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犹太人与阿拉伯人是同一个祖先吗?他们的关系是什么?

难得糊涂DAvid


以实玛利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当中共同出现的人物,在犹太人的圣经当中以实玛利不过是个配角,而在伊斯兰教当中,以实玛利(易司马仪)却是一位天选之子,阿拉伯人光荣的祖先。

一、上帝赐福亚伯兰

《圣经》当中的亚伯兰(后来的亚伯拉罕)大约是基督教世界最为家喻户晓的人物,这位作风正派的人物不断受到上帝的赐福,说他会子孙满堂。然而一直到亚伯兰一把年纪了,上帝许诺他子孙遍地的事情还远没有着落,不过各位看官读的都是圣经,那什么样的稀奇事情都有可能发生。说一天亚伯兰看见幻像(兴许是托梦,因为正是夜晚的时候),上帝显灵了,亚伯兰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说,别说什么子子孙孙孙子兵法了,眼看我的财产都要留给自己的管家了。上帝就把他领到帐篷外面,让他数天上的星星,保证他的子孙会像星辰一样繁多,并且再次许诺迦南地给亚伯兰。大约是上帝已经许诺了很多次了,亚伯兰这次非要个更实诚的保证。上帝说好办,你去拿一些祭品来给我献祭,我给你保证。话说这个心态大约类似我们托人办事,别人承诺的再好,也比不上他收了你的礼物让你放心。果然,晚上上帝就化身为火焰,再度向亚伯兰承诺迦南地的归属,并且预言了此后希伯来人的遭遇:他们将在埃及被奴役四百年,之后获得自由,重回并夺取迦南地。

上帝许诺亚伯兰的子孙将像星星一样多

按照当时的风俗,亚伯兰如果没有子嗣,财产就会被管家继承。在出土的努兹城文献当中已经发现了类似的条款。不过亚伯兰很快就没有这个担心了,为了能让亚伯兰有后代,莎莱把自己的侍妾夏甲让给亚伯兰做小妾。没过多久夏甲就怀孕了。不过按照圣经的说法,当时亚伯兰八十五岁,这种年纪能生子看来也属于神迹了。

二、以实玛利的诞生

可是夏甲怀孕之后,地位就提高了,这点让莎莱很不满,她就虐待夏甲,夏甲就挺着肚子逃了出来。莎莱的虐待居然使得夏甲呆不下去,应该是很惨才对,但是先别急着谴责莎莱。在莎莱虐待夏甲之前,她曾经向丈夫亚伯兰抱怨夏甲的无礼,亚伯兰允许莎莱随意“管教”夏甲,才有了后面夏甲被欺负走的事。其实夏甲如果得不到亚伯兰的重视,又怎么会在莎莱面前无礼呢?很多事情貌似是女人之间的冲突,其实背后的男人也有很大的责任,不过在很多实际情况当中,男人又往往置身事外,让女人自己斗去。

夏甲母子被驱赶

夏甲出逃到迦南南部的一个地方,那里有一口井,在那里天使现身,让夏甲回去,并且许诺将夏甲会生一个儿子,她的儿子将被命名为以实玛利,会成为一个强大民族的祖先。不过这次出走之后夏甲母子还是被亚伯兰接回来了。按照《汉莫拉比法典》,小妾生的儿子,只要被父亲承认,是可以有继承权的。这给小妾和庶出的儿子带来了不小的隐患——他们会威胁正妻及嫡子的权益。考虑到这一点,努兹法律当中有条文明确规定禁止正妻驱逐庶子。因此到了后来莎拉为亚伯拉罕生下了以撒之后,这两对母子的矛盾就更加尖锐,夏甲母子也被彻底赶出了家门。

这一段经文其实影响很大,看官们在前面看到了很多此类的说法,比如闪,雅弗和含的儿子们各建立了什么民族。这些都是希伯来人对其他民族的想象,这些民族也很少会认为自己是这么来的。但是这个以实玛利的族人却真的相信自己就是亚伯兰和夏甲的后代,这个民族就是阿拉伯民族。

天使预言以实玛利的未来

三、阿拉伯民族的祖先

整个故事看上去,夏甲母子是吃了大亏,不过在《古兰经》当中,以实玛利的出走显然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他将创立新的民族,阿拉伯民族。所以我们也可以想象穆斯林叙述这个故事和希伯来人叙述这个故事的方式大不一样。按照圣经的叙述,以实玛利前往了西奈半岛,并且娶了一个埃及女子。不过《古兰经》当中,易司马仪却一直居住在麦加附件,并且在《古兰经》的记载当中,亚伯拉罕还多次去看望自己的这个儿子,还要求易司马仪修建了后来著名的克尔白。《古兰经》当中也提到了以撒,按照阿拉伯的音译叫做易司哈格,不过也有很多人认为这两个人似乎不能等同。

