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果二战的时候希特勒让隆美尔全权指挥,打苏联能赢吗?

乔治85744078


在二战开始的时候,德国利用闪电战取得了巨大成功,被称为地球最强陆军的法国军队基本上没派上用场,因为马奇诺防线的失守,导致法国失去了抵抗德国的信心,此后,在整个二战除了戴高乐将军进行过零星的反抗之外,法国基本上没什么存在感,很多时候还是在英国的拉拢下一起参与一些战争,而这也只是因为英国为了遏制美国的影响力。



随着战争的深入,德国渐渐有点支撑不住,意大利擅自开辟的北非战场而且打的很惨,希特勒只能派隆美尔驰援意大利,间接导致希特勒进攻苏联的计划延后,使得,德军经历了,一场极酷的严寒,许多德军士兵还没有打仗,就已经先被冻死了,而许得武器装备,因为糟糕的天气,使得汽车根本发动不起来,所以物资根本运不进来,这就导致许多德军或冻死在了进攻苏联的路上。

而此时的隆美尔已经被困在了北非战场上,当时德军和意大利军队在经过了阿拉穆·哈尔发战役后非常疲惫,但此时他在兵力和装备上仍然有优势,问题在于此时的英联邦军队从印度,英国等地召集了不少军队调入北非,同时还获得了美国一些汽车等物资,隆美尔的优势完全没有了。



隆美尔向德国国内求援,但是此时的德军正被苏联军队牢牢地吸引在东线战场,德国有限的资源也先提供给了苏联战场上的德军,根本无暇顾及北非的隆美尔,隆美尔只获得了少量的资源,隆美尔只能寄希望于苏德战场上,德国可以快点胜利,这样他的非洲军团就会和位于苏联南部的德军联合起来,打败位于北非和中东的英联邦军队。

但是苏德战场上德军胜利的消息迟迟没有到来,隆美尔不得不想办法应对即将进攻自己的英联邦军队,由于缺乏情报,隆美尔不知道他们会从哪个方向进攻,所以只能布置了50万颗地雷,将德国和意大利军队交错分布在前线,但这会,损耗大量的油料,这正是龙苗所缺失的,而且优势兵力被分散,不利于他们抵御英联邦的进攻。



如果隆美尔全权可以指挥轴心国的作战,也未必会扭转战局,德军早期的胜利,无非就是靠着闪电战和装甲部队来获得的,随着战争的不断扩大,物资问题成了决定德军胜负的重要因素。

二战坦克的出现改变了战争形式,美国的谢尔曼坦克和苏联的t34坦克,以数量上的优势压制的德军的装甲部队,证明了在坦克战争中,数量要远比质量重要的多,当然,天气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德国的虎式坦克在苏联严寒的天气中根本发动不起来,特别是凌晨和深夜,而此时往往是苏军进攻的最佳时刻,

许多物资也因为车子抛锚而送不到前线,就算是隆美尔也没办法,而苏联广泛的战略纵深也是无法改变的,苏联可以向后方撤退,无非就是损失的多少和撤退位置的不同。


闪电战适合的是国土面积小,战略纵深浅,短时间内就可以推进全国的国家,像苏联这种面积广阔的国家根本不适合闪电战争,这是一种长期的拉锯战,德国耗不起,一场寒冬就足以让德军垮掉,就算是隆美尔,古德里安和曼施坦因联合也没办法在德国准备不充足的时候挑战全世界。


琅琊利剑


文史频道第37期之沙漠之狐


苏德战争是二战欧洲的主战场,希特勒和斯大林的对决,至今让史学家们津津乐道。

许多的学者认为希特勒对苏联作战失利,是因为恶劣的气候和补给问题。


在笔者看来,是因为缺乏一个优秀的指挥者。

那么如果让隆美尔指挥对苏作战,他能够带领德国军队获胜吗?

答案是:可以。

隆美尔在北非战场上的表现,大家有目共睹。

在意大利军队被打崩盘的情况下,隆美尔指挥的德国军队在北非战场上,所向披靡,战无不胜,被英国人称为“沙漠之狐”。

隆美尔是一个非常狡猾的人,他的作战方法和中国的游击战有相似之处。

第一,利用优势地形,采取迅速的行动打败敌人。

第二,善于伪装自己,打敌人以出其不意。

第三,不会脑子发热和对方拼消耗,打阵地战

这些性格让隆美尔指挥的北非军团,在非洲战场扭转了颓势。

如果把隆美尔调到苏联前线,指挥500多万的军队,他的作战方法应该不会那么僵硬。

他会派出先头部队偷袭莫斯科,如果进展顺利他会让大部队跟进。

如果战争受挫,他不会和苏联拼消耗,因为在他看来,德国的补给线太长,而苏联可以就地补给。

隆美尔在北非的战术,在苏联方面会有所体现。


他不会允许自己的士兵,在环境恶劣的苏联长久作战。

隆美尔的性格会集中优势兵力,对苏联的莫斯科进行进攻。

三路出击在战场上,并不是最佳选择。

所以说,隆美尔如果全权指挥,打赢苏联还是很有机会的。

—End—



冷月钩沉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隆美尔一直不具备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德军闪击法国期间,希特勒满足了隆美尔想要指挥一支装甲部队的愿望,任命隆美尔为第七轻装甲师师长,在闪击法国的战役中隆美尔战绩骄人,几乎俘虏了十万法军,但毕竟是战术规模的动作。

