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什麼大清不能完全統一準噶爾統治下的哈薩克汗國?

靈格師


可以了,大清早期幾代恢復漢唐故土西域(新疆)有多難,艱苦卓絕與近乎狂熱的執著夠震撼了,看看大明早期恢復的漢唐故土交趾早早就徹底放棄了。


1CN


哈薩克汗國並非在準噶爾的統治之下,清朝在滅掉準噶爾之後,立即就引起了哈薩克汗國的警覺,而眼瞅著中亞諸國已經有抱團之勢,清廷決定結束戰爭,保住自己剛剛佔領的地區

提及哈薩克汗國的歷史,就不能不提準噶爾,它倆是一輩子的仇敵。

準噶爾原本是厄魯特蒙古的一個部落,厄魯特是清代對漠西蒙古的稱呼,明朝時候管他們叫瓦剌,而他們自稱是衛拉特。

厄魯特蒙古,也就是漠西蒙古,他們與東部蒙古在血緣上並不是那麼緊密,雖然大家都是蒙古人,但東蒙古一直是看不起西蒙古的。

蒙古民族是由成吉思汗開創的,“蒙古”的名字就是來源於東蒙古地區斡難河上游的蒙古部,後來成吉思汗統一了整個蒙古高原,將整個高原上的各個部落整合為蒙古族。而位於西蒙古地區的這些蒙古人,其文化和血緣與東蒙古地區相差較大,以至於東蒙古壓根不把西蒙古當做是蒙古人。在1640年編寫的《喀爾喀—衛拉特法典》中明確表示,衛拉特蒙古(西蒙古)不算是蒙古。

1388年北元后主脫古斯帖木兒被阿里不哥後裔也速迭爾殺害後,大元國號停止使用,蒙古也很快分裂成為東部的韃靼(東部蒙古,也叫中央蒙古,由黃金家族擔任大汗)和西部的瓦剌(西部蒙古),雙方之間互相打仗。

到了明末,東西蒙古都處於分裂狀態,後金(清朝)興起之後,利用東蒙古各部之間的矛盾,遠交近攻,吞併了東蒙古南部地區,滅掉了蒙古大汗直接統轄的察哈爾部,建立了漠南蒙古,開啟了吞併蒙古的征途。

察哈爾部的滅亡震驚了整個蒙古高原,東部蒙古地區只剩下了漠北蒙古。而面對強大的清朝,漠北蒙古選擇向清朝稱臣,而為了牽制漠北蒙古,漠西蒙古(西蒙古)的盟主,和碩特部首領固始汗也派人前往盛京,向清朝稱臣。

在明末清初時漠西蒙古分成五大部落:和碩特部、準噶爾部、杜爾伯特部、土爾扈特部、輝特部。後來由於土爾扈特部西遷,於是只剩下了四個。在清初時,和碩特部是漠西蒙古的老大。

1676年,準噶爾部臺吉噶爾丹打敗和碩特部盟主鄂齊爾圖汗,把鬆散的部落聯盟逐漸轉變為強有力的中央集權制汗國,建立了準噶爾汗國,噶爾丹自稱大汗。

準噶爾汗國崛起之後就開始四處擴張,噶爾丹先是滅掉了位於新疆的葉爾羌汗國,將天山南北盡收入囊中,然後又向西與哈薩克汗國開戰。

其實早在準噶爾統一漠西蒙古之前,準噶爾部就常年與哈薩克部交戰。哈薩克汗國建立於1456年,是成吉思汗後裔賈尼別克汗(朮赤系)所創立的了。

在準噶爾尚未統一漠西蒙古之前,準噶爾和哈薩克的交戰各有勝負,而在噶爾丹建立準噶爾汗國之後,哈薩克就只有捱揍的分了,噶爾丹將哈薩克人打得吐血。

不過哈薩克並非噶爾丹的第一目標,噶爾丹的願望是統一整個蒙古高原,之後南下北京,重現當年蒙古帝國盛世。1688年,噶爾丹率兵越過杭愛山進攻漠北蒙古(東蒙古),這一舉動成功地保住了哈薩克汗國。

上文解釋道,在清初的那個時代,漠北蒙古根本不把漠西蒙古看做是同胞,對於噶爾丹的來襲,漠北蒙古就視之為異族入侵。由於不敵噶爾丹,後經活佛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倡議,漠西蒙古全部投降清朝,清軍清軍保護,康熙皇帝決定北上抵禦噶爾丹。

(噶爾丹時期的準噶爾汗國,當時準噶爾的主要目標是與清帝國作戰,無暇顧及西面的哈薩克)

