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九十年前,法国“送“中国一座岛屿,如今却对我国发展起了大作用

清朝末期,由于清政府的软弱无能,西方列强纷纷入侵中国,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这段话形容的恐怕就是大多数人对于清末至民国那段历史的印象了。但其实大多数不知道的是,在民国时期我们还被迫签订了一份条约,从此获得了远在3000公里之外的一座岛屿的永久使用权。

九十年前,法国“送“中国一座岛屿,如今却对我国发展起了大作用

这座岛屿叫做斯瓦尔巴群岛,地处于挪威,是人类探险北极的起点站。至于为什么中国会拥有这座岛屿的使用权,这还得从民国时期说起。

斯瓦尔巴群岛被发现之后,首先作为渔民捕鱼的地点而被人熟知,在上个世纪勘测到了可观的矿物储量。为此荷兰,丹麦,挪威,法国,英国和俄国都先后提出了主权要求,各国为此争执不休,甚至都快要发动战争了。

九十年前,法国“送“中国一座岛屿,如今却对我国发展起了大作用

为了避免战争,各国决定坐下来谈判商议,谈判的结果是岛屿仍然属于挪威,但是各缔约国都享有平等定居,捕捞,开发的权利。为了保持这一状态可以长期维持,各国规定不得再次发生战争,这座群岛也成为了第一个北极非军事区。

这样看来没有中国什么事情,但谈判结束之后,法国却突然找到了北洋政府,想让当时的北洋政府实际掌权者段祺瑞派人去签字,表示承认这个条约。

九十年前,法国“送“中国一座岛屿,如今却对我国发展起了大作用

段祺瑞听说后虽然并不乐意,但也不好拒绝法国的请求,便派出代表前往挪威签订了《斯瓦尔巴条约》,从此中国作为缔约国也就拥有了斯瓦尔巴群岛的自主使用权。但是对于当时的北洋政府来说,军阀混战,根本没有时间管这块岛屿,慢慢这块地方也就被遗忘了。

九十年前,法国“送“中国一座岛屿,如今却对我国发展起了大作用

直到2000年,中国开始在北极地区进行科学研究,但一直没有长久的立足点。这个时候有人想起了当初签订的《斯瓦尔巴条约》,没想到挪威仍旧承认这份条约,有了条约的保障,中国在斯瓦尔巴群岛上建立了首个北极科考站“北极站”,也正是北极站的建立,对我国科学研究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