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家里有精神病人,该怎么办?

过的痛苦活得精彩


笔者专业精神心理科医生,可以回答你的问题。

首先,人最不能选择的就是出身,还有和谁成为家人,所以既然遇上,我们只有积极面对,而不是逃避,想逃也逃不掉。


其实作为医者,自然会同情每一个病人,因为谁都不想得病,尤其谁都不想得不治之症。如果家人得的是肿瘤,哪怕再难治,也能积极应对,为何是精神病就不可以了?因为精神病有其特殊性,思想,心理出了问题。要是两人坐在一起不说话,谁又能断定谁有精神病?正因为精神病特殊性,明明是残废,却能走能跳;明明是绝症(终身患病),却健康存活。许多人把他们和健康人等同,确实他们躯体没有任何疾病。只有和他们一起生活的家人才知道具体情况如何。


说说精神病人在家都有那些问题,具体因个人而异,有些人有这个或者那个情况。首先是智力的问题,比如先天性的精神发育不良,比如后天的脑袋创伤,会导致智力的减退。笔者见过一场车祸使人回到三岁的情况,庆幸人还在,庆幸比植物人情况好。但是庆幸的同时,是智力再也回不去了。当然他们这些病人一般不止智力发育不良,还有情感、行为的不受控制,所以归类在精神病这里已经是世界通例,单纯智力发育不好也归类在精神病里的,叫精神发育迟滞。那这种病人怎么应对?简单讲,3岁的智商,你知道也想象得到会做出那些行为的,问题是他们身体不是3岁。3岁哭闹,打你一下你不觉得痛;关键是一个成人哭闹,再打你一下,后果可以想象得到。


再者就是精神分裂症了。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综合征,是一类疾病。比如幻觉,妄想;比如思维古怪;比如异己体验,比如装作幼稚;反正五花八门。还有孤僻,懒散这样的退缩症状。


还有就是抑郁,躁狂这一类。抑郁,就会自伤自杀;躁狂就会打人,不负责任,毛糙,易激惹。


那作为家属该怎么办?第一个调整好自己心态,确实对着一个这样家人,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及经济支出,而且许多病人病情反反复复,到最后,家人都会失去耐心,就像之前提到,谁都不能选择谁作为自己家人,谁都不愿得病,所以还是给以更多耐心。第二,照顾保护好自己,身体是本钱,要照顾病人,身心疲惫,不能伤到自己,需要及时了解病人心理动态,病人在稳定阶段,一般还是安静的,如果已经很躁动就要注意保护自己人身安全。第三,就是保护好病人,定时监督服药,鼓励参加劳动,体育锻炼,提供想对安静环境,避免不良刺激。了解病人动向,服药是控制症状不复发的基础,对于智能障碍的,有稳定情绪的作用,尽量防止病人自伤、伤人等行为,这个自伤精神症状支配会出现,抑郁会出现,智力低下也有打自己可能。伤人就更加常见,必须时再送专科医院治疗,精神病人必须规范治疗,规范服药,加上家人支持,社会关怀,会有更好的治愈可能。


