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秦始皇陵到底有多大规模?

种花一桶


秦始皇皇陵在陕西西安的骊山北麓,所以有时候也称“骊山陵”,甚至有人曾说嬴政祖籍在这儿。


历经两千多年,这座墓依旧独领风骚,最近很多人在讨论,开还是不开秦皇陵?不开的一大原因是技术不发达,无以支持这么庞大的帝王陵发掘。秦皇陵到底有多大规模?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数据来说明他的大。

第一,耗时长。公元前247年,13岁的嬴政登基为秦王,这时,秦皇陵便开始动工。一直持续到公元前210年胡亥继位,又多修了一年。总共是38年。值得一说,秦皇陵是草草完工,我们知道,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章邯出面镇压,所领的兵就是骊山的修陵大军。说白了,秦皇陵是被迫完工,否则还会修更久。


第二,做工人数多。秦皇陵的主体工程还是在嬴政大一统之后,时间持续到秦始皇三十五年,耗时9年,所用人数达到72万。最多时,可接近80万。可以说,是胡夫金字塔做工人数的几倍。

第三,规模大。现在秦皇陵高87米,封土底面积有12万㎡,据估计,修建完成之初,高115米,封土底面积达25万㎡。据探测,地宫面积18万㎡,中心深度30米。紫禁城,也就是现在的故宫,占地面积78万㎡,建筑面积15万㎡,依照秦皇陵56.25平方千米的占地范围,可以明确说,一个秦皇陵相当于78个故宫。


除了以上三点,还有一点,那就是价值巨大,这点毋容置疑,它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如此一说,发掘秦皇陵,我认为,还是应该小心谨慎为好。


三叔小记


1961年03月04日,秦始皇帝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

1974年03月,秦兵马俑坑被发现,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

1975年08月,国务院决定在秦兵马俑坑遗址上建立博物馆。

1975年11月,陕西省文化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筹建处成立。

1976年06月,陕西省文化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筹备处成立。

1979年10月01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建成开放。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是在秦兵马俑陪葬坑遗址上建立的,主要参观点包括秦兵马俑一、二、三号坑、铜车马陈列厅及相关临时展览。

1987年12月1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秦始皇帝陵(含兵马俑坑)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989年09月27日,秦兵马俑三号坑遗址展厅正式对外开放。

1994年10月01日,秦始皇帝陵文物陈列厅建成开放。

1999年10月01日,秦兵马俑二号坑遗址展厅正式对外开放。


半只书生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嬴政的陵寝,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位于骊山的环抱之中,与整个骊山浑然一体。是中国规模最宏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是一座豪华的地下宫殿,体现着这位千古一帝的至高无上和他的天威。

当时的丞相李斯为整个陵寝的设计者,用工的劳役72万,最多的时候80万。占地120750平方米,是故宫的78倍,陪葬坑600多座。持续39年的修建,修陵人员400多人陪葬,这样浩大的工程,前所未有。

秦始皇陵的东侧,是一道人工改造的护城河。从东向西修筑一条长1000米,宽40米的大坝。绕着皇陵东北而过,还有川流不息的温泉水。

地宫的面积18万平方米,是皇陵建筑的核心。陵室有严密的防盗系统,只要有盗贼进入,就有暗弩杀死。地宫中的一条巨大的水银河,水银的含量大约在100吨左右,蒸发出的气体含剧毒。既防盗,又保护着皇上的龙体。

地宫的地面如同九层楼台的高度,身穿金缕玉衣的秦始皇,復盖着他的龙袍,躺在金色的石棺里,依旧展望着他的江山无限。

闻名于世的兵马俑陪葬坑,出土文物10万余件,是世界第八大奇迹。皇陵有10座城门,南北城门在同一中轴线上。庞大的建筑群,如同紫禁城。

秦始皇陵到底有多大,真实的面目是什么,2000多年来一直是一个迷团。我们也没有必要搞得那么清楚,更不能异想天开去挖掘。让秦始皇陵这块净土永远的宁静,不要去打动他,让他永久的安息。他的生前太劳累,你想想:

统一六国又安帮,

万里长城长又长。

总想长生又不老,

陵寝宏伟王中王。

几千年的封建王朝,这样的帝王难道有第二个?











