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工資理財四步走,年終你也會變成白富美

有人說閒錢理財,可是閒錢是怎麼來的呢?如果說把每月花剩下的錢叫閒錢,那麼閒錢也太少了,甚至於根本就沒有閒錢。理財不是等有錢了再理,而是在每月的工資收入中拿出一部分錢來理財,達到即保證日常消費,又有所盈餘的目的。

工資理財一定要保證四步進行,能達到這四步,說明你在年底就是個有資產的人,變成白富美指日可待。

一、把工資分成三份額,實現原始積累

如果你還未開始理財,那麼最初理財時建議把工資分成三份,一份是生活支出,佔50%;一份是理財金額,佔30%;一份是其它意外支出,佔20%。

假如你的月工資4500元,那麼用於生活方面的支出要預留50%,即2250元。月光族的你可能認為這點錢不夠生活支出,這時就不能由著性子隨便花了,因為既然我們想理財就要有對自己狠一點,短暫的經濟緊張是暫時的,當理財形成習慣後,你就會發覺原來2250元也能維持一個月的生活支出。

用於理財的錢佔30%,即1350元。這部分錢最好投短期理財產品,比如一個月或者三個月理財產品。這什麼說要投短期呢?因為你是理財初起步階段,要想大額投資只能快速的把每月的投資回籠匯聚在一起。另外,理財初期,也是培養興趣時期,資金快速回籠並且有收益更加吸引你進一步投資的慾望。如此,要每月堅持定期投資理財,實現原始積累。

用於其它支出及意外支出佔20%,即900元。時刻記住這部分錢不是生活必須支出,而是預留的其它支出,如果本月這部分錢沒有支出,或者支出有節餘,那麼月底時的餘額即刻拿去投資。

二、工資理財選定投,每個月投資成本沒壓力

工資理財的特點就是用工資收入做本金,所以最好的理財方式就是每月定投,無論是定存還是定投,都是最好的方案。比如定期存銀行,也叫零存整取,雖說利息低很多,但重要的是定存能幫你攢得下錢,當錢攢到一定數額時取出再去做收益高的投資。

或者理財產品每月定期追加成本,只要發工資了就投進去一部分;或者基金定投,分攤成本,減少損失。但本人不建議剛開始理財的小白定投基金,雖說定投分攤了成本,但風險還是有的。最好投資穩盈產品,不擔心本金受損。

三、攢錢投資不可間斷,讓理財形成習慣

隨著每月工資份額的劃分,投資理財部分的積累日益多了,這時把投資的錢逐漸的匯聚起來變成大額,投資收益率更高的半年期或者一年期理財產品。而每月的攢錢和投短期繼續堅持,為下一個大額資本做積累。

如此堅持半年後,看著時常收回的本金加收益,你就會覺得原來理財不僅科學分配和打理自家的資產,還會賺收益使資產增值,那麼此時你就會自覺的去想辦法理財,因為理財已經形成了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

四、控制風險,不激進,不冒險,不貪圖高收益

理財投資不僅鍛鍊自己的智慧,也鍛鍊一個人的膽量。投資也會受環境的影響,比如剛開始小心翼翼的投某寶,慢慢的覺得某寶利息太低轉投其它,再漸漸往高收益投資,從保守黨晉級為激進派,都是貪圖高收益的原因。

但是,工薪族本來就沒錢理財,如果貪圖高收益本金虧損的話,不能承受損失之痛,對自己是非常嚴重的傷害。所以不要想著一口吃成胖子,既然參與了理財,就要穩步健康的賺取收益。理財不像坐高鐵那樣突飛猛進快速的抵達終點,而是像坐綠皮火車似的,不怕慢,就怕站,只要你不下車,就會穩步前進,最終也會把你送達目的地。

控制風險,不激進,不冒險,不貪圖高收益

理財投資不僅鍛鍊自己的智慧,也鍛鍊一個人的膽量。投資也會受環境的影響,比如剛開始小心翼翼的投某寶,慢慢的覺得某寶利息太低轉投其它,再漸漸往高收益投資,從保守黨晉級為激進派,都是貪圖高收益的原因。

但是,工薪族本來就沒錢理財,如果貪圖高收益本金虧損的話,不能承受損失之痛,對自己是非常嚴重的傷害。所以不要想著一口吃成胖子,既然參與了理財,就要穩步健康的賺取收益。理財不像坐高鐵那樣突飛猛進快速的抵達終點,而是像坐綠皮火車似的,不怕慢,就怕站,只要你不下車,就會穩步前進,最終也會把你送達目的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