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渭南中心广场上的自乐班


渭南中心广场上的自乐班

在渭南的中心广场,常年活跃着一支支由退休老干部和戏迷组成的秦腔自乐班,他们让中华传统的戏曲文化得到广泛的传承和弘扬。

渭南中心广场上的自乐班

只要不下雨,经常都可以在广场看到他们的影子,尤其是早晨和傍晚,周末更是热闹!

渭南中心广场上的自乐班

没有舞台,没有服装,也没有灯光和道具。围个圈就是一个班子,聚成堆就是一个流派,无数个圈和堆构成了民间秦腔的世界。

渭南中心广场上的自乐班

没人组织,没人领导,全凭对秦腔的一腔热情聚集在一起,自备乐器,自娱自乐!

渭南中心广场上的自乐班

这种由群众自发组织而成的自乐班,在露天广场里几个人一堆,自弹自唱,天作幕布地为台,无拘无束,唱戏的投入,听戏的也投入,不论苦忧,只要在这里吐一口长气,来几声叫板,立马通体舒泰,神采飞扬!

渭南中心广场上的自乐班

有的自乐班人很多,只是拉板胡、二胡的就有六七个,他们打板时非常投入,浑身似乎有着使不完的劲,他们的身子随着音乐的节奏悠闲的晃着,他们唱的也声情并茂,动作也非常娴熟,真不比专业演员差。

渭南中心广场上的自乐班

虽然不比专业演员,但是他们很高兴,对他们来说,唱唱秦腔可能就是很幸福的事情!

渭南中心广场上的自乐班

人少的圈子,无论是演员还是观众,他们也是非常认真,全然被秦腔那独有的魅力深深地吸引,虽然掌声寥寥无几,但并不表示观众不喜欢,而是太欣赏了。

渭南中心广场上的自乐班

演唱者有男有女,多为中老年人。他们根据节拍的快慢缓急,循序渐进地演唱着古老的故事。

渭南中心广场上的自乐班

城里的大剧院,有专唱秦腔的,且名角大腕云集。但市民们并不常去光顾,他们更喜欢到广场去听“自乐班”。几个人凑到一起,不需舞台灯光,伴着铿锵锣鼓几件简单的乐器便可演绎人间悲欢,在渭南各个广场上走一圈,这样的自乐班随处可见。

渭南中心广场上的自乐班

活跃于渭南中心广场的秦腔自乐班不仅丰富了广大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并且也是渭南美丽的一条风景线!

渭南中心广场上的自乐班

一曲曲经典唱段,吸引路人驻足观看,也为广大戏迷朋友搭建了很好的展示平台。

渭南中心广场上的自乐班

演唱者唱罢后退下来,就变成了观众。听别人演唱时,观众还要对演唱者的唱功、唱腔等提出意见及建议,以便对方下次唱得更好!

渭南中心广场上的自乐班

周末的时候更是热闹,人更多,安装好音响设备后,操着二胡、板胡、扬琴、大锣、小锣等的配乐师傅坐在广场石阶上,“咣”的一声随着锣鼓家什敲响,演员开始轮流登台表演,声浪喧嚣的锣鼓声传到四周,瞬间引来上百名观众,铿锵有力、嘹亮高亢的秦腔唱了起来,悠远的韵律在广场上弥漫。

渭南中心广场上的自乐班


渭南中心广场上的自乐班

或激越、悲壮、深沉,或欢快、明朗、清亮的腔调飘荡在空气中,萦绕着整个渭南城,唱出了渭南厚重的历史和悠久的文化。

渭南中心广场上的自乐班

在渭南的中心广场听秦腔、吼秦腔成了许多地地道道渭南人日常生活中的一大乐事。浓郁的秦声秦韵从这里穿越千年历史,在现代而喧嚣的都市中延续着。

渭南中心广场上的自乐班

从阳刚的男士到娇弱的女子,无论是老大爷还是老太太,都可以在露天下一展身手,古老的“大秦之声”秦腔通过自乐班这种形式在群众中深深地传播着。

渭南中心广场上的自乐班

在渭南,正是有了这群人,秦腔才会不被遗忘,才不会受到冷落,而正是有了数以千计万计的戏迷和秦腔专业人员,秦腔才会发扬和广大起来!

景昭君(网名:佑芙儿),渭南市摄影家协会会员,网教影视后期讲师,自由摄影人,文学爱好者。热爱影视后期、音乐艺术、人文纪实摄影,喜欢用平凡的视角去记录普通人的生活,用质朴的文字去透视心灵的阳光!

渭南中心广场上的自乐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