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還記得小時候,奶奶家的鉢鉢菜嗎?

還記得小時候,奶奶家的缽缽菜嗎?

一首“不願朝中為附馬,只要燉缽爐子咕咕嘎”形象而生動的描述了常德人為何對缽子菜如此之痴迷!常德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氣候溫溼、物產豐富,素有魚米之鄉的美稱,常德地處湘北,北方是遼闊的江漢平原,對於北方南下的寒流毫無屏障,可長驅直入,冬春寒冷潮溼,滴水成冰;而又地處洞庭湖區,地勢低窪,夏秋溼熱,炎熱時達38攝氏度以上。缽子菜正好能驅寒去溼,增進食慾,這種古老的烹食方式,是一種多湯菜餚,主料酥爛、鮮嫩,能夠較好地保持菜餚的色、香、味,汁濃味鮮。

還記得小時候,奶奶家的缽缽菜嗎?

由於古代常德地區相對閉塞,以及常德的氣候環境影響,使得被一些著名學者認為已經消失的古代百菜之王“葵菜”(即冬莧菜),還在常德種植;以及在中原地區已經消亡的古代普遍流行的“鮓”(即齋菜)這種烹調方法,常德還在使用。這就不難理解,常德缽子菜這種古老鼎食文化的遺風,與土著文化相融合發展形成的飲食方式,還能得以長期地流傳下來。

還記得小時候,奶奶家的缽缽菜嗎?

“缽子菜”又稱“燉缽爐子菜”、“燉缽菜”、 “火鍋”,它和北方的涮鍋、四川火鍋、 鍋同出一脈,它們的共同特點是用火燒鍋,以水(湯)導熱,煮(涮)食物

還記得小時候,奶奶家的缽缽菜嗎?

這種烹調方法在陶器發明的新石器時期就早已出現,直到青銅時代,那時的炊器就是“鼎”,《韓詩外 》中記敘古代祭祀或慶典,要“擊鐘列鼎”而食,即眾人圍在鼎的四周,將牛羊肉等食物放入鼎中煮熟分食,這就是古代先民“烹於斯、食於斯”炊、食合一的鼎食文化的特徵。

還記得小時候,奶奶家的缽缽菜嗎?

陶器發明的初期,對食物熱的炊器往往也是人們的食具,這種狀況延續了很長時間,雖然後來炊、食器的功能慢慢分開,但有的還一直保留著二者皆備的功能,比如漢代出現的“五熟釜”就是現代多味火鍋的鼻袒,還有“燜缽”,南北朝時稱“缹”(fou),既是製作火工菜,上火燉、燜的炊具,又是可以下襯底盤上桌直接供食,保溫性能較好的餐具,也就相當於現代“ 鍋菜”、“煲仔菜”。而常德缽子菜是將事先初步烹製好的原料,用陶製的燉缽、 鍋或金屬小鍋盛裝,隨小火爐上桌,由食者邊煮邊吃,這種方式更 完好地保留著古代先民“鼎食文化”的古樸遺風。

還記得小時候,奶奶家的缽缽菜嗎?

還記得小時候,奶奶家的缽缽菜嗎?

常德人素來喜愛熱食,有"一滾當三鮮"之說、,從味覺的最佳溫度是70攝氏度左右這點來看,缽子菜滿足了人們的品味要求,製作的原料都取材於本地所產的水鮮、畜禽、時蔬等,原料廣泛且易獲得。所以常德無論城鄉百姓家中都會做,來了客人都要燉幾個缽,否則不成敬意,三朋四友小聚,不燉幾個缽不顯氣氛之熱烈。冬季爐火熊熊,缽內熱氣翻騰、香氣四溢,驅盡了嚴冬的寒氣。就是在烈日炎炎的盛夏,常德人的甑缽爐子照樣燉得熱氣騰騰,食者大汗一出,酣暢淋漓,胃口大開,所以常德人樂此不疲,如痴如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