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3 圖解丨長生生物疫苗事件始末

圖解丨長生生物疫苗事件始末

一圖看懂長春長生疫苗造假事件

图解丨长生生物疫苗事件始末

是誰讓他們邊違法邊在疫苗和資本市場大發其財


澎湃特約評論員 楊於澤


這波涉事疫苗企業一定要讓它承擔相應的責任。與此同時,市場經濟必須先進行規則和平臺建設。

有人賣幾隻人工飼養的鸚鵡要坐2年牢,重慶一家小餐館店以違法所得171萬元被罰款3425萬元。相比之下,疫苗企業邊違法犯罪、邊在疫苗和資本兩個市場上賺得缽滿盆滿,何以彰顯公平正義?

完善制度、加強監管勢在必行,在公眾監督下把監管要求全面落到實處,這才是關鍵。否則嚷嚷一陣,又是“笑罵由他笑罵,好官我自為之”,亂象自然無改。

這波輿情的觸媒,是7月15日國家藥品監管局網站披露,吉林長生生物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生產存在記錄造假等嚴重違反《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行為。緊接著18日,吉林省食藥監局發出一則處罰決定書,對長生生物2017年生產、銷售百白破聯合疫苗劣藥作出處罰。最高潮是,媒體講述的有關“疫苗之王”高俊芳、韓剛君和杜偉民的創業故事,他們仨掌握了中國疫苗半壁江山,但每一家企業都難逃問題。

由此人們還很自然地想起2010年的“山西疫苗事件”、2016年山東非法疫苗案,其中山東非法疫苗涉及24個省份近80個縣市,案值高達5.7億元。

現在公眾很焦慮,也很憤怒,這種憤怒集中在“疫苗之王”特別是長生生物控制人高俊芳身上。這很正常,他們是製假制劣者,是作惡者,必須承擔道義與法律責任。但憤怒和譴責都不是解決之道。網上有人說,在疫苗亂象背後,科技要解決的不止是生產和效率,更應該是人性。但人性極難改造。

疫苗亂象的亂源,既有人性、企業逐利的因素,但主要還是監管缺位、監管虛置、監管不力。這就像足球比賽,必須先有規則、裁判執法,方能進行。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必須有嚴格的法律制度,而且要有高效的監管把制度貫徹下去。疫苗是一個大市場,完備的法律制度是遊戲規則,嚴格高效的監管是裁判。監管虛置,監管不力,都會導致亂象叢生。

但恰恰是監管這一塊,讓公眾比對疫苗生產企業更不放心。這兩天媒體集中曝光的固然是疫苗生產企業的問題,但人們更感到不安的是監管不力,大家本能地意識到,正是監管虛置、監管不力導致了持續多年的疫苗亂象。商人逐利是其本能,企業鑽制度的空子舉世皆然,關鍵就看政府方面有沒有“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自我期許與本領了。

在這場“扒糞”狂潮中,監管的漏洞再次暴露無遺:長生生物生產、銷售百白破聯合疫苗劣藥是去年10月27日立案調查的,為什麼直到長生生物今天再次深陷造假醜聞才決定處罰?製造、銷售疫苗劣藥25萬多支,為什麼只罰款344萬元了事?

杜偉民在入主康泰生物後,向國家食藥監局藥品審議中心副主任尹紅章行賄47萬元,在判決被公開報道後,行賄者為何還能繼續作惡?

人們的疑問還在於:疫苗企業有了違法生產、銷售甚至有犯罪記錄後,為什麼轉眼就能夠在疫苗招標中中標,能夠斬獲來自防疫部門的鉅額訂單?

監管部門對問題疫苗企業長期寬監管,從善意的角度看,可能是希望培育“民族疫苗企業”。但市場的客觀效果看,這很容易為權錢交易找到藉口和遮羞布,從而為權錢交易打開方便之門。多年來的事態發展也證明,寬容和善意做大了疫苗企業,卻沒有使之變強,相反只是使之變得更加嗜利、嗜血。


李克強就疫苗事件作出批示:必須給全國人民一個明明白白的交代

李克強在批示中要求,國務院要立刻派出調查組,對所有疫苗生產、銷售等全流程全鏈條進行徹查,儘快查清事實真相,不論涉及到哪些企業、哪些人都堅決嚴懲不貸、絕不姑息。

图解丨长生生物疫苗事件始末

>>資料圖

據中國政府網消息,李克強總理就疫苗事件作出批示:此次疫苗事件突破人的道德底線,必須給全國人民一個明明白白的交代。

李克強在批示中要求,國務院要立刻派出調查組,對所有疫苗生產、銷售等全流程全鏈條進行徹查,儘快查清事實真相,不論涉及到哪些企業、哪些人都堅決嚴懲不貸、絕不姑息。對一切危害人民生命安全的違法犯罪行為堅決重拳打擊,對不法分子堅決依法嚴懲,對監管失職瀆職行為堅決嚴厲問責。儘早還人民群眾一個安全、放心、可信任的生活環境。

此前7月16日,李克強已就疫苗事件作出批示,要求徹查。

(來源:綜合新浪圖解天下NO.245期、中國政府網、澎湃新聞)

图解丨长生生物疫苗事件始末

《民主與法制》社新媒體出品

主編:王 鐔

審核:阮 瑩

校對:劉麗平

郵箱:[email protected]

图解丨长生生物疫苗事件始末

民主與法制社是由中國法學會主管的中央級新聞事業單位,擁有《民主與法制》雜誌、《民主與法制時報》、民主與法制網、民主與法制移動新聞客戶端等權威法制媒體。

微信號:minzhuyufazhishe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長按識別 二維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