朱八戒CC


我是尚武先生,我来回答。

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十三岁登基,五十一岁去世,从他登基那天起,他就开始营建自己的陵墓,一直修建了三十八年,耗费了难以计算的人力和物力。秦始皇陵宏伟的规模与浩大的工程量,不仅在历代帝王陵墓中首屈一指,即使在整个人类建筑史上也极为罕见。

司马迁的《史记》记载,秦始皇陵分地面建筑和地下建筑两大部分。地面建筑完全复制了秦始皇在世时的真实生活,模仿咸阳城和阿房宫,构成了广阔、雄伟的陵园与宫殿建筑群。地下建筑则深藏于地表以下,向地底深挖,穿透了三层地下水,形成了结构复杂的墓室。墓室里堆满了奇珍异宝。墓底注满水银,象征地上的江河湖海。墓顶镶嵌明珠玉石,象征天上的日月星辰。为防人盗墓,墓室当中布满机关暗器。陵园内外还遍布着难以计数的陪葬墓坑。



两千多年过去了,经过时间的冲刷,秦始皇陵的地面建筑已经荡然无存。但是根据地面残存的遗迹,我们仍然能够判断和想象它当年的惊人规模。秦始皇陵的土冢经过风吹雨打,现在仍然留有高约40米、边长约350米、周长约1400米、占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的残存部分,完全是一座高大的山丘。陵园分内外两城,内城周长约2.5公里外城周长约6.3公里。整个陵园的总面积约为56平方公里,相当于8个故宫的大小。在内城和外城之间,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大量的陪葬坑。


已挖掘的三个兵马俑坑就是陪葬坑当中的一处,共有兵马俑约8000个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根据这些数据不难判断,秦始皇陵规模庞大,就像一座功能齐全的小型城市。它的雄伟、辉煌、神秘,见证着我国古代非凡的建筑水平。


尚武菌


秦始皇陵是千古一帝秦始皇的陵墓,现在是我国第一批文化遗产和保护的重要文物。他是我国历史上最宏大,设计最完美的帝王陵墓。其中遍布了着大量的陪葬品,结构奇特,充分的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艺术才能,是中华的宝贵财富。

地宫秦始皇陵

2000多年前秦始皇陵封闭之后,就再也没有打开过,它的面积相当于80个故宫那么大。到如今,科学家们为了保护古代文明的成果,在技术没有成型的情况下,依然没有完善的方法去打开它。

和人极为相似的兵马俑

先说说兵马俑,其实真正的兵马俑并不是暗淡无色,而是和真正的人一模一样,没有什么区分,黑色的头发,闪亮的眼睛,身上的装备也是各种颜色。但是,发掘之后在空气中很短一段时间就变色了,考古学家毫无办法,只好眼睁睁的看着它们的色彩慢慢消退。曾经有科学家研究过两千多年前的颜料,在空气中仅仅半分钟就会曲卷,很短一段时间就会掉落下来。

秦始皇陵图像图形

而且史记中曾这样记载秦始皇陵地宫中的江河,大海都是用水银做成的,用机器去输送这些水银,陵墓四壁有天文图像,地理图形。而且用鲸鱼的油脂做成了火炬等。科学家研究了数10年发现秦始皇陵以封土为中心,有内外两座城池,象征着当时首都的皇城和四周的围墙。而兵马俑只是其中600多座陪葬墓穴中的一个。

秦始皇陵的中心

陵墓中心顶部装饰华丽,而地上是水银灌溉的江河大海。中心则是秦始皇,身穿金缕玉衣,躺在金色的石棺里,地面更是有9层楼台那么高,就是为了让他展望天下。

秦始皇陵外部

19世纪80年代,科学家对秦始皇陵做了探测,发现方圆1200平方米都有异常区。专家认为这些异常区就是地宫中挥发的水银到了上层土层。这也相照应了史记里记载秦始皇陵中有大量的水银是真实的,要做江河大海那么宏伟的工程,需要多少水银呢?初步估算最少是要100吨。

有常识的人都知道,水银在常温下是液态的,而且非常容易挥发,挥发之后会产生剧毒,如果有盗墓的人进入地宫,会吸入有毒气体导致死亡,而且水银的封密效果非常好,还可以消菌杀毒。因此又有一种说法,水银是为了防止秦始皇的尸体腐烂。

秦始皇陵

这么一个宏大的工程,到底需要多少财力物力呢?也许只有当时参与建造的人才知道了。我们现代人要对秦始皇陵有一种敬畏之心。毕竟是古代文化传承的重要产物。


空心素人006


秦始皇陵有多宏伟呢?那要先说建造秦始皇陵的目地,那肯定不是仅仅为了死后有个放的地,秦始皇是想着他自己在死后在另一个世界也能征战四方,享受君王的待遇而建成的,建造陵墓那肯定是要特别宏伟,特别有气势的。

根据《史记》记载写到“始皇初继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由此可见,在当时修建那么大的陵墓,建造工程是非常巨大的,建造时间长,大概花了三四十年的时间才建成,动用人力多,当时动用七八十万的人力,在陵墓修建完成时,又全部被杀,就是为了防止陵墓被盗,秦始皇陵是个近似方形,顶部平坦,腰略呈阶梯形的形状,高76米,东西长345米,南北宽350米,占地120750平方米,占地多,规模大,从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秦始皇陵的宏伟,就是从出土的秦兵马诵就可以看到,始皇陵的宏伟,因为兵马诵只是秦始皇陵陪葬的一小部分,也许还会有更多奇迹在陵墓里,只是现在得科学技术还无法达到。

