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什麼說“七十三”和“八十四”是老人的兩道坎?

泛亞環宇


“儒家信仰”的餘波

“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到”這句話在中國人心中的輻射威力可以說是非常巨大了,因為人固有一死,誰都心有畏懼,沒活到這個歲數的老人自不必說,好容易活到這把歲數了,“坎”年一到,這句話金鐘罩鐵布衣一般,逃都逃不過,但凡想起,總是戰戰兢兢,唯恐奇災異禍,就此一命嗚呼。

這兩句話有科學道理嗎?用腳趾甲想一下,其實並沒有。它不比蘇洵所謂的“月暈而風,礎潤而雨”,是可以用自然科學理論來解釋,並且說得通的。那麼這兩句話是怎麼來的呢?

七十三這道坎,拜“聖人”孔老夫子所賜——他老人家生於公元前551年,死於公元前479年,週歲72歲,虛歲73歲;八十四這道坎,拜“亞聖”孟老夫子所賜——他老人家生於公元前372年,死於公元前289年,週歲83歲,虛歲84歲。

中國自古以來有根深蒂固的儒家信仰,連孔孟這兩位聖人都邁不過這道“天坎”,更何況我們這些修為不深的凡夫俗子?

據說毛主席在世時就常常唸叨這兩句話,果不其然,他在83歲那年仙逝了。他這種重量級的偉人印證了這句話,自然使這句話的殺傷力又瞬間翻倍了。

代言人表示,我明明超乎尋常地高壽了

這兩位“天砍”代言人如果天上有知,肯定覺得糊里糊塗做了這個不怎麼吉利的免費代言,非常虧得慌。

孔子說過“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愈矩”,但在他所處的時代,人們的平均壽命只有三十多歲(保守的說法是30歲)好麼!立得住的人,活到哪個年齡段都挺不容易的,活到七十,當然可以從心所欲了,別說七十三,七十一,七十二,那都是值得鼓盆而歌的,是難得的喜喪。至於活到八十三的孟子,顯然已經是古代長壽老人中的戰鬥機了。

現代醫學的帽子套不住

也有一個說法,試圖為這句俗語套上一個現代醫學的帽子——人的生命活動有自己的運行週期。人到老年,正好以11年為一個週期,那麼算下來,正好是73歲和84歲的時候(恕答主愚笨,算了半天,也實在沒整明白這是怎麼得來的)。

這個解釋認為,當生命活動的週期運行到“拐點處”,就像我們在盤山公路上開著一輛車時遇到了危險的大轉彎,稍有不慎,就容易衝下懸崖。

這個解釋明顯是靠不住的,每個人都如同一臺微妙的生命機器,運行久了,自然會有老損,但老損的速度受運轉強度和外在因素的影響,自然各有不同。所以有的人死得早,有的人死得晚。如果對全中國70歲以上老人的病逝年齡做一個統計,答主敢拍著胸脯保證,年齡分佈是相對均勻的,絕不會在73和84這兩個時間節點上,出現兩個高峰。

天砍特別多,大家好好過

人活一世,挺不容易的,73和84是兩個大砍,年輕時就沒有各種砍嗎?當然有的。

你看,民間傳說中,就有“三十三大拐轉,六十六不死掉塊肉”的說法,也有“三十六,過門檻”的說法(並且還整得有理有據,周瑜、龐統、馬良都是36歲時死的)……這麼說下去,感覺都沒法踏踏實實活了。

依答主所見,在人生這條單行道上,其實年年都是歧路,也年年都是坦途。好好活著,用心活著,珍惜每一天,比什麼都重要。

乾了這碗雞湯,願我們都能好好活得更久!


飲水君


俗語曰:“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意思是在這兩個年齡段去世的老年人比較多。說起來,這其中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據說孔子死時73歲,孟子去世時84歲。中國人從古至今深受儒家思想薰陶,認為聖人孔子和亞聖孟子都不能活過這兩個年齡,作為他們的後人,我們沒有什麼資格超越聖人。

但奇妙的是,確實有很多老人正是在這兩個年紀去世的。為什麼?

