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農村以前二季水稻一季油菜,什麼原因導致連種二季的都不多了?

又起炊煙


用農藥化肥種子保高產量,致低端過剩,低質低價低效,種田虧本,不種補貼照拿,單季相對米質好,成本低,勞苦度低,棄雙或拋荒


深施肥


農村以前二季水稻一季油菜,什麼原因導致連種二季的都不多了?我是來自農村的,這個現象在我們湖南農村很常見,我來說說個人看法。

以前,每年放暑假後就會進入雙搶季節,那個時候是家家戶戶打禾忙,天剛朦朦亮就會被父母叫起床去割稻穀,因為早上涼快,中午太陽大,太熱了,早上要幹2~3個小時活才回去吃早飯,下午3點左右出門,要幹到晚上快看不見了才收工。一身的汗水,泥水,這就是我印象中的農忙雙搶。現在再也沒有那些景象了,取而代之的都是單季稻和收割機。

導致現在沒有人種植二季稻和油菜原因;

一、生活條件提高了,隨著社會發展,農民現在並不缺那一口吃的。種植一季稻就已經夠農民一家吃的了,不需要種植二季稻。

二、早稻穀價格低迷,早稻穀的糧食口感沒有晚稻好,加上價格比晚稻便宜幾毛錢一斤,以前農村的早稻穀主要是當飼料用的,農民在不缺吃穿後,積極性自然下降。

三、農村沒有什麼年輕勞動力了,現在的農村到處都是空心村,少的幹不了,老的幹不動,家家戶戶的囗糧田,沒有荒掉就不錯了。

四、種地利潤低,你說種糧要是利潤高的話,農村人誰會喜歡外出打工,就是因為種糧利潤太低,自家地裡幹一年到頭,不如外出打工二個月賺的多,誰還會有積極性。

總之,農民也是人,也要養家餬口,也向往幸福的生活。當種地這個行業,嚴重影響了農民的收入和幸福生活時,農民不得已,只能拋棄以往的傳統農業,另謀出路。


壞男人說小龍蝦


大家好!在我們小的時侯都是種二季水稻一季油菜,在以前沒有機械化,都是用牛耕田,育秧苗瞭然後插秧,那時候的農民真辛苦,記得我們小時候田裡的瑪璜特別多,叮了腿拉不掉,嚇的哭,每年雙搶的時候都要忙一個多月,每天播秧要黑了才回家,對我來說是惡夢,夏天的太陽把田裡的水曬的好燙。特別累的是脫谷,我家本來人少,那個脫穀機的馬力又大,根本忙不過來,累的要死,現在種田都是機械化,以前割了晚稻又要種油菜,以前的油菜都是栽的,栽起來很慢,產量不高,現在我們這裡都是種一季,以前種二季一畝田也只有1300多斤的稻穀,現在一季產量高的也有1200斤一畝,種田也不麻煩耕田機耕了田,泡種穀催芽就撒,全是直插,不用插秧,好省力,多的時間做別的事又可以掙錢,多好,誰還願意種二季,二季要農藥化肥比一季的要多一半,產量多不了多少,肯定都只種一季,以前都沒有岀去打工有時間種田,現在都在外面打工,種田的都是老人家,種一季開支小些,收入差不多。現在很多農民下種油菜了,就是種也只種自己吃的。其實種油菜也容易,用耕田機耕了,就可以撒了,都是直播。以上都是個人關點,謝謝大家的分享!





農村豔豔姐


生在農村的我對種植兩季的水稻深有體會,印象深刻,七八十年代的農村家庭基本上都有四五個小孩,那時候一家子出去幹農活就是一小個生產對,村裡每個家庭基本上都有四五畝田有的甚至還更多,記得那時候還沒有拋秧還是插秧,每年到要插秧的時候我們都是一早起來就去秧田裡拔一擔子秧才回家吃早飯,小時候下水田特別害怕螞蟥不過沒辦法咱們是農村娃。

那時候就真正是過著日出而耕,日落而休的日子,農民沒什麼收入靠的多養幾頭牲口只有努力的多種田種地,恨不得田地上一年四季都有農作物收,生活水平不高我們的一日三餐都是青菜飯,每餐都煮三四斤米都是大鍋飯大鍋菜,我們的童年沒有零時沒有水果只有過年過節才會有肉吃,所以小時候特別盼望過年,過年才有新衣服穿才有多點的肉菜吃。

現在農村改變了很多,有的人出去打工有的人開發種果,靠種水稻,油菜,玉米,黃豆之類的真的很難發家致富,農村基本上沒有靠養幾頭豬生活了,因為收入高了生活也得到改善,農民們也不做得那麼辛苦了,種一片果做一點小生意生活才有出路,前提是我們有土地就好好利用。





農人曉橙


農村以前二季節水稻一季油菜,什麼原因導致連種二季的都不多了?關於這個話題,我想跟大家聊一聊。

以前兩季水稻那是2000年以前,我國的經濟比較落後,大家都沒有出門打工掙錢的習慣,大部分人都在家務農,年輕人也多!由於當時的水稻產量也比較低,所以都選擇種兩季水稻。(長江流域可也播種兩季水稻,一季油菜)現在水稻品種的升級,產量提高。以前的兩季水稻的產量,也差不多相當於現在一季的產量。

其二是,以前農村大家都窮!只有靠種田,才能多掙點錢。所以都選擇種兩季稻穀,一季油菜,不讓農田荒著!現在,什麼原因導致種兩季的都少,我想分三點!