墨索里尼染指非洲,结果被打得一败涂地只好向希特勒求援,此时希特勒正在准备实施巴巴罗萨计划,在无可奈何之下才派隆美尔去非洲救急,这就说明隆美尔其实不是希特勒心中的优秀将领。而德国非洲军团满供就两个轻装甲师,其他都是轴心国军队,由此也可以看出希特勒并不重视非洲战场。因此隆美尔在非洲虽然一度战功卓诸,但仔细研究就会发现隆美尔确实是个优秀的战术家,但不是战略家,而且隆美尔不重视后勤补给工作,为了实现战术目标无限制拉长补给线,这也是德国非洲军团最终全军覆没的重要因素。

苏德战争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也是最残酷的战争,德军闪击苏联时动用了550万军队,苏联方面则是600多万军队,如此规模的战役,隆美尔根本不具备驾驭能力,我认为 能驾驭数百万军队规模战役的德军将领应该包括曼施坦因,龙德施泰特,冯博克等大战略家,尤其是曼施坦因非常擅长大规模战役布局。换成隆美尔,可能局部胜利是没问题的,但类似基辅围歼战这样的大胜利就很难了。


毒刺剑客


一场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太多了,它不止关系到军事因素,还有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等。但是仅从军事角度而言,由隆美尔代替希特勒指挥东线战事,确实会给东线战场的局势带来根本性的变化,至少是好的一面的变化。

希特勒和隆美尔究竟有何不同呢?隆美尔是一位真正的懂军事的将领,从其在法国战役和非洲战役中的表现来看,隆美尔是一位优秀的装甲兵将领,尤其擅长机动作战。而希特勒并没有接受过体统的军事教育,也没有任何指挥经验,他在一战中连低级军官都没有做过。这意味着希特勒缺乏基本的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军事能力,尽管他拥有一些“军事直觉上的天赋”,但是无法弥补他基本军事指挥能力的缺乏。这也是为何希特勒总是从战争经济的角度来思考战略问题,而不是军事角度,说白了他不懂。



所以如果隆美尔负责指挥东线战事的话,最大的改变就是一切战略问题都以军事上的获胜为基本出发点,而不是希特勒的战争经济角度和政治角度。例如在1941年的基辅和莫斯科问题上,隆美尔会毫无犹豫的选择莫斯科,力求在冬季到来之前同苏军在莫斯科决战,占领这个交通枢纽。在将苏军战线分割为南北两段时,再回过头来对付波罗的海三国的苏军或者南翼的苏军,择其弱者而进攻。


由隆美尔指挥东线的另外一个重大改变就是作战方式的改变,隆美尔是装甲兵将领,深谙机动作战的优势所在,他无疑会大大加强对装甲部队的正确使用,不会采用希特勒的“硬性防御”的策略。机动作战是德军最为擅长的,所以隆美尔接管东线指挥权虽不能说一定取得最后胜利,但是显然苏联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至于说隆美尔本身的军事能力,尤其是其战略指挥能力是毋庸置疑的,说隆美尔是“战术上的巨人,战略上的矮子”的人都是没有深入了解隆美尔的人,他的军事才能令人叹服!


战略论


我是岛主说事,这个问题我是这么思考的。

首先,隆美尔作为二战中名威很高的德军将领,他的指挥才能一度让盟军折服。抛开战场双方立场不计,隆美尔在北非将英军第8军打得换了几任将领,而德军却能攻城掠地,他的沙漠之狐称号可见一斑。

其次,隆美尔是在二战次要战场上建立功勋的。希特勒派隆美尔只身前往北非组建非洲兵团,实际上就几个师的兵力而已,其目的是为了解救墨索里尼的倒霉意大利军团。但隆美尔却很满足这些兵力,他采取的兵无常形打法让盟军吃尽了苦头,把一个救援行动打成了二战主战场,最后逼迫盟军和希特勒都被他牵着鼻子走。

作为一个战场上崭露头角的新型指挥员,隆美尔是通过用胜利成果去证明违反军令的指挥官。如果没有功绩作支撑,隆美尔是不会赢得希特勒赏识的。

第三,隆美尔不是全能指挥官,与朱可夫相比,他甘拜下风。

隆美尔的光环仅局限在北非战场初期,当蒙哥马利走马上任,他的辉煌战绩也就开始滑坡。而盟军在诺曼底登陆,隆美尔却在家给老婆过生日。此役,也预示着他的军事生涯就此止步。

因此,就隆美尔而言,他是个与巴顿相似的军人,饱受诟病却战功显赫,屡建奇功又小毛病不少。如果让他来指挥欧洲战场,结果也是一样。苏德战争,轴心国输在师出无名,输在为希特勒侵略扩张野心买单上。

更多回答请关注岛主说事,点赞和分享吧!


