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古建築文化中,什麼叫做“叉手”?

腦洞人物史


古建知識科普:宋式建築中的“叉手”是什麼?

叉手,是早期古建築中經常會遇到的一個詞彙,梁思成的驚世發現佛光寺唐代東大殿與“叉手”密不可分。

嚴格來說,它是平梁上支撐脊檁的一個木構件,由兩根枋木組成,下端位於平梁兩端,上面則呈“三角形”交在一起,是古建築中較少的“斜向”承重構件,有時候也叫做“斜柱”。

據文獻記載,漢代已有叉手出現;南北朝到唐宋的古代壁畫中,也描繪了不少當時的建築圖樣,上面樑架“叉手”清晰可見。應該說,宋以前的叉手斷面很大,到元代開始逐漸變小,而明清官式建築則乾脆取消了叉手,它的結構性是一個越來越弱的趨勢。

當然,由於歷史的特殊性,山西大量元明清古建中還在使用“叉手”,尤其是和侏儒柱一起使用的情況特多,這也算是一個地域特色吧。

希望能幫到你,有古建築問題可問我,喜歡就說說你的看法,一起聊

亦文亦物,行程數萬,撰文百萬,一分鐘簡單幹脆,解讀古建的精彩


亦文亦物


支撐在侏儒柱兩側的斜杆,用以固定脊槫,其形狀猶如侍者叉手而立,故名。北魏寧懋石室以見。唐、宋、遼、金、元建築中仍用。明代偶有應用,但斷面尺寸很小。清代幾乎不用。山東人稱房梁兩端組成“人”字、托起檁條的兩塊木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