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7 盤點建國前犧牲的革命志士(二十五)——他們被叛徒出賣、殺害

1、楊靖宇——抗聯第一路軍總司令員 

楊靖宇(1905--1940),著名抗日英雄。原名馬尚德,字驥生,漢族,河南省確山縣人,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蘇區及其紅軍的創始人之一,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創建者和領導人之一。

1905年楊靖宇出生在河南省確山縣古城鄉李灣村一個貧困農民家庭裡,幼時在村私塾就讀,1918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入確山縣立第一高等小學堂。1926年在該校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冬奉黨團組織的指示,回確山縣領導農民運動;1927年春被選為確山縣農民協會會長;四月領導了震驚中外的豫南農民起義,即“確山暴動”。1929年8月,楊靖宇被劉少奇看作是“得力同志”而被派到撫順,任中共撫順特別支部書記,化名張貫一。

盤點建國前犧牲的革命志士(二十五)——他們被叛徒出賣、殺害

1932年,受命黨中央委託到東北組織抗日聯軍,歷任抗日聯軍總指揮政委等職。率領東北軍民與日寇血戰於白山黑水之間,他在冰天雪地,彈盡糧絕的緊急情況下,最後孤身一人與大量日寇周旋戰鬥幾晝夜後壯烈犧牲。楊靖宇將軍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之一。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佈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2、魏拯民——抗聯第一路軍總指揮

魏拯民(1909-1941),原名關有維,1909年2月3日,出生于山西省屯留縣王村的一個農民家庭。他9歲在本村私塾啟蒙,13歲考入縣立高等小學。1925年9月,入山西省立太原第一中學,因積極參加進步學生運動被開除學籍。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7年1月,轉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2月,屯留縣黨組織遭到破壞後,魏拯民去北平(今北京)考入私立宏達學院,一面學習,一面從事革命活動。

1930年11月,受黨指派,考入國民黨軍第13路軍安陽軍事幹部學校學習軍事。翌年夏因病離校到北平,在學生中從事黨的活動。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被派到東北工作,任中共哈爾濱市道外區委書記、市委書記,發動和組織群眾進行抗日鬥爭。1934年冬,被派到東滿,他走遍了各根據地和游擊區,深受同志們的信任和支持。後任中共東滿特委書記,參與領導創建東北人民革命軍第2軍,任政治委員,聯合東滿地區各抗日武裝開展游擊戰。1935年夏,赴莫斯科參加共產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1936年3月,任東滿省委書記、東北抗日聯軍第二軍政治委員。同軍長王德泰指揮所部北上牡丹江地區和遠征南滿地區,打通與吉東和南滿的聯繫,與抗聯第一、第五軍配合作戰,擴大抗日遊擊區。

盤點建國前犧牲的革命志士(二十五)——他們被叛徒出賣、殺害

1936年7月,與楊靖宇在金川河裡根據地會合,同楊靖宇一起把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改編為東北抗聯第一軍,把東滿特委和南滿特委合併,組成中共南滿省委,這是黨在吉林省第一個省級黨組織,魏拯民出任書記,他由此成為吉林省的第一位中共省委書記。當年,魏拯民同楊靖宇等高級幹部一起把東北抗聯第一軍、第二軍合編為東北抗聯第一路軍,任總政治部主任。1938年5月,魏拯民繼任副總司令,擔負起軍事指揮的重任。1940年2月,楊靖宇犧牲後,第一路軍和省委的工作重擔全部落在魏拯民肩上。他拖著病體,率部堅持艱苦卓絕的鬥爭,取得了安圖伏擊戰、哈爾巴嶺襲擊戰等勝利。

1941年3月8日,時任的第一路第總政治部主任主任魏拯民抱病徵戰半年之後,因叛徒的告密,100餘敵人突然包圍了樺甸市四道溝抗聯密營,重病之中的魏拯民率7名抗聯戰士奮起反擊,終因寡不敵眾,全部犧牲。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佈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3、李兆麟——抗聯第三路軍總指揮

李兆麟,化名張壽籛,1910年出生,遼寧省遼陽市人。九一八事變後,到北平參加由中共北平地下黨員任骨幹的抗日民眾救國會,在平西一帶進行抗日救亡活動,並與黨的地下組織取得聯繫。1932年初,受黨組織派遣,回家鄉組織成立東北民眾抗日義勇軍,同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1933年8月,調中共滿洲省委軍委工作,先後赴海倫、巴彥、珠河等地巡視工作,參與創建東北抗日遊擊隊。

1934年初,他前往珠河趙尚志領導的反日遊擊隊,任副隊長,同年6月,珠河反日遊擊隊改編成東北反日遊擊隊哈東支隊,趙尚志任司令,李兆麟任政治委員。1935年1月,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成立,趙尚志任軍長,李兆麟先後任二團、一團政治部主任,率部到牡丹江沿岸創建新的遊擊根據地。1936年1月,北滿抗日聯軍召開軍政聯席擴大會議,決定成立東北抗日聯軍總司令部,後改稱北滿抗日聯軍總司令部,趙尚志任總司令,李兆麟任總政治部主任。1938年11月,李兆麟率領六軍教導隊和十一軍隊伍,翻越小興安嶺,向黑嫩平原遠征。

盤點建國前犧牲的革命志士(二十五)——他們被叛徒出賣、殺害

1939年5月30日,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路軍成立,下轄4個支隊。李兆麟任總指揮,率部在廣袤的松嫩平原開展游擊戰。抗日戰爭勝利後,他以中共代表身份任濱江省副省長,兼任哈爾濱市中蘇友好協會會長等職。1946年3月9日,李兆麟在哈爾濱被國民黨特務暗殺,時年36歲。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佈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4、趙尚志——抗聯第二路軍副總指揮

趙尚志(1908年—1942年2月12日),漢族,熱河朝陽(現遼寧省朝陽市)人,東北抗日聯軍創建人和領導人之一,東北地區最早的共產黨員之一。

趙尚志,1908年生,遼寧省朝陽縣人。早年投身學生愛國運動。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東北地區最早的黨員之一。同年冬入廣州黃埔軍校第4期學習。1926年回東北從事革命活動。曾兩次被捕入獄,嚴守黨的機密,堅貞不屈。“九一八”事變後經組織營救出獄,任中共滿洲省委軍委書記。1933年10月領導創建珠河反日遊擊隊,任隊長。1934年6月任東北反日遊擊隊哈東支隊司令,與李兆麟等創建了珠河、湯原抗日遊擊根據地。1935年1月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3軍軍長。1936年1月任北滿抗日聯軍總司令部總司令。同年8月任東北抗日聯軍第3軍軍長。後任中共北滿臨時省委執委會主席、第2路軍副總指揮。曾率部遠征松嫩平原,作戰百餘次,挫敗了日偽軍的重兵“討伐”。1940年夏被錯誤地開除中共黨籍,忍辱負重,仍率小分隊堅持抗日鬥爭。1942年2月12日,趙尚志在戰鬥中身負重傷後犧牲。

盤點建國前犧牲的革命志士(二十五)——他們被叛徒出賣、殺害

1982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中共黑龍江省委才根據中央組織部的指示,對趙尚志同志1940年遭受黨內處分一事進行認真的複查。同年6月8日,黑龍江省委做出《關於恢復趙尚志同志黨籍的決定》。該決定指出:“撤銷1940年1月中共北滿省委《關於開除趙尚志黨籍的決定》,恢復趙尚志黨籍,推倒強加給趙尚志的一切不實之詞,恢復名譽。”2009年,趙尚志被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等11個部門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