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5 美以關係不尋常

特朗普和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都有心理準備,搬遷大使館的決定以及具體實施,不可能沒有反彈。但是,兩人認為耶路撒冷決定的政治後果,包括來自地區阿拉伯國家的集體反抗,以及其他更多國家的指責,這些代價在接受範圍之內。

美以關係不尋常

對於耶路撒冷的決定,過去,幾乎每個美國外交政策和情報機構都會反對,但特朗普仍然一意孤行。這就不得不令人產生疑問:為什麼這麼執著?這其實再一次顯示出,特朗普對自身目的的重視,已經遠遠超越了其他方面的考慮。

民主黨時代,所有人都懂一個潛規則:呼籲把大使館遷到耶路撒冷是可以的,但重要的是不要真的這麼去做。他們不想去改變現實。

美以關係不尋常

現實是什麼?

巴以談判進行了20多年,美國一直堅持約旦河西岸的猶太人定居點是“非法的”,但以色列仍然在不停擴建,進一步分割巴勒斯坦社區,修建隔離牆,並通過煽動西岸的巴勒斯坦(阿巴斯)政府和加沙地帶的哈馬斯之間的分裂,來分化巴勒斯坦人。

巴以“和平進程”,是包括邊界、安全、難民權利和耶路撒冷地位在內的所有重大問題,都應由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政府在最終地位談判中決定。任何一方的單邊決定都可能給進程造成致命打擊。

但現實是,巴勒斯坦人沒有能力阻止,美國也沒有實質性去制止。這樣的巴以和平出路在哪裡?這種現實對巴勒斯坦純粹是一種災難嗎?這話看怎麼說了,從“主權”來講,巴勒斯坦人自然不願看到領土這麼被蠶食。但是,對於巴勒斯坦政府(可與以色列打交道的法塔赫)來說,繼續“和平進程”,就為一部分巴勒斯坦政治精英提供了象徵性的“權力”。也就是在以色列不允許巴勒斯坦建國,不斷擴大版圖的過程中,這些精英顯示了他們抗議的意義和存在的價值。

美以關係不尋常

沒錯,是特朗普率先跨越這個“紅線”。他可以繼續假裝關心,但不採取行動,如同以往總統一樣,不實施《耶路撒冷大使館法案》。但特朗普主動出手了。他不再堅持所謂的“各方平衡”,而是支持以色列的耶路撒冷訴求,希望讓談判對手認清現實,在這個基礎上,再平衡各方的利益。也就是說,特朗普推動的巴以和談,與原來的和談,起點是不同的!

作為高級“交易員”,特朗普需要做的是設計出能讓雙方都能接受的條件,繼續談判。否則,一味拉偏架,就談不上有任何積極意義了。

一句話,推倒,重來。

美以關係不尋常

文字:蔣曉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