岛主说事


战争从来不是一个人能够主导的。



首先,在1944年,不管是谁去指挥德军,都不可能赢了。

再说隆美尔,隆美尔一向都被批评为”战术上的天才,战略上的矮子”。我之前仔细看了一下绝大多数的观点,大多数都是这么认为:

(北非德军一开始的装备不比法国时好多少,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后扔得不到升级,图中是只装了一门37短管炮的三号坦克)


......希特勒在将隆美尔派到北非之前,明确说明只是希望牵制英法军队,给他的部队也不过是一个装甲师和一个轻装甲师。但是隆美尔击退了英军的追击后,扩大了战事,不仅让德国在北非投入更为庞大的军力,一昧地穷追猛打还加重了补给的压力,为日后德意军队的困境埋下伏笔......



其实说实话,我认为这么说是非常有失公允的。而恰恰相反,在很多人眼中无足轻重的北非和地中海,却是极其重要的。其中最直接的就是,当轴心国失去了北非后,下一个目标就是意大利和西欧。

当然更为重要的就是,一旦德意彻底拿下北非,不仅可以有机会将直布罗陀和苏伊士封锁,切断英国与亚洲和非洲殖民地的联系,还可以进军中东,拿下丰富的油田。

而事实上,这些东西早已经在隆美尔的手稿中预料到的。隆美尔是最早认识到地中海对德国的重要性,以及大西洋海战和战略轰炸的重要性。



(英国著名战略家哈特,著作《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英国著名战略家利德尔哈特就很早承认,隆美尔是一个极具战略天赋的人。从现在来看,隆美尔这方面的天赋,还是淹没在他的战术之下。



所以有时候在看到对他战略上的批评的时候,我会比较可惜隆美尔在法国之后,就没有胜任更重要的职务。他没有到参谋总部,没有去苏联指挥作战,也许到时候他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隆美尔几乎拿下了埃及以西的所有北非土地)

至于他能不能帮助德国赢得对苏战争,我认为不行,因为古德里安,曼施坦因等人的前车之鉴已经证明了,在希特勒直接干预之下,这些极具才华的军人,有时也无法发挥他们的真正实力。

(1944年,隆美尔被派往次要的西线,去修筑大西洋壁垒,在他上任的几个月时间里,脆弱的大西洋壁垒才有了质的飞跃)


视听团仔


笔者认为,即便将隆美尔放到东线战场上指挥与苏联的作战,德国也绝对无法扭转败局。首先来说隆美尔这个人,虽然隆美尔与古德里安,曼施坦因并称为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但是隆美尔更专注于战术上的指挥,曼施坦因和古德里安则更擅长考虑全局。并不是说隆美尔不厉害,他在北非战场上还能游刃有余,但是东线战场上的作战规模完全不是北非能与之相比的,库尔斯克会战,列宁格勒保卫战等战役,动辄8000多辆坦克和两三百万人的大规模战役,需要一个能够纵观全局的战略指挥家,然而这正是隆美尔的短板。

隆美尔之所以在北非惨败,是因为当时德国仅有两个港口的黎波里和班加西。缺乏燃油补给被英军活活耗死了。可在东线战场上,德军的损耗又岂止是燃油这么简单,在西伯利亚茫茫的荒原中,人员的损耗,后勤的供给,恶劣的作战环境和苏联的钢铁洪流,哪一个条件不都比北非要差 。在这种情况下更考验人的全局观,而后人评价隆美尔是战术上的天才,战略上的矮子,只能说他这样的指挥官在东线战场上很难发挥作用。

咱再来说说当时德军和苏联的整体实力差距,德国的战争潜力远远比不上苏联,当时苏联在全国动员下,其坦克产量远远高于德军数倍,而且在战争情况下,苏联人大量简化坦克生产步骤,坦克工时大量缩短。反观德国,由于希特勒的瞎指挥,将大量资源全部消耗在重型坦克的制造上,直到1944年,德军的虎王坦克还使用公母两种履带,难以维护的交错式负重轮。甚至在铁路运输时还要换装专门的运输窄履带。德军到这时候还在纠结这些!

而且当时的德国为了粉饰太平,直到1943年才开始进行战争动员,这时候一切已经晚了。当时的苏联背后还有英国和美国的大量援助,美国曾援助给苏联M4A2(76w)坦克和大量汽车等等物资,而英国也曾援助给苏联玛蒂尔达坦克和丘吉尔坦克,总的来说,双方的资源和武器产量对比都是很悬殊的,战争打的不仅仅是战术,打的更是综合国力和后勤。在这一点上,就算给德国十个隆美尔都弥补不了生产力上的绝对劣势。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当时适合在东线苏联战场作战的,只能是曼施坦因这样的将军,曼施坦因出身贵族,从小受过良好的军事教育,在战术,战役和整体战略上都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其一手制定的侵略法国的计划和占领苏台德地区的计划,都是天衣无缝,可以说是德国最全面的将才,不过无论如何,在东西两线作战,国内迟迟不进行战争动员,盲目追求武器质量的情况下,给德军再多优秀的指挥官,都无法弥补其在战略和资源上的巨大劣势,其实有很多问题并没有出在德国的将军身上,问题最多的还是希特勒自己,完全不懂军事却盲目插手指挥甚至武器的研制。最终德国落败也就不奇怪了。