一,首先農村勞動力的減少,老齡化增長,許多會種田的人,歲數都大了,種不了田。即使種田也只是保口糧。農村年輕人不會種田,也不願意種田,都去外打工!導致農田荒廢原因之一!

二,農村機械租用,化肥,農藥等人工成本的增加,也會帶來收益的減少!

三,水稻市場回收價低,每市斤一塊多點,甚至連成本都搞不回。還要盼望有個風調雨順的好年頭!否則只能虧本!這就是大家都不願意種田的原因!這是我個人觀點,與大家分享!再見✋


xJq喬


農村以前二季水稻一季油菜,什麼原因導致二季的都不多了。

八十年代未期之前,不管是生產隊還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在南方光照條件充足的省份,一般都早晚稻收後,還要種一季油菜,那時的田間地頭都是農作物,幾乎沒有空閒田。而現在很多地方都不種二季,只是怕田裡長草勉強改種中稻了。這其中原因主要是,鄉鎮企業的發展壯大,給農民提供了很多就業崗位,農民在企業中每月可以賺到一筆工資,企業不分旺季淡季,而種稻有時間性,這就造成農民沒有時間耕種而改用種一季為主。

種子單產的提高,以前種常規稻,產量不高,你一年兩季下來產量也不多,還不夠一家一年糧食供給。而現在的雜交水稻單產成倍提高,農民種一季水稻也比以前多收糧食。

政府對農村種糧的態度有所轉別,以前二季水稻後會動員農民搞好冬種以增加農民收入。現在就業渠道增加了,農民有更多創收賺錢的事好做。政府也不刻意要求農民就侷限在這一畝三分地上。

隨著年紀的增長,以前的耕種老把式年紀大了,幹不動重活了,而現在的年輕人根本就不會種田,種一季還是老人在耕作。現在物產也比以前更豐富,第三產業也搞得比較活,賺錢相對容易,要什麼就可以買到,所以種油菜之類冬作物更沒人去種了。


小林心語


農村以前二季水稻一季油菜,什麼原因導致連種二季的都不多了?

長江中下游地區,以前水田最好的耕作模式是油、雜,雜。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城市建設需要大量的工人;農村農民光靠種點田地難以生存和致富,於是,大量剩餘勞動力轉赴城市打工增加家庭收入。故此,原來的油雜雜耕作模式自然而然地就變成了油雜耕作模式了。其具體原因如下:

第一,早雜產量還可以,但米質口感不佳,由於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早雜不好銷售。

第=,中雜產量高,米質好,口感佳,比較成本低。一季中稻的產量比兩季的早、晚雜的產量低不了多少。但是可以節約一半的成本投資。

第三,農村中青年幾乎全部外出打工,也沒有勞動力來種雙季稻,而勞動力的成本又是最高的。

第四,油、雜、雜耕作模式要趕季節。早雜“不插五一秧”,晚稻“不插八一秧”。油雜耕作模式不用趕季節,可又回到農民“半年辛苦半年閒的時代”。

第五,油、雜、雜耕作模式為了趕季節,要育秧、插田;油雜模式可以直接搞直抪,省工、省時、省成本。





鄭正宗


在上世紀六十至七十年代,中國人口急劇增長,而糧食生產正在爬坡階段,國家經濟薄弱,對農業水利建設投入和科技投入有限,糧食產量增產速度趕不上人口增長帶來的糧食需求,所以在努力增加農業的投入同時,鼓勵農村實行雙季稻生產模式。水稻是農業生產的主要產品,如果按每畝地一季生產稻穀六百至七百斤的話,全國土地面積所生產的水稻是無法滿足人們的吃飯需求,如果遇到天災的話,產量將更低。

所以,人們探索嘗試種雙季稻,這樣一畝地稻穀的畝產可達一千斤以上,在緩解口糧供應起到一定效果。從穀雨播種開始到九月上旬收穫,需要三個月左右的時間完成第一季水稻生產。那麼九月到十二月只有三個多月時間內,溫度是遂漸走低的,而原來水稻是常規稻,產量低生長期長,像當家品種691產量六百斤、條件好的七百斤,生育期一百一十天,這樣的原始品種想種兩季確實困難。但在農業學大寨、以糧為綱全面發展的大背景下,我國農民發揚吃苦耐勞精神,用原始簡單且有效的方法修建水稻育苗催芽室。稻穀在驚蟄過後催芽,然後在整好的秧田,撤上谷種覆蓋塑料拱棚,讓秧苗高於常溫的條件下生長,清明前後既開始插秧,八月前後收穫一季稻。剩下的四個月,足以完成二季水稻的生長週期。還有一種辦法,就是第一季水稻收割後,保持田裡水層不幹,像菲菜一樣萌發二茬稻秧,形成新的植株,然後每畝施十到十五斤尿素作追肥,同樣能收穫二季稻,只是產量略低一些。