穆斯林心中最为神圣的克尔白天房,据说就是以实玛利修建的

既然阿拉伯人相信以实玛利是他们的祖先,那么阿拉伯人对以实玛利的故事当然讲述的更详细一些。阿拉伯版的故事记载在《古兰经》当中,不过阿拉伯人把以实玛利念做易司马仪,把亚伯拉罕叫做易卜拉欣。顺便说一句,圣经旧约里面的很多故事也在《古兰经》当中有所记载,不过有一些细节上的区别。比如怀着易司马仪(以实玛利)的夏甲并不是逃亡迦南南部,而是前往了麦加,并且在那里生下了易司马仪,小易司马仪因为没有水喝大哭,两脚乱踢,居然踢出了一个泉水,于是母子得救。现在在麦加还有一个泉水,人称“渗渗泉”人们都相信那是易司马仪用脚踢出来的。

其实不独是以实玛利,很多旧约和新约的人物在古兰经当中都有阿拉伯语的念法。比如亚当叫阿丹,夏娃叫哈娃,诺亚叫努哈,亚伯拉罕叫易卜拉欣,约瑟叫优素福,摩西叫穆萨,所罗门叫蘇莱曼,玛利亚叫麦尔彦,耶稣叫伊萨。伊斯兰教也承认诸如亚伯兰,摩西和耶稣都是上帝派来的先知。

值得注意的是天使为以实玛利取名字的时候,这样描述以实玛利:他长大了就像一头野驴,与人为敌,人也与他为敌,独来独往傲视亲族。还记不记得我们之前讲过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子女们长大了之后就要分家离开,他们重视自家的财产和地盘,因此具有很强的个人主义倾向。这几句话倒是很生动的描述了沙漠游牧民族——阿拉伯人的民族性格。

文史君说:

故事讲到这里我们就会发现,阿拉伯人和希伯来人一样,都是闪米特人,并且阿拉伯地区很可能就是闪米特人的发源地,那么阿拉伯人和希伯来人说不定真的就是同族兄弟。这个结论恐怕会让很多人难以接受,因为大家都知道阿拉伯人和犹太人正在巴勒斯坦杀的难解难分。中东地区的人肉炸弹有一大半都是冲着以色列的犹太人去的。这两个兄弟民族之间的互相仇杀确实是闪米特人的历史悲剧。而这个历史悲剧,从莎拉起了私心排挤夏甲母女开始就注定了。

参考文献:

[德]维尔纳・克勒尔 :《圣经:一部历史》,三联出版社1998年版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美]路易斯·亨利·摩尔根 :《古代社会》,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冯象:《创世记:传说与译注》,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何新:《诸神的起源》,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年版

[英]凯伦• 阿姆斯特朗:《神的历史》,海南出版社2013年版

[美]约翰•布莱特:《旧约历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美] 菲利浦·希提:《阿拉伯通史》,新世界出版社2008年版

[古罗马] 约瑟夫斯:《犹太古史》,基督教天人社1996年版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浩然文史


从血缘上来看:

简单地说犹太人和阿拉伯人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是亚伯拉罕一妻一妾孕育的后代。

亚伯拉罕和妻子撒拉生的以撒是犹太人的祖先;亚伯拉罕和妾夏甲生的以实玛利是阿拉伯人的祖先。

夏甲是萨拉的侍女。

所以说,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是中东闪米特人后裔,都有一个共同的远祖——亚伯拉罕。只不过,阿拉伯人管亚伯拉罕叫易卜拉欣。都是一个人。

那么,亚伯拉罕是什么人呢?亚伯拉罕是闪的后代,闪是诺亚(也叫挪亚)的儿子,诺亚是亚当的后代,亚当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用尘土造成的人。

从宗教上来看:

犹太教是最古老的宗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是由犹太教派生出来的。三教都承认《圣经》中的《旧约全书》。

三教根据自己的传说,都奉耶路撒冷为圣地。耶路撒冷老城区的三个部分非常有名:

基督区是最大的,著名的耶稣殉难教堂就位于这个区。

犹太区有举世闻名的哭墙,是犹太教最为神圣的地方。

穆斯林区有著名的圆石清真寺,与哭墙相邻,据说是穆罕默德夜行登宵的地方。

先简单说一下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冲突:

犹太教具有排他性,坚持认为自己是上帝唯一的选民。

基督教具有普世性,认为只要信仰上帝都是上帝的选民。

基督教认为耶稣是救世主。

但犹太教不承认耶稣为救世主。

耶稣自称是神的儿子,是来拯救全人类的。而在《旧约》中,神应许犹太人会有救世主(弥赛亚)降临,拯救他们。犹太人认为救世主只是拯救犹太人的,跟别人无关。所以认为耶稣是妖言惑众,怂恿罗马人将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

再简单说一下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的冲突:

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是穆罕默德在犹太教的基础上创造的,教义采纳了犹太教《旧约》的大部分内容,只是许多人名的叫法不同。因此,人们认为伊斯兰教信仰的真主安拉就是上帝,只是叫法不同而已。

穆罕默德最初想让犹太教承认他的先知地位,但犹太人认为穆罕默德对《圣经》理解有误,拒不承认。

说到底,犹太教只承认亚伯拉罕和摩西的先知地位。

然后再从正反两方面说说宗教的凝聚力:

犹太教没有分支,几千年来始终团结一致,虽然犹太总人口不多,而且流散世界各地,但强大的宗教凝聚力使犹太人非常团结。团结的有些排外。

而伊斯兰教分为什叶派和逊尼派,再细分还有更小的派别,这些派别之间敌视仇杀了几千年。所以尽管阿拉伯人强大,但始终是一盘散沙。

从政治上说说犹太人和阿拉伯人这两位兄弟是如何渐行渐远的:

在美国的帮助和扶植下,犹太人选择了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体制建立自己的国家——以色列,经过70多年的发展,成为中东地区唯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现在,以色列的综合国力在世界首屈一指。

阿拉伯国家的面积占世界面积很大。但阿拉伯国家多实行家族独裁统治,却缺少先进的发展理念和规划,经济根本无法与以色列相比。

在军事上,这些阿拉伯国家为了争夺石油,拉帮结伙地打仗;为了争夺宗教信仰上的统治地位,在世界大国之间摇摆不定,想方设法攻打另一宗教派别的国家,近百年来,这些阿拉伯国家从来没有彻底团结过一次。

即使像沙特、伊拉克等拥国家占尽天时,拥有天然的巨额财富石油,但也难掩暴发户的特性。

这两位兄弟是如何反目成仇的呢?

历史上,阿拉伯人没有迫害过犹太人。两兄弟一直没啥矛盾。直到1947年,联合国181号决议,将巴勒斯坦地区一分为二,一半给犹太人建立了以色列,一半留给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

阿拉伯人深为不满:凭什么把我们居住上千年的土地划分给犹太人?最重要的是:当年不是阿拉伯人从犹太人夺走巴勒斯坦地区的。

早在公元前1世纪,是罗马帝国统治了巴勒斯坦地区,烧毁耶路撒冷,驱逐犹太人,彻底灭亡犹太人的国家的。从那以后的两千多年,犹太人一直背井离乡,成了没有祖国的人。

而阿拉伯人是在公元637年,攻陷耶路撒冷,迁居至巴勒斯坦地区的。算一算到现在,阿拉伯人已经在巴勒斯坦地区生活近两千年了,早已把巴勒斯坦地区看成是自己的家园。

现在被一分为二,一块土地,两个民族,当然会反目成仇。犹太人不简单,周围都是虎视眈眈的阿拉伯人,共发起了5次巴以战争,以色列屡战屡胜,蚕食鲸吞了绝大部分巴勒斯坦的土地。

犹太人和阿拉伯人虽然有血缘关系,但依然斗得你死我活。

世界上没有永恒不变的朋友,只有永恒不变的利益。就目前来看,巴以冲突愈演愈烈,两兄弟握手言和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专心写有参考价值的历史,喜欢请关注。

与狼共舞的历史和旅行


犹太人和阿拉伯人是同一位祖先。

这是阿拉伯人,他们有标准的民族服饰

爱因斯坦是犹太人

犹太人的国旗上有大卫星,在二战期间,这个标志意味着死亡。

阿拉伯人的祖先是以实玛利,以实马利的父亲是亚伯兰,后改名亚伯拉罕。以实马利的母亲是埃及人夏甲。夏甲是奴婢。

犹太人,也就是以色列人,以色列是雅各的别名。雅各的父亲是以撒,以撒的父亲是亚伯兰,即亚伯拉罕。以撒的母亲是撒莱,后改名撒拉。以实马利的母亲夏甲,是撒拉的侍女,是奴婢。

亚伯拉罕的父亲是他拉,他拉是闪的后代,闪是挪亚的儿子,挪亚是亚当的后代,亚当是 神的儿子,即上帝的儿子。

以实马利名字的含义是 神听见,也就是上帝听见的意思。以实马利性情像野驴,喜欢攻打人,人也攻打他,所以阿拉伯人善战。

阿拉伯人的先知是穆罕默德,他生于公元后569年,死于公元632年。穆罕默德在40岁的时候参悟,天使加百列传神的旨意给他。(加百列天使参考圣经但以理书)

关于穆斯林不吃猪肉,旧约圣经摩西的律法中关于食物问题,可吃的动物为倒嚼的兽,倒嚼还要分蹄。猪的脚分蹄但是不倒嚼。像羊和牛,是蹄分两瓣,又倒嚼。所以不要在说猪是穆斯林的祖先,能是对别人的侮辱。

摩西生活的年代是距今3500年前。古埃及时期。摩西将神的十诫颁布给旧约以色列百姓。

耶稣出生的时间是在公元前后1年,穆罕默德出生的时间要比耶稣晚了500多年。

伊斯兰的意思是顺服 神的旨意

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征战是必然的,究其原因请听下回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必删。)知识有限,有不尽之处,愿与君学习。


你是什么血统


恩格斯说: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同属闪米特族中的贝杜因人。那么什么是“贝杜因人”?贝杜因人就是建造埃及金字塔的奴隶。那么又有人问,现在埃及都是阿拉伯民族,他们是否与犹太人是一个祖先?不是!