這要從生物節律說起。生物節律,既人從懷孕→出生→成長→成熟→衰老→死亡這一過程中發生變化、變更的階段性規律,叫生物節律。

俗話說:“三翻、六坐、七軲轆、八爬....,四五六歲換奶牙.....,十一二三來精(移精)假(月經)....,二十左右長大牙,二十三歲竄一竄(個頭高矮發育停止),二十五歲鼓一鼓(生長髮育較結實)...三十二歲到巔峰。接下來人體逐漸走向下坡,四十三過眼關,花不花四十七八,五五前後人進坎,六十六不死也得掉塊肉,七十三、八十四閻王爺不叫自已去,九十二歲闖天關(西天、鬼門關)”等,民間諺語就來自生長規律的總結。

古有“人活七十古來稀”之說。

人在七十三歲前後發生變更的主要部位是人體大腦,此期間保養好,心態好的老年人相安無事,安全度過進入下一階段生物節律變更期。

對心態不好的老年人來說,大腦老化較明顯,腦萎縮導致老年痴呆,老年性精神病,老年憂鬱症,情緒極不穩定,不想活,自殺慾望較強,自殺律較高。

此外還有“七十不留食”之說。

老年人體虛弱,你請他吃飯,說不定就死在飯桌上。說“閻王不叫自已去”是迷信,說“腦萎縮導致”的就是現代醫學的說法。

接著進入“八十四”歲階段,此階段的老年人,絕大部分都出現腦不同程度萎縮,反應遲鈍,行動緩慢,臟器衰微,身體脆弱,跌倒主要原因是腦子指揮失靈,動作滯後不協調,導致控制失靈而摔倒死亡。

還有“八十不留宿”之說。

意為,留八十歲老人在家過夜,說不定就睡死過去...。老年人從腦到機體臟器老化,隨時都有臟腑運作進入停擺停止的可能,常有一覺不醒,睡死過去的事發生。

剩下的老年人身體保養好、心態好,注意養生的人進入九十二歲生物節律期,此期老年多因機體衰老致死,即老死的較多。

關於生物節律時間段的化分是相對的,不能絕對化。

生物學家根據動物細胞分裂的次數推算人的壽命,人類的正常壽命應在100歲以上。還有生物學家認為,一般哺乳動物的最高壽命,相當於它們性成熟期的8-10倍。如果人類的性成熟期按14-15歲計算,則人類的最高壽命應是112-150歲。

人雖不能萬壽無疆,但只要心情愉快,飲食有節,勞逸適度,起居有常,有病及早就醫,是完全可以通過後天的調養推遲衰老,從而延年益壽的。

事實上,古今中外也確實有不少人是活到百歲以上的,可見,健康長壽是完全可能的。


有書課堂


"俗話說“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73”,“84”這兩個年齡數字是怎麼來的呢?有許多種不同的說法:

一、流傳最廣的說法

它和我國古代孔子和孟子兩位聖人的死亡年齡有關。

一位是春秋戰國時期的“聖人”孔丘,一位是戰國時代的“亞聖”孟軻。古代人的年齡都是以虛歲計算的,正巧孔子年滿七十三虛歲時歸天,孟子活到八十四虛歲時壽終。

因為孔、孟都被尊為“聖人”, 我國古代對孔子和孟子十分推崇,所以,人們把他們歸天的年齡視為不吉利之年。

並把這兩個年齡說成壽命的“坎”,認為聖人都容易在這兩個年齡死去,何況一般老百姓呢?

