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2000年俄罗斯的库尔斯克核潜艇,为什么沉入海底?可以介绍一下吗?

第一军情


按照目前的官方结论,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是因为被称为“胖姑娘”的鱼雷爆炸沉没的。

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是俄海军的战略核潜艇,装备精良,有很多先进的军事技术和尖端科技。潜艇1992年建造,1994年下水,1995年正式加入俄海军北方舰队服役。

这艘先进的核潜艇排水量达到了1.39万吨,潜艇长154米,高18米。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可以携带24枚最新的超音速反舰巡航导弹SS-N-19型,可单发,也可以齐射,这种导弹能够携带高能炸药或者35吨级TNT当量的核弹头。

潜艇有两个核反应堆提供动力,可以在不加任何燃料的情况下在海上航行120天。其部分为9个防水隔舱,出现任何意外都可以关闭防水隔舱的舱门,让潜艇没有受损的部分继续运转。

但是,为什么这么先进的核潜艇还会沉没呢?

先看看官方调查报告所说的:2000年8月12日,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参加了在巴伦支海举行的军事演习,上午11时25分的时候,潜艇准备向预定的演习目标发射鱼雷。但是,潜艇之后就和指挥中心失去了联系。

指挥舰一直在呼叫库尔斯克号核潜艇,但是没有得到回应。直到8月13日下午13时,库尔斯克号核潜艇依然没有消息,俄海军演习指挥部意识到问题非常严重,于是停止军事演习,命令所有军舰关闭发动机,通过声呐探测来寻找库尔斯克号。

最先进的核潜艇失踪,这个消息立刻传遍了世界,不仅俄国内非常关注,美国和北约的海军也高度关注,西方各国海军都派出舰艇寻找库尔斯克号的位置。

在这之前,挪威北部的卡拉谢科地震观测台记录到了8月12日来自巴伦支海域的两次地震波,这个消息让库尔斯克号的失踪更加受关注。

2000年8月13日上午9时,俄罗斯海军终于找到了沉没在海底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俄海军派出微型潜艇在沉没潜艇的外围进行声呐搜索,幸运的在第9隔断仓的位置听到了轻微的敲击声。这证明,库尔斯克号核潜艇上可能还有幸存者。

库尔斯克号核潜艇通过制氧机提供氧气,就算制氧机不工作,内部的氧气也能保证艇员使用大概10天。第9隔断仓位于潜艇的最后部,幸存的官兵一定会在这里。

虽然各国都提出帮助俄海军实施救援,但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身上的秘密太多,俄罗斯拒绝了他们,决定依靠自己的力量实施救援行动。

但是,因为爆炸导致的损坏过于严重,救援行动无法顺利进行,直到8月16日,俄军方接受了来自其他国家的帮助。

不过,当救援人员打开第9隔断仓的时候,已经没有幸存的官兵了。

库尔斯克号核潜艇上的118名官兵,大多数在爆炸时丧生,有23名官兵撤离到了第9隔断仓,但是他们在8小时之后也全部遇难。(微型潜水艇探测到的敲击声被判断为声呐兵的错觉。)

总之,库尔斯克号核潜艇上的118名官兵都遇难了,115人的遗体被发现打捞,安葬在了俄罗斯。

至于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到底因为什么爆炸的?事故报告显示:当天上午11时28分,那颗准备发射的练习鱼雷发生了爆炸,导致了第1和第2隔断仓燃起了熊熊大火。大火很快就导致了其他7枚鱼雷的爆炸。

而第1枚鱼雷的爆炸,是因为零件故障导致易燃液体发生泄漏。

总之,剧烈的爆炸摧毁了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导致了这场灾难。在潜艇发生爆炸之后,两个核反应堆都被及时关闭了,没有发生核泄漏,虽然没有证据支持,但是很多人都相信,遇难官兵在最后一刻关闭了核反应堆,避免了更大灾难的发生。