兵器世界


隆美尔指挥也无济于事


二战期间德军的军事素养一直挺高,尤其是在苏德战场打出了令人吃惊的交换比,虽然隆美尔并未在东线指挥战争,但德军的另外两个著名的将领古德里安和曼施坦因参与了东线的诸多战役,隆美尔、古德里安和曼施坦因将军并称德军二战期间三大名将,若论综合素质,隆美尔其实并不比另外两个人有什么优势,古德里安和曼施坦因在东线的战绩有目共睹,甚至可以说是东线的支柱,既然有这两大名将参与的东线战场尚且以失败告终,隆美尔又有什么逆天之能能挽狂澜于既倒呢?

美英对苏联的援助

由于苏联的大清洗运动,苏德战争爆发之初,苏联军队一溃千里,苏联在欧洲的国土大量丧失,大量工业被占领,莫斯科战役中,斯大得到日军不会北进德情报之后,放心大胆的从远东地区抽调精锐部队回援,终于在莫斯科城下暂时抵抗住了德军的锋芒。


面对德国咄咄逼人的气势,为了自保,美国宣布《租借法案》适用于苏联,随后大量的武器装备和工业设施源源不断的运往苏联,苏德战争这架天平终于发生了倾斜,本来丧失了大量工业设施的苏联在盟国的帮助下迅速恢复生机,终于在后期实现了军事力量对德的碾压,相比之下,受美英的战略轰炸影响,德国的军事工业发展受到了很大限制,并且由于德国本身资源有限,再加上美英的狂轰乱炸,德国的能源供给几乎崩溃,后期甚至90%以上的喷气式飞机和坦克因为缺少燃油而无法发动,成为一堆废铁。

所以,德国的失败并非单纯的败于军事,而是在综合国力上被美英苏三大国碾压,这种情况并非靠一两个能征惯战的将领就可以改变,可以说,自从美国加入同盟国的时候开始,德国就早已败局已定。


九州史册


德国在二战中被苏联击败,主要是因为苏联的战争潜力强大,综合国力比德国更强。


在苏德战场上,曼施坦因的指挥能力丝毫不亚于隆美尔,然而曼斯坦因仍然没能改变德国一败涂地的结局。在苏德双方巨大的综合国力差距下,德国在二战后期的失败已经无法挽回,并不是一个隆美尔所能改变的。

隆美尔是二战时期非常优秀的一位指挥官,他的指挥艺术高超,被人们称为“沙漠之狐”。在希特勒上台前,隆美尔只是德国军队中的一名中层军官。

希特勒上台之后,偶然看到了隆美尔写的《步兵攻击》这本书,在看完《步兵攻击》这本书后,希特勒非常欣赏隆美尔的指挥才华,将隆美尔一路提拔重用。

隆美尔也因为这本书成为了一路晋升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法国战役期间,隆美尔率领的第7装甲师平均一天行进50英里,首创了使用高射炮攻击坦克的战法,第7装甲师在战后被称为“魔鬼之师”,这种首创式的作战方式也让隆美尔成了德军名将。

法国战役结束后,隆美尔被派往北非帮助意大利盟友抵御英军的进攻。

因为隆美尔被派往了北非对付英军,在苏德战争爆发后,隆美尔并没有参加对苏联的作战。在隆美尔没有到达北非之前,意大利军队已经快要被英军全歼,意大利作为德国的政治盟友,战斗力实在是太差,意大利军队在北非战区几乎被摁在了地上摩擦了一边。

隆美尔到达北非后,很快便将战场的局势扭转过来。

在隆美尔出色的指挥艺术下,德国军队在北非多次以少胜多,逐渐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希特勒为了表彰隆美尔的攻击,破格提拔隆美尔的军衔为元帅,给予隆美尔十分高的荣誉。

然而在北非作战后期,英军名将蒙哥马利被派往北非对付德军,隆美尔在阿拉曼战役中被蒙哥马利击败,德国在北非的作战行动最终以失败告终。

蒙哥马利的到来,成为隆美尔一生中在北非最大的军事噩梦,他不知道一次次的击退隆美尔在北非的坦克集群,还让隆美尔在希特勒心中的地位大大下降。

隆美尔被蒙哥马利击败后,希特勒逐渐冷落了隆美尔。

隆美尔从北非回到德国的时候,正值德国和苏联在欧洲战场决战的关键时期,然后在这个关键时期,希特勒却把隆美尔调到了意大利和法国等地担任驻军司令员,没有让隆美尔继续回到前线作战。