正當噶爾丹欲傾兵南下時,他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發動政變,端了噶爾丹老巢,導致噶爾丹失去後援。但此時的噶爾丹沒有選擇回國與策妄阿拉布坦爭權,而是選擇孤注一擲,南下進攻中原。

1690年,噶爾丹引兵三萬在烏珠穆沁擊敗清軍先鋒部隊,隨後直接殺到了內蒙地區,清廷大驚,康熙皇帝宣佈北京戒嚴,並立即調集八旗和內蒙蒙古騎兵共10萬前往迎戰,雙方在內蒙古烏蘭布通展開大戰。

此戰康熙原本是御駕親征,但在到達烏蘭布通之前,在大臣的“勸說”下,最後還是抱病留守,由和碩裕親王裕親王領兵前往。

刨去輜重部隊,清兵投入到前線的兵力大約在8萬人左右,在兵力上對準噶爾有絕對優勢,並且清軍的大炮和火槍數量都遠多與準軍,因此清軍在戰術上多多路進軍,意圖全殲準軍。

但是在之前的烏珠穆沁之戰中已經暴露出清軍戰鬥力不低準軍,雙方大肉搏戰清軍不佔優勢。而面對清軍的來襲,準軍祭出了“駝城”部署,這一戰術應該是脫胎於歐洲的“胡斯車堡”,在15世紀是一種非常有效地陣地戰術。

由於在準軍的駝城正面是沼澤,清軍大炮的射程夠不到,於是福全決定迂迴攻擊,但卻被準軍反殺,以至於一等公佟國綱都戰死了。

無奈之下,福全只得依靠兵力優勢與準軍開炮對射,最後由於彈藥告罄,準軍以議和為由騙過了福全,從容撤退。

準軍北撤之後曾向清廷求和,畢竟老家都沒了,噶爾丹一時很難重建根據地,無法獲得大量兵力補給。但噶爾丹並沒有投降之意,而清廷也加緊對漠北蒙古的控制,雙方都在準備著新一輪戰事。

1696年,清軍在昭莫多(烏蘭巴托南部)與準軍再戰,清軍以絕對優勢兵力重創準軍,噶爾丹敗逃自殺,其骨灰被他侄子策妄阿拉布坦獲得,最後在清朝的威逼下,策妄阿拉布坦將噶爾丹骨灰交給了清朝。

噶爾丹死後,策妄阿拉布坦統領準噶爾汗國,這個人非常厲害,在他的統治下準噶爾進入全盛時期,準軍在外蒙多次擊敗清軍,1731年清軍於博克託嶺、和通泊之戰慘敗給準噶爾,迫使清廷與準噶爾言和。(雍正時期的準噶爾汗國)

在於清廷言和之後,準噶爾汗國逐漸騰出手來對付北邊的沙俄和西邊的哈薩克。

由於在頭克汗之後,哈薩克汗國分裂成了大、中、小三個玉茲,實力有所衰弱。而面對著強大的準噶爾,哈薩克汗國又是被欺負地抬不起頭來,特別是與準噶爾接壤的大玉茲,更是直接能臣服於準噶爾。

但好在沙俄不願意看到準噶爾稱霸中亞,總是在背後支持哈薩克,讓哈薩克汗國免於亡國。
(準噶爾汗國,大玉茲在後期被準噶爾給兼併了)

1745年,準噶爾第三代大汗噶爾丹策零(策妄阿拉布坦長子)染瘟疫暴斃,準噶爾陷入嚴重的內鬥,哈薩克汗國中的中玉茲大汗阿布賚趁機東進,收復了許多失地。

但令哈薩克人萬萬想不到的是,在捕獲準噶爾內亂的消息後,當時在位的乾隆皇帝頂著所有所有人的壓力,直接發兵五萬攻打準噶爾。

1755年,清軍在輝特部臺吉阿睦爾撒納的引導下一舉滅掉了準噶爾汗國!此消息立即震驚了整個哈薩克汗國,哈薩克大汗阿布賚迅速在中哈邊境部署兵力,嚴陣以待,堤防清軍來襲。此外哈薩克還大量收留從準噶爾逃民,並積極與沙俄聯繫,共同抗擊清帝國。

在拿下準噶爾之後,清軍在中哈邊境與哈薩克發生多次小規模衝突,雙方均有勝負。由於南當時南疆地區又發生了大小和卓叛亂,清軍主力盡數南調,無力在向西與哈薩克開戰。在覺察到中亞的幾個汗國已經抱團的情況下,清挺決定熄戰,保住新戰略的土地,於是最後中哈雙方達成議和,劃分邊界,而哈薩克汗國則向清朝稱臣。


