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市值600亿的美年大健康跌停,原因是前员工爆料它用“假医生”,癌症漏诊,你怎么看?

最凉的凉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最近随着“假疫苗”事件的发酵,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到健康和医疗邻域里来。

而就在最近,这位自称是美年大健康前员工的人在公众微信号上发文爆料称,该公司利用已故医生的名义发布医检报告,导致病人的癌症被漏判。同时该爆料人还称这并不是个人,在美年大健康,大多数的医生都是挂羊头卖狗肉,本人与医师资格证都对不上号。

但税后美年大健康却发布公告称是遇到了黑公关,已向公安机关报警。受此影响,美年大健康在股市上就遭到了一字跌停。

根据年报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美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4.90亿元同比增长57.66%;净利润1.6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98%,增长近10倍,可以说美年大健康的增长速度是惊人的。

实际上,曾就有媒体在6月份报道过美年因扩张在社会上招收不具备医师资格的人来辅助体检。而在媒体的卧底采访中,发现在场的几名医师均表示自己没有医疗资质。同时,在记者卧底采访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好几次因患者被误判的维权事件。也就是说此次爆料的情况确实属实,目前有关机构也开始对这件事展开调查。

人命关天,希望这次事件最终能水落石出。


正商参阅


美年健康医生事件,并不是简单的医生问题,医生不是问题,而是估值问题,黑天鹅不是无缘无故的,苍蝇不叮无缝蛋。这个公司,听我讲讲它的来历。

美年健康以前叫江苏三友,一家并不出色的公司。后来,美年健康的资产注入江苏三友,江苏三友的资产置出,才变成了美年健康。

现在的美年健康实际上包括两部分资产:美年健康和慈铭体检72.22%的股权。

2015年3月份江苏三友发行股份购买美年健康,进行资产置换。资产置换之前,2014年之前美年健康的营业收入和利润以及资产情况如下图。

江苏三友收购时,美年健康的年利润1.4亿元,净资产13.3亿元,收购以收益法计算估值作价45.13亿元。如果按照市盈率计算,那么江苏三友收购美年健康的市盈率是32.2倍。这个算不算高?后面结合第二次收购计算。

以前没见过体检机构美年健康,但慈铭体检见过,广州天河城的广东外经贸大厦那就有。

2015年股灾的时候,江苏三友停牌重组,名义上是要收购爱康国宾,实际上应该是股东已经在筹划收购慈铭体检,并将慈铭体检注入上市公司。停牌是因为一方面被当时的股灾跌怕了,另一方面谋求重组,停牌时间是2015年8月。

2015年12月,江苏三友控股股东收购慈铭体检14名股东持有的68.4%慈铭体检股份。慈铭体检这14名股东包括鼎晖投资,他们原本打算2014年通过慈铭体检IPO公开转让老股的方式套现,但IPO被否决,计划落空。所以才有美年健康控股股东的收购慈铭体检。

2016年4月,江苏三友于2016年1月更名为美年健康。

2016年4月,美年健康发行股份购买控股股东上海天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有的慈铭体检股份。距离天亿资产收购慈铭体检仅仅四个月时间。但是时隔四个月,收购价格大不同。

天亿资产管理收购慈铭体检68.4%股份的价格是24.62亿元。这个时候慈铭体检整体作价36亿元。


但四个月后,2016年4月,慈铭体检整体作价变成了37.35亿元,大股东天亿资产管理赚了9000万元。
2015年12月31日,慈铭体检的财务情况如下图。


作价37.5亿元的慈铭体检,实际上是以101倍的市盈率被美年健康收购。

从上面的收购情况可以看出来,2015年江苏三友的主要资产就是美年健康的资产。可以将第一张表格延续到2015年。

2015年,美年健康与慈铭体检的营业收入分别是20.01亿元与10.16亿元,这一年两者相加营业收入已经达到30.18亿元。2016年,收购了慈铭体检后,美年健康的营业收入是30.81亿元,可以看出,2016年,美年健康的营业收入实际增长很小。即使美年健康拥有慈铭体检的股权比例为72.2%!但到了2017年,经营大增长。资产也发生了巨变。


