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8 人到中年,多少女人都变成了唐僧


人到中年,多少女人都变成了唐僧

图:网络

1

从小就不会吵架。做梦都梦到高中的时候当班长,上自习的时候班里闹哄哄的,我站在讲台上苦口婆心地跟大家讲道理,然后把自己讲哭了。

醒来满心都是穿越岁月的无力感。

以前听一个段子,说15岁是娇羞的女孩纸,25岁会变成处变不惊的老麻雀,35岁则会成为横刀立马、河东狮吼的大女人。

马上35岁了。但很糟心的是,好像还是不会吵架,也不会管人。

儿子三四岁的时候,有一次加班我带他去办公室,中午又被领导们喊着一起去吃工作餐。

儿子那时候有点“人来疯”,给他夹的菜他不爱吃,又偏要吃桌子上没有的菜,还咋咋呼呼大声嚷嚷。我只是小声地讲道理,有时候不理他冷处理。

是挺没面子的,但让我把他教训一顿吗?好像也不至于。

回去的路上有个领导说:家里养个男孩子,这么温柔的妈妈管得住吗?啊,我一时语塞,尴尬得恨不得马上遁身。

其实不止外人这样觉得。

儿子小的时候,我妈也觉得我带孩子脾气太好了。每次来都会说,这么调皮都可以忍吗?小孩子就是要定时修理,你不要舍不得教育。隔代亲这些,在我们家是不存在的。

有时候被我妈怂恿得多了,我也会象征性的拍几下屁股。可是在我心里,底线就是注意安全和遵守公德。

因为自己不会吵架,不会管人。所以我没有让他“听话”的概念。

他为什么要听话呢?

你想要他穿蓝衣,他想要穿红衣不行吗?


你不想要他买玩具,可是他看着挺喜欢挺想要不是正常吗?


你觉得太贵的玩具应该收在家里注意着玩,可是他就是想拿出去显摆,甚至还想把它送给自己的好朋友不可以吗?

偏偏儿子又长了一副伶牙俐齿。我偶尔固执地说:“说了这样就这样啊。”儿子噼里啪啦跟我讲道理,还能逻辑清楚地说出一二三,跟我和他讲道理的时候一模一样。我只好罢了罢了。

就这样成为了一个和稀泥的妈妈。

2


人到中年,多少女人都变成了唐僧

这样的性格,在生活和工作上都是一贯的。

每次两口子吵架,我讲道理,他偏不讲道理。最后我气急了,也只能冒出来一句:“你怎么能这样。”

我气吗?气啊。我也想来一顿河东狮吼啊。可是我不会啊。最后只能生生的把自己憋出内伤。

别说吵架了。有时候只是多唠叨和抱怨了两句,对方已经黑脸了。好像再说下去也没什么意思,就算了。

有个女朋友说,每次手里的工作任务已经够让人焦头烂额了,再碰到领导交代的新任务,那句拒绝的话都到了嘴边,最后还是咬咬牙咽了下去。

她在窗口单位,每天总能碰到一两个很莫名其妙的服务对象,气势汹汹,没理也不饶人。

有时候真想骂回去啊。可是,最后冒出嘴的还是那句:“别着急,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呢?”

果真能玩到一起的人,性格都一样怂。

相比于这种窗口单位的百忍成钢,那种在家里不会吵架憋出的内伤好像又不算什么了。


3


人到中年,多少女人都变成了唐僧

朋友说:

“什么不会吵架,还不是被生活逼的。要是家里有矿,我也会对着领导说老子干不了,也会对那些莫名其妙觉得自己是老大的人吼回去,不欠你的,请你滚蛋吧。”

但我觉得她就是说说而已。这就是天生性格加上后天的教育形成的,根本不是家里有没有矿的问题。

毕竟我们的第一代老师孔子就是鸡汤鼻祖啊。

他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再想想自己小时候,就觉得没有什么权力训斥孩子,也不忍心把伴侣逼得太狠。

他又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所以好像也能释怀外界给予的误解和压力,而试图从对自我的要求中找到平衡。

他还说: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如果要在比赛中争个输赢,也得先打拱作辑,完了再举杯对饮。确实也就没什么好争的了。

以前看《西游记》,总觉得碎碎念、讲道理的唐僧真的很搞笑啊。但是现在发现,百无一用是书生,自己就是那个只会碎碎念讲道理的唐僧啊。

那些脾气上来了可以拿着擀面杖撵老公,敢跟领导拍桌子,跟同事撕破脸的飒女人们,才是真正的孙悟空啊。

讲实话,说不羡慕她们是假的。但是也羡慕不来,那就算了。


4


人到中年,多少女人都变成了唐僧

最近一年,关于带孩子的问题我妈已经不怎么说我了。

因为我家这个没怎么被修理过的娃,已经基本接受了讲道理这样的沟通方式,带起来还蛮省心的。

年前我带他去看医生,医生要求抽血。

走进抽血室,我看到前面的孩子又踹又踢两个大人都按不住,哭得惊天动地,一边哭还一边喊:“我要杀了你们”。场景实在惨烈。

轮到儿子的时候,他害怕得往后躲。我说:“只有一点点痛,不过你要是想哭就哭吧。”

按照经验,他一般都会(假装)很勇敢地说不怕。

结果那天不是扎手指,是在手臂上抽血。

医生拿皮管扎住他手臂上端的时候,眼泪就啪哒啪哒掉下来了。一边哭一边说:“我不要抽血。”

等到医生的针要扎下去的时候,他虽然没有挣扎,却忍不住哭出了声。我把他的头揽在怀里。过了一会,告诉他抽完了。他马上止住哭睁大眼睛吃惊地说:“啊,还没怎么痛呢。”

我说:“哎,跟你说了只有一点点痛啊,你看,白哭了一场吧。”

走出抽血室,他跟在我身后说:“其实还没有打针那么痛呢。今天真的是白哭了。”

过了一会又说:“白哭就不算哭了。妈妈你就别告诉外婆了。”

嗯,孔乙己都说读书人偷书不算偷。白哭不算哭,好像也有道理。




人到中年,多少女人都变成了唐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