千佛山車神


滿洲將士以為哈薩克是準葛爾人附屬,於是得隴望蜀,向哈薩克進兵,卻遭到了哈薩克人的抵抗而失利。最主要的是,哈薩克的一代雄主阿不賚汗,審時度勢,恭順稱臣,乾隆皇帝也就沒有理由繼續向哈薩克草原進軍了。緬甸事起,乾隆意在緬甸,帝國的戰略方向也就改變了。



魔都禪語


哈薩克汗國是由黃金家族後裔所建立的國家,十五世紀五十年代建立一直持續到了十九世紀中期,清朝建立後收復了許多地區,包括盛極一時的準噶爾,但哈薩克汗國卻一直安穩保持獨立直到被沙俄滅亡。為什麼哈薩克汗國可以在鐵爪一般的清朝人的手中存活下來呢?



其一:哈薩克汗國內部治理得當,實力較強

哈薩克汗國是典型的遊牧民族,遊牧人民的特點就是壯碩靈活,行蹤不定,非常難以控制。哈薩克汗國大約有120多萬人口,可以說全民皆兵,敵在暗處我在明處,對於清朝來說也是一塊硬骨頭。哈薩克汗國的內部治理的也井井有條,哈薩克人民的法治意識較強,從最開始心照不宣的習慣法到哈薩克汗國第一部法典《哈斯木汗國名鑑》的頒佈,哈薩克人民一直處在一種組織管理之下。法典的內容十分詳細,從經濟、刑事都服兵役,給現世都有一定的啟發作用,也是當時的清朝所不能及的。雖然哈薩克汗國內部也出現過內亂和分裂,但法治卻一直貫通了下去,分而不亂,也非常具有實力。當時的清朝處在內憂外患之中,也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其二:哈薩克汗國和清朝擁有共同的敵人

敵人的敵人便是朋友,古代也有外交,也有自己的利益考量。題目其實並不嚴謹,哈薩克汗國非但沒有處在準噶爾的統治下,反而差點兒統治整個準噶爾。十七世紀初到中期,哈薩克汗國打敗衛拉特的攻擊,並佔領準噶爾汗國的西部地區。十七世紀末期,準噶爾進行了反攻,也佔領了哈薩克汗國的眾多領土,處在內憂外患中的哈薩克汗國也進入了一段被動時期。十八世紀中期,阿布萊汗上臺,哈薩克汗國不再低調。重新繁盛的哈薩克汗國立刻開始了反擊,他們先從準噶爾收回來了自己被奪走的地區1752年到1753年,阿布萊汗帶領著軍隊乘勝追擊,一鼓作氣打進了準噶爾的中心地區伊犁河博熱塔拉,大挫準噶爾的軍威,而後又佔領了準噶爾的首都,到現在,準噶爾的主力部隊已經被哈薩克汗國給消滅了。準噶爾是清朝的老對頭,清軍出兵清掃了準噶爾的殘餘部隊,清朝和哈薩克汗國在準噶爾問題上也算盟國了。



其三:不分勝負,服軟講和

有利益交集就免不了會有衝突,清朝和哈薩克汗國也有過幾次小規模的戰爭,但二者皆沒什麼大的傷亡也沒什麼大的勝利。哈薩克汗國和沙俄簽訂過協議,也算有背景,攻打哈薩克汗國對清朝來說並沒有多大的好處,畢竟誰也不願意花費大量的時間去教導一群野人。哈薩克汗國和清朝也都進行了長時間的作戰,人民反戰心理都比較強,哈薩克汗國也比較善於服軟,雙方簽訂了一個和平協議,也真的和平了一段時間。


小鎮月明


公元17世紀開始的亞洲,實質上是清朝和俄羅斯對蒙古人的聯合絞殺,清朝從東北出發,而俄羅斯從西北開始,兩大帝國相遇之地便是準噶爾汗國和哈薩克汗國。

哈薩克汗國的建立者,成吉思汗長子朮赤的後裔克烈汗與賈尼別克汗。

準噶爾汗國的建立者,是漠西蒙古,也就是衛拉特蒙古,明朝稱其為瓦剌。

1、哈薩克汗國並非準噶爾汗國的屬國,事實上兩國曾在中亞地區大戰兩百年。

戰爭以公元1525年衛拉特蒙古對外擴張開始,並於公元1757年清朝和哈薩克汗國對準噶爾汗國的兩河絞殺而結束,衛拉特蒙古在公元1676年由噶爾丹正式建立準噶爾汗國。

