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1 《銀翼殺手2049》——未來的電子之夢,你真的是“人”嗎?

這兩天,“人造人”與“人”的爭議再次成為盤旋在我們頭頂的問題。在本月25日的沙特未來投資計劃大會上,AI機器人索菲亞獲得國籍,成為歷史上第一個擁有沙特公民身份的機器人。

而兩天之後,《銀翼殺手2049》的上映,則再一次提醒人們,早在30多年前,就有人條分縷析地思考過這個問題:自然人與複製人的區別到底是什麼?換句話說,我們這些自然出生的人,到底憑藉什麼以為自己比“機器人”更像“人”?

上映20天,爛番茄新鮮程仍能保持在88%

MTC評分均分85,10個媒體人給出滿分評價

在滿分為5分的評分制下觀眾評分4.4

預售票房高達400萬

斥資1.85億

《銀翼殺手2049》——未來的電子之夢,你真的是“人”嗎?

這些數據皆出自這部影片《銀翼殺手2049》。

《銀翼殺手2049》——未來的電子之夢,你真的是“人”嗎?

但如果你對第一部完全不瞭解,那麼極有可能影響你的觀影感受。

所以,去影院看之前,請先服用本文。

首先,《銀翼殺手》豆瓣評分8.1——

《銀翼殺手2049》——未來的電子之夢,你真的是“人”嗎?

電影主題極富哲思,正如這位豆瓣網友評價:

絕非一般科幻電影。

《銀翼殺手2049》——未來的電子之夢,你真的是“人”嗎?

特別是結尾時,洛伊的一段告解式獨白,令人無法忘懷:

我曾見過你們人類無法想象的事情:

在獵戶座的戰火中相互攻擊的太空船,

看著C射線在混沌的星門附近閃閃發光。

所有的時光都將湮沒在時間的洪流中,

如同落入雨中的淚水。

《銀翼殺手2049》——未來的電子之夢,你真的是“人”嗎?

洛伊這段情感細膩的獨白,帶著對人類的藐視,表達了Ta心中的極度不甘和無奈。

在1982版中,最後結尾處,警官德克和複製人瑞秋最終坐著飛行器逃離了洛杉磯、浪跡天涯,影片甚至還打出了片尾字幕,說明瑞秋並未在複製人的四年使用期之後死亡。這一結尾充滿了美式happy ending的意味,光明、大團圓、充滿了對家庭價值觀的認同(德克和瑞秋組成了一個家庭),一個最典型不過的美式泛保守主義的結尾。

《銀翼殺手2049》——未來的電子之夢,你真的是“人”嗎?

1982《銀翼殺手》中的警官德克與複製人瑞秋

如果生命的意義在於體驗,那顯然複製人比普通人更有機會和權力實現生命的意義。

影片中中對自我的認知、人性的判斷的探討,以及對生與死的拷問,這些終極的哲學命題在鏡頭與對白之間創造出的神奇效應,是現在很難企及的高峰。

(很少有科幻電影能在炫目的效果與情節之中對人性的拷問如此深刻)

《銀翼殺手2049》——未來的電子之夢,你真的是“人”嗎?

而且,作為影史經典之作,《銀翼殺手》的視覺設定也非常前衛。

80年代的時代侷限並沒有限制它的場景渲染。

煙幕與雨營造潮溼的未來城市、巨大的可樂廣告牌、霓虹深處的陰影、麻木與癲狂的人群、破敗的東方情調……蒙太奇的精彩使用,將鏡頭之間的聯繫向無限延伸。

《銀翼殺手2049》——未來的電子之夢,你真的是“人”嗎?

而這個充滿未來感的城市森林、飛車,也都被後來者模仿,堪稱科幻片教科書。

《銀翼殺手2049》——未來的電子之夢,你真的是“人”嗎?

1980年迪利將資金籌集完畢(其中邵氏投資750萬美元),開啟《銀翼殺手》的全新世界。

《銀翼殺手2049》——未來的電子之夢,你真的是“人”嗎?

《銀翼殺手2049》——未來的電子之夢,你真的是“人”嗎?

《銀翼殺手2049》的攝影風格登峰造極,攝影師羅傑·迪金斯,將光影運用到了極致。

《銀翼殺手2049》——未來的電子之夢,你真的是“人”嗎?

對稱構圖

《銀翼殺手2049》——未來的電子之夢,你真的是“人”嗎?

剪影、追光

《銀翼殺手2049》——未來的電子之夢,你真的是“人”嗎?

感受一下這讓人驚豔的明暗對比光影效果

《銀翼殺手2049》——未來的電子之夢,你真的是“人”嗎?

原作中的自然環境持續崩塌,三十年後,地球上的環境會更加慘不忍睹。

續作中感受到的壓抑氣氛,會更加濃烈:環境中毒性更強,海洋將會失控,氣候也將更加嚴峻、寒冷(科幻世界也不是這麼好混的啊~~)......

《銀翼殺手2049》——未來的電子之夢,你真的是“人”嗎?

洛杉磯城外的垃圾場

《銀翼殺手2049》——未來的電子之夢,你真的是“人”嗎?

廢棄的拉斯維加斯賭城

在第二部中,因為地球環境的破壞,複製人產量有限,讓其自我繁殖的技術,就成了最重要的武器。

這個秘密出生的孩子,足以引起人和複製人的戰爭。因為,既然複製人擁有了個體的記憶、感情,甚至已經可以進化到自主生育,還有什麼可以劃分人和複製人的界限呢?