在北非作战结束后,很多人都评价隆美尔是一个战术上的天才,战略上的矮子。

这个评价对隆美尔来说是比较的中肯,对于隆美尔而言,他最为擅长的是独立指挥军队灵活作战,但是一旦面对军团作战的时候,他很容易心慌意乱,失去阵脚。

作为军事统帅的他,这一点是他最为致命的缺点,随着德国战争的不断进行,隆美尔虽然成为了一方统帅,但是他还没有足够的能力能够驾驭北非的庞大坦克军群,以至于在蒙哥马利进入北非战场之后,隆美尔屡战屡败,退出了北非战场。

在大兵团决战方面,德军最优秀的将领毫无疑问都是曼施坦因。

而在苏德战场上,曼斯坦因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战绩,他曾经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一败涂地的时候,通过诱敌深入的方式,取得了哈尔科夫战役的胜利,重新夺回了战场的主动权。后来又在库尔斯克会战德军战败的情况下,打了一场漂亮的反击战。


然而这些胜利都没能改变德国失败的结局,在苏德战争的后期,希特勒也逐渐放弃了希望,将多次触怒自己的曼斯坦因从前线调回。其实德国一直都不缺乏优秀的指挥官,德军在整个苏德战争期间的伤亡情况远低于苏联。德军之所以败给苏联,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苏联的综合国力更强,战争潜力更强。即使让隆美尔、曼斯坦因、古德里安三人强强联手,在巨大的综合国力差距之下,德国也没有任何翻盘的机会。


其实战争并非一己之力能够决定,更多的时候,大家需要的是配合,纵使隆美尔有很多的独立作战的军事天赋,但是在大兵团作战中,能够依赖的还是大家的同仇敌忾,万众一心。


历史总探长


不能。北非战场证明了隆美尔的目光短浅,几乎可以说他为了个人荣誉不顾全局的冒进最终使德国大量失血,输掉了战争。

帖子《二战德国在北非的后勤相关数据资料》

  现在让我们来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期德国远征军在北非的作战,这是现代军事史上不和谐的一个典型例子。1941年2月埃尔温·隆美尔中将首次被派往意属利比亚的首都的黎波里。开始他只有一个机械化师。当时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正在加紧准备,希特勒认为埃及不值得攻取 [ 注:希尔格鲁伯《希特勒的战略》(1965年)第190-192页。 ] 。因此隆美尔受领的任务极为有限,希特勒只要求他帮助意大利抵抗英军的进攻,并不要求他攻入埃及,因为英军的进攻几乎快把意军从北非的殖民地赶出去了,这对轴心国的威信将造成损害。即使对利比亚辽阔而空旷的东半部领土昔兰尼加,德国也只是打算等到秋天过后,如果条件允许,再重新夺回。

   但隆美尔却直接违抗希特勒本人的命令, [ 注:阿丁顿《闪击战时代》第165页。 ] 把他本来就很少的一个师的部队一分为二,一路迫使英军沿漫长的海岸公路撤退,兵力较强的另一路则沿着岩石重叠的骆驼小路穿越沙漠。实际上隆美尔不是派遣,而是亲自率领他的部队一路向前

   因此,德国陆军司令部一开始就反对隆美尔在埃及的冒险是十分正确的。即使希特勒予以批驳,他也仅给了隆美尔很有限的兵力。因为他欣赏隆美尔的战绩主要是出于宣传价值:特别与俄国战线的德军相比。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沙漠骁将为德国树立了一个极好的样板。当时在俄国,德军虽已取得很大成功,但已显示出不祥之兆。 [ 注:许多历史学家批评希特勒拒绝在1942年夏给隆美尔派出援军,指出只是当隆美尔在阿莱曼失败之后才给他送去大量德军。但到那时,德国人的目的已不再是征服埃及、而是阻止突尼斯的陷落,以保持意大利在战争中仍能作为自己的盟友。突尼斯已是轴心国手中的西西里对面的最后一块北非领土了。与征服埃及不同,这是大战略层次上的一个重要目标。 ] 而向埃及进军并不能达到什么重要目的,它不能使德国在北非吸引大量的英国军队,因为英军在1941年或1942年根本没有主次战场之分,德军则在隆美尔到达的黎波里后就很快有了主次战场之分了。

   只有在东线,德国才可能在大战略方面取得确定的成果。德国人通过打击苏联,至少会有取胜的机会,因为在那个战区,纵向胜利可以产生横向后果:对苏联人口和资源的掠夺即可削弱苏联同时又可增加德国的实力,仿佛利用外交手段拉走敌人的一个盟友一样。德国可以把苏联的人口和资源都用于德国的战争事业。彻底征服苏联当然会消除希特勒最大的政治谋略失误所造成的恶果,从而使德国能够对付因美国参战与英国并肩作战所表明的新的政治谋略失误。上述例子表明,纵向领域的成功可在大战略的层次上发挥主导的作用。

以上出自

战略——战争与和平的逻辑

爱德华·鲁特瓦克 [美国]

