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曾国藩拥有湘军40多万,手下将领都拥护他,他为什么不做皇帝?

无人机科研及应用


曾国藩,晚清的擎天柱,如果没有曾国藩,清朝可能早亡几十年。曾国藩对于晚清朝廷的贡献可以说是无法比拟的。



1864年曾国藩登上了人生巅峰,太平天国被湘军灭了,那可是全国轰动的大事。这时候曾国藩拥有30万湘军,权倾朝野,功盖天下。没有人敢和曾国藩叫板,两江总督,钦差大臣,协办大学士,手握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四省的军政大全。门生遍布天下,全国8个总督,3个出自湘军,15名巡抚7个都是曾国藩弟子或者关系甚好。当时曾国藩一跺脚,整个清廷都要抖三抖。这个时候曾国藩造反真的能成功吗?未必!

第一曾国藩发展到如今的局势,难道这么多年慈禧会让他平稳发展壮大吗?肯定早有准备,左宗棠就是慈禧布的局。虽然左宗棠可以说是曾国藩一首提拔的,没有曾国藩这个伯乐也就没有左宗棠这批千里马,可是左宗棠一直对曾国藩就看不起,如果曾国藩造反,左宗棠第一个来反他。当时湘军有6成的兵权在左宗棠和沈葆桢手里。一旦造反,这6成兵力就归朝廷所有了。曾国藩只只剩下12万左右,肯定打不过清廷。

第二李鸿章当时的淮军可以说是比湘军更强大了。李鸿章淮军创办人,从6000人两年之内发展到十几万。慈禧让李鸿章训练淮军也是为了牵制曾国藩的湘军,一旦湘军造反,李鸿章马上会冒出来。

第三曾国藩心知肚明造反不可能成功,汉人的窝里斗已经是路人皆知了,当时的湘军就是最好的证明,太平天国被灭之后,湘军发展到顶峰,这个时候已经开始分化。曾国藩真的造反了,没有多少人会支持。

第四曾国藩只有军权,没有财权。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不管什么时候,打仗是需要银子的。曾国藩很清楚这一点,当时曾国荃攻南京时候湘军就是缺乏银两,曾国藩命令沈葆桢送去的。



第五曾国藩也知道自己一旦造反,中国就可能亡国亡种,当时西方列强就在坐等中国乱。西方列强肯定派兵来中国,瓜分中国。曾国藩不能当历史的罪人,既然自己不能造反,那就选择功成身退。主动裁军,还让自己的弟弟曾国荃回湖南。

曾国藩所做的一切避免了国家的再度动乱,太平天国运动已经让这个国家疲惫不堪了,他这样做避免了生灵免遭涂炭。也是顺应历史吧,这时候称帝已经不是历史的潮流了。


中国历史研究所


有网友问曾国藩40万湘军为啥不当皇帝呢?而且他还有大批太平军降兵。其实只要曾国藩敢于造反可能不用1年时间全家就上断头台,要遭千刀万剐之刑了。

首先,曾国藩的军饷都是其他省份提供的,他如果造反军饷从哪里来?没有军饷,那些雇佣兵性质的湘军能给他去打仗?就是因为没钱,曾国藩才在战后大规模裁剪湘军规模。

其次是40万湘军真正服从他的只有曾国荃的5-6万湘军,其他的湘军统帅比如左宗棠,还有全部洋枪洋炮的淮军统帅李鸿章,都不会跟着曾国藩造反,他们本身就矛盾重重。他们之间的矛盾,有兴趣网友可以自己看书。

另外在曾国藩周围到处都是“敌人”,李鸿章、左宗棠、沈葆桢、富明阿、多隆阿、僧格林沁、冯子材等的军队都驻扎在浙江、江苏、江西、湖北、安徽等地。

这些都是名将,在清军剿灭太平天国战争当中出现了两大名将,被称为“多龙超虎”,其中1个是八旗军将领多隆阿,另外1个就是湘军奖励鲍超。

关键是曾国藩嫡系湘军在天京都发了大财,那些抢来的财物都用船运回湖南,顿时长江中千舳舻千里。这个时候大家都已经在外拼命数年到十多年,现在发了大财该回家盖房子、买田、娶小妾享福了,还有几个人愿意跟着曾国藩去造反?关键就是跟着曾国藩去造反,最后也还是得到这些啊?现在已经有了就没有必要了。