二、推敲出來的說法

真要推敲這種說法是從哪來的,就會發現,至少在元、明至清初,“七十三八十四”只有一種含義,就是專用來形容某人說話東一句西一句、嘮嘮叨叨、沒完沒了。

如《水滸傳》第二一回:“(唐牛兒)板壁縫裡張時,見宋江和婆惜兩個都低著頭,那婆子坐在橫頭桌子邊,口裡七十三八十四隻顧嘈。”

《三言二拍·醒世恆言》 第十三卷:“卻有一個三都提事使臣,姓冉名貴……只管南天北地,七十三八十四說開了去。”

《醒世姻緣傳》第四十八回:“打得那素姐口裡七十三八十四無般不罵。”

三、按壽命長短的說法

人活七十古來稀,在過去很少有人活過七十歲的,而到七十歲,你又能很健康地活過前三年(即73歲)老百姓說的第一道“坎”。多數人就能再活十年,我們中國人說壽一般是以十說的,十代表更大的意思,是個吉樣數,再活十年就是八十三,八十三活個滿年也就是八十四,也就是第二道坎。

四、命相學兇吉的說法

有人從甲子紀年與命相學上加以解釋:遠古黃帝大戰蚩尤,接連九敗,乃至泰山祈禱,天乃降下六十甲子,用於紀時,又命九天玄女傳授奇門兵法,故能擒殺蚩尤於涿鹿。

如:七十三歲的時候,是“丁丑”年,“丁丑”為太歲,此乃凶神,太歲中“丁”洩年柱中的“甲”,導致命主精神不振,而地支“醜”直克命主年柱中的“子”,導致命主肉體遭受兇克,所以對於甲子年出生的人,“丁丑”年是個兇太歲!即人在七十三歲的時候,八字容易被克。七十三歲是個關口。

同理,而地支“子”則與太歲“子”比肩對抗,實乃凶年也!故84歲對一般來人說,也是凶年!

五、科學週期性的說法

科學家們對這種現象進行了反覆的研究,發現人的生命有一個週期性的規律,大致是7~8年為一個週期,循環往復。

每個週期中存在著生命活動的高潮和低潮。一般週期的中間年齡為高潮,而週期的始末為低潮。高潮稱健康穩定年齡,人的免疫能力較強,去世的人就少;低潮稱健康減弱年齡,人的免疫能力較弱,去世的人相對較多。

7年的週期為7、14、21、28直至84歲;8年的週期為8、16、24、32至72歲,而73和84這兩個年齡都超過了古稀之年,人體的免疫能力減弱了,再加上處於生命週期的低潮期,去世的人相對就會多一些。

那麼老人如何闖過“73”“84”的坎呢?給出以下幾個建議:

一、心態調節是首位

儘量多回憶過往的愉快往事,回味當時的幸福體驗,多設想今後美好的生活,不要讓過去的痛苦和不幸籠罩和掩蓋自己,糾正自身性格的缺陷,保持樂觀、開朗、自信的心態有利於老年人克服疑病症。笑一笑,十年少!

介紹五個避免生氣的方法:

1、是躲避;不去正面面對,對少管就少管。

2、是轉移,人家罵你,你去下棋、釣魚,沒聽見;

3、是釋放,找朋友談談,釋放出來,擱在心裡要得病的;

4、是昇華,就是人家越說你,你越好好幹;

5、是控制,別人火時,不能開心至少可以平靜。忍耐不是目的,是策略。

二、理智治病調養的理念

1、面對現實。當年老患病後,醫院治不好許多病,1許多事力不從心,面對現實,不急不躁,能做到哪一步是哪一步,只要盡力了就行了。

2、多種選擇。主流醫學治不好的病,非主流醫學的中醫、民間驗方、個人經驗可能有很多方法可以選擇輔助配合,關鍵要有智慧去選擇。

3、尊重差異。有的治療不一定有效,要在患者能夠接受的範圍內盡力尋求無傷害的有效的措施。讓患者保持良好心態,可能比方法本身更重要。

三、 合理規範飲食很重要

1、是0.618黃金分割:副食6主食4;粗糧6細糧4;植物6動物4。

2、要吃7成飽,一輩子不得胃病,吃8成飽最多了,若吃10成飽,那2成沒有用,是廢物,是致病的元兇。

四、把握好運動起居

1、老人不易過度運動,散步就是好方式,每天能堅持走 20分鐘至一小時,必有好效果。

2、睡好覺。因人而異,每天睡好六至八小時。午睡時間是午飯後半小時。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飲食、生活條件和醫療條件等比從前都有了大幅度提升,平均壽命大大提高了,甚至出現了百歲老人。