当然,也有一些人不相信官方的调查报告,认为这次事故有别的可能性。

(遇难官兵家属)

但是在没有其他证据的情况下,还是应该认同官方调查的。


七追风


根据俄罗斯人在事后的调查报告,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当时发生了弹药爆炸,而且还是两次,最终该艇快速进水、结构损坏而沉入海底。

当时俄海军正在进行一次军事演习,按照计划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将会发射一枚鱼雷进行测试,但是到了计划好的时间,却迟迟不见动静,而与其沟通也屡次失败,此时俄军意识到库尔斯克号很有可能出事故了。

在艇上人员将鱼雷装入发射管时,鱼雷燃料泄露,并引发大火产生爆炸,直接导致潜艇前部大量人员伤亡,火灾蔓延后又迅速引发了规模更大的第二次爆炸,直接炸开了潜艇艇首,同时潜艇内部数个舱段也在此次爆炸中被彻底捣碎,打捞之后就后部舱段发现了前部舱段的设备残骸,可见爆炸威力之强。而这两次爆炸也被附近的地震观测站和美国潜艇探测到。

最终该艇沉入海底,但是还有部分幸存官兵活了下来,他们在撤退到尾舱前关闭了核反应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只能无望地等待救援,最终因氧气耗尽而全部遇难。


前沿阵地


库尔斯克号是奥斯卡级核潜艇,在执行演习的时候,发生鱼雷爆炸事件后,沉入一百零八米的海底。针对这种突发事故,潜艇在设计的时候已经为这种情况考虑过了,潜艇一共有两个救生区。

分别位于位于指挥室围壳内的集体漂浮救生舱和位于艇首鱼雷舱,指挥舱、轮机舱,这些都是可以供艇员逃生紧急出口。集体漂浮舱可以从压力巨大的极限深度海底上浮到海面,艇员逃生出口可以在合适的深度下让艇员着个人救生装逃生。


但是库尔斯克核潜艇,在短短的几秒内引起了鱼雷连环爆炸,巨大的压力和冲击力,不仅摧毁了鱼雷舱和邻近舱室,并且爆炸冲击波还通过空调管道传到潜艇第一到第五隔舱。紧急通道直接受到爆炸波冲击,失去了本来拥有的效用。至于轮机舱的艇员紧急逃生通道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或许是因为船员的训练不到位,或许是因为没有适合的深水呼吸器,或许是担心水深太深,巨大的压力导致逃生口变形。也许是准备固守待援,后来无线电信号和灯光信号救援没有发射出去,艇员也没力气逃生了,具体情况只有当时的遇难者知道了。

库尔斯克核潜艇上只有23人撤到第9隔舱,集体漂浮救生舱所在的舱室已经全体阵亡。奥斯卡级核潜艇还在艇首和艇尾装备了B-600求救漂浮信标。能在1000米的深度下发射出去并且发射无线电和灯光信号求救。该信标在库尔斯克号事故中失灵没能释放,以上原因是导致潜艇全员阵亡的主要因素。


四十五度历史


这件事情笔者记得非常清楚,当时看了一堆报道,有一篇报道复述了库尔斯克号事故的全过程,记忆如下。

2000年8月12日上午,俄罗斯海军北方舰队举行海空联合作战演习,演习科目为潜、舰攻防,部署的潜艇为北方舰队一艘949“安泰”级巡航导弹核潜艇,也就是K-141“库尔斯克”号,舰艇为北方舰队的旗舰“彼得大帝”号巡洋舰,按照要求双方在预定海区(巴伦支海南部)实施自由搜潜、反舰作战。上午10时,“库尔斯克”号首先发射了一枚潜射巡航导弹训练弹,此时情况一切正常,上午11时25分,“库尔斯克”号准备向模拟攻击目标发射鱼雷实施攻击,但是从此之后却突然与水面舰艇失去了声呐接触。