兩國的戰爭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 1525年~1569年,哈薩克汗國與衛拉特汗國之間的拉鋸戰

這一時期,我國處於明朝,明朝除了朱棣時期外,並不關係蒙古人之間的爭鬥,只要不南下即可。
  • 1570年~1635年,哈薩克汗國擊敗衛拉特汗國,衛拉特蒙古土崩瓦解

  • 1644年~1727年,噶爾丹建立準噶爾汗國後擊敗哈薩克汗國,哈薩克汗國分裂成了大、中、小三個玉茲,與準噶爾接壤的大玉茲則直接能臣服於準噶爾。

  • 1728年~1757年,哈薩克汗國在清朝出兵準噶爾汗國的同時出兵,與清朝聯手滅了準噶爾汗國。

所以,哈薩克汗國與準噶爾汗國一直是敵對的關係,兩百年來,哈薩克汗國曾擊敗準噶爾,準噶爾也曾擊敗哈薩克。

在哈薩克和準噶爾之間,取得勝利的是哈薩克,但哈薩克也沒有笑到最後,因為俄羅斯人來了。

2、清朝和俄羅斯從東西兩個方向征服蒙古人

俄羅斯的崛起,源於反抗蒙古人金帳汗國的統治。

公元1480年,蒙古人統治了俄羅斯人240年之後,俄羅斯終於獨立,並擊敗蒙古人,越過烏拉爾山,開始了向東方的征服運動。

明朝末年,後金崛起於我國東北,並於公元1635年擊敗了漠南蒙古最後一任大汗林丹汗,從此清朝皇帝兼任蒙古大汗 。

從公元1635年到公元1757年,清朝用了122年的時間,最終征服了蒙古三部——漠南、漠北、漠西。這蒙古三部其實便是當年的元朝和窩闊臺汗國、察合臺汗國。

而漠西蒙古在清朝之時稱為準噶爾汗國。

因此,當年的蒙古帝國,位於波斯的伊爾汗國最終融入了波斯,而剩下的部分則被清朝和俄羅斯瓜分。俄羅斯征服的蒙古部分是當年的金帳汗國分裂之後的一眾汗國:西伯利亞汗國、喀山汗國、克里木汗國、阿斯特拉罕汗國、哈薩克汗國等等。

那麼,清朝為何不繼續征服哈薩克汗國?主要原因便是俄羅斯人來了。

清朝在滅了準噶爾汗國之後曾與哈薩克汗國打過兩次仗,互有勝負,公元1757年6月7日,哈薩克汗國與清朝簽訂了《阿亞古茲停戰協議》,雙方正式停戰。

之後,哈薩克汗國開始了漫長的反抗沙俄入侵的戰爭,至公元1847年,哈薩克汗國末代可汗克涅賽熱汗在反抗沙俄的戰爭中被殺,哈薩克汗國亡,俄羅斯佔領了哈薩克全境和整個中亞地區。


清朝征服了準噶爾汗國,俄羅斯吞併了哈薩克汗國,這便是結局。


心向青山


哈薩克汗國與大清之間隔了一個龐大的準噶爾汗國,無論如何大清也不會意識到會去碰觸與他毫不相干的哈薩克汗國,因為它核心在中亞,而且離沙俄毗鄰,清朝肯定念及沙俄勢力存在,所以不敢輕舉妄動,只平了漠西就算草草收兵。

在古代中國的西部傳統邊境線上,除了唐和元以外基本就到蔥嶺就戛然而止,這個邊境北部撐死到巴爾喀什湖流域,漢唐基本就維持到這裡,而對於遙遠的中亞地區,仍很陌生,因為中亞是東西方交往的樞扭。中原王朝一旦碰到它也勢必與西方打交道,甚至發生摩擦,由於易守難攻的地形驅使也讓它很少染指,所以地形存在往往決定一個疆域的形成,喀喇崑崙山和阿爾泰山就是東西方的屏障。

在當時,對於大清而言,西部最主要威脅不是哈薩克汗國,而是準噶爾汗國,準噶爾汗國以漠西蒙古著稱,曾意圖想恢復大元江山,重振成吉思汗威風,這是有目共睹的。蒙古諸部一直處在與清朝前因後果的爭奪的,主要驅使是恢復明朝前面的大元輝煌。

