吃川菜的人多的很,没必要在两广耗着,真要耗下的话,最后只有亏本关门了

而湖南菜馆就有点不同了,根据资料来看,在广州的湖南人,和广西的桂柳地区人,目前在广州的比例开始爆发增长了,而这两个地区的人,基本多是以吃湖南口味的菜为主的

这里要说下,应为广西的桂柳地区,比较靠近湖南的原因,所以他们的口味,多比较偏向于湖南菜,而广西白话区的人,他们才是粤菜的爱好者,所以湖南菜馆,在广州出现增加的情况,也是在情理之中了



七哥美食记


我在珠三角生活超过20年,我是见证者。

最初进入广东的川菜馆的目标市场是工业区人群,菜品低端,环境低端,体验自然乏善可陈。除了麻辣的属性,因陋就简的粤地川菜算不得真正意义的川菜。

资深吃货应该知道,川菜是八大菜系里颇为讲究的菜系,哪怕一道回锅肉或者夫妻肺片,用料和做法都大有乾坤。或者说它只是貌似下里巴人,其实内里蕴含的是阳春白雪。

等到想要拿出来的时候,为时已晚。

改革开放之初,川菜在广东是风光过的,说是外来人群餐饮市场的扛把子也毫不为过,彼时同样市场定位的湘菜只能望其项背。

时代在前行,最初的优秀打工人群纷纷蜕变为创业者。胃有家乡,但果腹之欲已经成为历史,市场呼唤既能满足舌尖又能满足心理的家乡味。

湘菜经营者敏锐的发现了目标人群生理之外的需求,开始在消费体验上不断优化升级,破桌子烂板凳被抛弃了,菜品制作、环境打造、文化包装同时发力,消费体验不断提升……

而川菜依然陶醉在昔日的荣光里,茫然无知的错过了开疆拓土的机会,直到在湘军的突飞猛进里逐渐式微。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一个粗浅的道理:美食绝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

所以,川菜的败北不是菜系特点的失败,而是经营理念滞后于市场发展的失败。


在春天路等春天


作为一个在广州多年的湖南人明显感受到了这种变化,以前到处是川菜馆,而现在有特点的湘菜馆随处可见,湘菜馆开始崛起。湘菜馆无论从营销定位和装修升级都在逐步超越川菜馆。从湘菜馆和川菜馆的对比和变化中不难看出以下几个特点:

1、湖南的地理位置优势:湖南靠广州更近,如今的湘菜馆大多从湖南运过来本地食材,保证湖南菜馆的地道风味,这一点川菜馆是做不到的。

2、湘菜馆食客人数优势:在广州的外地人里面,湖南、江西、湖北人口排在前列,而这几个地方的人都喜爱湘菜,湘菜逐步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甚至一些广东的朋友也爱上了湘菜。

3、湘菜馆越来越有特色:湘菜馆无论从装修特色还是菜品都在升级,各种地方特色,涌现了常德菜、益阳菜、长沙菜、衡阳菜、湘西菜等特色地方菜,尤其是衡阳菜(衡东菜、衡山菜是我的最爱,衡阳的鱼粉让我回味无穷),也出了很多特色的地方菜。而四川菜还是没有太多的变化,炒菜都是豆瓣酱,花椒这些味道,火锅又不及重庆。

湘菜真的在一步一步的崛起,川菜不再领风骚了,开始慢慢被湘菜所取代,走进广州的大街小巷美食城,发现生意火爆的除了粤菜系列,不再是川菜馆而是具有香辣特色的湘菜馆了。


婚姻家事继承


川菜还真是不行!先说国外前段时间吐槽中国菜太多调味料,就是说川菜的!国内的话就成都和重庆这几个地方把!

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是进食,是吃食材的本身,川菜就忽略了这一点,直接给你各种调味料,吃过川菜的人都知道,川菜根本就不知道食材本身的味道!吃串菜就是又麻又辣,麻和辣只能痛觉,而不是味道,川人反而为荣!

还有一点就是川菜是非常不包容的菜系!


小小萌看世界


广州菜(粤菜)。川菜,湖南菜。作为广东人,首先是习惯吃自己原滋原味,做功精细的粤菜。但也有改口味,换个花样的时候。那就是选四川菜,还是湖南菜的问题!

湖南菜这些年,不只在广州受人喜欢。而且在重庆也有连续十多年老店,老地方,一直没衰过。更有新商厦的新店,生意也很好。原因:辣的适度,很少加花椒,小炒,炖汤,蒸煮,干烧份份菜,不见油腻。首先是广州人原意接收的(广州菜,炖汤都会把油打掉)。可能这是主要原因。

而川菜份份菜,如宫爆鸡丁,红烧,清炖,凉拌基本都是红油泡着的,还有加花椒,这是广东人不愿接收的。也是主要原因!

其次,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那么各地菜系,能不能养住一方人?而湖南菜,始终坚持自已的特点,特色,传统,不去轻易改动,所以让你在同一个城市,吃到不同口味的菜品。川菜本是大菜系,也有名气!而川菜在四川成都,很难吃到正中的(也提过一些意见),在文章中讲的是对的。但实际去饭馆吃,就不是那个味道。只有在老街道,小巷子中,家常菜馆,偶尔能吃到比较正中的。川菜问题出在那里?随着城市的发展,把川菜变动的太大,越来趆放弃自已的特色。放糖,放油过多。盲目追,仿其他城市的菜,如摸仿重庆民间的水煮鱼,歌乐山辣子鸡,江津酸菜鱼。兰州拉面,陕西,山西一根面(在头条你可看到成都的视频),而忽略自已的品味。还有川菜利益化,在市场中,那样生意好的菜品,都往川菜匡里装,如串串香,减单的麻辣烫,海底捞,由于过份市场化,遍街都是小馆子,很可能冲淡或强占川菜市场,并给外地人造成误会,认为这就是川菜。川菜,只有在乐山,泸州,内江……等二级城市能吃到比较正中的。

湖南菜,四川菜,不管在那个城市,都与打工的回流与不回流无关。因为打工的,一般不会在他乡,找自已家乡的菜馆吃饭。呼吁,川菜回归本味!


手机用户73775101476


真正的原因在这里 : 湖南对广东“定向输出”人口高达760万,这在全世界都是极其罕见的,因此湖南是我国各省人口定向输出的“全国之最”。有这么多的湖南人在广东,湖南菜馆当然也就是最多的。

虽然广东有六个“接壤省份” : 海南,广西,湖南,江西,福建,台湾。但是湖南人对广东的喜爱“超乎寻常”,它是我国唯一能够做到“举省迁粤”的省份。

虽然安徽人对于上海的喜爱同样“近乎痴狂”,安徽有巨量人口置身上海,但是与奔向广东的湖南人相比,小巫见大巫。

广东省的760万湖南人为广东发展做出了贡献,也为湖南菜馆在广东的推广做出了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