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为什么王羲之的《兰亭序》和他的其他尺牍手札及《集字圣教序》在笔法上差别那么大?

翰诺学文化


谢谢你的提问。你的问题是书法墨迹和拓本的差异问题。

王羲之虽然没有留下真正的亲笔真迹书法作品。但是,唐初距离王羲之不到300年,相当于我们能够看到郑板桥八大山人书法一样,没有任何问题。

为了广泛传播王羲之书法,唐太宗诏令一些大臣临摹王羲之的书法,包括《兰亭序》分赠大臣学习欣赏。


他们的临摹方法,叫做“向拓”,相当于我们今天的“拷贝”图纸。

具体就是用蜡油制成的纸,是一种有一定透明度的纸,然后,对着像窗户一样透光的地方,把蜡纸蒙在书法真迹上面,用非常细的毛笔把轮廓勾勒下来,然后填墨,就临摹成了。

有人会问,难道把蜡纸蒙在书法真迹上面,如果蜡纸漏墨,那不是就会损坏真迹吗?

我告诉你,古人是负责人的,宁可不临摹,也不会损坏真迹的。

首先,蜡纸因为有蜡油,所以纸是不会渗墨的,相当于隔着一层“玻璃”描摹。临摹好书法真迹的轮廓以后,填墨就不能拓在真迹上填墨了。所以,“向拓”是不会损伤真迹的。

所以,这样临摹出来的书法,基本上是可达到“复印件”程度的。



《圣教序》拓本和碑刻的区别。上图是拓本,下图是碑刻。注意连带转折细节。

唐太宗时期,就是用这种办法,临摹了大量王羲之的书法真迹,后来的武后时期,也大量临摹了一些王羲之、王献之等东晋书法名作。这一时期,就流传了很多王羲之的临摹本书法。

那么,真迹呢?按唐太宗的旨意,真迹要归内府,但是,到底能不能完全归入内府,这是不好说的。

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就记载过,武后时期内府临摹古画,后来真迹居然被宠臣张易之私人拿走的事。

再比如说北宋时期,也临摹过很多书画作品,但是,对于临摹以后的真迹去哪儿了,没有记载。


这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临摹做王羲之、王献之的替身,他们的真迹,还是无影无踪的。

这就说明,临摹以后的真迹,肯定是中饱私囊了,由于这些真迹非常有名,又来源不明,收藏了真迹的这些非法大臣对外也是非常保密的,几代人之后,就会无影无踪了。

反而是不太贵重的临摹本,就容易保存下来。

王羲之的,手札都是墨迹,来源于真迹的直接摹拓,所以,真迹的风神还在。


那么,《圣教序》呢?是一个集字书法作品。而集字临摹的时候,采用的方法与“向拓”的方法一点区别都没有。

那么,《圣教序》与《兰亭序》的笔法为什么差别比较大?

问题没有出在临摹集字环节,而是出在上石刻碑环节和碑拓这两个环节。

我们知道,把墨迹的字,刻成石碑上的字,肯定是要失去墨迹上的很多信息的。

很多细部,如果说毛笔临摹是“万毫”齐用,那么碑刻在某些细节上,只能是“一毫独当”了。

因为有些细部,刻刀根本无法表现出毛笔丰富细腻的真实。

当然,我们应该相信,碑刻大体也是准确凿刻出墨迹的笔意精神的。



但是,我们学习书法,不可能面对碑刻写字吧?碑刻只有一个,而且也不方便学习书法。

所以就产生了“墨拓”的碑刻。一个碑可以拓出几千个拓本来,这样就能够提供给很多学生,让更多的人学习名人书法。



但是,墨拓的碑刻,由于工艺的局限,碑刻上面刻的非常浅的笔画和细节,就反映不出来。还有其他原因,比如刻字的刀口损坏,字口不清,也会失去墨迹的本领面目。

所以,碑刻与墨迹的差别是有一些的。

对此,我们要准确看待,不要认为碑刻就不如墨迹。

尽管碑刻失去了很多墨迹信息,但是,仍然是我们了解和学习书法的重要资料。

比如我们学习王羲之书法,如果世上只有一个《兰亭序》墨迹,二没有《圣教序》,那么王羲之书法的很多信息我们就会缺失。


千千千里马


第一,手札多为后人临摹,书写时用笔自然带书者自身的习惯,所以笔法各不相同很正常。

第二,圣教序是后人集王右军的字并刻在碑板上的,用笔细节是看不到的,很生硬,上下气血没有联动,都是断的,神彩自然差的多。若是练习还得结合二王的墨迹来练,尽管墨迹并不十分可靠,无论如何也比光看碑强的多。个人建议多看神龙本兰亭。

第三,兰亭叙是真是伪难有定论,就书法成就来讲天下第一行书名至实归,后代书家莫不推崇学习之。细观兰亭笔法,多露锋起笔,转笔自然流畅姿媚横生,的确不是死板无生机的圣教所能比的。请记住,书法要活,要的是神彩,迭宕起伏,大小变化,偃仰向背,上下左右气血不断,万不可跌进碑板这个大坑出不来!





