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世界環境日:環保儀器助力打響汙染防治攻堅戰

【中國化工儀器網 本網視點】今天是6月5日——世界環境日。世界環境日旨在推動人們思考如何讓綠色經濟深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此帶來社會、經濟和環境方面的良性轉變,從而滿足世界人口不斷增長的需要。中國在呼應世界主題綠色經濟的同時,更加強調在生態環境惡化和能源危機日益突出的形勢下,充分認識推廣綠色消費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呼籲人人行動起來,採取有力措施,在全社會大力推廣綠色消費。

世界環境日:環保儀器助力打響汙染防治攻堅戰

近年來,我國環境監測工作得到國家的大力重視,有形之手強力助推,市場熱度持續升高,無形之手加以完善,使得整個監測行業的發展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在我國打響汙染防治攻堅戰的過程中,環保儀器的貢獻是不容忽視的,時值世界環境日,小編為大家全面整理了環保儀器是如何幫助我國防治汙染的具體資料,希望能夠對關心中國環境汙染防治的同仁們有所幫助。

大氣監測設備助力贏得藍天保衛戰

新大氣法出爐之後,我國環境監測尤其是大氣監測設備領域再度迎來新一輪的發展熱潮。環境監測事權的收回,天地一體監測網絡的建設,國控區域監測的建設……圍繞以大氣監測為代表的環境監測大大小小的舉措,都很好地說明,我國監測設備領域地位的穩步提升。縱觀我國環境監測領域,近年來,隨著國家對大氣汙染治理步伐加快,政策出臺、儀器助力,我國大氣汙染治理成效顯著,行業發展勢頭良好。

當前,我國提倡綠色發展,其實質上是發展方式的轉型,是一種系統統籌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發展模式。與此同時,環境經濟政策作為一種調控環境行為、促進經濟人理性選擇的政策工具,被視為綠色發展的重要手段和核心內容。在國家政策和資金的大力支持下,我國環境汙染治理行動相繼開展,助力守衛“天空藍”。

多個省市深刻認識到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的持久性、長期性與艱鉅性,陸續部署2018年大氣汙染綜合治理工作。各地層層建立了目標責任制,形成了大氣汙染治理的強力態勢。打贏藍天保衛戰,要有政策保障,要有措施落實,還要有科技支撐。從長遠來看,互聯網、大數據等科技手段,對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出。把脈需求,精準治理,從本質上為大氣汙染防治撥開迷霧,探索出一條可持續的發展路徑可謂意義深遠。

水質監測系統助力提高水質監測效率

水質在線監測系統是一個以在線分析儀表和實驗室研究需求為服務目標,以提供具有代表性、及時性和可靠性的樣品信息為核心任務,運用自動控制技術、計算機技術並配以專業軟件,組成一個從取樣、預處理、分析到數據處理及存貯的完整系統,從而實現對樣品的在線自動監測。水質自動監測在國外起步較早,我國在水質自動監測、移動快速分析等預警預報體系建設方面尚處於探索階段。現如今,我國水環境水質監測技術取得了較快的發展。

根據環境保護部按照地表水監測事權上收工作安排,正在全力推進水質自動站建設,各項準備工作正在有序推進,將在2018年7月基本完成2050個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自動站建設。眼下,各省市水質監測站點建設正如火如荼。水質在線監測系統可以實現監測自動化、實現水汙染的預警預報,對於防止汙染事件的進一步發展可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水質在線監測系統還可以實現水質信息的在線查詢和共享,可快速為領導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隨著我國水汙染治理力度加大,水質監測行業呈現出了新的發展趨勢。與此同時,由於水質監測的覆蓋範圍廣泛,監測手段亦日趨呈現多元化發展,例如重量分析法、滴定分析法、色譜分析法、原子分光光度法、比色分析及分光光度法等。監測手段日趨完善的同時,水質監測企業的產能積極性額=逐步提升。未來,水質監測儀器將具備全自動、智能化等更多功能。同時,對水質監測數據的分析,也將成為水質監測環節衍生出來的周邊產業,大大提高水質監測的效率、擴大水質監測的範圍,帶動全國環境監測高速發展。

土壤監測儀器助力落實土壤修復目標

土壤不僅是築牢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線,亦是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戰略資源。近年來,隨著土壤汙染問題的日益凸顯,國家對土壤汙染防治的控制和修復也越來越重視。“鎘米危機”的出現,在此敲響土壤汙染的警鐘。為此,我國在土壤汙染治理方面,除了出臺多項太壤汙染治理方案和管理辦法,還給予眾多土壤分析測試技術,以及提供各類先進儀器設備支持。

在我國土壤汙染防治工作離不開土壤監測儀器的幫助,土壤環境監測的作用不僅僅是在當下遏制了生活、工業危廢的偷排,也為未來土壤汙染的治理提供了提供了詳實的數據。在土壤監測儀器的助力下,分解細化土壤汙染防治目標任務,落實土壤汙染防治屬地責任,理順工作機制;開展土壤汙染狀況詳查,掌握土壤環境質量狀況,逐步開展土壤汙染治理與修復,推進土壤環境保護措施落實等任務都在逐步有效落實。

從整個大環境來看,目前全國土壤汙染治理正積極行動,治理形勢一片大好。緊隨國家政策領導,檢測儀器和修復技術不斷完善,我國土壤治理工作有望取得更大進展。當前,我國土壤治理相對於大氣和水治理處於初級階段,在未來,儀器儀表企業只有將環境治理的需求由零散的產品走向綜合性的系統的管理作為發展目標,只有達到如此的儀器儀表企業才能在土壤治理市場上大步前行,帶動儀器儀表整個行業的發展。

一直以來,我國始終堅持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不盲目發展,積極創建全國生態文明,走出了一條不一樣的發展道路,實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經濟和環境的雙贏發展。相信在眾多高科技環保儀器的幫助下,重現我國綠水青山的目標一定能夠早日達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