   就这样,隆美尔于1941年2月6日被召到了总理府。希特勒给他看了一些英国和美国的插图杂志,上面登有理查德·奥康诺胜利开进利比亚的照片。这些照片使隆美尔的脑海里闪现了许多念头。当他出发时,口袋里已装着最高统帅部总司令凯特尔为他拟定的行动方案,指示他在罗马和利比亚如何对付意大利人。这份文件反映了希特勒的不妥协态度:“不允许把德国部队投入毫无意义的战斗。”根据这一点,他判定意大利目前的意图仅仅是守住的黎波里。由于这一地区范围太小,无法建立空军基地,倘若意大利不同意在的黎波里以东筑起一条防线,隆美尔就只好向格拉齐亚尼元帅表示歉意,没有“必要”把德军派往那里。

   有一个暂时的机密是不能告诉隆美尔的,希特勒即将入侵俄国,为此他需要尽可能多的师去执行这一计划。于是隆美尔仅仅接到这样的命令:守住现有的防线,准备一次严格控制的有限进攻。接到口头命令的第二天——3月21日,又有一份书面指示作了进一步的强调。他大为不满,失望地飞回北非,并决心违背这项命令。

,希特勒严肃地指示,隆美尔的任务是巩固阵地并钳制英国军队。“任何必要的有限进攻行动均不得超过小股部队的兵力……总而言之,你要避免在你开阔的右翼采取任何冒险行动,束缚自己,不要北上进攻班加西。”如果敌人的装甲部队开出昔兰尼加,必将出现一种新的形势——然而,即使在那种情况下,隆美尔也必须等候新的命令。

狐狸的踪迹——隆美尔

戴维·欧文 [英国]

隆美尔一到的黎波里,就开始喊叫要求增援,希特勒不顾哈尔德的反对,决定将第15装甲师增派给他。这就使保障德意志非洲军团所需的运力增加到6,000吨。这一数字按比例而言是配备给准备入侵俄国的各集团军运力的10倍,因而宣布之后遭到陆军总司令部军需部长的强烈反对,他担心隆美尔贪得无厌的要求会严重危及巴巴罗萨行动。进一步说,如果隆美尔得到更多的增援部队,或其行动距离超过300英里,汽车肯定不够用。根据调查,沿海航运也不可能使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减轻多少。所以,希特勒在同意给隆美尔提供汽车的同时,又下达了一道明确无误的命令,禁止他采取任何大规模的进攻行动,以免使他的需求进一步增大。

在此期间,隆美尔违背希特勒的明确命令,于4月初发起了进攻。他打乱英军的阵脚,将他们赶出了利比亚,包围了托布鲁克,但在首次突击中未能攻克,最后在埃及国境内的苏卢姆停止了前进。隆美尔的闪电式进军无论在战术上怎样辉煌,在战略上却是重大的失策。它既未带来决定性的胜利,又使本已过长的交通线新增了700英里距离。不出陆军总司令部所料,由此而产生的负担过于沉重,是隆美尔的后勤部门所承受不起的。5月中旬,隆美尔第一次,但却不是最后一次埋怨他的补给工作。

马丁·万·克列威尔德 [以色列]

[出自《战争与后勤》] 1977

第六章 从锡尔特到阿拉曼

马丁·万·克列威尔德 [以色列]

[出自《战争与后勤》] 1977

   由于德军只实现了部分摩托化,又无真正强大的汽车工业作后盾,由于政治形势要求德军拖带着意大利部队这种无用的累赘,加之利比亚港口容量太小,而陆上前送距离太大,所以,不管隆美尔在战术上的成就如何出色,进军中东的轴心国部队的补给问题显然是无法解决的。在这种情况下,希特勒最初定下的派一支部队到北非防守局部地区的决心是正确的,而隆美尔再三违令,远离基地,盲目进军,则是完全错误的,他将永远不能得到宽恕。

————————————————————

   很清楚,隆美尔的指挥方法和他的非凡活力使德军在战役层次上获得了巨大的优势。在隆美尔的亲自率领下,德国人比英国人的行动要快得多。这好比是一场典型的空战,一名较优秀的飞行员驾驶着一架较好的战斗机可以对一架较迟钝的敌机作内侧转弯,向敌机的尾部开火而不会受到惩罚,然后再转弯第二次开火,这时候敌机还未对第一次开火作出反应。德军在战役层次上的优势最终克服了它在战区战略层次上的明显劣势。仅此一例就足以证明,一个层次上的成功可以向另一个层次渗透,而这种现象与人们理所当然设想的结果多有差异。

   然而,隆美尔在1941年春天时长驱直入并没有导致德军胜利地攻下开罗。相反,在此后的两年里,英德双方开始了戏剧性地进攻继而又仓惶撤退的交替过程。先是一方后是另一方都超越了它们的胜利顶点。最后,德国人在1943年彻底失败了。尽管战果辉煌,但德国人在北非战役层次上的优势显然渗透不到大战略的层次上。从而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显而易见的道理是,整个北非战役只不过是世界大战这一更广阔的背景中的一个小插曲而已,它的结局注定要受到其它更关键的战区战况演变的支配:在东线,德国人几乎投入了比北非多百倍的军队;在西欧,诺曼底登陆后,德国投入了虽比东线少但数量仍然十分巨大的兵力;在亚太战区,轴心国正与英国的另一些部队作战;在北大西洋战区,盟国的船队与德国的潜艇展开了搏斗,这场搏斗关系到盟国能得到多少补给;而在所有轴心国上空的空中战区,盟军的轰炸机将展开对工业区的战略轰炸。