在明末,清朝已從明東北中走出來,明奴兒干都司被努爾哈赤建立的後金汗國給取代,在白山黑水出身的建州女真部落已開始將東北女真諸部漸漸統一,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慢慢湧入後金的懷抱。第一個與後金槓上的是漠南蒙古,但這時毗鄰的漠南漠北卻很強悍,一直與明朝有著百年爭奪天下的實力,明太祖朱元璋鋪魚兒之戰和朱棣五次北征漠北都未能見效,土木堡事件更讓大明大開眼界,皇帝御駕親征的五十萬中了埋伏,明英宗被俘,差點亡國。萬里長城成了明蒙交界的保護所,它的出現為蒙古而修,這時大明正把聚焦對準北方蒙古,哪會想到不起眼的大清,由於後金起家底子薄,以七大恨和十三副鎧甲起兵。他們哪能容忍這個東北一隅的後金胡作非為,後金正如曾經大唐的海東盛國成不了氣候。哪會把它與曾經威風凜凜的完顏阿骨打大金做比較,即便如此,大金撐死也只不過守住北部半壁江山,最後還被他們老祖宗成吉思汗吊著打。

所以蒙古一直與明朝糾紛目的就是想爭奪中原,意圖天下,恢復大元,然而後金出現在它身邊,這個絆腳石的障礙物,蒙古自然不會放在眼裡,也想有朝一日收拾它。這個時候蒙古出了一箇中興之主,林丹汗,他的雄心可以比肩前任達延汗,也曾想試圖收攏失散已久的漠南蒙古部落,可是這個時候,他遇到了後金的崛起,作為蒙元第35任大汗的他,由於後金採取主動攻勢,在對明薩爾滸之戰名聲大噪,一定程度也在避開與後金發生的衝突。但是也緩和了與大明的關係,盡而走向聯明抗金的路子,林丹汗自豪的以

“四十萬蒙古國之主巴圖魯成吉思汗”自居,蔑稱努爾哈赤為“水濱三萬女真之主”

實際瞧不起後金,卻沒料後來結果林丹汗不敵後金敗北,所以漠西自願成了蒙古帝國復興的中心。

準噶爾汗國前身就是出自瓦剌部一支衛特拉,曾經這裡屬於成吉思汗二子察合臺的汗國,阿爾泰山一帶又曾屬於成吉思汗三子窩闊臺領地,但由於年代久遠經歷明朝三百年,基本被準噶爾汗國的興起取代。而較遠的哈薩克汗國則屬於成吉思汗長子朮赤後代一支,但由於與準噶爾是鄰居所以經常受準噶爾撕掠,所以這個時候準噶爾一直處在上升階段,他即不把沙俄放在眼裡,也不會把哈薩克放在眼裡,將沙俄阻於西伯利亞北部,把哈薩克試圖納為臣子,這有就有他為什麼會狂傲的讓大清臣服的原因。

這個時候梟雄噶爾丹出現了,他擺平哈薩克汗國之後,後來將矛頭指向大清,於是東征蒙古漠南漠北,與大清爭奪式展開拉鋸戰,一路平定喀爾喀一直南下打到離大清京師不遠的赤峰的烏蘭布通,直接欲想一舉拿下清朝,建立新的大元,所以也就有清朝執意要攻準噶爾汗國的原因。不止如此,噶爾丹死後,準噶爾汗國還不寂寞,仍對大清周邊蠢蠢欲動 ,但兩者互有勝負,因此這個不讓大清安寧的一方汗國終於到乾隆時期被平定了。但有人要問哈薩克汗國也屬於準噶爾汗國為什麼不乘勝攻取,實際上哈薩克的大玉茲的伊犁河流域早為準噶爾領土,而中玉茲和小玉茲又受沙俄保護,當然不準大清介入。

大清也明白如果貿然西進哈薩克草原勢必要受沙俄和哈薩克的夾擊,畢竟對沙俄一翼的剪除,會遭到報復,因為沙俄已在大清北疆構成了威脅,自然不敢輕易貿進,這兩個大國誰不惹誰最好,維護周邊和平。由於戰略不必要性,一部分還是因為清朝已沒有能力向西走那麼遠,原因哈薩克汗國大部分處在沙漠,而且幾乎荒無人煙,他們對準噶爾汗國用兵事出有因,就因為噶爾丹,在陷入準噶爾長年泥潭中已無力西征,當前清朝這個時候將精力放在富庶的江南治理上和國家穩定方面,加上兩位共同敵人準噶爾消除了所以沒必要再折騰。