深度军事


第一,是湘军总数最高峰时近40万,而非曾文正能指挥调动这40万湘军。40万包括了刘长佑刘坤一系的和左宗棠一系的及李鸿章一系的淮军及胡林翼一系遗留下来的部队,还有席宝田一小系等等。曾文正真正能直接掌握的,不会超过20万。曾国荃手里的5~7万骄兵悍将,只听曾老九的,而曾老九骄横无法,个性强悍,对大哥的话也是半听不听的。鲍超手下2万左右的湘军,虽战力强悍但军纪极坏,也不易制约。曾文正真正能得心应手指挥的不过是杨岳斌彭玉麟手里的2~3万长江水师而已,水师不能北上平原作战。曾文正有知人之明,知己之智。儒家弟子,以天下苍生为己念,忠君爱国之思想深入骨髓,他是不能反也不会反。


1027永力货架设备


“功高明主眷,心苦后人知”明末名将袁崇焕写下自己的无奈。二百多年后,有个湖南人对这首诗应该会有相同的体会,只不过这个曾国藩比袁崇焕要幸运太多!

1864年7月19日正午,随着一巨响,围困二年之久的南京城,终于被湘军攻陷。千里之外的北京,以慈禧为首的满清贵族则焦急等待着,他们害怕曾氏兄弟趁机造反!

曾国潘确实有令人害怕的理由。早在1861年10月,朝廷特命曾国藩为“两江总督着统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并浙江全省军务,所有四省巡抚提镇以下各官,悉归节制。”有财权,并且他还拥有一支身经百战的军队,他们都来自曾的家乡湖南,他们只效忠于曾国潘。曾是位杰出但冷酷的将领,他指使曾国荃杀掉八千名太平军战俘,砍头一直从早上砍到晚上。他说“既已带兵,自以杀贼为志,何必以多杀人为悔!”

但只有他的亲人和少数挚友知道,曾国潘无意夺取天下,建朝称帝!

他最大的希望是回到书堆里,当个正常的文人,没事写写对子,练练书法,平静过一生。是的,他曾经怀疑朝廷官员的腐败、贪婪、无能;但他从未质疑皇帝本人。不管朝中大臣说什么或做什么,他始终相信为人臣子就必须遵守君臣之道。

或许在旁人看来,代表权力最大化的皇位值得拼死追求。但在曾国潘看来,特别是他所处的乱世,权力是不祥之物,权力让他害怕失败,让他害怕辜负加在他身上的重大责任。他知道勤于政事的皇帝终身活在恐惧之中,整个国家的重担压在肩上,从即位至死,皇帝的一生是活在众人挑刺的目光下。曾国潘虽未当过皇帝,但在安徽,他身兼重任,时时担心受怕。那段日子,是他有生以来最苦的日子。他说:“自古握兵柄而兼窃利权者,无不凶于国而害于家。”

1865年正月,曾国潘向清廷请病假,他希望人们将他遗忘,好让他告老还乡。可朝中大臣忘不了他,常常在指责他弟弟曾国荃时,不忘这个哥哥曾国潘。暗中骂他爬上高位,全凭运气。他想回到老家过好晚年,可朝廷偏偏不放人,直到1872病死在任上。


本草百晓生


“一群靠鲜血和头颅拼出血路的‘乌合之众’”。

这句,是当时权威对攻下太平天国后的湘军的评价。

这群所谓乌合之众的统领曾国藩,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任何时候都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这个优点,也成了曾国藩最终没有称帝的主因。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这类俗语,曾国藩再熟悉不过了。