複製人憑什麼要做人類的奴隸?因而,在過去30年裡,複製人起義軍已經集結起了軍隊,準備推翻人類的統治,他們正等待這個秘密之子的領導。

另一方面,洛杉磯警局希望維持現有秩序,隱藏這個秘密,毀屍滅跡。這個任務落到了男主角瑞恩•高斯林,一個編號是KD3:6-7的複製人身上。

《銀翼殺手2049》——未來的電子之夢,你真的是“人”嗎?

隨著調查的深入,高斯林漸漸懷疑,自己就是那個三方爭奪的孩子,這讓他徹底憤怒了。

他一輩子把自己當成複製人,懷疑著自己童年的記憶可能是偽造,忍受著人類的鄙視,執行著銀翼殺手殺戮同胞的任務,並承受著道德的譴責,到頭來卻發現自己其實是人類!身份置換,成了人生最巨大的一次撕裂!整個片子情緒低沉的他,終於撕心裂肺地大喊出來!

當高斯林找到前銀翼殺手時,眼神溫柔地看著對方,像是看著素未謀面的父親。這裡,凸顯出了片子暗藏的古典主義內核–––尋父!尋找身世!尋找我是誰!至今為止,整個敘事都是追隨著高斯林一條單線,那正是古典主義敘事的特徵。故事講到這裡,複製人和人類之間,那似有若無的界限,被最大程度地質疑起來。

隨後,劇情卻出現了反轉,真相讓高斯林無比失落。他震驚、痛苦,臉隱藏在無限的黑暗中,觀眾看到的是他渾身顫抖,聽到的只有水滴聲在地下室裡迴響。作為連鎖8代複製人,其程序中本來是沒有反抗人類的基因的;但是,經過兩次身份置換之後的高斯林,終於重建自我。他拿起了槍,開始抗爭自己的命運(或者說是抗爭內置程序)。

《銀翼殺手2049》——未來的電子之夢,你真的是“人”嗎?

在這個末世蒼涼的廢城之中,在這片不見陽光的夕陽色的空氣裡,高斯林躺在椅子上,睡著了。此時,高斯林確信自己是人,見到了親生父親,得知了生母的名字;他認定,口袋裡的木馬是屬於自己的。這是電影最溫馨的時刻,而電影最殘忍的真相,也在此時慢慢到來。

而子宮的隱喻,也和電影主題時時緊扣,比如:一個複製人從透明的塑料袋中誕生;一些複製人模型,像古典人體雕塑一樣,在玻璃櫃中被展示;安娜博士在圓形空間裡,獨自一人,建造虛擬世界。它們不斷提出這種思考:如果複製人可以生育,就應該主宰自己的生命,應該和人類地位同等。

《銀翼殺手2049》——未來的電子之夢,你真的是“人”嗎?

而這種對生命的追問,讓觀眾無可逃避,因為它們關係到每一個人:什麼是瘋癲,決定了什麼是文明,什麼是有罪,決定了什麼是無罪,什麼是非人,決定了什麼是人。

而除去對人本質的思考,電影也直接提出了當代政治的一些問題。比如,用那堵巨大的堤壩隔開上升的海平面;用巨大的高牆隔離開城市和邊緣人(或者複製人)生活的垃圾場。洛杉磯警局的準則是:有牆才沒有戰爭。換句話說:隔離了階層、族群、階級等衝突,才能維持和平的秩序。

《銀翼殺手2049》——未來的電子之夢,你真的是“人”嗎?

儘管,他們的關係,緊張得像海嘯一樣。隔離的雙方,已經勢同水火,舊的秩序正面臨崩潰。複製人革命要帶來怎樣的新秩序?哈里森•福特到底是不是複製人?高斯林會在白雪茫茫的臺階上死去嗎?和他做愛的女複製人會不會也生出新的孩子來?電影的最後一場生死大戰,就發生在海嘯到來時的堤壩。這場高潮戲的設計,又將隔離的矛盾引向新的層面–––人和自然。

82版《銀翼殺手》結束時,作為一個普通觀眾,如果說服自己摒棄人類高於萬物的固有定式,將仿真人與人類擺放在同一高度審視世界,可能會發現其實人類並沒與什麼特異之處,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更殘忍、冷酷,而仿真人卻更具人性。

17版中,則對反人類主義概念進行了更深入的刻畫,人類不應該作為金字塔的頂端高高在上,應該與其他所有生物一樣,平等的生存。

兩部《銀翼殺手》都講述了同一個道理:重要的是精神生活的質量,而不是生物學起源,或者說是否“原生”。未來,新的生命形式——擁有精神生活的生命形式——會出現在這個世界上,有的仍源於自然界,有的則屬於AI。

決定他們是否應該得到尊重的,是他們的心理特性,而不是他們的形體外貌,或是“硬件”的源頭。

《銀翼殺手2049》——未來的電子之夢,你真的是“人”嗎?

兩部《銀翼殺手》都告訴我們:重要的是內心生活,而非生物學起源。

時至今日,人類克隆已經實現,不論是通過細胞核轉移,還是胚胎分裂。全基因組分析時代也到來了,精細到每一個基因的基因選擇已經不遠。

針對人類細胞的基因編輯已在展開,人工智能的實力正在呈指數級增長。然而,在探討這些翻天覆地的進步時,我們對身份認同與道德地位的哲學理解卻始終跟不上趟。

這35年來,科學實力不成比例地大步前進,但我們的道德見解卻基本在原地踏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