龍文說史


準噶爾之亂平定後,哈薩克曾向清政府上書請求內附,但被乾隆拒絕了。清朝不是不能統一哈薩克,而是不想。

漢武帝在徵匈奴時採取了“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策略,派張騫出使西域,欲聯合西域月氏共同抗擊匈奴。清朝在平定準噶爾之亂時也採取了相同的策略,即聯合被準噶爾部壓迫的部族,以減輕清軍遠征的壓力。

清朝的盟友中,喀爾喀蒙古因為被準噶爾差點覆滅,在平準之戰中出力最多。準噶爾部和喀爾喀之間的恩怨情仇很複雜,這裡只簡單說一下。準噶爾部在噶爾丹的率領下,逐步統一了衛拉特蒙古,而東邊的鄰居喀爾喀三汗則是內訌不斷。

噶爾丹趁喀爾喀內亂時出兵,佔領了大部分喀爾喀蒙古的土地。喀爾喀王公一小部分流亡沙俄,大部分則向北京求援。準噶爾部做大是清政府無論如何都接受不了的,準噶爾進攻喀爾喀給了清軍出兵的理由,於是爆發了著名的“清準戰爭”。

準噶爾部與哈薩克的矛盾類似。明朝時瓦剌的首領也先是噶爾丹的老爺爺,他們都是“綽羅斯氏”。也先原本是蒙古太師,僭越稱汗後很快被殺,之後衛拉特蒙古(明朝稱瓦剌)迅速衰敗。

在東部韃靼(黃金家族)和察合臺諸汗的打擊下,衛拉特蒙古被迫放棄漠北,不斷西遷,最終來到了中亞的哈薩克草原。

哈薩克人的歷史悠久,十五世紀從金帳汗國分裂出來後逐步形成一個民族。哈薩克人和衛拉特人都是草原遊牧民族,都需要大量牧場,又加之一個信仰伊斯蘭教;一個信仰喇嘛教。幾十年的短暫和平過後,雙方之間的矛盾也變得越發尖銳。

哈薩克與準噶爾草原爭雄數百年,最開始哈薩克憑藉著控制了中亞絲綢之路沿線的重要城市,很快將哈薩克草原上的卡爾梅克人(歐洲、中亞對衛拉特蒙古的稱呼)置於統治之下。

不過十七世紀初,衛拉特諸部意識到必須停止內訌,一致對外。統一下的衛拉特蒙古在與哈薩克的鬥爭中逐步佔據上風,尤其是準噶爾部的噶爾丹率領衛拉特走向巔峰後,整個哈薩克草原和錫爾河流域的重要城市都在準噶爾汗國的控制之下。這就是為什麼哈薩克原意與清軍合作,東西夾擊準噶爾的原因。

在對抗準噶爾部的過程中,哈薩克中玉茲的阿布賚汗意識到大清帝國的強盛,率先向清朝上表,請求併入中華,隨後哈薩克的大玉茲和小玉茲也上書要求歸化。然而乾隆卻拒絕了他們的請求。

在歸化哈薩克的問題上,乾隆的做法是比較務實的。準噶爾之亂持續三代人,長達七十年之久。乾隆平亂之難歸結為準噶爾部“恃遠跳梁”,其實準噶爾的軍事力量遠不及清軍,僅是因為清軍遠征西北對國力消耗巨大,且很難將其主力全殲。哈薩克在準噶爾的更西方,治理起來勢必耗費更大的軍力和國力,況且哈薩克草原民族更為複雜,部族頭人經常在沙俄和大清之間搖擺不定。

乾隆認為接收哈薩克只會空耗國力,而且還會與沙俄產生直接衝突,所以委婉地拒絕了他們的請求,同時又給與他們大量優惠政策作為安撫。

在後勤補給問題沒有解決之前,定居民族在中亞草原的擴張基本上是勝少敗多,俄國入侵哈薩克草原也是舉步維艱。巨大的軍費開支讓沙俄上下數次產生了放棄的念頭,不過沙俄幸運的是,他們堅持到了鐵路的發明。

鐵路修進草原和戈壁後,後勤不再成為問題,而草原騎兵在現代化火器的打擊下,徹底失去了反抗的力量,因此俄國很快完成了對中亞的吞併。


史料不輯


哈薩克汗國是蒙古黃金家族後裔在1456-1847年間創建的國家。由朮赤系的蘇丹克烈汗與賈尼別克汗創立。1456年正式脫離金帳汗國,向蒙兀兒斯坦與楚河,塔拉斯遷徙,東察合臺汗國的也先不花二世與羽奴思把蒙兀兒斯坦的一地方庫齊巴什劃出,供他們居住。1465-1466年大批遊牧民族脫離阿布海兒,他在這年戰死,他的土地由哈薩克汗國接收。成立了一個純遊牧國家。他們在1470年正式立國。