如果秦始皇陵以科学的方式去发掘的话,短时间是肯定无法发掘完成的,工程量太大,秦始皇陵为了防止被盗所设计的机关,水银,给发掘者带来了很多的危险,也同时增加了工作难度,再加上现在科技的保护技术的也不太成熟,所以还是保存较好。

小编认为始皇陵不仅仅只是表面上的宏伟,内部还没有发掘的,给咱们看到的,也许是震惊你我和世界的,希望能看到始皇陵被发掘的一天,看到里面到底有什么。


半个知命先生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嬴政的陵寝,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东5公里处的骊山北麓,历时39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有内外两重夯土城垣,象征着都城的皇城和宫城。陵冢位于内城南部,呈复斗形,现高51米,底边周长1700余米。据史料记载,秦陵中还建有各式宫殿,陈列着许多奇异珍宝。秦陵四周分布着大量形制不同、内涵各异的陪葬坑和墓葬,现已探明的有400多个,其中包括举世闻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坑。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充分表现了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艺术才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宝贵财富。

据说,秦始皇陵地宫里,用“人鱼膏”为烛。这“人鱼膏”就是鲸鱼的脂膏。据科学家推算,如用鲸脑油制成蜡烛、一立方米的鲸油可以燃烧5000天。它的耗油少、燃点低、不易灭的特性,用作照明肯定可以保持长久。但是,按现代科学来看,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让这些“长明灯”永不熄灭肯定办不到的。

最令人惊异的是,秦始皇陵是“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的。经现代先进方法测试和推算,墓穴内水银藏量为100吨左右。这100吨水银,还要由精心设计的机械搅动着使之奔流不息,以便让墓内弥漫着高浓度的汞蒸汽。既能使尸体和陪葬品长久保持不腐,还能毒死胆敢进人地宫的盗墓者。

据史书记载,秦始皇陵曾遭到过五次大洗劫。其中大规模盗掘和破坏者有西楚霸王项羽、五胡十六国时后赵国君石虎,及唐末农民起义军首领黄巢。但根据实地考察,地宫里的宝物并没有被盗走,也就是说,地宫仍然没有被盗掘过。只是地面上的陵寝建筑被项羽一把火烧了个精光。

秦始皇陵历经两千年,如今,只有一座深埋地下宫殿的巨大土丘屹立于旷野之中。只有在史书中寻找其中的豪华了。





梦想的不甘者


秦始皇陵建于秦王政元年(前247年)至秦二世二年(前208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有内外两重夯土城垣,象征着帝都咸阳的皇城和宫城。陵冢位于内城南部,呈覆斗形,现高51米,底边周长1700余米。据史料记载,秦陵中还建有各式宫殿,陈列着许多奇异珍宝。秦陵四周分布着大量形制不同、内涵各异的陪葬坑和墓葬,现已探明的有400多个,其中包括举世闻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坑。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

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是始皇帝,所以他对陵墓的传统设计进行了改造,比如地宫的建设,秦始皇要保证下面的样子和生前住的皇宫一样,所以比起以前的规矩,又有了很多严格的要求,整个皇陵的修建时间,整整用了39年,而使用的总劳力超过了72万,是当年修建胡夫金字塔的8倍之多,可以看出秦始皇陵的工程量有多巨大。


临河再叙


古代的中国帝王讲究事死如事生,而统一天下的秦始皇更是如此,后世探测其陵墓,完全就是复刻了一个咸阳城。大到让后世所有人惊叹不已。



秦始皇陵墓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大皇陵 ,其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开国帝王的陵墓,工程量浩大无比,据《史记》的记载;

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馀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也就是说,秦始皇陵自从秦始皇登基为王的第二年就开始修建,等到统一六国时发动了70万民夫,来修建他的陵墓,等到秦始皇下葬前,秦始皇陵墓尚未修建完成。一直等到秦二世继位后第二年才完工,前前后后历经38年之久。



如此浩大的工程,古今中外历史记载中仅此一例。而其占地面积更是巨大无比,相当于78个故宫。

秦始皇自从1974年兵马俑发现后至今,经历了几十年的探测考古,目前基本上已经掌握秦始皇陵的基本构造。



陵区分为地宫、内城、外城、外城以外。基本呈现回字形,

外城之外;陵区有马厩坑、人殉坑、刑徒坑、修陵人员墓葬400多个,这个范围涉及56.25平方千米。

外城;外城墙周长6210米呈现矩形;外城与内城之间有葬马坑、珍禽异兽坑、陶佣坑。共计8平方公里。

内城;内城周长3840米,呈现矩形,大量宫殿修建于内城之中,

地宫;内城之中即为地宫封土所在,地宫封土的底部面积为12万平方米,高度87米。内部地宫距离地面35米深,东西长170米,南北宽145米,呈矩形状。相当于一个标准的足球场大小。



秦始皇陵墓不仅仅是一座陵墓,实际上是一座秦代的咸阳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