从上图可以看到,调整数据后,2016年也大不同。2017年总资产增加到125亿元,其中,40.5亿是商誉,举债21.43亿元,去掉这两项,总资产剩下63亿元。有息负债与商誉去除,真实总资产其实没有125亿,只有一半左右。因为有些公司的负债并不能增加公司的主营业务规模。所以,扣除有息负债。

通过上面的梳理就很清楚了:合并之前,2014年美年健康净资产价值13.3亿元,营业收入14.37亿元,净利润1.4亿元,售价45.13亿元,;合并实现的慈铭健康,2015年净资产是6.13亿元,营业收入10.16亿元,净利润0.37亿元,售价37亿元。两个公司加起来卖价是83亿元,这已经卖的很贵了。

2018年,还是上面两家公司,半年度营业收入达到了 34.9亿元,净利润1.66亿元,在大跌之前,也就是2018年7月27日,市值大约是686亿元,接近700亿元,这就是说,原来那两家2014年加起来营业收入24亿元,净资产19亿元,净利润加起来1.9亿元的公司,到了2018年的时候,前几天已经卖到700亿元。700亿!!相比收购这两公司的价格82亿,涨了600多亿元,截止我发文的时候,美年健康市值587亿元,还是比两三年前收购的价格高出500亿元。不得不说,当初卖掉慈铭体检的14个股东,亏大发了,24亿元就卖掉,看天亿资产将慈铭体检运作上市,赚好几倍,这里也可以看出,上海的资本运作,绝对是神操作。

实际上是慈铭体检和美年健康是两家很平凡的公司,也没有神奇或者创新的盈利模式。就是做体检业务!但这公司上周比南方航空还值钱,比福耀玻璃值钱,比青岛啤酒值钱!

美年健康对于未来是这样描述的,看下图。

体检服务超过1亿人次!这个数字是不是靠谱,大家可以琢磨。

另外再提供一个体检同行公司,爱康国宾的情况。爱康国宾2017年全年营业收入大约是40亿元,是美年健康的三分之二。现在爱康国宾的总市值是14.3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96亿元,美年健康的市值是587亿元!!

所以,我的结论是,美年健康问题不在于医生,而在于估值,太贵了!资本运作非常浓重,资本运作是个危险的事,容易制造大泡沫!两个普通的公司,放在一起,用文字加数字去阐述,就变成了五光十色的聚宝盘。穿透那些数字,剔除美好的文字修饰,看到的是一种体检生意。2014年19亿元的体检收入,到了2018年,已经达到了62亿元,真有这么多?而这种业务的售价从82亿元涨到700亿元,买的人都是梦想家!这种速度,犯不着相信。

发文时间:2018年7月31日下午!这类问题,时间关键,未来回头看,更有意义。


西格玛的化学


美年大健康医生“死去活来”?美年前员工曝600亿体检巨头黑幕是否靠得住?

体检报告靠得住?

刚刚,美年健康受到深交所关注函,要求自查公司员工是否存在无证上岗、持错证上岗或持过期证照上岗的情形等。

关注函来的及时,昨晚,一篇指责“美年体检结果有误导致一客户癌症扩散,还曝料美年大量启用冒牌医生,用法律漏洞坑骗员工”的文章《美年大健康:如果人死了,你就只能挣一次钱了》在朋友圈刷屏,迅速10w+。

今日美年健康发表声明,称遭遇有组织黑公关,已向公安机关报案。

真相扑朔迷离

文章作者自称是广州美年富海门诊部前员工,工作了四年。2018年1月中旬,该员工听到旁边业务员说一个客人体检后报告没事,后来却在公立医院里确诊癌症晚期并全身抗散。作者偷偷调查此事并联系上了这个客人,拍了病历回来。

从作者提供的2017年11月28日广州美年富海门诊部彩超体检结果来看,并未检测出该病人患有癌症。

而当患者去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和广东省第二医院等公立医院就诊时,却得到了癌症的诊断结果。

