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7 厉害了我的宾川!“乡村振兴”点燃“水果之乡”群众梦想

厉害了我的宾川!“乡村振兴”点燃“水果之乡”群众梦想

以《2018年“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为主题的“乡村振兴”点燃“水果之乡”群众梦想集中采访活动于6月26日至27日开展。今天已是最后四站,小编也将告别美丽的“中国水果之乡”~宾川!四站带大家回顾完今日宾川之行!

厉害了我的宾川!“乡村振兴”点燃“水果之乡”群众梦想

第一站 菜甸村宏源合作社

宾川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素有“天然温室”、“热区宝地”的美称,是“中国柑桔之乡”、“中国葡萄之乡”也是“中国水果之乡”。这些美称的确是名副其实,今天第一站小编就来到宾川菜甸村宏源合作社,先带大家感受一下“葡萄之乡”的风采!

厉害了我的宾川!“乡村振兴”点燃“水果之乡”群众梦想

“四新”发展添动能

一是采用葡萄单幅连棚降密提质促早熟新技术。

二是采用合作农场的新模式。

三是采用一、高效节水、信息技术新设施。

四是开创葡萄生态酒庄、农业庄园的新业态。

厉害了我的宾川!“乡村振兴”点燃“水果之乡”群众梦想

有身份证的葡萄

为了进一步提高葡萄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品牌价值,合作社严格按照被批准为云南省地方农业规范的《宾川鲜食葡萄生产技术综合规程》组织生产,认真制作《葡萄生产档案》并录入宾川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现代化管理平台,实行“宏源佳品、身份有证”打码销售,切实做到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质量可追溯。

厉害了我的宾川!“乡村振兴”点燃“水果之乡”群众梦想

第二站 柳家湾华侨社区

金牛镇柳家湾社区始建于1958年1月,原名太和华侨农场,1960年接纳第一批归国印尼华侨,1960年10月至1979年,农场先后共接纳归难侨3949人,有印度尼西亚、印度、缅甸、柬埔寨、越南、马来西亚、老挝等国的归侨侨眷。金牛镇柳家湾社区,紧紧结合新农村建设侨乡异国风情特色,至今还有越南、印尼、马来西亚等各国文字、语言。侨乡文艺演出,为建设幸福、安康、和谐、文明家园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进一步体现了侨乡的“洋气”。

厉害了我的宾川!“乡村振兴”点燃“水果之乡”群众梦想厉害了我的宾川!“乡村振兴”点燃“水果之乡”群众梦想

小编来到68岁的印尼归侨赖国来家中,老人1960年回国,现如今家中已经四世同堂,儿媳是越南归侨。老人和我们说自己已适应了宾川当地的生活,现在年纪大了,除了血压有点高外身体还是很硬朗的,在家中栽栽花草、家门口空地种些小菜瓜果,生活十分惬意自得。

厉害了我的宾川!“乡村振兴”点燃“水果之乡”群众梦想厉害了我的宾川!“乡村振兴”点燃“水果之乡”群众梦想

第三站 乔甸大椿树

厉害了我的宾川!“乡村振兴”点燃“水果之乡”群众梦想

宾川县乔甸镇大椿树村是一个典型的冷凉山区村民小组。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村党支部针对群众自身发展与公益事业建设之间存在的人力、时间等矛盾和问题,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全面实行清工结账制度,即:对村内公共事务、公益事业出工、投劳等进行货币量化,年终以现金形式进行结算、平衡找补。这一制度的制定并推行极大地激发了群众积极性,有效解决了集体事业参加人员少、工作部署落实不到位等问题。有效推动了全村各项公益事业长足发展,受到全村群众的一致认可。

厉害了我的宾川!“乡村振兴”点燃“水果之乡”群众梦想

村落干净整洁,因为村子环境也有着严格责任划分区。

厉害了我的宾川!“乡村振兴”点燃“水果之乡”群众梦想

村民李克聪家中花草满院,花种都是他在山间寻得。

厉害了我的宾川!“乡村振兴”点燃“水果之乡”群众梦想

第四站 乌龙坝

乌龙坝村委会是宾川县23个贫特困村委会之一,辖大箐、老村、新村、李子园、上龙潭、下龙潭6个自然村,有农户608户2497人。乌龙坝村易地扶贫搬迁点双塘新村占地37.23亩,搬迁安置群众50户211人,其中建档立卡21户81人。项目概算总投资1220万元,其中安居房建设650万元(每户13万元,80.2㎡),配套基础设施建设570万元。

厉害了我的宾川!“乡村振兴”点燃“水果之乡”群众梦想

目前50户群众安居房已全部建成并搬迁入住,水、电、路及网络已接通到户,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

厉害了我的宾川!“乡村振兴”点燃“水果之乡”群众梦想

村民熊建宝16年从老村搬过来,12月份就已脱贫,一家三口人,现在平时在家卖些馒头花卷,还开了自己的小卖部,他说现在生活好过了,未来想盖几间供游客住宿的房间,再增加一份经济收入。

厉害了我的宾川!“乡村振兴”点燃“水果之乡”群众梦想

大理电视台 施晓倩 刘林灵 报道

厉害了我的宾川!“乡村振兴”点燃“水果之乡”群众梦想厉害了我的宾川!“乡村振兴”点燃“水果之乡”群众梦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