有書共讀


人活七十古來稀,是說在過去很少有人活過七十歲的,這也客觀地反映了古人的壽命極限。在古人看來,只要你活過七十,就還可能再活三年,如果在這三年裡,能吃能喝,沒病沒災,那麼再活十年應該是沒問題的。但是因為人活七十已經是老壽星了,是很少見的,那麼活到八十就更少見了。因此說人活到七十是上壽,活到八十就是上上壽了。因此說人活七十,再上衝三年就為人壽命的第一個極限,也就是第一道坎,也是老百姓說的第一道關口。如果在七十有三的這最後三個年頭,身體依然健康如故,多數人再活將近十年是有希望的,也是很常見的,但超過十年那要看你的造化了。我們中國人說壽一般是以十說的,十代表更大的意思,是個吉樣數,因為在數字中九最大,比如說天高,就謂九天,十在九之上,可謂更大,也代表極限。是故人闖過七十三這個關口,再活十年就是八十三,八十三活個滿年也就是八十四,這就到了人生的最後極限,也就是第二道坎。要不古話說,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收自己走,就是閻王不在生死簿上劃你的名字,你想活也沒門了。還有句古話說,七十三,八十四,不死就是眼中刺,為什麼說是刺呢?因為活到這個年齡,兒女也老了,在古代生產力低下,人活到這個年齡,兒女無法養老,由於壽命短促,做兒女也怕自己死了無法為父母送終。不能為父母送終是大孝,有違天倫綱常,因此,這種無奈和憂慮,就是所謂眼中的刺,看著高壽的父母高興又難受。個人管孔之間,不喜勿噴!


古槐長青


孔子七十三歲過世,孟子八十四歲過世。所以古代老人為了自謙不願比聖人長壽。如果古代老人能活到八十五歲,後面對標的還有伏羲,彭祖……


任易




自古道人生七十古來稀,超過七十大關之老人,那就是說走就走的的壽齡了。至於為什麼還有七十三,八十四之坎一說呢,因為民間有諺語: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的說法。更有孔子七十三歲過世,孟子八十四仙逝,儒家視孔孟為二聖,他們之死的年齡就被神化為人生的二大壽年之坎了。也是儒家尊崇先聖的一種認識,認為聖人都為七十三,八十四而擋住,凡夫俗子豈能強於先聖?故把七十三八十四定成人生壽命的二大坎。更有後來者,七十三,八十四過世的,那就更迷而有信了,俗話講:迷信,迷信,信則有不信則無。我們可以看到活過七十四,七十五,七十六,七十八。八十五,八十六,八十八多了去了。百歲老人大把大把的存在,那又該如何?



要說到人生到底有多少個坎,其實我們從孃胎出來就是一個坎,難產死的,就是沒有過坎的。其實坎:就是一種磨難,一份經歷,一種挫折。對於生命,對於感情愛情友情,都是有無數的坎。事業的成敗,忠誠與背叛,無一不是人生一個又一個的坎。有人總結了人生十大年齡之坎共參閱:11歲是第一個坎,19歲第二個坎,29歲第三個坎,33歲第四個坎,39歲第五坎,44歲第六個砍。49歲第七個坎,59歲第八坎,65歲第九個坎,69歲就是第十個坎。其實生老病死,是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自然規律,只要我們活的開心,活的精彩,人生就沒有遺憾。願大家一生快樂而幸福!沒有坎坷,不留遺憾。



愛你就象愛花一樣


“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本身去。”,這是一句在中國民間傳佈的老古話,意思是人老了往後會履歷兩道“坎”,一個是73歲,一個是84歲。說實話,我奶奶在我小時辰的時辰也經常在閒談的時辰說過這句話,老是感傷本身的餬口不易。奶奶也沒什麼文化,有點迷信,所以60多歲的時辰就讓叔伯和父親打好壽材,做好老衣,說先預備好到時辰就不會慌張。然後奶奶就不息活到了93歲,壽材都換了一個,末了無疾而終,不外也還好,做的工具也都用上了。