作者发现美年的体检报告中彩超的问题最明显。进一步调查得知,体检报告署名的“陈飞雪”医生早在2017年3月就患重疾“走了”,而美年则大量使用她的名字给无证医生上岗用。除该医生外还有其他医生名字被冒用的情况。

事发之后美年撤下了客户的CT,MR,胶囊胃镜的报告。作者调查后发现美年的医疗执业许可证里没有CT,MR,胶囊胃镜的执业许可,而这些都是有不同程度辐射的医疗设备。美年的一些无证人员在操作这些专业的医疗设备。

除此之外,作者还表示美年健康利用法律漏洞坑员工。当她在早会上质疑公司医疗安全和质量问题被高层知道后,就立即被踢出系统,强制协商解除劳动合同。负责该客户的销售同事还欲跳楼自杀。作者本人受惊后服从了安排,签了辞职申请。她还透露:“美年有以发财与业绩为由逼员工刷信用卡买体检卡的传统,到期卖不出去就作废,我手上积压了许多到期卖不出去的体检卡,也损失惨重。”

针对此文,美年健康7月30日发表声明《美年大健康遭遇有组织黑公关,已向公安机关报案》。

美年大致回应了三点:

  1. 患癌客户的体检套餐中并没有筛查肠癌的项目,而客户本人事后也无异议。文章蓄意抹黑,误导公众“体检导致患癌”;

2.广州美年所有医护人员均持有资质;

3.文中称“CT、MR、胶囊胃镜都是有不同程度辐射的医疗设备”,事实情况是,MR、胶囊胃镜没有辐射,美年确保设备质量和安全。

但对于“陈飞雪”医生在世与否,美年健康在接受“中国证券网”采访时怕你不相信还提供了视频,陈飞雪本人也发表了相关声明。

这一反攻可以说是有理有据了。不过也令真相更加扑朔迷离,这个美年健康前员工的爆料真的全都不可信?

扩张并购后遗症

近年来美年健康大举并购扩张,不过也插曲不断。

2011年10月,天亿投资董事长俞熔将其拥有的美年健康产业有限公司与上海大健康科技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合并。

新组建的美年健康与慈铭体检、爱康国宾形成商业体检市场三国的鼎立之势。

随后仅2012年一年,就东征西战先后收购并购了北京绿生源、西安康成、深圳瑞格尔和深圳鸿康杰等多家健康类企业。

2014年,“三国”之一慈铭体检A股IPO受阻,美年健康强势介入,最终37亿元吞下慈铭体检100%的股权。

此番并购彻底改变了市场格局,三国鼎立变成双雄争霸,美年健康也一跃成为民营体检行业的龙头老大。

2015年8月,爱康国宾的实际控制人张黎刚宣布对公司进行私有化,欲退出美股回归A股。

身为直接竞争对手的美年健康趁机发起“突袭”,将要约价格从17.8美元/ADS提高到25美元/ADS。直至2016年6月7日晚间,云锋基金宣布收购爱康国宾发行在外的100%流通股。

美年健康在商业体检市场“独霸天下”的梦想破碎。

近年,美年健康急剧扩张,却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据媒体报道,2018年年中以来,美年健康体检中心多地分院被曝雇佣无证医护人员、体检过程随意、核对身份环节缺漏、误诊、错诊不断。

今年6月初,美年健康被湖南本土电视台曝光,长沙美年健康体检中心从核磁共振科室、彩超检查室到抽血窗口,有大量员工“无证上岗”,并且无证操作医疗器械,涉嫌违法。体检结果更是频遭客户投诉。

此外,2017年5月、2018年2月,美年健康乌鲁木齐水磨沟区门诊部、汕头分院还因为未取得《放射诊疗许可证》就擅自执业、没有给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办理《放射工作人员证》,分别被卫计局罚款12900元、1500元。

体检为什么不准?

