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8 人到中年,多少女人都變成了唐僧


人到中年,多少女人都變成了唐僧

圖:網絡

1

從小就不會吵架。做夢都夢到高中的時候當班長,上自習的時候班裡鬧哄哄的,我站在講臺上苦口婆心地跟大家講道理,然後把自己講哭了。

醒來滿心都是穿越歲月的無力感。

以前聽一個段子,說15歲是嬌羞的女孩紙,25歲會變成處變不驚的老麻雀,35歲則會成為橫刀立馬、河東獅吼的大女人。

馬上35歲了。但很糟心的是,好像還是不會吵架,也不會管人。

兒子三四歲的時候,有一次加班我帶他去辦公室,中午又被領導們喊著一起去吃工作餐。

兒子那時候有點“人來瘋”,給他夾的菜他不愛吃,又偏要吃桌子上沒有的菜,還咋咋呼呼大聲嚷嚷。我只是小聲地講道理,有時候不理他冷處理。

是挺沒面子的,但讓我把他教訓一頓嗎?好像也不至於。

回去的路上有個領導說:家裡養個男孩子,這麼溫柔的媽媽管得住嗎?啊,我一時語塞,尷尬得恨不得馬上遁身。

其實不止外人這樣覺得。

兒子小的時候,我媽也覺得我帶孩子脾氣太好了。每次來都會說,這麼調皮都可以忍嗎?小孩子就是要定時修理,你不要捨不得教育。隔代親這些,在我們家是不存在的。

有時候被我媽慫恿得多了,我也會象徵性的拍幾下屁股。可是在我心裡,底線就是注意安全和遵守公德。

因為自己不會吵架,不會管人。所以我沒有讓他“聽話”的概念。

他為什麼要聽話呢?

你想要他穿藍衣,他想要穿紅衣不行嗎?


你不想要他買玩具,可是他看著挺喜歡挺想要不是正常嗎?


你覺得太貴的玩具應該收在家裡注意著玩,可是他就是想拿出去顯擺,甚至還想把它送給自己的好朋友不可以嗎?

偏偏兒子又長了一副伶牙俐齒。我偶爾固執地說:“說了這樣就這樣啊。”兒子噼裡啪啦跟我講道理,還能邏輯清楚地說出一二三,跟我和他講道理的時候一模一樣。我只好罷了罷了。

就這樣成為了一個和稀泥的媽媽。

2


人到中年,多少女人都變成了唐僧

這樣的性格,在生活和工作上都是一貫的。

每次兩口子吵架,我講道理,他偏不講道理。最後我氣急了,也只能冒出來一句:“你怎麼能這樣。”

我氣嗎?氣啊。我也想來一頓河東獅吼啊。可是我不會啊。最後只能生生的把自己憋出內傷。

別說吵架了。有時候只是多嘮叨和抱怨了兩句,對方已經黑臉了。好像再說下去也沒什麼意思,就算了。

有個女朋友說,每次手裡的工作任務已經夠讓人焦頭爛額了,再碰到領導交代的新任務,那句拒絕的話都到了嘴邊,最後還是咬咬牙嚥了下去。

她在窗口單位,每天總能碰到一兩個很莫名其妙的服務對象,氣勢洶洶,沒理也不饒人。

有時候真想罵回去啊。可是,最後冒出嘴的還是那句:“彆著急,有什麼需要幫助的呢?”

果真能玩到一起的人,性格都一樣慫。

相比於這種窗口單位的百忍成鋼,那種在家裡不會吵架憋出的內傷好像又不算什麼了。


3


人到中年,多少女人都變成了唐僧

朋友說:

“什麼不會吵架,還不是被生活逼的。要是家裡有礦,我也會對著領導說老子幹不了,也會對那些莫名其妙覺得自己是老大的人吼回去,不欠你的,請你滾蛋吧。”

但我覺得她就是說說而已。這就是天生性格加上後天的教育形成的,根本不是家裡有沒有礦的問題。

畢竟我們的第一代老師孔子就是雞湯鼻祖啊。

他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再想想自己小時候,就覺得沒有什麼權力訓斥孩子,也不忍心把伴侶逼得太狠。

他又說: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所以好像也能釋懷外界給予的誤解和壓力,而試圖從對自我的要求中找到平衡。

他還說: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如果要在比賽中爭個輸贏,也得先打拱作輯,完了再舉杯對飲。確實也就沒什麼好爭的了。

以前看《西遊記》,總覺得碎碎念、講道理的唐僧真的很搞笑啊。但是現在發現,百無一用是書生,自己就是那個只會碎碎念講道理的唐僧啊。

那些脾氣上來了可以拿著擀麵杖攆老公,敢跟領導拍桌子,跟同事撕破臉的颯女人們,才是真正的孫悟空啊。

講實話,說不羨慕她們是假的。但是也羨慕不來,那就算了。


4


人到中年,多少女人都變成了唐僧

最近一年,關於帶孩子的問題我媽已經不怎麼說我了。

因為我家這個沒怎麼被修理過的娃,已經基本接受了講道理這樣的溝通方式,帶起來還蠻省心的。

年前我帶他去看醫生,醫生要求抽血。

走進抽血室,我看到前面的孩子又踹又踢兩個大人都按不住,哭得驚天動地,一邊哭還一邊喊:“我要殺了你們”。場景實在慘烈。

輪到兒子的時候,他害怕得往後躲。我說:“只有一點點痛,不過你要是想哭就哭吧。”

按照經驗,他一般都會(假裝)很勇敢地說不怕。

結果那天不是扎手指,是在手臂上抽血。

醫生拿皮管扎住他手臂上端的時候,眼淚就啪噠啪噠掉下來了。一邊哭一邊說:“我不要抽血。”

等到醫生的針要紮下去的時候,他雖然沒有掙扎,卻忍不住哭出了聲。我把他的頭攬在懷裡。過了一會,告訴他抽完了。他馬上止住哭睜大眼睛吃驚地說:“啊,還沒怎麼痛呢。”

我說:“哎,跟你說了只有一點點痛啊,你看,白哭了一場吧。”

走出抽血室,他跟在我身後說:“其實還沒有打針那麼痛呢。今天真的是白哭了。”

過了一會又說:“白哭就不算哭了。媽媽你就別告訴外婆了。”

嗯,孔乙己都說讀書人偷書不算偷。白哭不算哭,好像也有道理。




人到中年,多少女人都變成了唐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