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8 为使绿色染龙门——省林业厅调研组河津调研侧记

为使绿色染龙门——省林业厅调研组河津调研侧记

闫红霞

7月28日,省林业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云龙带领调研组一行,对河津市生态建设工作进行实地调研指导。调研组一行不畏炎热、不辞劳苦,作报告、下河川、上高速、进湿地,一天时间,行程近500公里,走遍8个乡镇(街道),跑了20多处调研点,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为河津市生态建设描绘出一幅宏伟的蓝图。

一份真情 播洒出生态河津的信心决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河津市上下已形成一种共识:从讲政治的高度,正确处理好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工业化与城市化,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用环保倒逼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生态、生产、生活融合发展。通过大力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生态修复和森林公园建设等国家和省级工程,强力推进通道绿化、村庄绿化和厂矿区绿化工程建设,科学规划好精品工程循环圈,建设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样板工程和示范典型,达到“重点突破出经验,整体推进见成效”的目的。

运城市委常委、河津市委书记鞠振深有感触地说:“生态环保是老百姓的生命线,再也不能干吃祖宗饭、毁生态貌、断子孙路、富个别人的事情了。宁肯牺牲一些GDP,也要把生态环境搞上去,走出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发展之路,还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为人民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

市长赵建喜说:“狠抓生态文明建设不动摇,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要按照‘一山两河三峪多点’的生态框架,坚持不懈抓好植树造林,重点加强北部台地和汾河沿线绿化,构建城市南北两道生态走廊。”

河津市实施生态建设的重大举措,引起了各大网络和媒体的关注,引起了省林业厅领导的重视,更是牵动着调研组一行的心。他们放弃周末休息时间,周五晚上赶到河津,不顾四个小时行车的疲惫,洗把脸就随即听取了分管领导和职能部门的汇报,工作到子夜时分才休息。第二天早上六点就起床,20分钟匆匆结束自助早餐后,便开始下乡调研。

一份汗水 浸润出绿染龙门的理念思路

时值酷暑,炎炎烈日,晋南大地如蒸笼一般。调研组一行每到一个调研点,额头脸上的汗水如雨,衣服湿的沾在身上,却一路看点,一路讲解,一路分析,讲特点,指缺陷,现场剖析,指导设计……

在吕梁山下的僧楼镇北王村,这里是核桃、米槐、葡萄等干果基地,调研组负责人看着苍翠茂盛的经济林,十分高兴地说:“这就是工业转型、绿色发展的示范地,工业可以富一个人,但绿色却可以富一乡人,黑色变绿色,恶补生态欠账,让僧楼巨变,用合作社带动老百姓,把工业乡镇老百姓已经丧失的劳动思路和劳动能力重新找回来。”

来到209国道小梁乡路口,调研组负责人看了十字路口东南角的街景绿化后,对小梁乡乡长说,这个街景挺不错,就是位置放在别人家门口了,如果在西北角再打造一块绿地,才是从河津去小梁的必经之路,才是小梁乡的脸面,然后再分别作了树种规划。经过万苍路,来到耿艺月季基地,看了各品种的月季后问:“你们的月季销往哪里?”当得知销往外地的时候说:“河津这么缺花,怎么不种在当地呢?当地育苗当地栽植是最合理的绿化模式。以后发展方向是建设月季主题公园,打造木本花卉基地,建立月季文化园、培育园、繁育园,可以通过嫁接让小花变大花,白花变红花,出精品,高收益,让月季基地化、产业化,做月季花化妆品,提升经济价值。”

来到龙门山口,看到山体破坏十分严重,调研组负责人说:“龙门文化这么悠久,怎么可以这样破坏?这既是山西的出省口,又是河津的出市口,一定要把脸洗干净,打扮漂亮一点。山体破坏面可以采用立面挂浆的办法进行修复,没有破坏的山体栽植连翘、侧柏、山桃山杏、黄栌等荒山造林树种,在龙门村口布置两个小节点,增加花色,整个出口的背景是大树成林,营造森林生态驿站。”

最后来到了湿地自然保护区,沿着保护区的道路,看现状,听汇报后,调研组认为:河津湿地保护区的柽柳群落非常漂亮,堪称全省第一,一定要保护起来,芦苇群落大多在河坝以东,老百姓破坏比较严重,通过退耕还湿工程,恢复芦苇群落,这样鸟类就有了觅食和栖息地,生态环境会越来越好,这是大自然赋予你们的美好礼物,最东边实验区边界栽植大树,营造和保护鸟类活动场所,打造天然动物园,给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创造美好环境。

一天的时间,调研组一行跑了20多处调研点,近500公里路程,车辆颠簸,天气炎热,蚊虫叮咬,种种困难也没有阻挡住他们对河津生态建设调研的热情。随行的工作人员情不自禁地说:“调研组的专家,爱林业爱到了骨子里头,为河津生态建设播洒了一份真情。”

一份报告 描绘出绿水青山的宏伟蓝图

短短一天时间下乡调研,调研组对河津平川的八个乡镇(街道)的部分路段和部分合作社、干果经济林基地,从规划到技术,从整地到栽植,从通道绿化到游园建设,从山上治本到身边增绿,从整体布局到重点突破,因地制宜,合理搭配,提出了方案,绘就了蓝图。

调研组所作的报告,从生态建设任务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从通过“大讨论、大实践、大学习”活动切入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到昨天、今天、明天河津生态的变化,先让我们对河津生态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从对河津人生命价值的思考到问计河津,从书记市长的讲话中体悟河津,一句句讲解,一步步分析,从基层群众到领导干部的心理状态,一一作了认真梳理,苦口婆心,思绪万千!从自身生态建设专业角度来分析河津,规划河津,把整体布局与重点区域有机结合,针对具体问题一个个破解,景观脸面一个个打造,不同地类不同模式,春夏秋冬景色分明,景观各异!

对通道绿化提档升级工程,调研组提出,出省口要以森林景观为主,达到“森林成就出省口,树立三晋新形象”的目标;出市口以生态景观为主,达到“多层次布局树种,多色彩引导视线”的效果,实现百花迎春春意浓,绿荫护夏夏清凉,红叶映秋秋风爽,松柏伴冬冬暖阳;乡镇出口以生态驿站为主,达到“生态打造一个园,文化标识一个点”的效果,建成公共汽车停靠站,生态文化宣传站,生态景观体验站,乡风文明展示站;出村口以景观带点为主,达到“一个龙门架 两个小节点”的效果;通道增色以花冠、花带、花园、花海为主,实现绿色河津向彩色河津的提升,达到吕梁山上看花冠,果园春天看花海,通道沿线看花带,村庄绿化看花园。

对生态建设重点工程布局,调研组提出要建设好“126128”重点工程,即园林绿化一座城,重点打造两个圈,景观绿化六个口,提档升级十二条线以及出省口劣质地类景观绿化工程、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山区生态经济型林业示范工程、吕梁山山体破坏面生态修复工程、工业园区生态建设工程、汾河两岸丘陵地带生态园示范工程、南部乡镇特色经济林示范工程、东部乡镇生态产业示范工程等八大工程。

省林业厅调研组求真务实、饱含深情的调研,时时激励着龙门儿女迈开生态建设的步伐。我们为这样的调研点赞,喝彩!为生态河津的美好明天加油、呐喊!

为使绿色染龙门——省林业厅调研组河津调研侧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