一盏茶的恬静


我哥在青春期鸡奸家里的母鸡使其死亡,后来读书时又想不通,在街上徘徊乱走,被父亲送到精神病医院,后来又多次因为工作不认真、乱送给邻居东西等再次被送到精神病医院。我很恨我的父亲,因为这样毁了我哥的前程,我始终觉得他是心理问题,是可以挽救的,但是我没有办法劝阻我的父亲,因为我比我哥小,当时还在读初中,加上他是瞒着我送他进去的。后来我考大学,被高校录取了非本人自愿的不喜欢的专业,经常想不通,父亲也送我到精神病医院“疗养”,我到医院检查时坚持讲气话,他和医生就判定我“有病”,我本来是可以逃亡的,因为我并没有马上进医院,过了一天才进去,但是我想体验从来没有过的生活——我哥曾经经历的日子。我就顺从他们,住了两个月的医院,就出医院回家休学了。后来我又重新回到大学,读书到毕业,工作到现在。我哥办理了一个精神病残疾证明,他劝我也给自己办一个,我虽然觉得好诱惑,但是作为一个老师,我不想有这个证明。后来哥自己找了个好吃懒做的没工作、不会生孩子的女人做老婆,想孩子想疯了就乱给钱给外面的女人为他生孩子,可是外面那个女人什么也没有给他,加上他赌博,我父母又把他送到了精神病医院。昨天大年30的,我母亲煮好年饭,喊我们为新年干杯,想到我哥在医院,哪个有这种心情?我曾经帮助过我哥,可是我自己是老师,而且要带儿子,我好怕他衣着不整给我的名誉带来坏影响,加上有父母在,我很难纠正他的许多缺点,只能听之任之,由父母全权负责,造成现在的结果,我听说哥在医院请求回家过年没有得到父母同意,我的心都在流血。后来我就按着心理医生的指导下的方法,认真阅读心理书刊,并照着与病人相处的方法:个人本身要保持开朗的心态与病人说话,平时要心平气的认真听病人说话.多和病人沟通,让病人接受你,而且还要取得他在有 精神问题 下对你有一种信任.并且不要提一些刺激性的话题!尽量迁就病人!现在我哥哥的病情慢慢比以前有了一些改善! 而对你亲人的情况,我觉得一个好心态在人与人间的相处也起着一个很好的带动作用的,如果人一直在逃避也解决不了问题啊,更不可行的就是结束你弟的生命的笨想法,你是读书人其中的道理,我想你一定很清楚.我们做为一个有知识的人要以科学和 有效的方法 解决问题才是正确的方式啊!在这里祝你亲人早日康复并家庭幸福美满!


猫猫教你搭配


上学是肯定上不成了,你还年轻,有自己的事干,现在父母也还不老,抚养能力很强,有些事你还不能做主,弟弟的事先让父母管着,等你成家了父母老了那时侯要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现在还不能考虑那么远,毕竟到时还有民政部门的帮助!


阳光者2


\n

家里有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要做好这8件事


  「复原是一个独特的个人经历,这个经历包括改变个体的态度、价值、感觉、目标、技巧和角色。通过这些改变,患有精神疾病的个体能够在疾病的限制中享受到生活的满足感与希望。也就是说,复原就是指患者虽然受到疾病的影响,还可以过着有意义和有目标的生活。」

——《中国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第二版)》

  由于精神分裂症是一组于青壮年开始发病的重性精神疾病,绝大多数病人会表现出反复发作、病程迁延并社会功能衰退的慢性病程,使得精神分裂症会造成患者本人和家庭极大的疾病负担。

  目前,医学发展水平的现实是,并无任何一种治疗方法可以让精神分裂症患者「药到病除,彻底断根」。而且,与高血压等慢性病不同,精神分裂症会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具体来讲,患者会因疾病本身、经济状况、社会歧视等因素,难以与人交往,难以维持正常的职业生涯,难以婚育,甚至难以自我照料。

  因此,带着疾病生活,并尽力发挥出尚存的能力和资源,过有意义的生活,就成了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和康复的最终目标。

  那么作为患者最坚实的支柱,家庭成员在其中能做些什么呢?

  1. 要照顾好主要负责照顾患者的那个人

  在很多情况下,承担这个责任的人是患者的父母或配偶。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能持续存在几十年的慢性疾病,在这几十年中,患者都会需要家人坚实的支持,这是一场持久战。

  需要确保,承担照护责任的那个人,他本人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状态。

  尽量不要把所有的责任扛在一个人身上,确保 TA 在需要的时候可以休息,能够找到舒缓压力的渠道。如果因为照顾病人而持续处于焦虑、抑郁的情绪中,自己也去看一下精神科医生,也是非常必要的。

  2. 接受相关的心理教育

  患者受疾病影响,不能在一发病时就学习有关的疾病知识,但家属可以。

  向主治医生了解:

