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茶人專欄丨以茶為引

溫涼,歸庸故事中,竹里舍溫涼。九〇後人,微渺星塵;願與諸君,相逢在此;取杯邀飲,共煮茶話。

正文如下:

為茶所引,歸根結底是吃貨本能;一路探尋,則源於求知慾和好奇心。

以茶為飲,也就以茶為引,從此開啟一場發現的行程,遇見更多可能。

而這一切,從茶說起。

· 引陶瓷

茶人專欄丨以茶為引

喝茶用器,器主陶瓷,凡飲茶者,用其巨甚。國為瓷國,陶瓷之業興盛,國人用瓷極重,而惟品茶之人愛究其根底,為樂不倦,且分窯劃系,成風久矣。

陶瓷之美眾所周知,要論一二卻是不易。龍泉景德之名聽說者多,青花粉彩慕名者眾,而可解其中學理者寥寥。

器可引茶,品茶之人為此比陶較瓷,孜孜不倦,溯瓷史、研瓷學、分瓷類、論窯口、辨技藝、賞器物,行玩施學,漸解陶瓷萬象,得其義理,獲喜樂、長學識,亦見先祖制瓷之歷程,可知前人之功煌煌,對照今下陶瓷之業各國百花爭豔,更覺榮耀、更覺路長。

雖非學者、更非業者,卻因茶故,淺知陶瓷。知先有青瓷,才出白瓷;知官哥汝定鈞,綿延千百年中已有斷絕者;知葉喆民,知《中國陶瓷史》……

若非茶故,皆不知也。縱使知些,也極匱乏。茶引陶瓷,使知陶瓷之美來於何處,琳琅之中得遇驚世。

天青色裡、霽藍釉中、白如玉上、茶與器逢,人與美逢。

· 引草木

茶人專欄丨以茶為引

人在茶間坐,杯中茶溫熱。伴來花枝幾朵,靜默、靜默,自有悅人顏色。

沒人會喝酒時在旁邊插一瓶花,也沒人喝咖啡時在身側放一盆草。喝茶卻會,它與草木緣分彷彿深厚。

於是茶席之間,擷取時節風物,進了瓶瓶盞盞,造個意趣天然。只一朵春時的桃花,或夏日的石榴,秋節的紫菊、冬天的梅枝,皆可。點染之處,風月即生。

若非喝茶見了有人茶室佈置,還不知山中野蘭栽於室中的好處,就更不曉溪澗菖蒲是愛茶人的心上寵。

這麼說來故鄉景裡那些蘭草,頓時就成價值不知幾何之物了,還有河谷石上天生天長的野蒲也不能小覷。

平素那些尋常草木,因茶更叫人覺得有意思,興趣也生,藉故認得多了些。

此前諸如虎耳草、銅錢草,都不認得,更不必說八角金盤、鴨掌木、劍蘭這些了。

也是,喝著茶看著花,賞心樂事、良辰美景也算聚齊,人在此情此景之下多做成了點什麼,也無意外。

就是要學花藝,還得多費些力氣。畢竟想把花插得好看,襯得茶室茶席賞心悅目,也並不太容易。

倒是養些易活的花草更上手些,家常的綠蘿、雅緻的蘭草、附石的菖蒲、圓圓的銅錢,都是好的。

· 引詩文

茶人專欄丨以茶為引

“日高人渴漫思茶”,這句大概是記憶裡接觸最早的茶詩詞了。後來茶喝著,也就知得更多,有些是從別人那裡聽來,有些則是刻意尋得。

茶之清神益思,往往助人行文,千百年來也就積下不少茶的詩文來。喝茶的人,便也總是不知不覺就往自己心裡裝了些。且還興致盎然,甚至於有時心癢手癢,也為茶寫些字句,自得其樂。

茶引詩文——引人讀詩文,引人寫詩文。它與詩文互為良朋益友也不為過,陸羽成《茶經》,皎然盧仝留茶詩,白居易元稹杜牧皆有茶詩作品傳世,後來《茶疏》、《大觀茶論》等書作成,還有蘇軾、李清照、納蘭一眾文家如雲,寫下茶詩茶文流傳。

愛茶者繁,寫茶者眾,尋訪者亦不乏。如此作用,且好且幸。

不然還不知何處去尋那些可道心中感知情狀的字句以抒此懷。那樣可就真成了知茶味而不能言其味,要急煞多少人吶。

如今飲茶已成習常,喝的茶越發的多,讀的詩文也漸多。“賭書消得潑茶香”、“人間有味是清歡”、“素瓷傳靜夜,芳氣清閒軒”,各有其味、皆有茶意。看來唸來,如茶一般耐品。

妄自猜測,若是文學裡沒有茶的參與,應當會少許多佳作,更會少一泓清氣吧。

若真如此,誰來潤喉吻?誰來破孤悶?誰來搜枯腸?怕是沒有。

還好有茶。

人與茶遇,茶為人傾、人為茶引,共見風景。就是不知你見的,是手中杯盞玲瓏?是茶間草木蔥蘢?或是那詩文裡的怦然心動?

應當各有各的機緣吧。這行程裡會遇到的太多,多到幾乎足以安放踏進這個世界的每一個人,多到能夠牽引著人發現自己生在怎樣的文明裡,也許有天,還會覺察這行程叫回歸。

以茶為引,它牽引和融通著什麼,宛如絡合作用。不過,這又是它話了。

注:圖片來自茶語網

自從茶語網刊登《最高稿酬1000元/篇!茶語網面向全國茶友長期徵稿,刊登即付稿酬》的文章後,得到了廣大茶友的熱烈支持,茶語網編輯收到了不少茶友的投稿。

接下來,茶語網將提供一些選題建議,供茶友們參考。今天建議的主題是有關武夷巖茶的。

這次的主題性徵稿,除了正常的稿酬機制外,我們還將評定寫得最好的文章,為創作者提供1000塊稿酬和傳承者活動18位非遺大師弟子的比賽茶一套(非遺大師徒弟比賽茶各一泡,每套共18泡茶)。關於傳承者活動的詳情可以點擊《詳解武夷“非遺”12年的傳承者製茶大會,它將為你展示怎樣一個武夷巖茶(大紅袍)》。

歡迎大家添加微信號(ID:cywcxe2)踴躍投稿,在茶語網平臺上玩得開心。

茶人專欄丨以茶為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