今天的埃及主体民族是阿拉伯人,但是他们不是古埃及人的后裔,现在埃及的阿拉伯人是科普特人。古埃及从公元前11世纪,就被亚述、巴比伦、波斯、马其顿、罗马帝国等征服。公元七世纪中期,阿拉伯人入侵,埃及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他们都信仰伊斯兰教。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都是先杀戮,后融合,埃及人被那么许多国家入侵,以后又与这些民族融合,成为今天的阿拉伯民族的主体科普特人。

犹太人自己记录,公元前1800年,一支西闪米特族人由乌尔出发,越过幼发拉底河向他们部落中心美索不达米西北迁徙,亚伯拉罕在哈兰诞生,最后整个家族到达迦南。犹太人经常用这句话作为对自己祖先的起源的回忆:“我的祖先是游荡的哈兰人”。

犹太人还记录:雅各带领12个儿子和全族人来到尼罗河三角洲的歌珊居住,这些贝杜因人以务农为主,并发展成为12个大部落。当地的埃及人和法老们称犹太人为“希伯來人”,意喻就是“穿得破破烂烂渡过幼发拉底河的人”。雅各的子孙也称自己为“希伯來人”,以示同阿拉伯其他民族有所区别。

自从第二圣殿被推翻以后,犹太民族散居在世界各地长达1800年,现在以色列有三部分犹太人组成,他们分别是“阿什肯纳茲人、东方犹太人、塞法迪姆人”。其他犹太人我们不说,就谈谈“东方犹太人”。

东方犹太人在不同程度与居住国民族同化了,他们在吃、穿、住、婚丧传统习俗有许多就是当地的民族习俗,他们讲的语言就是当地语言。譬如:犹太波斯语、阿拉米犹太语、(也称库尔德犹太语,所以现在以色列支持叙利亚库尔德人。)还有犹太阿拉伯语。但是,埃塞俄比亚犹太人例外,他们又被称为法拉沙犹太人。据说在公元前10世纪,埃塞俄比亚向所罗门国王献礼,将一个黑女孩献给所罗门国王,这个女孩怀孕后回到埃塞俄比亚,生下了一个黑孩子,这个黑孩子就是现在所有埃塞俄比亚犹太人的祖先。其实,应该有一群黑女孩到耶路撒冷,与许多犹太人生下的黑孩子,并且受到了许多正统的犹太教的教仪,由于他们后来生活在比较封闭环境,至今还保留了犹太教一些最古老的礼仪和教律。

现在的以色列犹太人不说什么纯正,不是以血统来衡量你是否是正统犹太人,只要你能背诵犹太教的“塔木斯”,或能说一些简单的希伯來语,最好是女性,(犹太人是以母系作为母体的民族)就能移民到以色列去了。


张律明


我能告诉你的答案是:犹太人与阿拉伯人是同一个祖先,无论是在《圣经》中《旧约全书》的记载,还是从现代遗传学中基因6O~8O%相同率,都可以证明犹太人与阿拉伯人是同一个共同的祖先。




(亚伯拉罕: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的共同祖先)。

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之间的关系,从古代历史上看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关系,从现代历史上看即是敌人又是朋友的特殊关系。对于血缘关系的问题各自又承认又回避,又敌视又诋毁,两族人十分矛盾。

这一切却是因为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之间,在宗教信仰、语言演变、经济发展、地缘政治、矿产资源,科技水平、聪明智慧、军事实力等众多方面上,发生了巨大变化造成的。

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之间的特殊关系,决定了两个民族今天的不同命运,这主要是因为:

(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地图)

1,在宗教信仰和政治体制上,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的选择不同而发展道路明显不同。

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尊重和承认《圣经》中的《旧约全书》,认同两个民族是同祖同宗的兄弟关系,只是对具体的圣经中的人物姓名不同,对圣经历史及内容各有表述不同而已。

《圣经》中的《旧约全书》主要记载犹太人和犹太教,以及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的血缘关系由来、宗教信仰形成、历史发展演变、两族分道扬镳的原因等。

《圣经》中的《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即是西亚历史记载的文献、犹太教和基督教各派别的宗教信仰典集、又是西方文学艺术的源头、西方国家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形成的源泉。

(耶路撒冷:三教的共同圣城)。

更重要的是伊斯兰教来源于犹太教,是从犹太教分离出来的另一支宗教。耶路撒冷老城是犹太教、基督教各派和伊斯兰教的共同宗教信仰圣地。

以色列的犹太人选择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民主体制,经过7O多年的发展成了中东地区唯一的一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色列的各方面的综合实力在世界上都名列前茅。

今天的大部分阿拉伯国家选择了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家族独裁统治),除了因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而成为土豪国家以外,其他方面的综合实力与以色列无法相比。