若說七十三、八十四是中國老年人生射中的兩個坎,我想仍是很可託的,由於中國良多老古話都是老百信餬口經歷的總結,比如最聞名的“夏曆24節氣歌”。在當代人類醫學研究裡,也有這方面近似的創造中剖明,創造人的生命有一個週期性的紀律,大抵是7~8年為一個週期,輪迴往來來往。

每個週期中存在著生命勾當的高漲和低潮。一樣平常週期的中心春秋為高漲,而週期的始末為低潮。高漲稱安康不變春秋,人的免疫才能較強,棄世的人就少;低潮稱安康減弱春秋,人的免疫才能較弱,棄世的人相對較多。7年的週期為7、14、21、28直至84歲;8年的週期為8、16、24、32至72歲,而73和84這兩個春秋都跨越了古稀之年,人體的免疫才能減弱了,再加上處於生命週期的低潮期,棄世人相對就會多一些。

然而“人過七十古來稀”,所以不管這個理論是否是真實的,也不管老古話是否迷信,我感受老年人到了70歲往後就應該“從心所欲。不逾矩”。從心所喜,保持快樂的神色,紀律的餬口習慣,細緻充實的營養保障,其實活到高壽也並不是很難的。

又比如我的奶奶,在71歲的時辰做壽,喝了一點“氣酒”(八幾年的那種加了酒精的汽水,有一點點度數),可能是由於愉快的緣故緣由,當晚就身體不舒暢,被送到病院急救,不外還好,給救了回來,然後從那年起頭,奶奶抉擇換個情形,重新餬口。

1、要求本身煢居,主若是怕本身俄然棄世嚇壞身邊的孫輩。然後父親沒方法,就把奶奶安設在家裡的老宅裡(我家在農村,前提還行,後來搬去了市裡,可是農村的老宅還在,奶奶從60歲往後就不息在我家裡餬口),然後把早孀的大姑請過來奉侍奶奶。天天早上睡到天然醒起來,在老房子四周晃一晃,也不走遠,到了晚上吃過晚飯還要看會電視,8點半擺佈就按時睡覺。

2、不再過生日,奶奶回家後第一件事就是公佈揭曉今後不再過生日,後來在幾十年的餬口裡也不再提春秋,籌算這麼糊里糊塗的過完生平。每年到了奶奶生日的那一天,我們這些孫兒輩就一起曩昔看看她,然後大姑做頓碗肉圓面吃完就竣事,大師絕口不提過生日的工作。

3、不再忌口,奶奶很愛好吸菸和吃肉(彷彿我家裡的人都愛好吃肉,可能是遺傳),一起頭也學著人起頭忌口,不外自從那次從病院回來之後,就不再忌口了,根基上隔三差五就讓大姑去集市上買肉回來煨著吃,偶爾辰是筒子骨,偶爾辰是肥蹄包(豬前肘),一次都要吃一碗擺佈才滿足。吸菸一起頭抽的是阿詩瑪、後來漸漸改成五星皖、中華。我們孫子輩去的時辰她特別愉快,一時由於我們去了一樣平常都市拿一兩包煙進獻她,二是孫子、重孫、小灰灰(也就是第五代,我家是五世同堂)去了之後,她感受家裡子孫暢旺,感應特別的滿足。

後來到了93歲奶奶棄世之後,我們都沒哭,大師都很溫馨的給她辦完了凶事,由於這個春秋棄世的人在我們這裡的農村是白喜事,奶奶走的沒什麼遺憾,後人們也感受都進獻到了,沒留下遺憾。

所以我感受一小我,當他(她)老了往後,撤除餬口上的賜顧幫襯以外,更多的仍是要關懷白叟的精神世界,儘量不要有憤慨、憂鬱、沉痛、快樂等等劇烈的情感,溫馨的情感是白叟長壽的最重要的一個身分。就像一顆樹一樣,在履歷了萌芽的溫順和枝繁葉茂的壯美之後,溫馨的枯槁,也未嘗不是一種新的履歷。前往搜狐,檢察更多

責任編纂:


斜槓先生zy


這“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接自己去”的俗語。流傳已久。大意是:人活到七十三歲,八十四歲,遇到了“坎”,有可能告別人世,去冥界閻王哪兒報道!