事后还原,为库尔斯克号内部的潜艇兵将一枚76型650毫米重型鱼雷装入发射管时,其内部的过氧化氢燃料发生了泄露,并在同铁锈接触后迅速发生反应,巨大的反应压力压碎了鱼雷外壳,导致鱼雷内部的可燃性液体(煤油)泄露并剧烈燃烧起来,又进一步引燃了鱼雷架上的其它鱼雷, 并最终导致了整个鱼雷舱的大爆炸。剧烈的爆炸炸碎了“库尔斯克”号的整个艇艏,并破坏了全艇结构,导致潜艇迅速沉入海底。大多数舰员当场死亡,仅有艇艉的23名艇员躲入逃生舱试图等待救援,但是由于全艇管路遭到破坏,逃生舱在事发后8小时已被海水灌满,此时全艇官兵全部阵亡。


军武次位面


“俄罗斯自有它独特的一面,对于俄罗斯,你唯有信仰。”19世纪的沙俄著名诗人丘特切夫曾这样写道。

2000年,俄罗斯的库尔斯克核潜艇,在军演中沉入海底,118名官兵全部罹难。当时刚上位总统不久的普京,面对美国CNN记者拉里·金提出的“库尔斯克号究竟怎么了”的时候,很独特地回复道:“它沉了。”

普京的话,甚至可以说让人难以言喻,毕竟库尔斯克号沉没的前几天,普京在波罗的斯克港举办的“俄罗斯海军大阅兵”中表示,俄罗斯要发挥国际作用就必须扩大海军的规模。

库尔斯克号一沉,啪啪就打脸普京,随着俄军救援行动的失败,沉没的还有俄军的全部声望。

那么,库尔斯克号在那天,究竟船上发生了什么呢?可怕的意外,深海之中,它发生爆炸……

库尔斯克号是俄罗斯海军奥斯卡级巡航导弹核潜艇,当年是显赫一时的存在,号称世界吨位最大、武备最强的巡航导弹核潜艇。1994年5月下水,1995年1月正式加入北方舰队服役,隶属第41巡航导弹核潜艇大队,编号K141。

它的体长154米,宽18.2米,上浮吃水9.0米,排水量1.39万吨,可以下潜的最大深度为600米,深海航行的速度可以达到28节,水面航行速度超过19节,续航能力长达120天。

库尔斯克号最大的威慑力是能发射核弹头,350吨TNT当量的那种,采用SS-N-19超音速反舰巡航导弹,当年没有哪个国家有对付这种导弹的有效武器。

2000年8月12日,库尔斯克号参加巴伦支海的军事演习,担任水下演习的指挥舰。当日11时前后,库尔斯克号发现“敌人目标”立即下潜,准备攻击行动。可惜,不久库尔斯克号与地面失去联系,大家都以为核潜艇的通讯设备发生故障,于是开始一次次呼叫库尔斯克号。

很快附近的挪威地震局检测到两次低强度地震波,震源来巴伦支海海域,里氏震级约为2.2级。13日,北方将对司令波波夫上将向媒体通报演习情况,高度评价海军官兵的作战水平,此时库尔斯克号的联系尚未恢复……

14日,深水营救装置——警钟号微型潜艇,发现沉入海底的库尔斯克号,并受到库尔斯克号nebula发出的敲击艇体的信号。地面人员获知消息后,立刻让核潜艇的设计人员赶往出事地点,并着手营救艇上人员。

15日,20多艘俄罗斯海军舰艇聚集在出事海域,当时海面气候恶劣,对接没有成功。16日,普京第一次正式表态,他说:“为了救出被困船员,我们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

17日,英国、挪威的救援人员匆忙赶往巴伦支海,库尔斯克号面临灾难性的形势。18日,俄罗斯救援装置首次接触海底逃生舱口,但是没有成功对接。19-20日,英国、挪威的救援力量到达,由于库尔斯克号破坏严重,人口方法打开舱盖失败。