(中东的油田)。

更重要的是以色列犹太人的犹太教没有宗派,始终团结一致,虽然全世界的犹太人人口很少,但是犹太人非常团结,凝聚力巨大无比。

反观阿拉伯人宗教信仰的伊斯兰教,人为地分成了什叶派和逊尼派,而且各派内部又分成多个宗教小派别,几千年以来阿拉伯人和阿拉伯国家始终不团结,为了各自的利益仇视对方,不断发生内讧和内战。

2,在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不同选择而发展结果明显不同。

(内塔尼亚胡与特朗普)。

大部分阿拉伯人的阿拉伯国家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如沙特、伊拉克、卡塔尔、科威特、阿联酉等国家,在经济上只依赖能源单一的经济发展模式,这些国家拥有巨额的财富,却不注重科学技术的发展。

这些阿拉伯国家没有将能源财富上的优势规划好、利用好和发展好,他们最不缺的是财富,最缺的是先进的发展理念、聪明智慧和危机意识。

他们被高福利待遇、奢华生活、妻妾成群、虚荣心理、争强好斗、凶猛残忍、欺弱怕强等暴露了民族的劣根性,表面发达繁荣掩盖了其落后的暴发户特性。



(以色列军人)

反观以色列的犹太人,在1948年以后至今,在军事上阿拉伯国家不断围攻以色列,制造各种恐怖活动干扰以色列的环境下,一直梦想消灭以色列的情况下,以色列的犹太人却越战越勇,越战发展的越快。

以色列在战争不断,在资源极其贫乏的土地上,以色列的犹太人集中智慧、精力和资金,在科学技术的发展、研发和创新上取得了令世界羡慕的地位,众多的科技成果世界领先。

3,在军事发展和地缘政治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共同朋友美国、俄罗斯和欧盟等,其发展的结果明显不同。



(沙特王储与特朗普)。

中东地区的阿拉伯国家大部分都早于以色列独立建国,大部分阿拉伯国家总是在美国、前苏联和今天俄罗斯、欧盟国家等世界上的强国之间左右摇摆,视强而动,朝秦暮楚。

这些阿拉伯国家只看眼前的各种小利,没有长远的战略发展眼光,在军事上和地缘政治上,这些阿拉伯国家为了占有更多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为了争夺宗教信仰上的统治地位,为分帮结伙打败另一个宗教派别国家,在近百年以来,从来没有彻底团结过一次。

这些阿拉伯国家,如沙特,伊拉克,卡塔尔等国,在军事发展和地缘政治上,经常在美国、俄罗斯和欧盟等国家的利益诱惑下自甘坠落,一挑动和洗脑就上当,一上当就后悔,后悔以后还不吸取教训,反复自愿成为这些世界大国的棋子。

(以色列战机)。

其结果就是这些阿拉伯土豪国家,在军事上不断购买美国、俄罗斯和欧盟等国家的大量军事装备,武器弹药用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内战,屠杀自己的阿拉伯人兄弟姐妹,还争先恐后地被美国、俄罗斯和欧盟等国家反复挑动和利用。

再看一看以色列的犹太人和全世界上的犹太人,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和综合实力,在军事上和地缘政治上纵横捭阖,在美国、俄罗斯和欧盟等大国之间运用有法,不断为以色列的犹太人运用和服务,在这方面阿拉伯国家,在过去、现在和未来阿拉伯人都应该好好学习和反省吧。

总之,以色列的犹太人已经与中东地区的埃及、约旦和土耳其建立了友好的外交关系。以色列已经与一部分阿拉伯国家成为了明友关系已经是不可改变的事实,许多事实证明以色列与沙特现在已经成为了准朋友的关系。

(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

以色列与伊朗、叙利亚,巴勒斯坦的哈马斯、黎巴嫩的真主党等一部分阿拉伯人成为敌人的事实,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也不会改变。

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之间的同宗同祖的兄弟关系不会改变,以色列的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的大部分国家即有朋友关系,又有敌对关系也不会改变。

以色列国家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关系,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之间的共同祖先的关系永远不会改变的,因为是各种利益而分分和和也是正常的。同祖先之间的兄弟关系,为了共同的利益走到一起,或为了不同的各种利益而分道扬镳成为敌人也是正常的。

(犹太人与以色列国旗)。

在世界上,没有永远不变的“兄弟、敌人和朋友”,只有永远不变的各种利益。


难得糊涂DAvid


亚伯拉罕(希伯来音译是多国的父之义)是今天中东地区,以色列人(希伯来译是与神摔跤得胜之义)与阿拉伯(译文是沙漠)人的共同祖先,亚伯拉罕一生共娶了三个妻子。亚伯拉罕有称(亚伯兰)岀生于迦勒底的吾耳(今伊拉克国东南部),亚伯兰的第一个妻子名叫撒拉(译是美丽之义)第二个妻子(侍女)名叫夏甲(埃及女子)第三任妻子叫基土拉(迦南当地人)。亚伯兰的第一个妻子撒拉是亚伯兰的妹妹,撒拉一至没有生育,就把她的侍女夏甲与亚伯兰同房,在亚伯兰八十六岁时夏甲为亚伯兰生了个儿子,名叫以实玛利(译文神看顾之义)。撒拉在亚伯兰九十九岁时为亚伯兰生了一个儿子名叫以撒,以实玛利虽为长子但因是庶岀,不能得到长子的名分。以撒是正妻撒拉所生,有继承家业的名分。撒拉与夏甲都为亚伯兰生育了儿子,但是撒拉与夏甲不和,亚伯兰爱撒拉就把夏甲与她生的儿子以实玛利,送到戈壁旷野独立生活,后来以实玛利长大娶妻生了十二个儿子,就是今日在中东地区的阿拉伯人的祖先。