熟悉历史的曾国藩知道,攻下太平天国后的自己,即将迎来慈禧太后的“卸磨杀驴”。

通常,面对这种情况有两种抉择:一是自断臂膀;二是反,也就是传说中的“黄袍加身”。

最终,曾国藩选择了前者,一直努力在清朝做他的“汉臣第一”。这以后,慈禧要兵,那就给兵,慈溪要权,那就给权,愣生生把自己的双臂悉数奉上了。

曾国藩的这一选择,表面看是因为他的“忠”,实际上,却是因为他这种选择乃是“不得已而为之”。

这背后的原因,抛开湘军锐气已消、时机不允许称帝以后,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左宗棠。

左宗棠此人,既能成就湘军,也势必可以败湘军,这点,极有自知之明的曾国藩再清楚不过了。如此,他要称帝,能成吗?


记者李满


曾国藩是我国近代非常出色的军事家。在太平天国运动中,投笔从戎。
通过组建湘军。掌握地方大权。到1863年。湘军攻下南京后。曾国藩已经控制了整个统治集团。他当时有20几万军队可以直接调动。相对清政府,僧格林沁是清政府军事力量的主要支柱。可他的部队已经被北方的捻军死死的牵制住,如若曾国藩振臂一挥。在19世纪60年代,从满朝人手中夺回统治权。应当说并不困难。那曾国藩为何没有这么做?据野《史记》载。曾国藩曾与她九弟曾国荃谈论此事。

曾国藩认为。湘军中大多只能共患难,不能同享福。左宗棠一代枭雄。他不可能甘心在我面前俯首称臣。李鸿章更不会轻易丢掉现在的官职与权力。而且目前的湘军。经过多年的征战,精锐早已打光,许多优秀的人都牺牲了。部队已呈现老态,曾国藩还认为。当兵吃粮。为了升官发财。就好比养了一群狼。你扔一块骨头,他跟你走。别人扔一块更大的骨头。她就有可能背叛你。曾国藩与曾国荃的这一番谈话。当然有历史的想象成分。不过以曾国藩和曾国荃的性格和关系。这样的谈话内容完全合理。曾国藩到了金陵之后。他的很多心腹,都先后试探曾国藩的底。有借机发牢骚的。抱怨朝廷奖励不公。有的替曾国藩抱屈。因为咸丰帝临死之时有遗言。许诺。克复金陵者王,可是等到了曾氏兄弟攻克了金陵。曾国藩却只得一个一等毅勇侯,王与侯相差十万八千里。对于部下幕僚的试探。曾国藩。是毫不动声色。为了避免越来越多的麻烦。曾国藩干脆亲笔写下一副对联。
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挂在金陵住址的中堂上,同时,曾国藩也自知。如若真要称帝。势必会引起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各地又要出现割据的局面。因此。从客观上说。曾国藩拒不称帝也是一件好事。


用户3979866295501195


清朝末年的时候,在南方爆发了农民起义,而此次农民起义在短短几年内,就势如破竹般的席卷了大半个中国,甚至一度与和清廷分庭抗礼划江而治。但是这一场起义却又被曾国藩所平定,但是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后,手握几十万湘军,为什么不敢造反?为什么不敢去夺爱新觉罗的江山?我们今天看看慈禧为了防止曾国藩造反都用了什么手段。

1860年安庆战役过后,当曾国藩顺利的进驻到安庆城中的英王府,而北京就送来了加急公文,而公文的报告就是咸丰驾崩、六岁的载淳即皇帝位。这个消息无疑给曾国藩和湘军上层人物带以极大的震动,在现在军事这么敏感的时候,朝廷发生如此剧变,于是一些人就以清廷幼主即位、人心不定之时,请曾国藩取而代之。

当时的李元度送给他的贺联就是“王侯无种,帝王有真”,而曾国藩见后就撕毁了此联,并且怒斥李元度。然而野心家不止李元度一人,那个时候左宗棠也送来一纸书信只见上面写着: “神所凭依,将在德矣;鼎之轻重,似可问焉!”。而曾国藩看到之后就把最后那一句改成了鼎之轻重,未可问焉!。而水师彭玉麟也劝他造反,还有王闿运劝他造反,结果被他怒斥狂妄。这么多人劝他造反,他都拒绝了,那到底是为什么他才会不造反哪?我们看看慈禧的布局。

