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 一座沒有電燈的城市

一座沒有電燈的城市

新媒體編輯|李雨欣 撰文|顧小白 攝影|陳春雨

106年前,南京下關車站迎來了一群紹興府中學堂的學生。此時已是夜晚時分,學生們抬頭便見著獅子山上以電燈排列而成的數個大字,從未曾見過這麼多電燈的眾人頓覺恍若夢境。

這一年是清朝宣統二年(1910年),由帝國政府斥巨資舉辦的“南洋勸業會”剛剛在南京開幕。這群浙江學子風塵僕僕,是為了參觀這場被時人贊之為“我中國五千年未有之盛舉”的世界級博覽會,領隊是日後以筆名“魯迅”而叱吒民國文壇的周樹人。

夜遊的人兒流連於燈下,久久徘徊,直到夜半時分方才漸漸散去。只是,誰又能想到,就在不久之前,南京,還是一座沒有電燈的城市呢。

用不完的電,索性售於民

兩年前,也即1908年,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端方與江蘇巡撫陳啟泰開始籌辦“南洋勸業會”,電力供應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當時,作為江南第一重鎮及鐵路交會樞紐的南京,到了夜間卻依然要靠蠟燭、油燈來提供照明。

1909年6月,江南財政局提調許星璧向接替端方為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的張人駿上書,建議興建電燈廠,以給總督府、江寧將軍府等官署衙門提供夜間照明,併為舉辦“南洋勸業會”提供電力保障。張人駿當即予以了批准。

就算是如今,建起一所電廠也並不容易,選廠址、蓋廠房、機器選購及安裝,都是問題,更別說是在那個年月了,一沒技術、二沒設備,我們能夠想象當時籌建工作的艱難。

經過反覆篩選,廠址被選定在西華門外的旗下街(今西華巷南段)。之所以在此處建廠,是因為這裡臨近總督府,方便日後拉線供電,而臨近的秦淮河則能夠為機器設備提供足夠的冷卻水。

選定了廠址,剩下來的事情便好辦多了,官府衙門出面,很快就購下一塊約有6平方公里的土地,用以修建這所取名為“金陵電燈官廠”的發電廠。“南洋勸業會”舉辦前夕,“金陵電燈官廠”的建設工作便已大體完成。

不過,就在第一臺發電機組安裝告竣,準備運行發電之時,有個情況卻引起了許星璧的注意。那時通用的電燈泡多為16支燭光(16瓦),這意味著“金陵電燈官廠”的三臺100千瓦發電機組足夠供應1.8萬多盞電燈的照明,南京城內的官署衙門是用不了這麼多電的。

許星璧認為,與其讓機器空轉,造成太多浪費,還不如將電力售之於民,造福百姓。於是他呈文上報總督府,建議將餘電公開出售,使官辦電成為公用電。就這樣,“金陵電燈官廠”從最初的官用電廠變成了中國第一所官辦公用電廠。

電量不夠,分廠來湊

辛亥革命爆發的那年冬天,“金陵電燈官廠”的三臺發動機組方才全部投入運行,當時電廠架設了兩條供電線路,一條是由西華門經新街口,至中正街、白下路;而另一條則從西華門出來後,往大行宮、夫子廟而去,兩條線路都是2.3千伏輸出電壓,分別向城中、城南區域直接供電。這意味著,在步入民國時,其實只有半個南京城在夜晚不沉浸在黑暗之中。

大清國成了過去式,新政府自然有新氣象,一系列振興實業的方針,使得南京城外的諸多鄉鎮、縣城紛紛建立起了小型的電燈公司,白天為機器供電,用以碾米、榨油,發展實業,晚間則提供照明。前清的“金陵電燈官廠”被中華民國江蘇省實業廳給接管,更名為“江蘇省立南京電燈廠”。

在用電量日趨增大,而西華門外的本廠又因規模限制,已不足以繼續發展的情況下,1919年“江蘇省立南京電燈廠”決定在下關建立分廠,定名為“江蘇省立南京電燈廠下關發電所”。本廠形成“一廠二所”的佈局,自南北兩個方向為整個南京城供應電力。而籌建分廠的人選,經黃培炎先生推薦,南京河海工程專門學校校長許肇南被委任為籌建主任。

一座没有电灯的城市

△南京下關發電廠,如今是民國首都電廠舊址大門。

許肇南一改以往聘請外國專家的慣例,親自帶領團隊進行技術攻關。次年10月,隨著第一臺1000千瓦汽輪發電機組正式投產,“下關發電所”——中國第一座自行設計、施工、安裝、運轉成功的火力發電廠開始了它長達88年的輝煌歷史。

一座没有电灯的城市

△中華民國八年(1919年)下關商董為商埠電燈失明設本埠電廠一事給內務部的呈文。

一座没有电灯的城市

△下關電廠建設委員會事業報告。

首都建設,錯落有致

但凡提到南京的城市建設,1927年後的那段歷史自是迴避不了。國民政府於南京成立時,因清末以來連遭戰亂,早已是面目全非,不僅城市規模較小,而且幾乎沒有什麼現代公共設施。