公元1480年,蒙昔人統治了俄羅斯人240年之後,俄羅斯終於獨立,並擊敗蒙昔人,越過烏拉爾山,開始了向東方的征服運動。明朝末年,後金崛起於我國東北,並於公元1635年擊敗了漠南蒙古最後一任大汗林丹汗,今後清朝天子兼任蒙古大汗 。從公元1635年到公元1757年,清朝用了122年的時間,最終征服了蒙古三部——漠南、漠北、漠西。這蒙古三部其實即是當年的元朝和窩闊臺汗國、察合臺汗國。 哈薩克與準噶爾草原爭雄數百年,最開始哈薩克憑藉著控制了中亞絲綢之路沿線的重要都會,很快將哈薩克草原上的卡爾梅克人(歐洲、中亞對衛拉特蒙古的稱謂)置於統治之下。不外十七世紀初,衛拉特諸部意識到必須停止內訌,一致對外。統一下的衛拉特蒙古在與哈薩克的鬥爭中逐步佔據上風,尤其是準噶爾部的噶爾丹率領衛拉特走向巔峰後,整個哈薩克草原和錫爾河流域的重要都會都在準噶爾汗國的控制之下。這就是為什麼哈薩克原意與清軍互助,共舉夾擊準噶爾的原因。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大家都知道這個道理,所以才能夠和平相處。



而且清朝曾經和哈薩克有過沖突,有利益交集就免不了會有衝突,清朝和哈薩克汗國也有過幾次小規模的戰爭,但二者皆沒什麼大的傷亡也沒什麼大的勝利。哈薩克汗國和沙俄簽訂過協議,也算有背景,攻打哈薩克汗國對清朝來說並沒有多大的好處,畢竟誰也不願意花費大量的時間去教導一群野人。哈薩克汗國和清朝也都進行了長時間的作戰,人民反戰心理都比較強,哈薩克汗國也比較善於服軟,雙方簽訂了一個和平協議,也真的和平了一段時間。

還有原因一是大清力量有限。清王朝與準格爾連年征戰,財力、人力已經消耗很大,擊敗準格爾已經非常不容易,要想再佔領哈薩克汗國非常困難。二是哈薩克汗國離中原太遠,戰略價值不夠。哈薩克汗國一片沙漠,清朝對它沒有任何戰略興趣,也不願用錢用人用力去征服。三是清朝統治者已沒有攻城掠地的野心和動力。清朝統治者已經滿足於坐守資源豐沛的中原之地,和魚米之鄉的江南,沉迷於天朝上國的美夢,已失去開疆擴土的血性。


清朝雖說和元朝一樣都是馬背上打天下的民族,但清朝統治者更注重的長治久安,更能治天下,不會一味地求大,聯想到中國的歷史教訓,西北向來就是中原王朝的最大威脅,也是天然屏障,從戰略意義上來看,西域安,則中原安,天下太平,從軍事上來看,西北方民風強悍,擅長打仗,必須予以解決才行,否則無法實現天下太平。


大老二爺


清朝在統一了準噶爾以後,為什麼不繼續攻擊哈薩克汗國,將這裡一併統一呢?這其實是出於幾大方面的考慮。



第一個方面,精力有限。清朝跟準噶爾也是鬥了幾十年才終於將其拿下,在這麼多年的鬥爭中,大清越感疲憊。雖然他們最終拿下了準噶爾,但這是一塊比較硬的骨頭,如果不緊緊鎮壓,怕到時候又起暴亂。因此,即使清朝當時士氣正高,但他們也不可能繼續出兵攻打哈薩克汗國。再者來說,對方的實力也一點不弱,他們的騎兵能力不比清朝的低,清朝這邊派兵過去也佔不到好處。既然如此,清朝這邊也希望養精蓄銳,所以不想白白浪費精力。



第二個方面,沒有實際衝突。清朝之所以不派兵過去攻打,還是因為彼此間沒有衝突。清朝和哈薩克汗國中間正好就隔了一個準噶爾,不管是誰爭地盤,他們都是要爭準噶爾的地盤。所以他們的矛盾衝突都是跟準噶爾發生。當年哈薩克汗國跟準噶爾對戰,取得了勝利,佔據了他們的地盤。因此準格爾才不得不跑過來攻打清軍,想要從清軍這邊再佔地盤。這樣才引起了衝突,使得清朝下了狠心要滅掉準噶爾。而滅掉準格爾以後,即使清朝想要滅掉哈薩克汗國,也覺得能力有限,再加上那個地方太遠了,就算是統一了,管理起來也麻煩。因此,在彼此沒有衝突之下,清朝這邊根本沒必要去自找麻煩,沒必要派兵攻打哈薩克汗國。