首先就是当时的湘军虽然号称四十万,但是曾国藩实际控制的兵力也就只有十几万,甚至更少。而湘军其他的兵力大部分都在左宗棠和湖南巡抚手里,电视剧历说左宗棠率领的是楚军,其实也就是湘军里面的一部分。而左宗棠是慈禧太后破格提拔到闽浙总督,虽然左宗棠出世的机会是曾国藩给的,但是左宗棠却一向看不起曾国藩。而如果曾国藩造反,而左宗棠很有可能会群起而攻之,这就是瑜亮情结。

而除了左宗棠之外,慈禧还大力扶持李鸿章的淮军,虽然李鸿章是曾国藩的学生,但是一旦有了单飞的机会,那李鸿章定然不会放过,一定会借风扶摇直上,事实也已经证明了,李鸿章到上海两年之后就让淮军从6000变成了7万人,而也全部配备了洋枪火器,而此时的淮军也就是大清帝国装备最精良的一支军队。而如果曾国藩造反,李鸿章很有可能不顾及师生之情,对曾国藩给予沉重的打击。

除了李鸿章和左宗棠之外,慈禧还另派钦差大臣官文率领20万大军驻扎在武昌,并且让福明阿镇守镇江和扬州,让蒙王僧格林沁在安徽一带重兵布防。虽然此时的曾国藩手握百战之师,但是却已经陷入清王朝的包围圈里面,但有异动就会遭到群起而攻之。

不仅军队包围了曾国藩,而在军饷上面也一直在节制曾国藩。虽然曾国藩名义上是可以节制湖南、江西、江苏、浙江这几个省为自己提供粮饷,但是真正给不给你曾国藩还是要看各省的巡抚。而当时的江西巡抚沈葆桢三番五次的就向朝廷上奏,希望可以减少对湘军粮饷的供应,甚至时候两者闹崩了之后,沈葆桢还提议断了湘军的粮饷供应。

而此时的曾国藩不但在军事上被包围,而且粮饷也是时断时续的供应。而此时和他征战太平天国的湘军也已经疲惫了,而湘军也在攻破城池之后大肆的抢掠财货,甚至多出还有小的军队哗变,此时的湘军和以前保家卫国的湘军早已不一样,此时的湘军更像是土匪,打下城池之后就大肆的抢掠。而且晚晴已经病入膏肓,内外交困,如果谁当了皇帝那也只是成为洋鬼子的傀儡,充其量也就是从满清皇帝手中接过黑锅,继续当民族的罪人,所以曾国藩选择了急流勇退,裁剪湘军,让曾国荃去山西做官,老老实实的做清廷的柱石。


江郎说史


曾国藩真的称帝,当时就不会组织团练去灭太平天国了。所谓称帝或者划江而治,跟太平天国又有多少区别呢?就算曾国藩真的有意称帝,他也面临着几个特别严重的威胁。


当时的地缘政治态势

清朝自康雍乾打败准噶尔汗国,与沙俄签订双边条约以来,整个北部和西部地区就纳入了国家体系。这种统治完全不同于历代游牧民族,整个蒙古、西域以及受此影响的北方地区,形成了一个以热河-北京为中心的统一体,再也不会涌动历史上那种游牧迁徙。换句话说,整个国家的疆域概念,被双边条约固定下来了。特别是土尔扈特人的东归,一次性终结了欧亚草原的古典时代,热河-北京成为一个单一制帝国的中心。整个清国的地理纵深非常之广袤,草原和沙漠都逐步走上郡县化道路。


北方地区,严格说是江淮以北地区,成为帝国统治最稳固的地区,受到了塞外和西部力量的拱卫,以往的游牧力量曾经是雇佣军(唐),而清朝的蒙古兵却是国家军队。在双边条约约束之下,北方民族完全国家化了。因此,太平天国的北伐军才会被围剿,即便深入到河北,也没有对清廷造成预期的致命冲击,相反,整个北方迅速动员起来,巩固了帝国的基本盘。


清廷依托北部重心,对南方的太平天国形成了强大的势压。肃顺咸丰、慈禧恭王,均放手让南方大臣组织团练,敢这样做的底气,就在于北部帝国固若金汤。在这种势压之下,曾国藩怎么敢胡思乱想?他有把握北伐吗?或者有把握在江淮地区扛住僧格林沁吗?曾国藩自知只有中人之姿,知道自己远不如李秀成这样的天才,连人家都败了,自己还能折腾什么?


