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秦始皇陵到底有多大規模?

種花一桶


秦始皇皇陵在陝西西安的驪山北麓,所以有時候也稱“驪山陵”,甚至有人曾說嬴政祖籍在這兒。


歷經兩千多年,這座墓依舊獨領風騷,最近很多人在討論,開還是不開秦皇陵?不開的一大原因是技術不發達,無以支持這麼龐大的帝王陵發掘。秦皇陵到底有多大規模?我們可以從不同的數據來說明他的大。

第一,耗時長。公元前247年,13歲的嬴政登基為秦王,這時,秦皇陵便開始動工。一直持續到公元前210年胡亥繼位,又多修了一年。總共是38年。值得一說,秦皇陵是草草完工,我們知道,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章邯出面鎮壓,所領的兵就是驪山的修陵大軍。說白了,秦皇陵是被迫完工,否則還會修更久。


第二,做工人數多。秦皇陵的主體工程還是在嬴政大一統之後,時間持續到秦始皇三十五年,耗時9年,所用人數達到72萬。最多時,可接近80萬。可以說,是胡夫金字塔做工人數的幾倍。

第三,規模大。現在秦皇陵高87米,封土底面積有12萬㎡,據估計,修建完成之初,高115米,封土底面積達25萬㎡。據探測,地宮面積18萬㎡,中心深度30米。紫禁城,也就是現在的故宮,佔地面積78萬㎡,建築面積15萬㎡,依照秦皇陵56.25平方千米的佔地範圍,可以明確說,一個秦皇陵相當於78個故宮。


除了以上三點,還有一點,那就是價值巨大,這點毋容置疑,它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如此一說,發掘秦皇陵,我認為,還是應該小心謹慎為好。


三叔小記


1961年03月04日,秦始皇帝陵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

1974年03月,秦兵馬俑坑被發現,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二十世紀考古史上的偉大發現之一”。

1975年08月,國務院決定在秦兵馬俑坑遺址上建立博物館。

1975年11月,陝西省文化局——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籌建處成立。

1976年06月,陝西省文化局——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籌備處成立。

1979年10月01日,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建成開放。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是在秦兵馬俑陪葬坑遺址上建立的,主要參觀點包括秦兵馬俑一、二、三號坑、銅車馬陳列廳及相關臨時展覽。

1987年12月1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秦始皇帝陵(含兵馬俑坑)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1989年09月27日,秦兵馬俑三號坑遺址展廳正式對外開放。

1994年10月01日,秦始皇帝陵文物陳列廳建成開放。

1999年10月01日,秦兵馬俑二號坑遺址展廳正式對外開放。


半隻書生


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嬴政的陵寢,第一批世界文化遺產。位於驪山的環抱之中,與整個驪山渾然一體。是中國規模最宏大,結構最奇特,內涵最豐富的帝王陵。是一座豪華的地下宮殿,體現著這位千古一帝的至高無上和他的天威。

當時的丞相李斯為整個陵寢的設計者,用工的勞役72萬,最多的時候80萬。佔地120750平方米,是故宮的78倍,陪葬坑600多座。持續39年的修建,修陵人員400多人陪葬,這樣浩大的工程,前所未有。

秦始皇陵的東側,是一道人工改造的護城河。從東向西修築一條長1000米,寬40米的大壩。繞著皇陵東北而過,還有川流不息的溫泉水。

地宮的面積18萬平方米,是皇陵建築的核心。陵室有嚴密的防盜系統,只要有盜賊進入,就有暗弩殺死。地宮中的一條巨大的水銀河,水銀的含量大約在100噸左右,蒸發出的氣體含劇毒。既防盜,又保護著皇上的龍體。

地宮的地面如同九層樓臺的高度,身穿金縷玉衣的秦始皇,復蓋著他的龍袍,躺在金色的石棺裡,依舊展望著他的江山無限。

聞名於世的兵馬俑陪葬坑,出土文物10萬餘件,是世界第八大奇蹟。皇陵有10座城門,南北城門在同一中軸線上。龐大的建築群,如同紫禁城。

秦始皇陵到底有多大,真實的面目是什麼,2000多年來一直是一個迷團。我們也沒有必要搞得那麼清楚,更不能異想天開去挖掘。讓秦始皇陵這塊淨土永遠的寧靜,不要去打動他,讓他永久的安息。他的生前太勞累,你想想:

統一六國又安幫,

萬里長城長又長。

總想長生又不老,

陵寢宏偉王中王。

幾千年的封建王朝,這樣的帝王難道有第二個?