撒拉生的以撒是为今日以色列人的祖先,以撒娶妻利百加·,利百加为以撒生两个双胞胎的儿子,长子以扫次子雅各,有史书记载以撒的大儿子以扫也是阿拉伯人的先祖之一。


以斯拉7


在回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带领下,阿拉伯人发迹于荒芜的沙特阿拉伯沙漠,血统比较纯正,也就是J1系。而在历史上,阿拉伯人的总称闪米特人,一次次从沙漠冲出去,侵袭伊拉克/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形成了J2系,比如库尔德人。经过2000年的流散,犹太人还有40%的J1+J2血统,可见,犹太人是比较纯正的闪米特人,也就是阿拉伯人的近亲。

另外,从语言方面看,犹太族的希伯来语,跟阿拉伯语相近,跟古代中东通行的阿卡德语、阿拉米语等闪米特语,也相近。就像是普通话的方言一样。这也说明了犹太族的闪米特血统。

况且,《犹太圣经》记载,犹太族的直系祖宗「亚伯拉罕」,是从两河下游的迦勒底地区的乌尔(吾珥)城邦,迁徙到迦南的,也就是现代的以色列。

所以,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同属于闪米特人,不论是从基因血统,还是从语言来看,都是近亲。

下图是:现代犹太人的父系基因单倍群血统图谱


醉哪吒


犹太人与阿拉伯人是同一个祖先吗?他们的关系是什么?其实这两者尤其是在古代无论是在文化上还是在基因方面都有很多关联,可以说是具有亲戚关系的民族。


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文化起源

其实在现代,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两者都可以说是文化民族。因为无论是犹太人还是阿拉伯人,基本都是既有白种人,又有黑种人,同时还有不同程度混血的族群,所以其实无论是犹太人和阿拉伯人自己,还是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的联系,更多的都是一种文化联系。

那么双方最直接的文化联系就是宗教上的联系了。也就是双方基本上都认可自己是中东宗教传说中的人物诺亚的后代,也就是在传说中在发生大洪水时建造了诺亚方舟的那个人。而且更准确的说,双方基本上都认可自己是诺亚的长子的后代,只是关于诺亚的这个长子,犹太教《圣经》中说他叫闪姆,而伊斯兰教的《古兰经》里则没有说他的名字,只是说他是诺亚的儿子。

位于巴勒斯坦希伯伦的“亚伯拉罕陵”,双方都认为这是自己祖先的陵墓

甚至双方在传说中的共同祖先还可以追溯到更晚一些,也是在各种中东宗教里具有更大宗教含义的亚伯拉罕(易卜拉欣)那里,也就是距今大约3000多年前的时代。只是在这时,双方在宗教传说里发生了分化,根据双方都比较认可的宗教传说,阿拉伯人是亚伯拉罕(易卜拉欣)的儿子易司马仪(以实马利)的后代,而犹太人则是亚伯拉罕(易卜拉欣)的另外一个儿子以撒(易司哈格)的后代,而且双方比较公认的宗教传说也基本到此为止了,对于后来的许多故事,双方认识的差异就比较大了。

摩西(穆萨)受十戒,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都接受的传说

所以如果从世俗的角度去分析这些故事,差不多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确实有共同的起源,有共同的祖先,双方最晚的共同祖先可以追溯到大约生活在公元前1200年左右的亚伯拉罕(易卜拉欣),这两个族群都认可自己是亚伯拉罕(易卜拉欣)不同儿子的后代。不过即使针对同样的传说,这两个民族也因为宗教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解读,比如对于亚伯拉罕(易卜拉欣)的身份,犹太教说他是犹太人,而伊斯兰教则说他是穆斯林。所以这已经牵涉到不同宗教的教义,也不可能有个确定的结果,现在就是各说各话了。但从不带宗教色彩的历史角度来看,可以将亚伯拉罕(易卜拉欣)视为双方共同的传说祖先。因此无论是犹太教,还是伊斯兰教,也包括和他们同源的基督教,在现代也都被称为“亚伯拉罕宗教”。

双方的语言与基因联系

而除了传说之外,双方的语言也是比较接近的。阿拉伯语和犹太人在古代所说的希伯来语都属于亚非语系闪米特语族的语言,所以虽然现代双方的语言互相听不懂,但双方语言的共同点也很多,最典型的一点是这两种语言里单词的词根都是相互分离的辅音,组成单词时在其中插入不同的原音,就形成了意思相近但不同的单词。还有一点是这两种语言里的喉音都非常多,这也和两种语言的共同起源有关系。另外两种语言所使用的文字也有共同起源,都是源自古代约旦地区的阿拉姆字母。

