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8 从一个桃子到一项产业 他成功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记者 薛荣

业州镇石梯子村是建始县重点贫困村。以前,该村没有任何主导产业,老百姓长期种植的农作物多以土豆、玉米为主,基本只能自给自足。如何在石梯子村发展产业?发展什么产业?如何利用发展产业的契机为老百姓带来实惠实现增收?这些问题,驻石梯子村干部李华涛常常在思索。

7月9日,记者来到石梯子村,看着田间地头成片成片的桃子煞是喜人。一打听,原来这就是该村发展的新产业——苹果桃。

从一个桃子到一项产业 他成功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从一个桃子到一项产业 他成功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据李华涛介绍,2015年,他在石梯子村走访时,来到了2组村民刘玉祥家中。当时正值八月份,刘玉祥拿出桃子“招待”李华涛。刘玉祥拿来的桃子看上去很新鲜,还未吃,李华涛产生了疑问,因为建始当地的桃子基本在这个月份就已经下架,为何刘玉祥家中还有如此新鲜的桃子?面对李华涛的疑问,刘玉祥解释说,这是他们家自己种的“苹果桃”,是他的贵州女婿谭致弘从老家引进来的新品种。

“苹果桃?”这是李华涛第一次听说这个品名的桃子。李华涛拿起桃子便尝了起来。“外观鲜艳、味甜可口、果肉脆爽。”这是李华涛尝了“苹果桃”后的感受。吃完这一个桃子后,李华涛让刘玉祥找来其女婿谭致弘,详细问起了“苹果桃”的“前世今生”。

据谭致弘介绍,“苹果桃”是一个优良芽变、迟熟桃类品种,因果实的外形、脆爽的口感与苹果相似而得名。其果实除了外观鲜艳、味甜可口、果肉脆爽以外,还具备晚结丰产、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等特点。其发源地在贵州遵义市的余庆县和瓮安县。目前,这两个县也是全国“苹果桃”发展最多的地方。

听完谭致弘的介绍,李华涛当即就决定发展这一产业。他还打算,不仅仅只在石梯子村发展,还要将这一优良品种推介到其他村。有了初步想法,李华涛随即就付诸了行动,他找到建始县硒源果蔬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易光双做投资商。李华涛给易光双讲述了自己的想法后,两人便前去贵州进行考察学习。

考察完回来后,李华涛就带着易光双在石梯子村开始发展“苹果桃”。从2015年至今,发展规模已经从最初的50亩扩大到了530亩,带动老百姓发展了近700亩,其中贫困户栽植300亩。而且带动业州镇的当阳坝村、岩风洞村和牛角水村也发展了“苹果桃”。

据李华涛介绍,今年1200多亩已经挂果,预估产量大约在100万斤左右,产值约400至500万元。在发展初期,老百姓最担心的问题就是如何销售?为了解决老百姓的后顾之忧,村里成立了专业合作社。等果子成熟后,合作社将统一回收,以品质好坏来定价,最终由合作社进行集体销售。

经过几年的努力,如今成效开始显现,这也算是了却李华涛多年来的一桩心愿。(编辑黎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