纵观整个事件,去体检中心没查出问题,去了医院一检查,病灶就来了。究竟是体检出了问题还是医院出了问题?如果体检没有应该起的作用,那到底是体检的医生不合格还是体检的设备不合格?

爱情诚可贵,生命价更高。出了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直面问题。

长大不容易,各位小伙伴们体检时都有哪些奇葩遭遇?评论中见。


金融街侦探


我希望该事件只是蹭热度的!

最近一段时间,“假疫苗”事件搞的人心惶惶,我们回头去看我们国家的乙肝疫苗,全国基本上被四大家族,“康泰生物”“天坛生物”“大连汉信”“华北制药”这四大制药公司掌控了中国80%以上的市场,垄断造成了信息不透明,垄断造成了不思进取,垄断也造成了落后,当然垄断也造就了我们普罗大众的健康都要指望着他们;


所以医药的造假,直接触动了人们的神经,包括金融市场,只要风吹草动都会对二级市场造成影响,当然也是必然的,但是我还是希望该爆料不是事实,希望医疗行业是健康的;

最后要说的就是,国家监管机关对于人名关天的医疗行业,把好关,在就是能市场化运作的,尽量交给市场,打破垄断!


史家之不绝唱



长生生物事件还未结束,现在美年健康,又来撩动众人神经。7月30日,一篇《 美年大健康 :如果人死了,你就只能挣一次钱了!》被疯狂转载,美年健康遭遇黑天鹅,股票也一字跌停。


深交所向美年健康发布关注函,要求自查公司员工的执业资格证照获取及有效状况,是否存在无证上岗、持错证上岗或持过期证照上岗的情形等。


近年来,美年健康走出步伐加快,据2017年年报显示,“2018年公司加速体检规模扩张和网点下沉,在现有400多家体检中心的基础上再新建200家,实现全年600家体检中心、服务3000万人次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底,预计达成1000家分院的战略目标。 ”


众所周知,要想实现快速扩张,作为一家体检机构,足够的专业人才,是实现的基石。美年健康,是否做好相关准备,外人是无法知晓,毕竟体检专业人员,还是有行业特殊性,不是想招就那个大批量招满。


同时,30日晚间,美年健康再次发布澄清公告,声称实为媒体扭曲事实,误导公众。


但愿只是惊吓一场,毕竟疫苗事件还历历在目。另外,近期,证监会也正式发布修订后退市文件,尤其明确涉及生产安全和公众健康安全等领域的重大违法行为的,应当严格依法作出暂停、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


大健康产业确实是个黄金产业,但是任何拿人民健康开玩笑的,必玩火自焚。


胡兄财观


近日,一名自称广州美年富海门诊部前员工的人在自媒体爆料称,美年大健康启用冒牌医生,违规签发体检报告,引发关注。昨日下午,天河区卫计局发布消息称,已迅速成立专项工作小组进行现场调查取证,发现该机构涉嫌违规出具报告,初步调查显示美年富海门诊部在未取得行政许可前已违规开展相关诊疗服务行为。

网曝美年大健康违规

7月29日,一篇名为《美年大健康:如果人死了,你就只能挣一次钱了!》的微信公众号文章在网络热传,作者自称在广州美年富海门诊部工作了4年,讲述了美年大健康大量启用冒牌医生、违规签发体检报告的情况。

文中称:“2018年1月中旬,我听到旁边的业务员说一个客人体检后报告没事,但人已经在医院里确诊癌症晚期并全身扩散,转到中山医的肿瘤医院,化疗放疗都不能做了,体检4天后已经入院治疗,客人暴怒……”随后,她查询发现,客户体检报告中有70%都是一个医生的名字,“同一天,一二三楼彩超体检都有挂这个医生名字,普通检区、VIP同一天同一时间都有挂这个名字。我带出去外检的四个彩超医生,有三个都是用这个名字。怪不得体检经常出问题,上岗医护用的是别人的名字,出错不用负责任……”

