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0 坚持生态建设 从绿色金沙向美丽金沙转变

坚持生态建设 从绿色金沙向美丽金沙转变

毕节试验区建立30年来,金沙县把开发利用资源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发展生态产业,从以补绿植绿为主的单一建设向兼顾人、环境、产业协调发展的综合建设转变,积极建设富裕和谐、幸福美丽新金沙。

坚持生态建设 从绿色金沙向美丽金沙转变

30年来,金沙县通过实施生态工程,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大力实施“长治”“天保”“荒山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工程。累计完成营造林124.51万亩,其中实施退耕还林项目35.11万亩,巩固退耕还林项目13.6万亩,新一轮退耕还林项目13.71万亩,石漠化治理工程17.87万亩,天保工程项目34.5万亩,荒山绿化8.33万亩,重点区域造林1.39万亩。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全面完成了162.9万亩集体林地登记确权颁证工作,颁发林权证、股权证共计7.6万本。累计建成各类林业产业基地15万亩,其中木质原料林5万亩、茶叶5万亩、特色干果林4.5万亩、木本药材0.5万亩;涉林企业快速发展,各类林产品经销加工户发展到123家,农省级林业龙头企业2家。启动建设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建立的福建柏和冷水河自然保护区,均是以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为主的森林生态类型的县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范围内的生态系统得到了有效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得以延续。成功申报冷水河国家级森林公园、三丈水省级森林公园、偏岩河市级森林公园,实现山河秀美,生态状况步入良性循环。

坚持生态建设 从绿色金沙向美丽金沙转变

强力推进环境保护。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六个一律”和森林保护“六个严禁”,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环境公益诉讼。全面推行县乡村三级“河长制”管理,全面落实县长环境保护目标考核责任制、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饮用水源保护、环境监管执法、排污申报收费,生态创建和环境宣教等开展各项工作。实现环卫市场化管理。探索出了全国首例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当前,全县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为95%,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1,全县25个乡(镇、街道)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水达标率100%,出境断面均达到或优于地表水III类水水质标准。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两条底线一起守、两个成果一起收”,招商不忘选商,对能耗高、污染大的项目坚决说“不”。关闭产能落后的12个煤矿和21家非煤矿山,关停黔北电厂4×130兆瓦发电机组,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每万元1.46吨标煤。大力发展低碳环保、生态循环产业,新增循环生态企业15个。带动农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新增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26个。

试验区建立30年来,金沙县始终坚持“以保护森林资源、建设良好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走向循环”的生态建设发展思路,目前全县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显著提高,真正实现了从绿色金沙向美丽金沙的转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