朱八戒CC


我是尚武先生,我來回答。

據史書記載,秦始皇十三歲登基,五十一歲去世,從他登基那天起,他就開始營建自己的陵墓,一直修建了三十八年,耗費了難以計算的人力和物力。秦始皇陵宏偉的規模與浩大的工程量,不僅在歷代帝王陵墓中首屈一指,即使在整個人類建築史上也極為罕見。

司馬遷的《史記》記載,秦始皇陵分地面建築和地下建築兩大部分。地面建築完全複製了秦始皇在世時的真實生活,模仿咸陽城和阿房宮,構成了廣闊、雄偉的陵園與宮殿建築群。地下建築則深藏於地表以下,向地底深挖,穿透了三層地下水,形成了結構複雜的墓室。墓室裡堆滿了奇珍異寶。墓底注滿水銀,象徵地上的江河湖海。墓頂鑲嵌明珠玉石,象徵天上的日月星辰。為防人盜墓,墓室當中佈滿機關暗器。陵園內外還遍佈著難以計數的陪葬墓坑。



兩千多年過去了,經過時間的沖刷,秦始皇陵的地面建築已經蕩然無存。但是根據地面殘存的遺蹟,我們仍然能夠判斷和想象它當年的驚人規模。秦始皇陵的土冢經過風吹雨打,現在仍然留有高約40米、邊長約350米、周長約1400米、佔地面積約12萬平方米的殘存部分,完全是一座高大的山丘。陵園分內外兩城,內城周長約2.5公里外城周長約6.3公里。整個陵園的總面積約為56平方公里,相當於8個故宮的大小。在內城和外城之間,考古工作者發現了大量的陪葬坑。


已挖掘的三個兵馬俑坑就是陪葬坑當中的一處,共有兵馬俑約8000個總面積約2萬平方米。根據這些數據不難判斷,秦始皇陵規模龐大,就像一座功能齊全的小型城市。它的雄偉、輝煌、神秘,見證著我國古代非凡的建築水平。


尚武菌


秦始皇陵是千古一帝秦始皇的陵墓,現在是我國第一批文化遺產和保護的重要文物。他是我國曆史上最宏大,設計最完美的帝王陵墓。其中遍佈了著大量的陪葬品,結構奇特,充分的表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藝術才能,是中華的寶貴財富。

地宮秦始皇陵

2000多年前秦始皇陵封閉之後,就再也沒有打開過,它的面積相當於80個故宮那麼大。到如今,科學家們為了保護古代文明的成果,在技術沒有成型的情況下,依然沒有完善的方法去打開它。

和人極為相似的兵馬俑

先說說兵馬俑,其實真正的兵馬俑並不是暗淡無色,而是和真正的人一模一樣,沒有什麼區分,黑色的頭髮,閃亮的眼睛,身上的裝備也是各種顏色。但是,發掘之後在空氣中很短一段時間就變色了,考古學家毫無辦法,只好眼睜睜的看著它們的色彩慢慢消退。曾經有科學家研究過兩千多年前的顏料,在空氣中僅僅半分鐘就會曲捲,很短一段時間就會掉落下來。

秦始皇陵圖像圖形

而且史記中曾這樣記載秦始皇陵地宮中的江河,大海都是用水銀做成的,用機器去輸送這些水銀,陵墓四壁有天文圖像,地理圖形。而且用鯨魚的油脂做成了火炬等。科學家研究了數10年發現秦始皇陵以封土為中心,有內外兩座城池,象徵著當時首都的皇城和四周的圍牆。而兵馬俑只是其中600多座陪葬墓穴中的一個。