這種狀況下,首都的建設工作也就成了迫切任務。為了能夠建造一座中國現代都市作為“全國城市之模範,並足比倫歐美名城”的首善之區,國民政府制定併發布了旨在對南京實施現代化改造的城市規劃文件——《首都計劃》。

按照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的決議,“國民政府建設委員會”接管了“江蘇省立南京電燈廠”,並將西華門外的本廠與“下關發電所”合併後,更名為“建設委員會首都電廠”。

與此同時,南京的電力供應正因為如火如荼的城市建設而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儘管僅是西華門的本廠每晚就發電4000餘度,耗煤29噸之多,但電力供應依然不足。為了徹底解決這個難題,“首都電廠”決定對“下關發電所”進行擴建。此後,“西華門發電所”的老舊小型機組全部停用,由“下關發電所”承擔南京城的全部電力供應。

除了設備先進之外,當時有著“全國模範電廠”美譽的“首都電廠”整體環境也很好,不遠處就是揚子江,如今站在中山碼頭而看,滾滾江水東逝去,江面上船來船往,在當年,長江航運為“首都電廠”的運行和發展提供了很大的便捷。

一座没有电灯的城市

△碼頭的搬運工人雕塑。電廠瀕臨長江,緊靠中山碼頭,這裡是長江航運的重要節點,水陸交通都很便利。

往北不過幾分鐘路程,是下關火車站,這個曾經規模為全國之首的老“南京火車站”和中山碼頭一起,源源不斷地將成百上千噸的煤塊輸送到電廠。工人們揮舞著鐵鏟,將成堆的煤炭卸載下來,再將之送入鍋爐。這些黑色的礦物體在燃燒後所產生的熱能,會被髮電機器轉換成為電能,最終輸送到南京城的大街小巷。

此外,電廠的基礎設施建設也很出色。若是從獅子山上俯瞰下來,我們能夠看出,當時電廠的工廠區、生活區劃分得很清晰,一棟棟廠房、設施錯落有致。那幾座紅磚砌就的小樓則是由民國時期頗為有名的“華蓋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建築大師童寯的手筆自然很是非凡,其風格之優美、建築之精妙,直到今天,依然被看作是民國時期建築中工業類的典型代表。

創傷的記憶

1937年的夏天來得格外早,也很是炎熱。7月,盧溝橋畔的槍聲,讓首都市民們嗅聞到了空氣中的火藥味。30餘日後,淞滬會戰打響,數百里之外的大上海轉眼成了一座“血肉磨坊”。

上海全面開戰後的第3天,也就是8月15日,日本飛機就出現在了南京城的上空。從那之後,南京頻頻遭受空襲,醫院、水廠、電廠,一切盡皆為轟炸目標。僅僅在9月25日這天,日本人便出動飛機約百架,從上午9點30分開始,對南京進行了長達7個小時的猛烈轟炸,造成逾千名南京市民傷亡,大片城區化作廢墟。

“首都電廠”也在這天的空襲中受到重創。電氣控制室設備大部分被炸燬,所有電路控制失靈,鍋爐亦中一彈,破壞相當嚴重。此外,機房周圍也遭到轟炸,多處受損,附近的大馬路及街區幾成廢墟。

進入10月,戰局急轉直下,接連的敗報紛紛而來,為了做持久抗戰之準備,國民政府決定遷都重慶,同時將重要工廠設施遷往內地,“首都電廠”機關也在後撤名單中。隨著大批技術骨幹的疏散,以及日本飛機的狂轟濫炸,剛剛才經過黃金十年的高速發展,和杭州閘口電廠、上海楊樹浦電廠被時人共稱為江南三大發電廠的“首都電廠”就此元氣大傷。但這還只是災難的開始。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淪陷,“首都電廠”也被日軍所佔領。4天之後,包括45名電廠留守工人在內的3000多中國軍民被日軍屠殺於電廠不遠處的煤炭港下游江邊,史稱“煤炭港慘案”。抗戰勝利後,為紀念罹難的工友,電廠裡建起了一座“殉難工友紀念碑”,將殉難工人之姓名鑄列於上,以志不忘。

戰爭留給南京的傷口,直到共和國成立之後,方才慢慢癒合。城市的建設與發展離不開電力工業。為了滿足南京的用電需求,自1957年起,被收歸國有的“南京下關發電廠”實施了大規模擴建,並由此成為當時江蘇省裝機容量最大的火力發電廠。

然而進入21世紀之後,這所有過輝煌過往和厚重歷史的百年老電廠,卻因為城市的快速發展和經濟開發的需要,而不得不直面被淘汰的命運。2008年,作為中國電力工業百年發展史縮影的“下關發電廠”正式停產。但南京人並沒有因此而將之遺忘。在規劃部門的努力下,電廠舊址上,一座科普公園建立了起來。

一座没有电灯的城市

△公園裡設置的腳踏發電裝置。

將要告別南京時,已是暮色沉沉。伴著夜風,臨著江景,在城市旖旎的燈火中,眺望獅子山。耳邊彷彿傳來了陣陣的機器轟鳴,一眾浙江學子的驚歎,透過百年滄桑依稀飄來,摻雜在火車的嗚嗚汽笛聲中。

| 好文精選 |

一座没有电灯的城市
一座没有电灯的城市

●●●

以上內容由《世界遺產地理》整理

如需轉載請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