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人一生離不開三個字,《千字文》與《三字經》裡都有提及,誰知道

人一生離不開三個字,《千字文》與《三字經》裡都有提及,誰知道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人的一生以百年為極,大部分是幾十年的光陰。無論我們經歷了什麼,基本上都和三個字相關,這三個字就是:天、地、人。《孟子·公孫丑下》中說道:“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這句話也成為中國文化中,對成功背後因素的最佳總結。難怪有位偉人也有過這樣的豪言:“與天奮鬥,其樂無窮!與地奮鬥,其樂無窮!與人奮鬥,其樂無窮!”。當然這句話被誤傳了,把“奮”字去掉以後,完全變了味道。

人一生離不開三個字,《千字文》與《三字經》裡都有提及,誰知道

三字經

為什麼說人一生離不開天地人這三個字呢?這與中國文化對“三”的解讀是分不開的。三既是物質運動的結構也是物質運動的極限,因此才有“再一再二不能再三”的縮放。《老子》裡面說的更直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因此中國的經典,從童蒙讀物就開始普及這個理念。《三字經》裡有這樣的句子:“三才者,天地人”。《千字文》開篇就以:“天地玄黃,宇宙洪荒”作為第一部分的開頭;而提及人類活動的第一句,也是:“龍師火帝,鳥官人皇”。

人一生離不開三個字,《千字文》與《三字經》裡都有提及,誰知道

鄧石如小篆千字文

想要了解這幾個字的奧秘,還是先看看字的本意。(以下篆書字體選自鄧石如小篆千字文)

人一生離不開三個字,《千字文》與《三字經》裡都有提及,誰知道

天,顛也。至高在上,從一大也,會意(說文)。天字本意是人的頭顱,即俗稱的“天靈蓋”,再引申為天空。天空不好用文字表現,就畫出人(大即人)頭頂之上的地方來表示天空,即人頭頂上就是天空。

人一生離不開三個字,《千字文》與《三字經》裡都有提及,誰知道

俗話說:“頭上三尺有神靈”,這也證明古人把天看得與人很近。

人一生離不開三個字,《千字文》與《三字經》裡都有提及,誰知道

地:元氣初分,輕清陽為天,重濁陰為地,萬物所陳也。從土,也聲,形聲(說文)。地字本意是土地和地面上的萬物。地字用“土”、“也”二字合成,意思是泥土和蛇(“也”字是蛇的形象)。

人一生離不開三個字,《千字文》與《三字經》裡都有提及,誰知道

土生萬物,蛇爬行在地上的草木中,常見而又神秘,用以代表各種動物。

人一生離不開三個字,《千字文》與《三字經》裡都有提及,誰知道

人,天地之性最貴者也。此籀文象臂脛之形。象形,單一結構(說文)。甲骨文和金文“人”字像一個側立的人,向前伸出手臂。隸書之後,演變為像叉開兩腿站立的人。人,就是天地中的我們。

人一生離不開三個字,《千字文》與《三字經》裡都有提及,誰知道

人一出生,就和天地人這三才有了關聯。在什麼時間出生,在什麼地方出生,父母是誰?背後的因素是什麼呢?——時空位置,因果關係。天地講的是時空,人講的是因果。

回顧我們的成長之路,時時刻刻受到這三個字的影響。幾歲上學;家庭,學校,城市,省份,同學...是不是都有關係?什麼時間參加工作,在什麼地方工作,同事有哪些?還是離不開天地人。乃至結婚生子,一個新的輪迴開始。

人一生離不開三個字,《千字文》與《三字經》裡都有提及,誰知道

天地,也就是天時地利,這種客觀的規律和條件,一般我們沒有能力改變,要在一定程度上改變所需要的代價,也相對都比較大。所幸,還有人,就是人和。這個人和,是三者中我們唯一能全面主導的因素,也就是自己。因此人要不斷學習成長,改變不了環境,就只能改變自己。所以《論語》開篇第一句,才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覺知開悟,應該是我們最大的追求。

人一生離不開三個字,《千字文》與《三字經》裡都有提及,誰知道

從這一點上看,中國的所有經典都是相同的,都在講著一件事,那就是:時空的覺醒是人類智慧的起源。要怎麼做?《論語》裡也給出了答案: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篇》

讀一讀經典,多瞭解漢字以及漢字所承載的文化,是我們汲取智慧,覺知當下最簡單有效的途徑。當然最好是篆書的版本,篆書的象形化,會讓你在讀寫的過程中,更接近內容原本的含義,學到源頭自然明,就是這個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