秦始皇陵的中心

陵墓中心頂部裝飾華麗,而地上是水銀灌溉的江河大海。中心則是秦始皇,身穿金縷玉衣,躺在金色的石棺裡,地面更是有9層樓臺那麼高,就是為了讓他展望天下。

秦始皇陵外部

19世紀80年代,科學家對秦始皇陵做了探測,發現方圓1200平方米都有異常區。專家認為這些異常區就是地宮中揮發的水銀到了上層土層。這也相照應了史記裡記載秦始皇陵中有大量的水銀是真實的,要做江河大海那麼宏偉的工程,需要多少水銀呢?初步估算最少是要100噸。

有常識的人都知道,水銀在常溫下是液態的,而且非常容易揮發,揮發之後會產生劇毒,如果有盜墓的人進入地宮,會吸入有毒氣體導致死亡,而且水銀的封密效果非常好,還可以消菌殺毒。因此又有一種說法,水銀是為了防止秦始皇的屍體腐爛。

秦始皇陵

這麼一個宏大的工程,到底需要多少財力物力呢?也許只有當時參與建造的人才知道了。我們現代人要對秦始皇陵有一種敬畏之心。畢竟是古代文化傳承的重要產物。


空心素人006


秦始皇陵有多宏偉呢?那要先說建造秦始皇陵的目地,那肯定不是僅僅為了死後有個放的地,秦始皇是想著他自己在死後在另一個世界也能征戰四方,享受君王的待遇而建成的,建造陵墓那肯定是要特別宏偉,特別有氣勢的。

根據《史記》記載寫到“始皇初繼位,穿治酈山,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萬人,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


由此可見,在當時修建那麼大的陵墓,建造工程是非常巨大的,建造時間長,大概花了三四十年的時間才建成,動用人力多,當時動用七八十萬的人力,在陵墓修建完成時,又全部被殺,就是為了防止陵墓被盜,秦始皇陵是個近似方形,頂部平坦,腰略呈階梯形的形狀,高76米,東西長345米,南北寬350米,佔地120750平方米,佔地多,規模大,從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秦始皇陵的宏偉,就是從出土的秦兵馬誦就可以看到,始皇陵的宏偉,因為兵馬誦只是秦始皇陵陪葬的一小部分,也許還會有更多奇蹟在陵墓裡,只是現在得科學技術還無法達到。

如果秦始皇陵以科學的方式去發掘的話,短時間是肯定無法發掘完成的,工程量太大,秦始皇陵為了防止被盜所設計的機關,水銀,給發掘者帶來了很多的危險,也同時增加了工作難度,再加上現在科技的保護技術的也不太成熟,所以還是保存較好。

小編認為始皇陵不僅僅只是表面上的宏偉,內部還沒有發掘的,給咱們看到的,也許是震驚你我和世界的,希望能看到始皇陵被髮掘的一天,看到裡面到底有什麼。


半個知命先生


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嬴政的陵寢,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城東5公里處的驪山北麓,歷時39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寢。有內外兩重夯土城垣,象徵著都城的皇城和宮城。陵冢位於內城南部,呈復鬥形,現高51米,底邊周長1700餘米。據史料記載,秦陵中還建有各式宮殿,陳列著許多奇異珍寶。秦陵四周分佈著大量形制不同、內涵各異的陪葬坑和墓葬,現已探明的有400多個,其中包括舉世聞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蹟”兵馬俑坑。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內涵最豐富的帝王陵墓之一。充分表現了2000多年前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藝術才能,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和寶貴財富。