辛酉政变和西方列强

曾国藩不敢称帝的第二个主因是列强,他没有把握得到列强的承认。甚至可以说,列强基本上不会另起炉灶,在“辛酉协议”之外重新寻找一个代理人。1861年,慈禧、恭王、文祥、胜保等人发动政变,打垮以肃顺、端华为首的顾命大臣集团,同时宣示与列强和解(讲信义),尊重条约体系。西方列强于是迅速支持慈禧集团,并出兵出钱,组织西洋雇佣军,又支持组建新型陆军——淮军。这就说明,清廷已经与列强达成了谅解,清朝即将主动融入西方列强主导的国际条约体系。


这个背景是曾国藩所深知的。他如果在江南割地称王,实际上就得罪了西方列强,他能给的,慈禧都能给,他不能给的,慈禧还能给。众所周知,曾国藩的口号是“保卫名教”,带有一种儒教民族主义的特质,西方对此是非常警惕的。太平天国没能与列强达成协议的主因,也在于它的民族主义色彩过于浓厚。所以,曾国藩基本上不可能得到西方的支持。


在这两个背景下,东南称帝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何况,湘军内部矛盾重重,朝廷对这个可能性早就有所防范,拉一个、打一个。实际上,就在攻克金陵不久,清廷就掀起大案,打击湘军勋贵集团,如刺马案、杨乃武案等等。(完)


历史咖啡


曾国藩不想,不敢,也没有能力称帝。

很多人吹捧曾国藩是王阳明后的惟一圣贤,千古第一完人,但在清朝皇帝和慈禧太后这个老不死的眼里,他就是一高级奴才。如果他真的称帝造反,就连奴才都不如了。

曾国藩创立湘军,平定太平天国,发起洋务运动,名列“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成就无人可出其右。他不但功高盖世,而且个人修养近乎完美,考虑到晚清那个国家危亡,官场龌龊的环境,曾国藩简直就是出淤泥而不染,称他为当时之“圣人”、"国之砥柱"并不过头。

但曾国藩是不想,不敢,也没有能力称帝的。如果称帝的话,他就不是曾国藩了。

一是不想称帝

且不说曾国藩远远没有达到造反称帝的能力,假设慈禧太后和大清皇帝搞一出禅让制,主动让出皇位给曾国藩,聪明如他恐怕也不会坐这个位置,换做你我也不会,为啥呢?

当时的晚清已是内外交困,摇摇欲坠,在世界列强窥伺之下,无论谁当皇帝恐怕都很难挽救时局,只能乖乖给洋鬼子当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头子,被列强任意欺压凌辱,没有任何力量反抗,充其量不过是从满清皇帝手中接过黑锅,继续当国家和民族罪人而已。

当然,如果你只是想过把瘾就死,做一个昏庸无道,沉溺享乐的皇帝,不管国家危机、民族存亡之类的宏伟目标也就罢了,但曾国藩不是,他绝不会得过且过,却真心无力回天。

与其如此,还不如老老实实做大清的柱石和忠臣,既不用背锅,还可以被万人敬仰。

二是不敢称帝

曾国藩是著名理学家,深受儒家传统思想影响,修身律己,忠君爱国,经世致用,是他终生信奉不变的信条,也是他被后世尊为“圣贤”的根本。有人天真地认为,曾国藩若是打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旗号,会赢得汉人支持,推翻满清统治,简直就是开国际玩笑。