滑州华安


凡是写过圣教序的人都有一个感受,一遇到从兰亭序中摘出来的字,笔法与结体就很与众不同,不像东晋时风,而很像智永的隋人特征。这也是郭沫若怀疑兰亭真伪的疑点之一。这个问题明人就有指出,但兰亭序地位太高了,影响太大了,书法水平本身也确实不差,否定兰亭真迹是极伤中国人文化感情的事。而从科学角度看,这种疑点客观存在,应给予解释,但现在的考古水平和资料遗存无法准确研判,只能因循旧论或私下猜测。萧毅赚兰亭的故事本身就说不清,谁能保证萧毅得到的不是智永的意临本?甚至是辨才的习作?辨才曾经向太宗奉献过“全部”羲之真迹,而被发现独留兰亭是欺君之罪。你如果是辨才会怎么做?


金陵糊涂龙


翰墨书道认为就在于王羲之善于变通,正如他自己说那样,书法要力戒呆板布若算子,这是一个原因。在就是王羲之时代的书法,多以自然为师,而不像唐代或以后的书法,法度已经具备,故后人多依法而行。王羲之则不同,他们的书法多寄情与心,师法自然,所以作品中的字都是字字相生的,而且每件作品都是因情感而发,因自然而然,没有我们那种刻意追求书法的法度使然。所以件件不同,甚至字字意別。

关于情感与书法的影响,孙过庭《书谱》中有一段话就是最好的证明。

试言其由,略陈数意:止如《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太师箴》《兰亭集序》《告誓文》,斯并代俗所传,真行绝致者也。写《乐毅》则情多怫郁;书《画赞》则意涉瑰奇;《黄庭经》则怡怿虚无;《太师箴》又纵横争折;暨乎《兰亭》兴集,思逸神超,私门诫誓,情拘志惨。所谓涉乐方笑,言哀已叹。岂惟驻想流波,将贻啴喛之奏;驰神睢涣,方思藻绘之文。虽其目击道存,尚或心迷议舛。莫不强名为体,共习分区。岂知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既失其情,理乖其实,原夫所致,安有体哉

在就是不同摹刻者的原因所致。因临摹刻碑,或多后少都会融如临摹者的审美意趣,虽然所临摹要无我,真正做到是非常不可能的,所以就像柳公权临摹的《十三行》和《玉版十三行》就明显有所不同。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年龄问题,如颜真卿的书法《多宝塔》和《颜家庙碑》的风格就差别非常大。还有颜真卿的行书同样也是风格差别较大,如《祭侄文稿》和《裴将军诗帖》等。包括柳公权的楷书同样也是不同的时期风格上也是有一定的变化的,虽然他们已经是书法尚法的奠基之代表作品,仍然难逃此规律。

至于《集王圣教序》和王羲之的《兰亭序》的帖的不同,一与集字有关,二与刻写和摹写有关,实际上《集王圣教序》还是非常贴近《兰亭序》的,如果有心得话,完全可以发现《集王圣教序》中有不少的字形就是直接临摹与《兰亭序》的,可以说是惟妙惟肖形神俱似。




再说尺牍书法,不像正规的作品创作,多是随意的书写,有感而发亦或因事而发,甚至并不刻意追求书法如何,不过到了王羲之的出神入化的笔下腕底,随意就是经典,不是我们大多数人能够做到的特别是现代对法所囿的现代,不过法度森严也没有什么错误,毕竟时代在发展,书法的技法有在不断的完善凝炼更精彩。

不过说他们件件作品意別并不是判若两人,仍然在气韵格调有共同之处的,就像一个父母的子女那样。



翰墨书道


书法风格的多样化,如果从墨迹来看这二十几张的摹本风格多样,因为王羲之自己也不能写出一模一样的兰亭序,加上不断的学习,工具,心情状态的改变,字也就不同了。这个还好理解,如果从刻本来看,那么会因为刀法的单调性而无法传达笔法的丰富性。











法永禅师


不同时期的作品,风格面貌有差异,很正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