據說,秦始皇陵地宮裡,用“人魚膏”為燭。這“人魚膏”就是鯨魚的脂膏。據科學家推算,如用鯨腦油製成蠟燭、一立方米的鯨油可以燃燒5000天。它的耗油少、燃點低、不易滅的特性,用作照明肯定可以保持長久。但是,按現代科學來看,在隔絕空氣的條件下,讓這些“長明燈”永不熄滅肯定辦不到的。

最令人驚異的是,秦始皇陵是“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的。經現代先進方法測試和推算,墓穴內水銀藏量為100噸左右。這100噸水銀,還要由精心設計的機械攪動著使之奔流不息,以便讓墓內瀰漫著高濃度的汞蒸汽。既能使屍體和陪葬品長久保持不腐,還能毒死膽敢進人地宮的盜墓者。

據史書記載,秦始皇陵曾遭到過五次大洗劫。其中大規模盜掘和破壞者有西楚霸王項羽、五胡十六國時後趙國君石虎,及唐末農民起義軍首領黃巢。但根據實地考察,地宮裡的寶物並沒有被盜走,也就是說,地宮仍然沒有被盜掘過。只是地面上的陵寢建築被項羽一把火燒了個精光。

秦始皇陵歷經兩千年,如今,只有一座深埋地下宮殿的巨大土丘屹立於曠野之中。只有在史書中尋找其中的豪華了。





夢想的不甘者


秦始皇陵建於秦王政元年(前247年)至秦二世二年(前208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寢。有內外兩重夯土城垣,象徵著帝都咸陽的皇城和宮城。陵冢位於內城南部,呈覆鬥形,現高51米,底邊周長1700餘米。據史料記載,秦陵中還建有各式宮殿,陳列著許多奇異珍寶。秦陵四周分佈著大量形制不同、內涵各異的陪葬坑和墓葬,現已探明的有400多個,其中包括舉世聞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蹟”兵馬俑坑。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內涵最豐富的帝王陵墓之一。

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是始皇帝,所以他對陵墓的傳統設計進行了改造,比如地宮的建設,秦始皇要保證下面的樣子和生前住的皇宮一樣,所以比起以前的規矩,又有了很多嚴格的要求,整個皇陵的修建時間,整整用了39年,而使用的總勞力超過了72萬,是當年修建胡夫金字塔的8倍之多,可以看出秦始皇陵的工程量有多巨大。


臨河再敘


古代的中國帝王講究事死如事生,而統一天下的秦始皇更是如此,後世探測其陵墓,完全就是復刻了一個咸陽城。大到讓後世所有人驚歎不已。



秦始皇陵墓是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一大皇陵 ,其作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開國帝王的陵墓,工程量浩大無比,據《史記》的記載;

始皇初即位,穿治酈山,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餘萬人,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

也就是說,秦始皇陵自從秦始皇登基為王的第二年就開始修建,等到統一六國時發動了70萬民夫,來修建他的陵墓,等到秦始皇下葬前,秦始皇陵墓尚未修建完成。一直等到秦二世繼位後第二年才完工,前前後後歷經38年之久。



如此浩大的工程,古今中外歷史記載中僅此一例。而其佔地面積更是巨大無比,相當於78個故宮。

秦始皇自從1974年兵馬俑發現後至今,經歷了幾十年的探測考古,目前基本上已經掌握秦始皇陵的基本構造。



陵區分為地宮、內城、外城、外城以外。基本呈現回字形,

外城之外;陵區有馬廄坑、人殉坑、刑徒坑、修陵人員墓葬400多個,這個範圍涉及56.25平方千米。

外城;外城牆周長6210米呈現矩形;外城與內城之間有葬馬坑、珍禽異獸坑、陶傭坑。共計8平方公里。

內城;內城周長3840米,呈現矩形,大量宮殿修建於內城之中,

地宮;內城之中即為地宮封土所在,地宮封土的底部面積為12萬平方米,高度87米。內部地宮距離地面35米深,東西長170米,南北寬145米,呈矩形狀。相當於一個標準的足球場大小。



秦始皇陵墓不僅僅是一座陵墓,實際上是一座秦代的咸陽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