  • 关于患者的具体病情;

  • 服用药物的种类、量和方法;

  • 发病或复发的征兆。

  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学习关于疾病的科普知识。可靠的渠道包括:

  • 部分医院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的患者教育会;

  • 权威可靠的科普知识发布者(如丁香医生、心理医生公众号,精神病专科医院的公众号和科普小册子等)。

  3. 提高服药依从性

  坚持服药,是预防复发的最重要的保护因素。

  但患者经常可能对疾病的自知力不全(简单说就是认为自己没病,或者认为自己病已经好了)而不愿服药,而客观上则可能因为遗忘、服药方案过于复杂而漏服、错服,也有可能因为药物副反应而主动减药、停药。

  因此,无论患者本人是否表示愿意吃药,家属都应协助提醒。

  4. 改善家庭内部的关系

  一句话建议:家庭成员之间不要经常责骂、显示出攻击和敌意。

  在所有的家庭成员之间产生关爱的态度,产生矛盾和不一致态度时避免使用责骂、情绪激动地争论等「高情感表达」的方式沟通,能够显著地减少患者复发的可能性。

  同时,友爱的家庭环境对于其他家庭成员而言,也是幸福感的重要来源。

  5. 减少指责或过度保护

  精神分裂症的患者社会功能较健康人有所下降,这并不是他们本意如此,指责他们做不到一些常人能做到的事,并不能帮助他们立即胜任这些工作,有效的治疗和康复训练才可以。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他们也并不是一无是处的累赘。

  虽然能力有所下降,但依然有从事某些事物、社会交往的能力,过度保护,不让他们接触社会或者尝试工作,会损害他们功能的恢复。

  6. 要对未来怀有希望

  精神分裂症有希望过上正常生活吗?真的有。

  但是,「治好」后的患者,与人交往的能力、工作能力可能都受到影响,所以,应该减低对疾病完全恢复的期望值。

  事实上,「未来的希望」在于:即使带着疾病,也能过上有意义的生活;「疾病症状会完全消失」这样的幻想,是不切实际的。

  7. 寻找家庭以外的支持系统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独特的资源,不要孤军奋战,根据自身特点,寻找家庭以外的帮助,有助于你们走得更远、更轻松、更幸福。

  例如,民政系统、医疗体系、社区、村委会甚至派出所,有的能提供一些经济支持,有些能提供过渡性的就业支持,有些能协助管理病人、在出现伤人肇祸行为时协助送医院治疗。

  宗教团体、病友会、其他家族中的亲戚、朋友能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和归属感,让照护者从压抑的环境中舒一口气。

  在有经济条件的情况下,求助于心理咨询师,能帮助照护者更系统地理解和处理自己的情绪问题。

  8. 照顾好自己

  在接诊患者的过程中,我常常能见到一些家属,火急火燎地把患者送来医院,言语间充满了焦虑、愤懑,甚至怀着一点点对患者的痛恨。

  但说着说着,他们的焦虑和愤懑就变成了悲哀,甚至忍不住哭出声来。

  作为治疗联盟中的同伴,我非常能感受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过程中的这种无力感。

  愿你们都能照顾好自己。


体育听我说


神经医学是目前医学发展到今天仍然所知甚少的医学领域,精神疾病的发病机理与治愈方法还在探索之中,很多治疗用的是镇静剂,是控制病情,精神病人对一个家庭是个灾难,个人认为国家应该采取措施对于重度精神病患者,在没有治愈之前,应该集中收治,由专业人员护理和治疗,所需费用由中央财政拨付。目前政策下只能送往当地精神病医院治疗,然后如果经济困难就向民政部门申请贫困救助


