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近日,袁隆平稱:“中國糧食不夠吃,農民不種就麻煩”。現農村如此多荒地,咋看?

正能量news譚


我是蜀中農二代,我來說說我的看法:

一、農村如此多的荒地是城鎮化發展的必然趨勢

我家裡稻田都是在山上,類似梯田的那種,離水庫很遠,灌溉的水源很難到達,記得小時候收成好不好完全靠天吃飯,而且即使收成好了糧食收回家完全需要人力肩挑背抬,需要周圍的親戚朋友幫忙才能完成,費時費力,除了繳稅,口娘一年下來賺不了什麼錢,後來隨著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都進城打工去了,而且打工掙得錢比種地的收入多得多,所以農村的荒地也原來越多。


二、如何破解農村的荒地問題

1、充分利用區位優勢,發展鄉村特色產業。

比如桂林龍脊梯田,因其獨特的自然梯田資源,將種地與發展鄉村旅遊相結合,農民不僅有種地的收入,而且還多了一份因旅遊觀光帶來的收入,這樣農民的積極性才會更高。

2、因地制宜,將荒地變廢為寶。

我的老家最近剛好在引進茶葉種植,目前已經初具規模,以前的荒地都變成一座座綠油油的茶山,農民荒廢的田地都能領到一部分租金,到了採茶的時候村民還可採茶掙到錢,最重要的是茶山的優美風景吸引了不少的城裡人前來觀光旅遊,帶動了農家樂的發展。

如今國家非常重視三農問題,也在加大對三農的投入,所以地方政府部門也應該加大這方面的規劃和引導,吸引更多人到鄉村投資興業,幫助更多的貧困人口脫貧致富。


蜀中農二代


你好!我是海洋之城。很高興今天能回答你提出的問題。

首先想肯定袁老說的話絕對是真的,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我也是從農村出來的,爸爸媽媽也是地地道道的農民。

至於現在農村那麼多的荒地沒有人種的原因,我分析如下:第一,現在農民也會算一筆賬,種地需要施肥,需要給農作物澆幾次水,需要噴藥,需要買種子,你想想這些是不是都需要開銷?再加上無形的人力。農作物在收成之前已經開銷了一大筆錢,可有有人覺得這個也花不了多少錢,但是,你們有沒有想過這些農作物在收成後能賣多少錢?屈指可數。我曾經問過我媽,一畝地的小麥收成後大概能賣1000多塊錢,拋去成本,可能剩幾百塊錢,你們說說還有種地的價值嗎?

第二,現在生活壓力大,節奏快,農民靠種地掙點錢還不得餓死,上有老下有小,出去打工都比種地強,現在出去打工一天少說200塊錢吧!兩天就要400塊,種一畝地收成不好了到最後還賺不了400塊錢,得不償失。

第三,現在生活在農村的大多數都是老人,年輕人都不願意種地,寧可在外面打工,老人都上歲數了,身子骨不行了,孩子們也就不讓種地了。所以就會出現那麼多的荒地。

以上是我的一點拙見,不知對否。


海洋之城


種地不掙錢,養不起家人。又沒有養老金,現在不趁年輕多掙點錢,到老了也沒辦法活,現在也沒辦法活。所以土地就會農民撂荒。所以國家該重視農民的收入。對農民的養老應該重視和規劃。不要讓農民流血汗,還要流眼淚。如果土地都沒有人種了,過20年以後全國人民吃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