第三個方面,攻打哈薩克汗國牽扯甚遠。在滅掉了準噶爾以後,自然而然就和哈薩克汗國成為了鄰居,而在這個鄰居的另一邊又是俄國。如果此時清朝派兵去攻打,這在俄國看來就是一種危險信號。想想看,清朝滅掉了中間的準噶爾以後就繼續攻打哈薩克汗國,那這是不是意味著大清滅掉了中間的哈薩克汗國以後就會攻打俄國呢?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俄國這邊難免會做出一些防護措施,以防止意外發生。這樣一來,對清朝可就不利了,這就相當於一下子要面對兩大國家,即使大清當時處於繁盛階段,也肯定不敢這樣和兩國硬碰硬。

所以綜上來看,若是繼續去滅哈薩克汗國,這並不是一個明智之舉。清朝能夠從中賺取的好處,遠沒有他們需要付出的代價大。所以在幾番思量之後,雙方最後是坐在了議和桌上商量合約問題。


紫禁公子


在清朝的不少皇帝中,都有向著新疆地區用兵的經歷,比如康熙就為了維護大局,有著向攻打蒙古各部落進而吞併哈薩克汗國的噶爾丹,後世也有左宗棠為了維護新疆處於中國領土完整性反擊沙皇扶立的阿古柏的軍事行動,但是在歷次清朝對新疆的軍事行動之中,雖然模仿前幾個朝代的設立都護府的方式在新疆設立了伊犁將軍,但是清朝沒能統一準格爾治下的哈薩克汗國,這是為什麼呢?

1:哈薩克的歷史

其一:強盛的帝國

在哈薩克全盛的時期,他也是一個及其龐大的帝國。在哈斯木即位的時候,在他的帶領下,哈薩克的國力和領土擴張的很快,在草原上,他建立起一個人口多大百萬,兵力幾十萬的帝國,廣袤的草原成為了他的後花園,並且打敗了他最大的競爭對手察合臺汗國。但是在他去世之後,這個龐大帝國迅速走向了衰弱,並且受到了東蒙古的壓迫之後,準格爾和哈薩克的衝突長達數百年,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之中,準格爾一直強勢壓制著哈薩克帝國。

第二:中興之後和滿清衝突

在哈薩克帝國就這麼沉寂一段時間之後,直到他們迎來了阿布萊汗。在他的統治和帶領之下,帝國又重現往日的輝煌,他率領他的部屬反擊收回了自己的故土。在和俄國的沙皇簽訂了互不侵犯的條約之後,阿布萊汗帶領軍隊擊敗了長期壓制自己的準格爾。在滿清滅亡了準格爾之後,雙方也進入了衝突的時期,但是為什麼雙方很快就停止戰爭,劃定了邊疆,那麼,清軍為什麼沒有乘勝成功一舉統一哈薩克汗國呢?

2:清軍的蠢蠢欲動

其一:清軍等來了機會

在和準格爾進行你死我活的過程中,因為蒙古和哈薩克軍隊長期處在戰爭的位置,這兩的損耗都是非常大的地步。這時候清軍就開始下山來摘桃子,於是在大敵當前的局面之下這兩不得不聯合起來抵禦清軍的進攻。清軍趁著這個機會,集結了大批軍隊,並且命令臣服自己的部分蒙古軍隊配合自己進攻。正當清軍信心滿滿準備把他們一鍋端的時候,很快,清軍就因為四十萬大軍自信滿滿遭到了哈薩克鐵拳的毒打。

其二:清軍的慘敗

正當清軍大肆開進蒙古草原的時候,驚奇的發現,哈薩克的軍隊戰鬥力超出了他們的想象。本以為他們是下山摘桃子的清軍在草原上不出意外的碰到了磨刀霍霍的十幾萬哈薩克部落的騎兵,在一頓交火之後,清軍大敗,看似雄師的幾十萬軍隊在哈薩克騎兵的切割下馬上死傷了大部分兵馬,另外,正當這兩在大草原上打的興高采烈的時候,清軍發現在他們的周圍,除了眼前的龐然大物,還有不少或明或暗的勢力準備在這兩兩敗俱傷的時候撿桃子,於是,清軍就和哈薩克部落議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