十月出发


家里出现精神病人,本身就是不良家风酿成的。‘精神失常发癫狂’。作为家长,要改变治家方案,关爱家人的思想动态,言行举止的细微变化,儿女婚事的适时处理,使家人有温暖的感觉,有自豪的体验,有融合的氛围。处理家人琐事,不偏不倚,公平合理,不厚此薄彼,不挖苦打击,不亏待弱者。有精神失常症状时,要尽早入院治疗。对这类痛苦病人,以思想疗法为主。开导化解。药物治疗为辅。或换个环境让患者开开心。切忌伤人自尊,恶言碎语嘲弄。尽量满足患者所需。用爱心用温暖感化患者,从痛苦中走出来。成为正常人,过正常人的快乐生活。


海纳百川143454600


都是有监护人的,他们都是有监护人看护,居委会和派出所和街道和这些监护人时常联络,都是有底的,出了事不要找神经病要找监护人,而且只要神经病不同意住院,那么就没法强制执行,总之家属要呵护千万不要刺激病人


A天津土著


有精神病人的家庭监护人责任重大,很多精神病都要监护人看管,有时疏忽了会出事,比如精神病人出走,精神病人在外伤人等等。如果精神病人在外闯祸,家庭也要赔偿经济损失,所以很多监护人辞去了工作,每月拿着失业金去照顾精神病人。


上海南市大叔


作为相关从业者我很理解你的心情,家庭里有精神病人确实会给家庭造成很多麻烦。

我接触到很多精神病人,因为治疗的不及时和看护的不严格,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很多不便。

有的病人亲手掐死自己年幼的孩子,有的杀害父母,有的纵火烧死数十人…

每年精神病重大恶性刑事案件也有很多。

但是人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却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只有面对困难,战胜困难才会有精彩的人生,回避困难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我不知道你家里的精神病人属于哪种类型,目前处于什么程度,有没有正常吃药。

其实精神病人本身自己也是很痛苦的。大多数精神病人都可以归为精神分裂,要么是先天的,要么是受到刺激造成的。

而表现症状多位抑郁和躁狂。超内向发展就是抑郁,超外向发展就是躁狂。

但不管哪种病人我给你的第一条建议就是药物治疗。

如果确诊为精神分裂的话基本上就是一辈子离不开药物治疗了。而且很多精神病的药物都有副作用,这也是很多病人抗拒服药的原因之一。

但是目前药物治疗是控制病情的最可靠的方法。



其次,一定要加强看护,注意观察。精神病人不发病时和正常人没有区别,一旦发病才会有伤害。

一般来讲发病都是有征兆的,突然发病的时候很少。一般的征兆通过观察都会提前几天发现的。

一般要发病的表现:失眠、情绪急躁、心慌(坐不住)、出现幻觉(有人要害他)、幻视(看到人或东西)等等。

病情稳定的病人在发病初期能感觉到自己身体的变化,会主动寻求医生帮助。家属如果观察到变化应该尽快就医。通过药物调整,或者物理治疗帮助别人顺利度过发病期。

另外,季节交替时较容易发病。民间有句话叫“油菜开花,精神病发”。

春季确实比较容易发病,而且一旦发病比较严重。


快乐99的88


抑郁症其实也算是精神病,危险系数低,最高危险系数是精神分裂。我接触了一些患有这些疾病的家庭,他们都有一个误区。就是害怕和依赖药物。我的建议是:

1、家里必须要买一本精神病学,医学生的教材,比较厚,自学心理治疗和精神病学知识,心理学的书籍就是变态心理学和心理治疗,如果你找不到书,可以来我们读书会的书单里找,也可以问我。

2、家里的照顾,多一些陪伴和关爱,不要把孩子往医院一丢就去炒麻将了.这样的妈妈,你的孩子一辈子恐怕都好不了。

3、精神病人在意志清楚的时候学会自我心理治疗,比如呼吸训练,自我催眠,静坐,养花,散步等等。不要做繁重的家务和工作。不要轻易和别人吵架。注意控制自己的情况。我写过很多情绪管理的文章,你可以来我空间看看文章。

4、按时吃药,经常复诊。如果是躁郁症,不要让他夜晚独自外出,不要让他做情绪容易紧张的事情。

基本就这么多吧。如果有什么遗漏,可以来我空间看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