相互渗透的局限性

   由此可见,即使隆美尔在北非最终打赢,他的结局也不过和驻海峡群岛、丹麦以及挪威的德军命运一样。这些德军曾无敌于一时,但无论如何,不得不在1945年5月7日投降。当然隆美尔并没有在北非打赢。尽管德军在战役层次上对英军具有很大优势,但这并不能完全抵销战区战略层次上空间因素的制约作用。人们的视野必须越出北非的范围,认识到德军作战空间因素的广阔性。我们可以设想,如果隆美尔得到更多的部队、更好的补给,他很可能达到他个人的最终目标——距的黎波里1500英里的开罗和苏伊士运河。对于一个才能仅限于战役领域和至少在北非战场上显然完全不懂得战区战略的将军来说,这的确是一个很大的胜利。 [ 注:或者,他本应认识到,他能够供应的跨越的黎波里到苏伊士运河(长达1500英里)的这支军队人数太少不足以击败英军,而人数多到能足以完成这个任务的军队他又供应不了,见范·克利夫德的《战争中的供给》第181-201页。 ] 然而,即便如此,这也只是一次作战胜利,或者是几次作战胜利的战果,而不是一次战役胜利。因为战役并未因此而结束。

   英国人仍将继续战斗,他们无疑会在开罗以南通过上埃及和苏丹的基地建立一条新的战线,并在苏伊土运河的西奈一侧,通过在巴勒斯坦和外约旦的基地建立另一条新战线。通过红海水域,英国可同时向这两条新战线提供补给。如果置之不理,英国人就会在美国人的援助下修建基地、工场、野战医院、公路、铁路和港口,以便养精蓄锐,积累增援部队,最后收复失地。既然无法迫使英国人投降(因为只有在伦敦而不是在开罗这一目标才能达到),德国人不得不在两者中作出抉择:要么消极等待英国人不断增加实力,并对德国人在埃及已占有的成果造成威胁。要么进一步发动进攻,夺取那些正在针对他们进行反攻准备的大片地区。这种大规模的征服也许会使隆美尔名声更大,但只要伦敦不想投降,隆美尔决不能取得战役的胜利。正如马来亚、新加坡、缅甸被日本人占领、英国被赶出东南亚以后的所作所为一样,英国人无疑将继续战斗,在外约旦东部的浩翰沙漠地带,在叙利亚、苏丹的广阔土地上,甚至在埃塞俄比亚进行抵抗。在上述地区,英国人在东线可通过波斯湾和伊拉克得到补给,在南线可通过好望角和东非得到补给。与以前一样,英国人会着手积蓄力量,最后过渡到反攻,就像1942年后英国人在印度不断得到加强、1944年开始收复缅甸、并继续向马来亚和新加坡前进一样。(由于日本的投降,就是眼看着要收复新、马,也没有必要进行了。)

   即使到那时,随着部队在辽阔地区拉开战线,德国人将再次面临着两种选择:要么在两条战线与一个日益强大的敌人展开无限期的战斗,要么发动新一轮的进攻,攻入英国人占据的对德国的战果继续构成威胁的那些地区。对德国人来说,只要战役没有结束,从的黎波里以来所取得的一切战果就仍将是不牢靠的,就只能靠更多的战斗来保持。对于德军来说这些战斗只能是进攻性的,这真好比德军是迎着敌人物质力量的潮涌游泳。而这一切又是他们在政治谋略横向领域内的根本性失误所造成的结果。最终,隆美尔将不得不通过东非一直攻到开普敦,同时向东越过伊拉克、穿过伊朗、征服广袤的印度,以便真正打赢他的战役。只有到那时,英国人才无法在多条开阔的战线上作战。除非德国人把英军从非洲彻底驱逐出去,并且把英军从印度撵走,进而与日本在印缅边境会师,英国人将继续对前所有的战果构成威胁,并仍旧将遥远的的黎波里作为他们的最终目标。

以上出自《战略--战争与和平的逻辑》这个书的作者是美国知名战略学者,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爱德华·鲁特瓦克。他的书在90年代被我国军方主动翻译引进国内。

 德军最高统帅部作战局十一月二十五日的战争日志记载道,元首对第六集团军的处境抱有“信心”,虽然能否真正给被围的集团军空运它每天所需的七百吨给养是令人怀疑的。这样的空运需要大约五百架左右的运输机,而第四航空队只有二百九十八架运输机。

  那天上午,在遥远的“狼穴”大本营,德国元帅戈林通过他的参谋长耶顺内克将军宣布,德国空军将负责给被围的第六集团军运送补给。据说戈林的这个保证是不顾紧急的警告作出的。警告说第四航空队——事实上整个德国空军——根本就没有足够的运输机从事如此大规模的空运。德国空军还得保持突尼斯桥头堡的供应。--

于尔根·罗韦尔博士 [德国]

[出自《第二次大战的决定性战役》]

那么突尼斯桥头堡用了多少运输机了?我目前查到的资料如下

为了避免海上运输冒更大的风险,德国空军也组建了地中海地区的运输队,大约有200架Ju-52三引擎运输机和15架Me-323巨型运输机可供调遣,每天又能从南意大利和西西里的基地额外运送585吨物资。

德国差不多将40%的运输机给了隆美尔,每天运送585吨物资。但关键是,斯大林格勒本身有298运输机,加上隆美尔的215架,刚好500架。

第六集团军刚好需要五百架才能保持每天700吨的补给,也不至于崩溃。

第六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愁的没运输机送补给的时候,德军一半以上的运输机都集中在地中海和北非

六集和斯大林格勒重要还是北非重要?