21日,挪威潜水员经过努力,终于打开库尔斯克号应急舱的内外两层密封舱门。最为担心的画面出现,隔离舱全部灌水,被困的船员全部遇难。

库尔斯克号的沉没,让普京遭遇上台以来最严重的指责,他被推倒风口浪尖上。由于不当的处理方式,导致家属们对当局是怨气冲天,普京后来也承认:自己刚刚赢得大选,对处理突发事件,明显缺乏经验。

2001年10月29日,俄罗斯调查委员会公开了造成此次潜艇沉没事故的原因:鱼雷舱发生爆炸,泄露的燃料随后引发大火,火势印版弹药舱,潜艇主体紧接着爆裂沉没。尽管疑点重重,但库尔斯克号事件就此画上句号。

后来,俄罗斯拨出多达1.3亿美金的专款来打捞库尔斯克号,有机密武器的前半段靠俄罗斯自己打捞,而请来的荷兰公司只负责后半段的打捞工作。


子屠龙


首先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当时是在水下进行鱼雷发射演习,由于鱼雷燃料泄漏的问题然后又在艇内爆炸,而且引爆了其他发射管里面的鱼雷。所以强烈的爆炸就直接导致了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断成两截。所以直接沉了,艇上118人全部遇难。


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属于949A型是苏联第四代巡航导弹核潜艇,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战术核潜艇。拥有最强大的武备,先不说它装备的潜射导弹,光是533毫米的鱼雷和650毫米鱼雷可以对包括航母在内的所有战舰进有着致命的威胁。所以自己挨了一发,就沉了。所以证明了这鱼雷的强大威力。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核潜艇被称之为“深海幽灵”,它潜伏在敌人意想不到的地方,等待敌人出现失误,然后给予致命打击。在核潜艇领域中美俄三国一直处于前沿位置,但是出现事故最多的要数美俄两国。其中俄罗斯的库尔斯克核潜艇曾经出现过重大事故,伤亡惨重。

库尔斯克核潜艇属于苏联949型导弹核潜艇中的第12艘,潜艇名字以苏德战争中交战的城市库尔斯克命名。该型潜艇是俄罗斯的第四代潜艇,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战术核潜艇之一,可以攻击航母,曾被俄罗斯认为是“航母终结者”,是俄罗斯海军反航母的核心力量。该型潜艇水下排水量2万吨,拥有24枚超音速反舰导弹和28枚鱼雷,造价10亿美元,还有9个防水舱,即使被鱼雷击中,也不会立即下沉。

2000年8月12日,库尔斯克核潜艇跟随北方舰队参加演习,在演习当中库艇的任务是搜寻并击沉“彼得大帝”号巡洋舰,它发射了一枚反舰导弹教练弹,发射的时候一切正常。结果到了中午时分,库艇发生了爆炸,随之沉入到了巴伦支海108米深的海底。沉入海底后又发生了一次大爆炸。8月20日,俄罗斯海军救援工作陷入停顿,不得不同意让挪威潜水员潜水下去查看事故现场。经过确认,发现潜艇上的118人全部遇难。大爆炸导致遇难人员的尸体十分的狰狞,恐怖。幸运的是,当时船员们在最后关头关闭了核反应堆,才没有造成更大的悲剧。这个惨剧暴露出俄罗斯海军管理不善,粗心大意,给其他国家的海军提了个醒。(欢迎关注第一军情,若有其他问题,请军迷朋友们在评论区留言。)


第一军情


因为库尔斯克号上的鱼雷出现了问题,所以导致该艇因爆炸沉没。

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的残骸

库尔斯克号(K-141),是“奥斯卡II”级核潜艇的11号艇。该艇于1992年3月22日,在北德文斯克的造船厂开工建造,于1994年5月16日下水,同年12月30日,进入俄罗斯海军北方舰队服役。