文中还称,她在查看营业执照后发现,检查操作者的医疗执业许可证里没有CT、MR、胶囊胃镜,这些有不同程度辐射的专业医疗设备,竟是无证人员在操作。

美年大健康称遭遇有组织黑公关

该文发出后引发大量关注,美年大健康的股价也受到影响。7月30日,美年大健康在其微信公众号发布《郑重声明》,对此事进行了回应。文中称,美年大健康遭遇有组织黑公关,上述文章故意歪曲事实,恶意中伤,对公司声誉构成严重侵犯,已就此向公安机关报案。

该公司声明中还称,对上述文章重点提到的“患癌客户”,在医院确诊为“十二指肠壶腹周围癌”,但该客户的体检套餐中并无能够诊断筛查肠癌的检查项目,而且客户本人事后也未表示异议。对于文中质疑的医生资质问题,声明称该分院以及广州美年所有医护人员均持有国家颁发的相关专业资格证及执业证。

初步调查暂未发现无资质人员

独立操作放射诊疗设备证据

针对该事件,7月31日,天河区卫计局对外发布通报。通报称,7月30日,该局注意到关于美年大健康体检机构存在违规执业行为相关报道后,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专项工作小组,于当天下午,联合省、市、区卫生监督部门组织近20名执法人员同时对位于天河东路的“美年富海门诊部”和珠江新城的“美年医疗门诊部”进行现场调查取证。

调查发现,美年富海门诊部持有由天河区卫计局核发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现核准科目有眼耳鼻喉科,医学影像科:X线诊断专业、超声诊断专业、CT诊断专业、磁共振成像诊断专业等。持有《放射诊疗许可证》,许可项目为X射线影像诊断。美年医疗门诊部持有由天河区卫计局核发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现核准科目有医学影像科:X线诊断专业、超声诊断专业、心电诊断专业等。持有《放射诊疗许可证》,许可项目为X射线影像诊断。现场检查时该门诊部未对外营业。

针对文中反映的情况,专项工作小组初步调查发现:(一)报道提及的三位医生分别是陈某、卢某、鲁某,经调查三人均尚在美年大健康执业,执业资质均符合规定,其中陈某是B超室医生,卢某是耳鼻喉科医生,鲁某为B超室医生。现场对机构负责人张某和医生陈某、鲁某进行询问调查,对卢某电话询问(其现在外地),并现场调取体检报告,医生陈某表示部分患者报告非其本人审核,该机构涉嫌违规出具报告。(二)报道提及CT、MRI和胶囊胃镜无执业许可和人员无证操作的问题,经查,美年富海门诊部于2018年7月6日取得CT、MRI诊疗科目的行政许可,初步调查显示其在未取得行政许可前已违规开展相关诊疗服务行为。该门诊部现场有放射诊疗人员15人,其中尚未取得相关资格证书的影像医学生是在有资质的医师或技师指导下开展相关工作,发出的诊断报告为有资质的影像医师签发,尚未发现无资质人员独立操作的证据,相关情况待进一步核查。该门诊部的胶囊胃镜三证(营业执照、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注册证)齐全,符合使用规定。(三)报道提及客户在广州美年富海门诊部体检以后在其他公立医院检查出癌症的问题,执法人员正在调查,目前尚未联系上该客户,有关情况待进一步核实。

针对发现的情况,专项工作小组已在现场发出卫生监督意见书,责令医疗机构立即改正违法违规行为,针对广州美年富海门诊部涉嫌未取得放射诊疗许可即违规开展放射诊疗服务的行为正立案处罚。同时,专项工作小组将继续调查该机构是否存在使用无资质人员上岗执业及冒用医生签名的问题,继续联系报道提及客户,进一步调查核实有关情况。

通报中表示,接下来,该局将依法依规对此案一查到底,从严从速处理,并将上述门诊部纳入重点监控单位,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全区医疗机构日常监督管理力度,多途径开展医疗安全督导督查工作,完善卫计监督管理体制,确保医疗安全工作监督管理到位,坚决守住安全底线。对于疏于医疗质量管理、存在医疗安全隐患的机构,将进行严肃处理,坚决预防和遏制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发生。

(广报全媒体记者秦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