以下资料出自

卡尔·贡德拉赫博士 [德国] [《第二次大战的决定性战役》] 1981

我的论述:下面一段资料说明,希特勒始终是以东线为中心,北非是次要的。希特勒是考虑过发动进攻,可惜计划都没形成了。怎么洗都洗不掉,1941年2月,到1942年4月。希特勒不想战略进攻,隆美尔挤占大量资源疯狂进攻,影响巴巴罗莎。对此他要负全责。

----------------------------------------------------------------

  德军在没有强大舰队支援的情况下夺取了克里特岛,这可能使希特勒认为,地中海的局势有利于再战。但是他早已决定对苏作战,在一九四一年五月二十三日发布的“中东”指令中,他断然把向英军占领的位干地中海与波斯湾之间这一地区的决定性攻势(包括进攻苏伊士运河)的时间推迟到“巴巴罗萨”作战(进攻苏联)胜利结束之后 [ 注:德国的军事实力范围扩大到地中海东部,对他来说首先只是意味着东线深远翼侧有了更为可靠的保护。 ] 。

六月十一日起草的第三十二号指令极其详尽地阐明了这一思想,并且涉及到完成“巴巴罗萨”作战后挥师在东南欧作战要作的准备工作,其中包括使用这条始于希腊南部的“海上新航线”,“向在地中海与近东的英军发起围攻”。

 另一方面,自从意大利在一九四○年底第一次企图进攻苏伊士运河惨遭失败之后,轴心国就局限于保卫意属在的黎波里塔尼亚的北非殖民帝国这一核心地区。甚至那时也是在踌躇再三之后。希特勒才终于同意德国向其盟国意大利提供必要的援助。他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因为害怕意大利一旦丧失其在北非的殖民地桥头堡,就会放下武器完全背弃轴心联盟。

由于在这同时占领了整个巴尔干半岛而且又正要发动对俄国的进攻,德国现在有可能对地中海进行更富有雄心的考虑。希特勒便开始考虑实施钳形攻势,其南路将从北非向东推进,穿过埃及深入中东,从而瓦解英帝国。

可是在这种富有雄心的计划还没有具体形成之前,在北非的意、德部队就被逐回到他们原先在锡尔特海湾地区的出发阵地。此时正值一九四二年初,东线的冬季危机正处于紧张阶段

--------------------------------------------------------------------------------------

我的论述:最后希特勒看他没法打下北非,希望他多拖下英军,结果隆美尔不想给德国背这个锅又跑掉了,具体见下资料,哈哈哈哈,自己到处惹祸,惹出祸事,上面要他自己承担责任了,又直接甩锅跑了,笑死我了。

这个时候谈责任了,当初怎么不谈责任是帮德国省资源防守!现在上级给他的责任是防守,他又把逃跑当自己责任了,****。------------------------------------------------------------------------------

  但是另一方面,在激战仍猛烈地继续进行时。情况似乎突然有所好转。十一月一日对现场情况进行了观察之后,凯塞林认为最危急的关头已经度过。与此同时查诺伯爵在其日记中也提到,墨索里尼情绪很好,他认为这是北非“战事的顺利发展”而致。可是这些愉快的印象,很快就由于后续不太有利的报告而消逝。这些报告使得意军最高统帅部不得不于十一月二日下达一项命令,即“不惜任何代价”守住阿拉曼的阵地。同一天下午晚些时候,希特勒也感到有必要给隆美尔发一份热情洋溢的无线电报,鼓励他固守到底。电文一开始,希特勒就表白了他对在北非的部队及其司令的充分信任,然后再次宣称在这种形势下,“不能有其他想法,只能坚持到底,寸土不让”。尔后,他正式许诺要尽最大努力提供必要的补给品及装备,接着在电报结尾时对隆美尔陆军元帅本人嘱咐道:“以坚强的意志战胜强大之师,这在历史上不乏前例。你可以向你的部队指明这条唯一的道路,不胜利毋宁死!”

  然而,在这封冗长的密码无线电报抄下来、译好再送到隆美尔手中时,他早已决定——在十一月二日晚上十点——进行有秩序的撤退。在这次历时十一天的战斗中,英军凭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弹药不断猛烈轰击轴心国阵地。因此隆美尔置反复给他的命令而不顾,决定把他的部队完整地从阿拉曼撤出,决不拖下去让他们送死,他认为这是他的责任。

--------------------------------------------------------------------------------

节选复制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