2000年8月10日,北方舰队在巴伦支海,举行代号为“夏季-X”(Summer-X)的大规模军演。这次演习,是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进行的第一次大型军演。在这次军演中,俄罗斯海军出动了30艘水面舰艇和3艘潜艇。

在演习的第一天,库尔斯克号成功的发射了一枚P-700“花岗岩”反舰导弹。两天后,也就是8月12日。当地时间8时51分,库尔斯克接到命令,准备进行鱼雷发射演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之后,11时28分,正当库尔斯克号准备以彼得大帝号巡洋舰为目标发射演习鱼雷的时候,艇上发生了爆炸。

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的残骸

这次爆炸的威力,相当于100至250千克TNT当量。135秒后,又发生了第二次爆炸。第二次爆炸的威力十分巨大,相当于2至3吨TNT当量。它将库斯克号前部彻底炸毁(事后打捞发现,整艘潜艇的前半部上方完全消失)。随后,库尔斯克号便沉到108米深的海底,沉没地点距离北莫尔斯克约135公里,具体位置为北纬69°40',东经37°35'(与爆炸地点偏移了400米)。

2002年7月26日,在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两年后,俄罗斯总检察长弗拉基米尔·乌斯季诺夫宣布,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最初的爆炸,是四号鱼雷发射管中的演习鱼雷,因过氧化氢燃料泄漏引发的。第一次爆炸,让处在这里的7名潜艇兵全部遇难,并引发大火。随后,大火通过通风管道,进入了第三隔舱和第四隔舱,引发了第二次爆炸。第二次爆炸,将潜艇上炸开一个破洞(22平方米),指挥塔里的人员,也因为这次爆炸全部遇难,这也就是为什么该艇没有立即紧急上浮,或者是发送求救信号。

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的残骸

爆炸事故发生后,虽然俄罗斯和挪威,均试图营救库尔斯克号上幸存的人员,但艇内所有官兵仍全部死亡。后来的研究发现,虽然大多数人死于爆炸时或爆炸后数分钟内,但一些人在潜艇尾部存活了数小时(约23人)。

2001年,荷兰的营救队将库尔斯克号的残骸打捞了起来,随后被拆解。而遇难的118名官兵中,只有115人的遗体被发现,现在均葬在俄罗斯。


鼎盛成宁


库尔斯克号是被自己的鱼雷送入海底的。根据事后调查,库尔斯克号曾经出现了两次爆炸,第一次爆炸当量约50公斤TNT,第二次爆炸当量约为4.5吨TNT,大约5-7枚鱼雷的爆炸威力。

K141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是苏联949A型巡航导弹核潜艇12号艇,1995年1月加入俄罗斯北方舰队服役。艇长154米,宽18.2米,水下排水量19400吨,水下最高航速32节。配备24具45度倾斜的导弹发射筒,可携带24枚3M-45花岗岩重型反舰导弹,该导弹最大射程550公里,可携带750公斤常规战斗部或50万吨当量核战斗部。除此之外还配备4具533毫米和2具650毫米鱼雷发射管,此次事故的源头就出现在650毫米的65-76型鱼雷的训练雷上面。

2000年8月12日,库尔斯克号参加巴伦支海夏季-X军事演习。上午11点25原计划向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导弹巡洋舰发射一枚模拟鱼雷,但是该艇突然失去联系。位于挪威的挪威的卡拉谢克地震台在11点28分和11点30分监测到巴伦支海海域出现两次低烈度地震波,之后比对爆炸当量确认就是来自库尔斯克号爆炸事故,也就是说库尔斯克号发生过两次爆炸。