現在卻不同了,政府實行禁燒桔杆,割下的稻草是大麻煩。而現在隨著生活節奏加快,生活水平提高,採用新科技,用優質雜交稻高產新品種,每畝可產兩千斤左右。現在農民收入低,不願意用高投入低產出去生產雙季稻,省下點時間到工廠打打短工,何況糧價不高且投入很大,農民種地生產為了自已生存,更是為了國家糧食安全而生產糧食。至於油菜,由於它是旱作物,對田地平整的條件要求並不嚴格,何況它不像水稻,苗期不耐高溫苔期不耐低溫,它是不適合作二季生產的。


我不是馮鞏


這個倒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情況。記得在小時候,我們那裡全部都是種二季稻,一季早稻,一季晚稻。不過現在種二季稻的人已經確實不多,人們更願意去種一季稻了。有很多人可能想不通,很明顯兩季稻肯定要比一季稻種出來的糧食要更多,為什麼人們不種兩季稻而只種一季稻呢?

這裡主要有幾個原因在裡面:

一,糧食產量原因。以前由於糧食的產量比較低,記得很清楚,那時候家裡種早稻如果一畝能夠產500斤都是比較高的產量了。由於糧食產量低,農民就沒有辦法,只能夠增加糧食的種植次數來增加糧食的產量。特別是以前還需要交糧,而且是按照家裡的人頭來計算交糧數的,所以農民必須要想辦法增加糧食的量。如果沒有足夠多的糧食產量,交糧後自己家裡如果糧食不夠吃就是很麻煩的事了。而種植兩季水稻自然也就成了最好的解決辦法。

而2003年後農民就不再需要交糧了,這時候就大大的減輕了農民的負擔。農民也不需要通過增加種植水稻的次數來增加糧食的產量了。因為種植一畝田一季水稻就足夠一家人吃的了。其餘的都可以拿過來賣了。

二,投入與收入有點不成正比。種植水稻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而水稻的價格一直都不高。實際算下來,雖然種植兩季水稻的糧食產量增加了不少,但是投入的農藥、化肥、種子等費用一點也沒有減少,所以農民種植一季水稻與種植兩季水稻的收入相差不大,而反倒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去管理稻田。所以,當糧食產量提高,特別是免收稅後,農民種植一季稻的就越來越多了。這樣既輕鬆很能多,又有口糧可吃。

三,農民不再依靠種地維持生活。以前必須要靠地才能夠維持生活。以前要買什麼東西,如果自己家裡沒有什麼錢,那就可以用稻穀換。但是後來社會發展了,外出打工賺外塊的人越來越多了,農民也不再依靠家裡的那幾畝田來作為一種主要收入了。所以,種植一季稻也成了人們最佳選擇。

四,人們的口味變了。早稻由於種植的時間早,光照積溫都沒有晚稻那麼足,所以早稻的大米做出來的飯都是不怎麼好吃的。不管你怎麼煮,味道與晚稻相比就是相差了一大截。而以前農村裡面交糧,一般都是把早稻交上去,農民自留晚稻。隨著人們口味提高,早稻吃的人越來越少了。這是其中一個小方面的原因。

個人認為主要原因就是這四點。大家怎麼看呢?歡迎大家交流。


洞庭清水塘


我來回答,我是農村人,在生產隊的時候,每個村的農民一年四季都在家裡,聽從隊長的安排,該種田的季節種田,該種油菜的時候種油菜,那時候種田的產量不高,早稻一畝四百斤左右,由於日照不足,不怎麼好吃,晚稻產量高些,也只有八百斤左右,油菜的產量也不高,畝產只有一百斤左右,農民一年到頭連溫飽都難以解決。到了八十年代,田土下放到每家每戶,農民在各自的田裡種上水稻,晚稻,等一切經濟作物,除了上交國家的,剩餘的能夠解決了溫飽,此時要感謝袁隆平專家,是他幾十年如一日,一直在培育、研究水稻的改良,育種,搞出了雜交水稻,該雜交水稻不但產量高,而且又好吃。把農民從生產勞力中解放出來,又解決了吃飯問題,農閒的時候,有力氣的,心靈手巧的就進城找事做,腦瓜子靈活的,走南闖北做買賣。國家改革開放了,農民也洗腳上田了,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農民也大顯身手了,在家種田的就越來越少了,一直就種一季稻了,此事非常要感謝袁隆平老院士,是他老人家一直耕耘在農業雜交水稻方面的研究,使產量越來越高,是他老人家解決了人民吃飯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