阿拉伯字母和希伯来字母的对照,基本上每个字母都能相互对应上

而除了这些显而易见的联系之外,近年来一些基因研究也显示,许多犹太人和目前居住在其周边的阿拉伯人,特别是巴勒斯坦人、叙利亚人和黎巴嫩人在几千年前可能确实有共同的祖先。比如2000年5月一项针对Y染色体进行的研究显示,70%的犹太人和50%左右的阿拉伯人可能在几千年前拥有共同的父系祖先。当然,这只是一项研究的结果,可能未必是非常准确的结论。但至少说明这两个族群在历史上可能确实有过非常紧密的关系。

虽然有血缘联系,但是这却丝毫不影响双方近代你死我活的冲突与战争

但也许正是因为这些共同点,特别是宗教文化极其接近,所以这两个族群在很多时候都把一些共同的地点视为自己族群所独有的“圣地”,但其实这些地点的神圣之处,很多时候却是双方共同信仰的宗教文化所决定的,因此发生冲突也就成了必然。


而这两个族群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结合两个族群在近代的矛盾,在某种意义上也说明血缘的联系对于后世政治军事的影响是多么的没有意义。因为双方的文化在很早就发生了分化,所以尽管到现在在双方的一些人身上还能看到远古的一些血缘联系,但这并不能改变双方在近代相互敌视,发生过无数场战争的历史与现实。


桃花石杂谈


理论上来说就是同一个祖先,其实现在的犹太人不是当代的(天经里)说的犹太人,现在犹太人大部分事马佳人的后裔,就是变成犹太的别的民族的后裔,所以不能完全肯定。犹太人是一个共同的、单一的民族,犹太人千年来的四处流散和苦难并没有削弱他们独特的、集体的特质,犹太人只有在一个犹太国才能按照犹太人的方式自由地活着。

历史上,阿拉伯人没有迫害过犹太人。两兄弟一直没啥矛盾。直到1947年,联合国181号决议,将巴勒斯坦地区一分为二,一半给犹太人建立了以色列,一半留给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 在这里已经住了两千年的阿拉伯人已经是这里的真正的主人。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伊斯兰教不是任何宗教的分支,不懂就不要瞎咧咧,伊斯兰是伟大的天启之宗教,古兰经是至高无上的,是宇宙万物真主的语言,历史人类无论怎样演绎,最终都是会归于伊斯兰的,必将会是万教归一。

他们和以色列关系,就是中国和日本关系。在埃及,我和旅途中一个休息点的20多岁女孩子聊天,我说我们从以色列过来。女孩子马上纠正我:那不叫以色列,那时巴勒斯坦。所以至少以色列和埃及之间是敌视的。不能说阿拉伯人同犹太人,而是巴勒斯坦人同犹太人是一个祖先,就是亚巴郎,因为亚巴郎的正妻早前总不生育,他的妻子就把自已的女婢给了亚巴郎,所生的后代就是巴勒斯坦人的祖先,后来妻子又生了以撒哥即犹太人的祖先。因为嫡长子的原因,女婢的后代没有进入犹太人的族谱。阿拉伯人不等于巴勒斯坦人。只不过他们都信仰伊斯兰教。

基督教是普世的教,信基督者灵魂得救。但是如果非犹太人你要是信圣经旧约你就完了,因为上帝只保犹太人其它的人不保。首先我们不管旧约的作者是谁,它的真实性?本人认为它的出现比中国的山海经要晚2000年,它的作者没有看过山海经也一定听过山海经的故事。犹太民族是一个自私的民族,受其它的民族的排斥也是情有可原。

在宗教学术上以及在《圣经》中的《旧约全书》和《古兰经》中都承认亚伯拉罕(伊斯兰教称易卜拉欣下同)是古犹太人和古阿拉伯人的共同祖先。 亚伯拉罕的长子以实玛利(易斯玛义)和母亲夏甲(哈泽尔,亚伯拉罕正妻撒拉的使女)因为家庭内部矛盾(已经很客气了)以长子之名想占有亚伯拉罕的正妻所生次子以撒的名声和荣耀,被亚伯拉罕赶出了家庭,夏甲带着以实玛利来到了今天沙特的麦加河谷。 这一过程在《圣经》(旧约全书和《古兰经》中都有记叙。

犹太教和伊斯兰教都承认以撒是犹太人的祖先,以实玛利是阿拉伯人的祖先,他们两个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他们的共同祖先是其父亚伯拉罕。 2OOO年美国的亚利桑那大学的哈默尔等人,对多个阿拉伯国家的阿拉伯人与以色列的犹太人及世界多国的犹太人的染色体和DAN等进行化验分析,得出的结果是高度的一致,其中包括现在的巴勒斯坦、沙特、埃及、约旦、叙利亚等国的阿拉伯人。 从而证明了犹太人和阿拉伯人是同一个祖先。 每个感兴趣的人,可以去网上具体查找更多的有关犹太人与阿拉伯人是同一个祖先的各种资讯就可以了。 但是我非常了解犹太人与阿拉伯人,或者伊斯兰教教徒对犹太人和犹太教有各种各样的看法,彼此之间也有许多敌视和诋毁。 但是抛开宗教信仰的观念,在大量的历史文献、宗教典集和科学证明面前,我们应该客观、理性和尊重事实比较好,以免出现偏激的宗教思想和行动。

