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4 青島“鐵公機”為旅客營造方便溫馨的春運體驗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1月24日是農曆除夕。隨著“鐵公機”迎來節前最後一波客流,以春節為分水嶺的春運“上半程”保障任務順利收尾。自春運啟動以來,“鐵公機”等交通客運樞紐和各級交通運輸窗口單位合理安排運力,適時增加線路、班次,努力優化提升服務品質,讓旅客的返鄉回家之路更加方便溫馨。

時值除夕,海泊河汽車站的客流遠不如前幾天密集,檢票班班長王虹卻沒有絲毫鬆懈。1989年出生的她,已在檢票崗位上度過了9個春運,練就了過硬的檢票本領:發車時間、車次等信息深深地印刻在腦海,能在最短時間裡判斷出旅客是否走錯檢票口。從今年1月10日起,青島汽車總站邁入“智慧車站”時代,市內各汽車站全面啟動電子客票業務,旅客“刷臉”即可進站乘車,之前人工檢票的流程被徹底顛覆,人工檢票員“退居二線”。現在,王虹的工作變成了為旅客提供引導服務,對部分不會使用電子客票的乘客實施人工檢票。臨近中午,記者在現場看到,檢票班的員工們輪流去吃飯,吃完立馬返回崗位。“春節回家,趕車不易。不能因為檢票工作耽誤旅客行程。”王虹說,隨著科技發展,出行智慧化是大勢所趨。她將積極適應形勢變化,今後不管從事哪個崗位都將全身心投入,努力做好旅客出行的“服務員”。

青岛“铁公机”为旅客营造方便温馨的春运体验

王虹正在指導乘客使用“刷臉”過站系統。

在龐大的春運服務保障大軍中,王虹是普通的一員。在火車站、機場、高速公路收費站等各個迎來送往的交通運輸站點,像王虹這樣的人還有很多。正是有了他們,旅客的返鄉回家之路才變得更加方便溫馨。

從農曆小年開始,鐵路青島站、青島北站、青島西站就迎來了客流高峰,青島始發通過青榮城際、濟青高鐵、青鹽鐵路、魯南高鐵等鐵路前往全國各地的客流持續高位。青島火車站副站長龐學華介紹,為更好滿足旅客出行需求,鐵路部門增開了發往北京、齊齊哈爾、濟南、煙臺、威海等方向的旅客列車,並在車站全面推行電子客票系統,實現乘坐C/D/G列車旅客刷證進站、刷證乘車,無需打印紙質車票,旅客出行更加便捷,提升了旅客的候乘體驗。今年春運,青島西站至青島北站之間的“市域列車”繼續擴容:自1月20日起,青島西站新增了往返濟南西和青島北的2對始發終到列車,開行時間安排上更加方便商務旅客、學生旅客的出行。由此,青島西站成為繼青島站、青島北站外第三個具備始發終到功能的車站,西海岸新區居民與青島主城區間的交通聯繫更為緊密。

春運期間,青島機場聚焦旅客的服務需求和體驗,認真落實“真情服務”要求和“首問責任制”,持續優化便民服務舉措,加強對老、弱、病、殘、孕以及兒童、嬰兒等特殊旅客的關愛,努力為旅客便捷、順暢出行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務保障。“近幾年,‘反向春運’流行,青島機場的老年旅客出行量增多。截止到23日,我們保障的無陪老年旅客近200人次。”青島國際機場管理公司地面服務部部長王玉倩告訴記者,針對這一特點,機場推出了“夕陽情”“一條龍”敬老乘機服務,優化候機、登機、接機等為老服務流程,竭力為老年旅客提供舒適快捷、熱情周到的乘機服務。

針對近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各大交通樞紐也嚴加防範,加大了對重點區域的消毒頻次,全力防止疫情傳播,為旅客返鄉營造安全健康的環境。

(記者 周建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