其實,這話無絲毫科學根據。相傳來自於兩個知名人物的生命極限昭示,說是孔子活了73歲,孟子活了84歲,二位都是聖人,而只要平凡的人在這兩個年齡離世,也能成為光彩照人的聖人!荒謬啵?

也有其它解釋:說是兩位聖人都沒有跨過這道“火焰山”,我們作為凡夫俗子,更沒有力量抗拒上天的安排,於是乎,世世代代以訛傳訛,流傳下來,成為耄耋之年老人心頭上,隨時會墮下的達克斯利摩之劍。 尤其晚輩在老人是這兩個歲數的時候,只要老人有個風吹草動,就提前張羅喪事,準備壽衣,紙人,棺材等等,弄得身體尚為健壯的老人黯然而沮喪,聯想到末日即將來臨,不免老汗縱橫!

其實,以上對73與84的說法無科學依據,

按生物學家根據動物細胞分裂的次數推算人的壽命,人類的正常壽命應在100歲以上。還有生物學家認為,一般哺乳動物的最高壽命,相當於它們性成熟期的8-10倍。如果人類的性成熟期按14-15歲計算,則人類的最高壽命應是112-150歲。

古今中外,不少人活到百歲以上, 人雖不能萬壽無疆,但只要心情愉悅,飲食有節有度、合理搭配營養結構,養成合乎規律的作息習慣,勞逸適度,起居有常,有病及早就醫,是可以通過調養來推遲衰老,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的。

所以,我們不能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更不能杞人憂天!隨著科學的發展、生活條件的改善、體育鍛煉的加強,人類壽命將不斷增長是確鑿無疑的。


希望星晨58298869


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

民間流傳的一個說法,說老人到了七十三歲是個坎,如果能活過七十三歲,就有希望活到八十四歲。八十四歲也是個關卡,如果這一年闖過去了,就有希望繼續活下去。

其實“七十三、八十四”這兩個數字起初只是民間的迷信說法:孔子活到了七十三歲,孟子活到了八十四歲。因為兩位都是聖人,所以他們去世的年齡被認為是不吉祥的。聖人都只活了這麼個歲數,要超越聖人的年齡是很難的。

其實這個迷信說法也有一定的科學性。據調查顯示,在七十三歲和八十四歲去世的老人確實要比其他年齡的多一些。現代醫學解釋,人的生命活動週期為11年,相應的會伴隨著死亡率的高潮和低谷,七十三歲和八十四歲恰好是一個週期的首末,所以死亡率偏高。

雖然有這種生命週期的說法,但是我們還是應該保持良好的心態,這才是長壽的秘訣。


老照片


其實這句話是有點封建迷信的說法的。在古代可能活到73/84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但是現在的條件是完全可能的。

為什麼說73/84是老人的兩道坎呢?這其實是來自農村的一句俗語“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意思是說在73歲的時候,平安度過了那就還有好些年繼續健康得活著,84歲也是一樣的。

之所以古人會這樣認為,那是因為這是中國的兩位聖人去世時的虛歲,其中孔子死時的虛歲是73歲,而孟子去世時虛歲也剛好是84歲。眾所周知,中國人從古至今深受儒家思想薰陶,他們認為聖人孔孟都不能活過這兩個年齡,作為他們的後人,我們沒有什麼資格超越聖人。

而且非常巧合的是,在古代也確實有很多的老人是在73/84這個歲數去世的。所以有人就總結了這樣的俗語,而經過一代一代的傳播,就在農村影響深遠了。說來也巧合,偉大領袖毛主席去世的時候虛歲也是84歲,是不是很巧呢?

但是,這還是帶著一定封建迷信色彩的,並不是說這兩個年齡段就是老人的兩道坎了。只要老人們注意身體,心態要好,在現在的醫療條件下,別說73/84歲了,就是長命百歲也並非難事。(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可以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