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非遗在河南——河南民俗文化一览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是普通劳动人民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 它具有普遍性、变异性和传承性。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根基,是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下创造、积累、演变所形成的不同特色和模式的文化。


非遗在河南——河南民俗文化一览

民俗文化是积淀深厚、丰富多彩的民众知识和民间智慧的结晶。河南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民俗文化形态多种多样。河南作为一个文化资源大省,文化形态多样,不仅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深厚的人文传统积淀,民俗文化资源也十分丰富。但就目前来看,河南对民俗文化资源这一“富矿”的生产开发力度还很不够,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总体还处于初级阶段。


非遗在河南——河南民俗文化一览

洛阳唐三彩


非遗在河南——河南民俗文化一览

开封斗鸡

河南民俗文化中有许多经典之例。民间科技方面,如禹州钧瓷、洛阳唐三彩、南阳玉雕、朱仙镇木版年画、淮阳泥泥狗等民间工艺品,各具特色。民间艺术方面,民间歌舞、民间文学、民间表演艺术、民间美术更是灿烂多姿,如“地方戏种有豫剧、越调、道情等,表演类有龙灯、狮子、高跷、旱船等20 多种”。

岁时节日民俗方面,如中岳庙会、洛阳牡丹花会、浚县古庙会与民间社火等。民间信仰民俗方面,有“三月三”黄帝故里祭祖、淮阳太昊陵庙会等。民间体育方面,主要有武术和少林太极。民间演艺娱乐方面,如灵宝皮影、濮阳杂技、开封盘鼓、开封斗鸡等。物质生产民俗方面,如风味饮食类的开封夜市、洛阳水席、郑州烩面等。土特产方面,如道口烧鸡、西峡猕猴桃、新郑大枣、灵宝苹果、开封西瓜、禹州三粉等,不胜枚举。


非遗在河南——河南民俗文化一览

洛阳牡丹花会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各地旅游资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消费活动。因为旅游活动大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民俗文化与旅游业的结合,不仅可以不断丰富旅游业的内容,而且可以借助旅游景观有效地宣传民俗文化,为旅游业注入新的活力。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商业、企业、餐饮酒店等行业的发展,是一门兼具多种功能的新兴产业,能够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扩大市场需求、增加就业机会。旅游资源主要是一种能够满足旅游者心理需求的文化意义上的存在。如果旅游业越来越兴旺,那么民俗文化也会发展得越来越好,相得益彰。


非遗在河南——河南民俗文化一览

朱仙镇木版年画

随着时代的发展,河南虽为民俗文化资源大省,文化但产业却落后于其他地区的发展,许多民俗文化仅存于民间,尚未得到开发利用,一些优秀的民俗文化传统日趋淡化甚至正在消亡。因此,河南民风民俗中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亟待抢救与保护。应当根据当前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和当地的实际市场需要,对河南的民俗文化资源进行整合,重点发展一批具有较强市场吸引力的民俗产业,构建一个相对集中的民俗文化产业重点发展体系,使河南的民俗文化产业显示出自己的强势特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