根据调查,问题就出现在650毫米65-76型鱼雷身上。当天被推入鱼雷发射管的一枚65-76鱼雷由于焊接问题出现过氧化氢泄露。11点28分泄露的过氧化氢接触了铁锈(过氧化氢会在铁锈的催化下急速分解成氧气和水)发生强烈的分解反应生成大量氧气,氧气大量聚集发生物理性爆炸,爆炸导致鱼雷外壳出现碎裂煤油外泄并引发大火,火势借助之前产生的氧气迅速蔓延,整个鱼雷舱燃烧熊熊大火。舱内的鱼雷被近400度的大火炙烤,2分15秒后的11点30分另外7枚鱼雷被引爆。这次爆炸是绝对致命的一次,高速冲击波瞬间击毁舱壁和耐压艇壳,前4舱被炸开大洞,人员几乎全部死亡,海水急速涌进舱内潜艇彻底无法挽救。至于核反应堆因为舱壁的阻挡和减震系统的作用并没有遭到毁灭性破坏,而且有迹象显示核反应堆在最后时刻被关闭。

至于为什么第一次爆炸时指挥系统没有立即做出上浮和紧急逃生的命令。从目前来看,指挥系统可能在第一波爆炸时就已经被摧毁。第一次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沿潜艇的通风系统到达指挥室,指挥人员在这波冲击波和冲击波带来的浓烟火焰中已经倒下。

在潜艇发生事故之处,俄罗斯人并没有意识到潜艇已经出事,直到晚上11点30分库尔斯克号没有按计划升起浮标俄罗斯才发现潜艇失去联络随机开始寻找,直至13日上午9点左右才确定潜艇沉没位置。最终潜艇上118人全部遇难,其中转移到第9舱的23人在事故后8小时才遇难,遇难原因可能是空气过滤器接触了水发生火灾导致第9舱也起火。2001年10月22日库尔斯克号被打捞出水。


雏菊西瓜Peterpan


K-141库尔斯克是O级的949A潜艇,以其报告名称称为OSCARII,是OSCARII级的倒数第二艘潜艇,经过设计和批1990年在俄罗斯北部SFSR的阿尔汉格尔斯克附近的Severodvinsk的苏海军事造船厂开始建造。 在建造K-141期间,尽管发生了解体,但是工作继续进行,她成为崩溃后首批完成的第一艘海军舰艇之一。 K-141由俄VMF舰队继承,于1994年发射,之后于12月30日由俄海军委托,作为俄罗斯北方舰队的一部分。随着苏方遗留的命名系统,K-141被命名为库尔斯克。

2000年8月12日,K-141库尔斯克号在巴伦支海沉没,事故杀死了所有118名人员。附近的船只记录到了最初的爆炸,第二次的时候发生了更大的爆炸,爆炸时间为2分15秒,足以登记在远在阿拉斯加的震度仪上。俄海军没有意识到该潜艇已经沉没,并没有停止演习,搜索它超过六个小时。 由于该潜艇的紧急救援浮标已被禁用,因此他们需要超过16小时才能找到沉船。

在大部分残骸被提出后进行的官方调查以及对碎片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库尔斯克的船员准备装载一个假的65-76“套件”鱼雷,当练习鱼雷套管中的错误焊接导致高 测试化物(HTP)泄漏,导致油燃料爆炸。最初的爆炸炸毁了内部鱼雷管盖和外部管门,点燃了火,摧毁了鱼雷室,摧毁了第一和第二隔间之间的舱壁,严重损坏了控制室,使控制室工作人员无法工作或死亡,以及 导致潜艇下沉。 这次爆炸引起的强烈火灾反过来引发潜艇撞击底部后五到七枚鱼雷弹头爆炸。 第二次爆炸相当于TNT的2至3吨。

炸塌了前三个舱室和所有甲板之间的舱壁,在船体上撕裂了一个大洞,摧毁了四个和五个舱室,并杀死了第五个舱室核反应堆前方的所有活着的人。另一种解释是,机组人员既不熟悉也没有训练过发射HTP鱼雷,并且在不知不觉中遵循了针对非常不同类型的鱼雷的准备和射击指令。 加上监督不力和检查不完整,发起了一系列导致爆炸的事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