虽说满清是异族,但毕竟是中原之主,曾家上溯多少代都是大清顺民,曾国藩又是在满清皇帝信任和支持下,才取得空前成就。若是称帝,一是不感谢组织培养,是为忘恩负义;二是造自己主子的反,是为不忠不孝,严重违反其人生信条和社会规则,不被称为“三姓家奴”就要烧高香了。

权衡一下,与其毁了一世英名,被人唾骂,还不如忠臣做到底,今后名垂青史。

三是没有能力称帝

曾国藩的湘军战斗力颇强,但那是相对无能的满清八旗兵,以及后期战斗力下滑的太平天国军。实际上,湘军人数远远没有40万,充其量10万左右,左宗棠、胡林翼、曾国荃、彭玉麟都不是等闲之辈,未必唯曾国藩马首是瞻,更何况如李鸿章的淮军、僧格林沁的蒙古铁骑等,跟他都不是一路人,实力不可小觑。

何况清廷对曾国藩及其湘军早有防范,让湘军担纲镇压太平天国的主力,一定程度也是消耗湘军实力,防止他们趁机做大做强,如果曾国藩据南京造反,很可能坐守而败。

退一步讲,就算曾国藩对清廷占于上风,甚至以攻为守,挥师北京,但以慈禧太后的尿性,哭着喊着向洋鬼子求援,洋鬼子搞出一个“八国联军”来剿灭曾国藩也是很可能的,因为他们只喜欢慈禧这样跪舔自己的人,绝不希望中国有一个大有作为的皇帝,跟他们对着干。


综上所述,以曾国藩的政治头脑,他心里一本账算得清清楚楚,绝不可能造反称帝。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曾国藩的权力巅峰,是在消灭太平天国之后。当时的曾国藩,拥兵三十多万,不仅官居两江总督、钦差大臣、协办大学士,还节制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四省军务,自巡抚、提督等以下文武百官全部归他节制。

不仅如此,在当时全国的八名总督中,有三名湘系,全国十五名巡抚中,也有七人属于湘系,至于担任各地官员的湘军将领更是不计其数,可以说,此时的曾国藩和他的湘军势力,几乎把持了半个大清帝国。也正因为如此,想劝曾国藩自立称帝的人,是一拨接着一拨。

但曾国藩最终还是没有迈出这一步。因为,曾国藩心中明白,当时的湘军虽然名义上有30多万,但真正归属曾国藩直接指挥的,只有大约12万人,而其中真正的嫡系部队,只有归属弟弟曾国荃指挥的5万人马,而其他各部,跟曾氏兄弟,多少都有点不同程度的矛盾。

更不用说,为了抑制曾国藩、分化湘军,慈禧也在湘军内部,也是不断扶持曾国藩的反对派。比如左宗棠,他曾经是曾国藩的核心幕僚,但后期却与曾国藩逐渐疏远,对此慈禧见缝插针,在1863年提拔左宗棠为闽浙总督,使得左宗棠率领几万湘军从曾国藩麾下分化出去。另外,和曾国藩决裂的,还有他的老部下,江西巡抚沈葆桢。

在这种背景下,虽然曾国藩名义上号称节制四省军务,但浙江的左宗棠和江西的沈葆桢,已经难以为曾国藩所控制。同时,在慈禧的扶持下,另一股抑制湘军的势力:淮军,此时也迅速崛起。虽然李鸿章曾是曾国藩的门生,但李鸿章和他的淮军显然也不是曾国藩所能控制的。

并且,湘军虽然强大,但主力以水军最强,骑兵力量依然非常薄弱,所以北上作战,湘军水军相比于清廷的八旗骑兵并无优势,而当时满清还有60万绿营兵,曾国藩在军事上并无优势。更重要的是,当时的湘军内部,军官贪财,士兵厌战,小集团分化严重,军纪涣散和贪污腐败之风也愈演愈烈。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一句,经过十多年的征战,湘军已经不复当年锐气,在到达巅峰之日,也是衰落之时。盛极而衰,是当时湘军内部最真实的写照。也正因为此,曾国藩最终选择退一步海阔天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