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疫情防控不松劲 莱西“葡萄专业村”春管不耽搁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讯 3月5日,天刚蒙蒙亮,莱西日庄镇沟东村村民王小伟就早早来到葡萄园干活了。

“一年之计在于春。葡萄春地管理很重要。”正在葡萄园地里整地起垄的王小伟说道。

连日来,日庄镇沟东村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组织合作社和种植户陆续开展春耕,确保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两不误。

疫情防控不松劲 莱西“葡萄专业村”春管不耽搁

村民王小伟一家正在葡萄园里整地起垄。

“在沟东村生态农场葡萄基地里,农户们必须有序接受体温检测,只有检测合格后他们才能进入葡萄园开始工作。”沟东新村党支部书记、沟东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高维玉介绍道。

立春以来,沟东村的无核葡萄园里就开始进行松土施肥、修剪枝蔓、检修滴灌设施等工作。

目前,葡萄园已经搭建好遮雨棚,以减少病虫害、降低农药使用量,提高葡萄品质。

村民王小伟每天都是来得最早的一个,他今年种植了 5亩葡萄地,王小伟满怀信心地向记者介绍:“葡萄园经过去年的埋土防冻管理后,现在要开始扒土、追施有机肥,扶垄、浇水保墒,葡萄绑枝上架,加强葡萄春季管理,为今年葡萄丰产丰收打下基础。”

他从正月初八开始进园培育管理,天天都有干不完的活。作为合作社成员,他获得了农资供应、技术指导、统一销售等服务扶持,今年的葡萄收益完全不愁。

高丕祥是沟东果业专业合作社的一位工人,他常年在葡萄基地进行打理与采摘,“现在国家政策好了,开发到了我们村,村里种的葡萄为我们提供了不少就业机会,我只要家里没事,就来这干活,一天能挣120块钱,种上一天就得一天的钱,不用出去还能照顾家里”,高丕祥满意地说。

据了解,日庄镇沟东村是库区整体搬迁村,多年来村民仅靠种植玉米、小麦等传统农作物,人均不足一亩地、十年九不收、“吃饭靠天”的状况严重影响群众生活质量及村庄发展,2014年沟东村被确定为省定贫困村。

近年来,为摘掉贫困的帽子,沟东村党支部带领群众围绕无核葡萄产业,探索成立青岛沟东果业专业合作社,实现葡萄种植由农户经营,合作社进行统一技术指导和管理,形成“党支部 合作社 农户”的经营模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动村集体、村民“双增收”。

2019年,沟东无核葡萄全村葡萄产量达到100万公斤,建立无核葡萄基地1200亩,辐射带动周边20个村庄发展葡萄6000余亩,合作社发展壮大到112户,家家有葡萄,成了远近闻名的葡萄专业村。

为拓宽葡萄销售渠道,提高沟东葡萄知名度,连续举办五届“环湖葡萄节”,累计吸引游客8万余人,销售葡萄20万余斤,仅种植葡萄一项村民人均年增收6000多元。

“去年,俺村与周边的玉池、南埠、青峰岭 、徐家寨等5个自然村合并成为沟东新村,基地规模和生产能力进一步扩大,沟东葡萄品牌逐渐叫响。” 高维玉介绍说。

据了解,沟东村正大力推广遮雨棚葡萄栽培技术,同样品种“克瑞森”生产的葡萄商品性好、品质高,每斤多卖二三元。

“随着果农栽培管理营销水平的提高,无核葡萄将成为村民发家致富的支柱产业。” 高维玉说。

(记者 马英歌 通讯员 吕文波 张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