耶路撒冷的祖坟是那一位,这位名姓什么,大夫人是谁,大夫人婢女是谁,小夫人是谁,小夫人婢女又是谁?这四位女人都是他的老婆。出埃及他们才分列,说白点是大婢女的子孙与小夫人的子孙之间的争斗。诺亚有三个儿子:闪,含,亚菲斯(雅佛)闪是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的祖先,包括更古老的赫梯人,含是阿比尼西亚人(埃塞俄比亚)的祖先,亚菲斯是古希腊人的祖先。

闪米特人一部分留在了阿拉伯半岛,就是现在的阿拉伯人的祖先,有一部分迁移到了美索不达米亚,这是希伯来人的祖先。希伯来人也与别族通婚,(但资料显示很少,参考耶稣的家谱。这是以色列的家谱,具备真实性)。但别族人要改信犹太教。阿拉伯人和别族通婚在古巴比伦就很普遍。这一点可以参考圣经,也有其他的资料做参考比较。


历史深度揭秘


都是中东闪米特人后裔,都有一个共同的远祖——亚伯拉罕。

亚伯拉罕和妻子撒拉生的嫡子以撒是犹太人的祖先,撒拉有个埃及使女夏甲,她为亚伯拉罕生了12个儿子,其中一个叫以实玛利的成了阿拉伯人的祖先。

阿拉伯人在历史上一直充当着犹太人的庇护者角色,只是到了现代,犹太人在美国的支持下复国才和阿拉伯人反目成仇。

公元前两千多年前,中东闪米特人中的一个牧羊部族越过了幼发拉底河,迁徙到“迦南”地区,也就是今天的巴勒斯坦地区。当地人将他们称之为“希伯来人”,翻译过来就是“渡河而来的人”。

后来迦南地区遭受了自然灾害,犹太祖先就逃到了埃及。因忍受不了法老的奴役,他们又逃出了埃及,这就是著名的《出埃及记》。在这个过程中,犹太人祖先孕育出了犹太教的雏形。

在宗教的帮助下,犹太人祖先先是建立了强大的国家,征服了埃及、亚述的大片土地,并将雅路撒冷定为国都。不过很快分裂为两个国家,北方的以色列王国,南方的叫犹太王国。

分裂意味着弱小,巴比伦攻入耶路撒冷后,犹太民族经历了第一次大流散。因为地缘关系,很多犹太人躲入阿拉伯半岛,犹太教也是在这时被带给了阿拉伯人。

犹太教有着很强的生命力,很难被其他宗教和文化同化,但这也意味着他们具有很强的排外性,比如他们认为自己是“上帝的选民”,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必然不能团结周围民族。

犹太人逃入阿拉伯半岛后就遇到了这个问题,他们为落后的阿拉伯人带去了先进的文化,发展了很多的阿拉伯信徒,但却无法团结各个部族组成一个新的、稳定的政权,反而树立了很多敌人。

受犹太教影响,一个叫默罕默德的阿拉伯人创立了伊斯兰教。默罕默德最初是想让犹太教承认他“先知”地位的,但犹太人认为默罕默德对《圣经》一无所知,拒绝承认。

犹太人不喜欢伊斯兰教,但犹太人的敌人却喜欢,而且伊斯兰教特别会将穆斯林拧成一股绳。在这个过程中,阿拉伯半岛的犹太人遭到了重创,但随着伊斯兰教统一半岛后,毕竟是兄弟民族,阿拉伯人又对犹太人表现出了亲戚应有的宽容。

随着阿拉伯帝国不断扩张,受过良好教育、有着发达商业头脑的犹太人成了帝国的外交官和财务顾问。西方史学家曾有过这样的记载:

“格拉纳达(西班牙的城市)挤满了犹太人,如果没有亲眼看到犹太人如何在这里幸福地生活,就不知道什么叫作荣华富贵。”

与此相反的是流落在基督教世界里的犹太人要么被排挤、被迫害,要么被迫改宗。这两个民族关系的恶化发生在二战后,犹太复国主义情绪高涨,在美国的帮助下,犹太人回到了阔别两千年之久的巴勒斯坦地区。

可是阿拉伯人已经在这里生活了上千年,最重要的是阿拉伯人并不是从犹太人手中夺走的巴勒斯坦。阿拉伯帝国在公元637年攻占巴勒斯坦,而犹太人是公元前585年丢掉耶路撒冷的。

阿拉伯人没有迫害过犹太人,但却为欧洲迫害犹太人埋了单,他们无法接受让出世代居住的家园,给别人建立国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