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良,出身於亂世豪傑之家,在其父奉系主帥張作霖被刺殺之際,他被部下擁簇火速從前線繼位。而後內平叛亂,外接中原,改旗易幟與當時領袖稱兄道弟,位極人臣。屢屢在中國近代史緊要關頭髮揮出難以想象的催化作用,做出一些超越時人的基本認識的決策,東北易幟、西安事變中作用至關重要。
但是“九一八事變”時,張少帥擁兵20萬卻不抵抗日軍,拱手將東三省1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土讓給日本人,讓數百萬百姓百姓流離失所,我們不禁要問張學良為什麼不抵抗?為什麼不抵抗?為什麼不抵抗?
國民政府攘外必先安內政策影響
“九一八事變”發生時,蔣介石國民政府正在進行對共產黨的第三次圍剿,主要精力是在剿共上,不希望形勢複雜,牽扯日、俄、朝、中四方的東北發生戰事。
9月22日,蔣介石向全國人民宣稱:“我國民此刻必須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對強權,以和平對野蠻,忍痛含憤,暫取逆來順受之態度,靜待國際公理之判斷。”
時任國民政府監察院長於右任曾對張學良講明南京的態度:“中央現在以平定內亂為第一,東北同志宜加體會。”而當時僅憑東北軍的實力無法抗衡日本,因此張學良將希望寄託於國民政府,而國民政府又將希望寄託於國聯,希望美國和國聯能夠牽制住日本,以獲得戰略緩衝時間。
然而事與願違,毫無約束力的國聯根本發揮不了任何作用,日本早就按捺不住入侵中國的野心,“九一八”事變的爆發也徹底撲滅了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的夙願。
“中東路事件”東北軍汲取了教訓
1929年,國民黨政府發動修訂“不平等條約”的革命,張學良在國民政府的鼓動下發動對俄國的戰爭,以期收回中東路鐵路管理權限,然而蔣介石政府是打著收回鐵路管理權的幌子,削弱東北軍的實力,所以在戰爭爆發後,蔣介石政府並沒有給東北軍任何支持,以致東北軍戰敗,損兵折將、實力大減。
所以“九一八事變”再次發生時,張學良知道如果與日軍再次開展,蔣介石政府的態度與“中東路事件”無二,那麼東北軍將再遭打擊。
日軍蓄謀已久,對東北軍滲透嚴重
日本對東北覬覦已久,奉系本就與日本關係複雜,多年來,日軍的勢力已經全面滲透到東北軍各個系統當中,很多軍官甚至是日本人的子孫。
張學良任務如果此時對日宣戰,日軍對東北軍的摧殘打擊將會非常致命。
軍閥本質,自身利益更重
失去故地,丟掉祖宗基業,少帥為何不吝惜財產?
東三省固然是張學良東北軍的大本營,但是張學良卻清楚認識到“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所以張學良在明知與日本開戰會損害自身利益的情況下,果斷選擇放棄抵抗。撤入關內的東北軍,很快便實際掌控了華北勢力,也體現了其“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的方針。
丟失山河,百姓流離失所,少帥為何不顧惜名聲 ?
東三省為東北軍所有,亦為國民政府所有。東北軍雖然隸屬國民政府,但是其實質上仍是東北奉系實力集團,如果開戰,損失的東北軍實力,而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國民軍實力;如果放棄抵抗,自然是國民政府放棄抵抗,而並不是東北軍放棄抵抗。所以後來張學良發動的“西安事變”逼蔣抗日也有落實蔣介石不抵抗的實際意圖,從側面巧妙印證放棄東三省非我張學良所為,實為蔣介石所為。
所以不抵抗,對東北軍而言損失相對更小,作為軍閥出身的張學良自然清楚其中利害。
所以“九一八事變”山河破碎飄搖、百姓流離失所,少帥難辭其咎,
“西安事變”、“東北易幟”的光輝形象也磨滅、掩蓋不了此事實。
閱讀更多 歷史祕事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